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已经有多种理论对企业国际化的动因进行了研究,但是,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动因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一般而言多是出于对市场、资源与效率的追求,而在经济实践中其动因更是千差万别的。美国国家外贸委员会认为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有逃避关税、追求原材料、获得技术、控制产品质量、追随国外竞争者行动等11种;联合国的一项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有四个:占领和扩大市场、向第三国出口、获得资源、获取技术。而国内学者樊勇也分析了分散资产、利用闲置资源、维持企业产品与形象、保护出口市场等动因。在阶段理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一个新的动因层次模式,即出口维持生存→贸易性投资拓展市场→生产性投资扩大市场→利用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占领市场→价值链的全球布局,企业通过这样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递进的动因层次实现国际化成长。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动因主要集中于后两种高级层次,即企业主要是在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公司自身的竞争优势(甚至是技术上的垄断优势)获取远远高于本国经营的超额利润,控制东道国某类商品市场,将生产经营活动由成本高的地区向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在国外求得进一步的成长壮大。例如摩托罗拉进入中国后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其在中国2000~2001年度的利润占到了全部利润的45%。波特曾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将自己的价值链延伸到国际市场塑造更完整的竞争优势,而成功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网点优势,指企业因所在网点(或国家)而茁壮成长;另一种优势是源于该企业在全球各地架构的网络体系,即体系优势。其中波特所阐述的体系优势即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面向全球布局价值链所形成的优势。当今很多跨国公司都将其价值链分解,企业只是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产品,而其余部分则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例如日本企业的外包行为。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在其国际化中又有着自己的特色,但是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层次一般较低。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很多企业并没有明确的动因,大都是随订单而动,往往是企业为了解决市场压力、贸易壁垒、资本短缺等生存危机,被动国际化。而且企业的国际化往往以低层次的出口为主要方式,其在海外的设立的公司也多是贸易型的公司。即使像横店、正泰、德力西这样的大型民营科技企业,其在国外的企业大都属于销售与服务的性质。而在墨西哥投资设立公司的飞跃,其海外投资设厂就是典型的贸易型企业,为了配合企业向拉美出口产品。可见,虽然现在世界上的趋势是贸易跟在投资后面,但是,中国民营科技企业还是投资跟在贸易后面。在中国的民营企业获得外贸经营自主权之前,很多企业首先是为了扩大或获取对外贸易权而开展跨国经营的。其次,当前企业的国际化仍离不开“窗口动因”,即通过海外设立的企业或子公司向国内提供东道国或地区的市场行情、生产技术、产品标准、样式与本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并为本集团的国内外经营与发展提供适应国际惯例的经营与管理经验。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追踪国际先进技术,获取本行业发展动态的信息,反馈回到国内,从而为企业在国内的发展提供指导作用。也就是说,企业虽然实施了国际化战略,但是最终目的却是为了服务国内企业的发展,根本谈不上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占领海外市场或实施企业价值链的全球布局。正泰在美国的硅谷投资500万美元设立了一个研发中心,但是这个研发中心的性质却更多是一个信息点,并没有真正执行研发的职能。鲁桐、李朝明(2003)通过对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也指出,企业国际化的动因按其重要性依次为:拓展海外市场的需要、获得海外市场信息、获得较高利润、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获得先进技术。可见相当多的企业选择国际化成长战略是出于市场、技术与资金的压力,而非企业的主动行为。例如,金义集团到新加坡上市就是为了解决企业成长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而万向集团当初的国际化成长动因则“是形势所逼,当时企业还小,市场打不开,素质提不高。只有通过与别人交往,特别是与具有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大企业交往,才会提高自己,缩小差距”。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控制的资源有限,还谈不上对国际市场的占领。一方面,从企业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实施理性的试探性投资,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增强企业在国内的竞争优势从而得到快速发展,无疑是正确的战略。另一方面,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初期为了获得相应的订单和市场往往主动整合进跨国公司的价值链,通过贴牌等方式增强生产能力、掌握熟练技术;也有的通过承包跨国公司部分业务的方式,更新设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技术水平。例如,宁波波导公司在发展初期不仅缺乏技术而且生产能力也比较低,企业通过为法国的萨基姆公司贴牌,扩大了产能,同时积累了相当的知识,而借助于韩国的SEWON以及欧洲的一些手机设计公司,企业也提高了技术能力,最终成长为国产手机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