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从第三人角度对李开复在不同场合的言辞进行解读的书。在此之前,李开复已出版了《做最好的自己》、《一网情深》、《与未来同行》、《世界因你不同》等对中国年轻人影响颇大的书籍,这次,笔者采用日志体例,以李开复对职场人的启示为出发点进行写作。
李开复有许多值得书写的地方:他是中学老师眼中的数学天才,他在大学与奥巴马同班,他读博时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当今语音识别领域的基础,他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最年轻的副教授,他曾获得《商业周刊》“年度最重要的科学创新”奖项,他是比尔·盖茨最信任的智囊团成员之一,他曾在苹果、SGI、微软、谷歌这几家伟大的公司担任高管,他是众多中国青年的偶像和人生导师,他创办了创新工场。更为令人感动和景仰的是,他还十年如一日地通过演讲、著书撰文、网上答疑等方式帮助中国年轻人成长,这也是本书着力于探讨他对职场人的启示的原因。
从优等生到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再到优秀的创业者,具备国际视野、多家知名企业从业经历,这一切足以吸引我们的眼球。对于很多刚刚步入职场的中国青年来说,虽然李开复的职场经历难以复制,但其中有着诸多可资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李开复的成功取决于很多方面。例如开明的父母对他的影响、从小奠定的基础、师长给予他的支持和鼓励、他在计算机方面的天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不利局面下的坚持……那么,我们应该从李开复那里学点什么呢?他的勤奋、他的沟通技巧、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他对个人品牌的塑造?笔者认为,相对于这些“做事”的一面,李开复“做人”的一面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即,我们更应该学习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或者说,他思考问题和作出选择的方式。
近两三年来流行的职场书籍非常强调实战性,“职场生存手册”、“白领日记”层出不穷;一些小说也在轻松的语境中向读者讲述了职场的显规则和潜规则。然而,我们或许更需要对职场的本质进行分析,特别对于职场新人而言,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东西,才不会把职场竞争当作宫廷戏。
当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职场偶像都在商言商时,李开复以另一种近乎虔诚的信仰主导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信仰是追随内心的选择,是做最好的自己,是让世界因我而不同。如果没有这种信仰,李开复不会在离开SGI后选择来到中国,尽心竭力实现其父亲的心愿;如果没有这种信仰,李开复也不会十年如一日地为大学生们答疑解惑。这当中蕴含着的拳拳之情如诗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要解读李开复对职场人的启示,最好是从他“先做人,后做事”的人生准则入手。
从李开复在网站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答疑中也可以看出,李开复往往不会提供具体的答案,而是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让读者自己去得到更多的领悟。对于李开复隐藏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思考问题和作出选择的方式,我们也尽量按照原生态的方式,对其作出自己的解读。
相应地,本书在主题选择上也按照职场成长的轨迹,分成12个主题进行解读:第一章讲的是李开复的成功观,正确的成功观关系到一个人对未来的态度和行为;第二章讲述制订职业规划的原则;第三章讲的是职场人应有的态度;第四章到第八章分别讲述沟通交流、团队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领导力,这些是职场新人们迈向更高台阶的保障;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讲的是职场人应该在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大框架下,使自己成为爱岗敬业,不仅能够独当一面,还能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最后一章“创业”则可以看作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环。
如同一句老话:“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提倡“做最好的自己”的李开复,我们只有结合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才能达到“向李开复学习”的目的,才对得起李开复对青年的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