古人云:“仁爱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家庭中的“小皇帝”很少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其实这与父母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父母为了让男孩将来成为社会中的强者,非常重视男孩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中就包括道德教育。
莎士比亚说过这样一句话:“慈悲之心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临到尘世间,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予的人。”因此,我们要让男孩成为幸福的受予者和施予者,必须重视道德教育,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方法一:让孩子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一位育儿专家到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如果幼儿园中的一位小朋友感冒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把你的外套借给他吗?
孩子们左看看右望望,半天都没人回答,于是专家开始点名提问。第一个孩子说:“我不会借的,生病了会传染的,他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会生病的,我还得去打针吃药,多难受啊!”第二个孩子说:“我妈妈不会让我借的,她会教训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会找各种理由拒绝借衣服给生病的小朋友。
听了孩子稚嫩的回答,不知道家长们的内心有什么感受。这就是今天父母培养出来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要培养男孩的爱心,可以让他把自己的痛苦感受与其他孩子在同样情景下的体验做比较,从而学会理解、关爱他人。就像故事中的孩子们如果想到生病的小朋友是多么痛苦,就会很乐意借外套了。
方法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男孩的爱心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给孩子进行一些特殊教育,灌输给孩子一些社会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负面信息,目的是告诫孩子要保护自己。
虽然父母们的本意是好的,但要把握好尺度。如果长期在过分偏激的负面教育中成长,男孩容易形成消极的人生态度,变得冷漠、自私。因此,父母要以积极的态度培养男孩的爱心,特别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例如在公共汽车上对孩子说:“你看,那位抱着小弟弟的阿姨多累啊,我们把座让给她吧。”还可以带上孩子去做慈善捐款,为他人献上一份爱心。
孩子的爱心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你在乎它,它就会持久绽放;你忽视它,它就会慢慢枯萎;你打击它,它就可能立刻消逝。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儿子充满爱心,就要在生活中小心地呵护和培养。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伊丽莎白·哈特利·布鲁尔曾说过:“如果一个男孩能提升其关爱他人的本能和其他个性特征,他就会觉得别人会更加认同自己,也就更容易与人和谐相处。”她给父母们提出的教子建议是:
1.教会男孩如何照料他人。
2.允许男孩表达对玩具、动物、兄弟姐妹的慈爱之心。
3.切忌抱有“男孩总归是男孩”的思想,放纵男孩说出伤害他人的言语或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