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的袁崇焕,张好古并没有惊讶。虽然历史上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然而,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文人,只不过脸上多了一丝风尘之色。
示意袁崇焕坐下,张好古又细细的回味了方幕华通过方家关系网送来的袁崇焕的简历:袁崇焕,广东东莞人,祖上原籍广西梧州藤县。为人慷慨,富于胆略,喜欢和人谈论军事,遇到年老退伍的军官士卒,总是向他们请问边疆上的军事情况,在年轻时候就有志于去办理边疆事务。他少年时便以“豪士”自许,喜欢旅行。他中了举人后再考进士,多次落第,每次上北京应试,总是乘机游历,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最喜欢和好朋友通宵不睡的谈天说地,谈话的内容往往涉及兵戈战阵之事。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在北京参加廷试而中进士。他中进士后,被分派到福建邵武去做知县。天启二年,他到北京来报告职务。他平日是很喜欢高谈阔论的,大概在北京和友人谈话时,发表了一些对辽东军事的见解,很是中肯,引起了御史侯恂(才子侯方域的父亲)的注意,便向朝廷保荐他有军事才能,于是获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自正七品的知县升为正六品的主事)。
从此看来,袁崇焕并不简单,至少在政治上,比较倾向东林党人,而自己这个魏党,想要获得他的忠诚并不容易。对于张好古来说,目前还不希望使用“吸血鬼之歌”。毕竟,对于自己,张好古还很是自信的。如果一个现代人,智商或者能力还比不上这个年代的人,那自己可真得羞死了。更何况,依自己看来,袁崇焕这样的人所效忠的应该是整个大明王朝,或者天下百姓。
对于张好古,袁崇焕很是好奇。这位大人,据传乃是九千岁的红人。然而,九千岁的人不是只知道捞钱吗?可这位大人不像啊。袁崇焕乃是懂得变通之人,他看不惯九千岁,可也不至于如同东林党人般直斥其非。毕竟,留的身躯,报国为家,才是更重要的。战死沙场可要比死在佞臣手中要好。
看着袁崇焕,张好古古井不波的问道:“袁先生,我任命你辽东副经略,不知道你有和高见?”看到袁崇焕似乎有点犹豫,张好古十分清楚,毕竟彼此间的信任不够。不由自主的,张好古使用了一定的吸血鬼之歌,当然并不是为了控制袁崇焕,而是让他放开心神,感受到自己的信任。
袁崇焕侃侃而谈:“末将以为,平定辽东重在三点:第一,军饷。我们军饷拖欠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让军士齐心。这点,听说大人已经解决了。第二,用辽人守辽土、屯田,以辽土养军队。这点不用多说,我军,及时解决军饷,也得争取自力更生。毕竟,战事长久,仅仅依靠军饷,可能难以延续。第三,以守为主,等待机会再出击。我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听到这里,张好古十分欣慰。看来历史上的选择是正确的,毕竟,袁崇焕一代名将,果然,自己凭着现代人的经验,想法居然类似。“不知道对于募兵,袁先生有何高见?”
“末将认为广东步兵勇捷善战,可以让末将叔父袁玉佩负责从广东招募几千名。而广西狼兵雄于天下,冲锋陷阵,恬不畏死,申请于田州、泗城州、龙英州各调二到三千名。”
听了袁崇焕的分析,张好古自然高兴。然而,张好古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作为辽东副经略的袁崇焕能否知人善用。毕竟,张好古出出主意还可以,但真的冲锋陷阵,主持地方大局,还得袁崇焕与熊廷弼共同经略。自个儿,不过挂名而已。
熊廷弼虽然新败不适宜统兵,然而熊廷弼经营辽东多年,自然对辽东事物熟悉无比,更何况,辽东之败,熊廷弼本身并无干系。这次张好古任用袁崇焕为副经略,自然希望两人和睦相处,大捷于辽东啊。
两人正在言谈中,皇帝派太监送来银子三万两犒赏军队,还有一万两是赐张好古个人的。并赏赐张好古御马一百匹,太仆马一千匹,铁鞭五百只。张好古倒是淡然,袁崇焕却十分振奋,仿佛接到赏赐的是他似的。
几天下来,张好古几乎瘦了一圈。招募的兵勇的文书在全国各大郡县都已经张贴,袁崇焕的叔父袁玉佩去了广东招募。张好古告诉他,多多益善。向广西调兵令也已经发出。对于各项改革的措施也由熊廷弼、袁崇焕负责起草,张好古把自己的主要意图告诉二人,然后由他们进行起草。对于张好古的意向,两人大为赞叹,也提出了一些较为和缓的替代。两人常常觉得自己的思想已经不容于时代,没有想到,张好古的思维更为超前啊。 明朝重文轻武,军队的统帅基本都是文人出身。熊廷弼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本来文人统军,并不适宜,然而两人允文允武,熊廷弼更是能左右开弓,箭术军中无敌。此时,两人对于张好古要起草的改革文件,既然思想上有了认同,那自然洋洋洒洒,挥笔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