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与他人的联系,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样离不开群体的影响。当孩子融入群体之中的时候,他才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平衡,他的困惑和痛苦才有可能与人交流,才会得到化解,才能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社会的需要,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会生活……可是,不幸的是,许多的孩子由于生活的限制和学习的压力,失去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合群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久而久之造成心理上的孤独与寂寞,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对此,每个家庭,特别是孩子的父母,必须予以关注。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合群意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不合群的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孤僻、多疑、冷漠,在人格的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
1991年发生的中国留美博士生卢刚枪杀学校指导教授的事件,其内因就是卢刚封闭的、孤独的人格。卢刚是一个非常不合群的人,长期的孤独使他内心积压了越来越多的郁闷和痛苦,终于因对指导教授的不满而采取了破坏性的行为。
作为一个高学历、高层次的青年人,本应该大有作为,不想却因人格的偏差导致了这样一幕悲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因为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和沟通,不合群的孩子常常有着更多的困惑和迷茫,容易形成对社会和自己的不合理看法,产生自负或自卑心理,或者患得患失,情绪的波动比较大,心理的承受力差,甚至走向极端。有一个读初中的女孩子,从小母亲倍加呵护:一个人出门怕出事,跟别的孩子玩怕受欺负,班级活动怕影响学习。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她犹如生活在“一尘不染”的真空里。可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她的苦恼逐渐增多,学习渐感吃力,又总是形只影单,心灵的孤独使她常常自悲自叹、顾影自怜。一次因为考试不理想被母亲说了句“你越来越没用了”,于是她觉得自己“活着没什么意思”、“是个多余的人”,差一点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不合群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上也会出现明显的障碍。由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他们往往不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不知道宽容和谦让,有的甚至不会应酬平常的人际往来,不仅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还会造成社会适应困难。有一位大学一年级的男同学,就是因为从小不合群,所以当他进入大学以后,常常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感到无所适从。他无法和同宿舍的人打成一片,也交不到其他的朋友,甚至当一个女同学对他表示好感时,他却不知如何是好,使自己和别人都增添了许多的苦恼。
因此,培养孩子合群意识非常重要。所谓合群,不仅仅是指和众多的人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能适应群体,把自己有机地和群体结合起来,被群体中的人认可和欢迎,在群体中得到快乐。合群更多地表现为孩子的一种主动的行为。因此,当孩子融入群体之中的时候,他才会有集体荣誉感,才知道什么是团结协作,才真正明白竞争的意义,才更懂得生命的价值。那么,怎样让孩子合群呢?
(1)树立孩子的集体观念
要让孩子懂得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的准则,让孩子知道社会是个大课堂,帮助孩子在群体中树立集体观念。有些家长“替孩子做值日”、“为孩子不参加春游谎称病假”,这些行为实际上人为地拉大了孩子与集体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合群意识的培养,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势必会给孩子将来的发展留下隐患,反而害了孩子。
(2)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别人的事不用管。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没有看到孩子健康成长的大局;有的家长往往会担心孩子“上当”、“受欺负”,其实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挫折有时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孩子在和同伴的磨合中更容易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更能学会适应;有的家长以为自己的经验传授足以代替孩子的实践,只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就行了,何必要让他们去学习呢?其实不然,家长告诉的“应该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和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是有所不同的,孩子只有在具体的活动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
(3)为孩子多接触社会创造条件
比如带孩子去参观、游览、看球赛、参加公益活动等,使孩子多感受一些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帮助他们辨别是非真假,有意识地让他们多一些生活的阅历,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有利的。
为了孩子将来在社会的大家庭里能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都不能把孩子束缚在狭小的人际空间里,而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孩子的合群意识,为孩子乐观性格的塑造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