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数字搜查线”这个故事中学到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用物件养成解析问题的敏锐度。我们可以从对象中学到什么?谈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博物馆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匹兹堡大学教授苏珊·史塔克(Susan Star)与詹姆斯·格里塞默(James Griesemer)共同研究加利福尼亚州脊椎动物博物馆的发展史(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MVZ),因为在20世纪初这家博物馆扮演着动物学启蒙的角色。MVZ博物馆建立了物种数据库,保存着丰富的动物标本,详细记录加利福尼亚州的生态系,发展出庞大的知识体系。
史塔克注意到,博物馆能有这样的成果,不只是因为有一群信仰达尔文的优秀科学家。博物馆背后其实有许多支持者,来自荒野俱乐部的专家提供动物标本、毛皮商人提供捕获的动物、居民提供信息、农夫供给食物和休息地、当地大学与政府提供资金与用地。
是什么力量让这些不同背景的社群愿意合作,为博物馆作贡献?史塔克发现,这些社群间运用了一些物件,化解了因知识落差而形成的沟通障碍,也缓和了因时空因素造成的信息损失。这些物件也让各社群在追求各自目标下,共同为博物馆作贡献。史塔克称这些对象为“疆界物件”(Boundary Object)。
博物馆运用的第一个疆界物件是“记录表”。记录表背后代表的是一套标准化的样本采集方法。科学家必须仰赖荒野专家搜集各地的动物标本。荒野专家了解本地脉络,常与当地居民打交道,并善于在野外活动。但问题是,荒野专家缺乏动物学知识,不可能如同科学家般在现场采样。
于是,博物馆的动物学家发展出一套记录表来协助荒野专家采集样本。另一方面,荒野专家遵循标准的采集步骤,更有效地将动物保存下来,避免标本在运送过程中腐坏。
从记录表中的字段,科学家看到的是背后的动物学知识体系。从荒野专家的记录中,科学家可以推测出被捕获动物的位置,比对过去的数据,并判定这个样本的科学价值。记录表就是一种疆界物件,将原本复杂的理论化为简单的搜集步骤,使不具动物学知识的参与者可以协助搜集珍贵标本。疆界物件就像是翻译官,使科学家与荒野专家可以相互沟通、分享信息,让MVZ博物馆能进行长期的学术研究。
第二个疆界物件是物种图鉴。物种的概念源自19世纪达尔文的理论,MVZ博物馆制作了许多物种图鉴,让不同的社群对于各物种有一致的认知,强化了参与者对于物种的印象。物种图鉴如同产品设计图,我们不需要看到具体的产品,就能理解产品的特性。物种图鉴结合抽象的学术理论,提供易懂的动物信息。每个物种的介绍背后都有一套严谨的分类系统。图鉴中会标示物种在分类系统中的位置。一般人了解了这个物种的特征、习性、栖息地就可以帮科学家搜集田野数据了。
这个博物馆的研究告诉我们,每一个物件背后都隐含了某种知识体系。使用疆界物件可以解决跨界合作的问题,让不同社群分享知识。我们可以从一个物件学习到一个社群的活动过程、工作实务、合作模式、人际网络、知识系统、权力关系、文化意义。通过对象,我们可以了解系统运行的脉络,也就能了解问题的根源。
在“数字搜查线”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工程师由物件学习三种实践型知识,进而找到问题的症结。
第一是格物致“意”,也就是探究对象背后隐藏的意义。通常,一个非线性因果问题初期的征兆并不明显,也不容易察觉。例如,在约翰的案例中,一开始他头痛、昏眩,这些现象背后隐藏寄生虫的危机,但当时我们无法察觉这个状况。高手会由物件找线索,解读其中各种可能的意义或隐含的知识。
如何格物呢?初步的方法是在现场“找”线索,要在现场辨识出可疑的线索并读出意义,才能摸索出后续的解决之道。例如,半导体现场工程师会观察芯片的刮伤,由伤痕去找出相关的参数,推理背后可能涉及的制程。处理简单的问题时,或许进行一两次格物致意便能顺利找到问题根源。然而,当处理非线性因果的问题时,可能要进行一系列的格物致“意”。不过,解读物件意义的结果仅能厘清局部的因果关系,“格物”尚未成功,仍须进行下一阶段工作。
第二是格物致“责”,就是从物件中厘清问题的职责。非线性因果之问题涉及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找对人,也就找到了对的知识。格物致“责”是一个厘清专业领域权责的过程,通过彼此对物件的解读,进行一场专业管辖权保卫战。格物致“责”是一个根据物件找人的过程,通过人脉网引进所需的专业知识,也局部厘清责任的归属。
例如,在寄生虫案例中,当班医师用电脑断层扫描出脑部有肿瘤时,必须进行切片检验。化验样本是检验师的权责,所以要转诊到病理检验室。当检验师发现是寄生虫而不是肿瘤组织时,又将案子转给班医师,由他来询问病史。
在芯片维修案例里,工程师经常无法厘清权责,例如导致芯片刮伤的机台有30至40部,又属于不同部门,格物致“责”显得困难,也成为跨部门会议的焦点。在复杂的因果关系中,格物致“责”是通过物件找出物与人的关系,通过厘清责任追寻出专家之间的知识网络。
第三是格物致“因”,也就是循着物件找到根本原因。当工程师累积足够线索,通过人际关系找出知识网络,就能综观问题全貌,悟出个中道理了。要厘清问题本质,我们必须解读物件与物件、物件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看到全貌,也就能重新定义问题。例如,芯片瑕疵不是因为电性问题,也不是蚀刻过程被污染,更不是机器手臂故障,而是因为机器手臂爪子上的金属支架被腐蚀,导致金属离子被甩到晶圆上。厘清物件间的关系,便是格物致“因”。
现场工程师如何由生手变高手?了解本案例后,半导体公司也许需要重新思考工程师培育的方式。现场工程师也许可以由“格物致知”的方式来培养生手的侦查敏锐度。我们找到一位资深经理,他谈到如何运用格物学(我们的研究发现)来培育生手:“我会运用案例来训练菜鸟的推理能力。我会先不让菜鸟看完整个故事,而会依时间发展的顺序,先给一个‘物件’,然后问菜鸟怎么找线索,以及该如何解这个问题。当菜鸟回答完时,我再指出他推理的盲点,并举例推翻他的说法来训练他的推理能力。之后,再给下一个‘物件’。这就像是推理小说一般。借此训练菜鸟的敏锐度。”
“格物”就是要透过物件解读背后的知识体系。物件不仅有表面的意义,更内含多层次的意义。体悟物件里面的学问,就会了解问题的本质。在非线性的系统中,过去的解答对现在的问题并无太大意义,因为一个问题的背后永远包括更多问题。就算你由流程的开头按部就班地检查到结尾,也查不出问题的根源。这时候你更需要的是追踪问题的敏锐度。这个敏锐度可以通过调适性学习培养出来。找到关键物件,由物件中解读线索,不断地在实境中学习,才能作出对的诊断。不过,这些能力都不是看了操作手册就可以学会的,而是要学会“格物致知”。
半导体公司也许不需要更多的知识系统,而是更多会“物里学”的工程师。
“物里学”成维修高手
重点一:每一个物件的背后,都有一连串的故事。每一个物件都代表一种沟通方式。每一个物件里,都有一套知识体系。千万不能小看物件。
重点二:武师、厨师、维修工程师都必须靠不断的修炼(Situated Learning)才能成为高手,晋升达人。要修练好功夫,达人要持续地于实境中进行调适性学习。在调适性学习过程中,他们会由物件中去寻找线索,去解读该领域复杂的知识体系。
重点三:从物件里可以学到三件事:如何寻找线索(格物致“意”)、如何厘清疆界责任(格物致“责”)、如何解读背后的知识系统(格物致“因”)。“格物致知”就是工程师修炼为高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