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中国家长,把孩子当作无价之宝,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好的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出国深造、功成名就。他们认为实现这一愿望的惟一途径,便是咬定“考分”不放松,让孩子补习,参加特长班、追加复习资料与练习题……不从孩子的心理素质的实际出发,盲目地、不加分析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不但自己的期望难以实现,而且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孩子教育以考试分数为中心,这不仅是家长自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孩子也时常被分数压得不堪重负。许多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发生不幸事件,都是由于这种心理压力所造成的。
因此,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因过分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令人警醒的案例
一组令人心疼不已的案例
案例(一):被“爱心”扭曲的心灵
“爸爸!快开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第三个晚上,小江急促地敲开了父母的房门,他告诉父母,外面有人在骂他、威胁他,说要“修理”他。父母以为他是未上分数线导致情绪不好,便带他去旅游散心。然而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不得已,才来到精神病医院诊治,结果被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江的情绪基本稳定。在详细地了解他的成长史后,医生找到了导致他发病的原因。
小江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从小身体瘦弱,又比较听话,得到父母的偏爱,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父母都给他安排得妥妥当当。从小学到初中,他都是班上的优等生,初中毕业时顺利地考入了重点中学。高中住校离开了父母,小江心中几乎没有了主意,老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把作业布置得清清楚楚,因而他常常在自习课时不知该复习什么。加上同学都是各学校选拔来的尖子,所以,小江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一下子成绩“掉”到了中等水平。小江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觉得同学们和老师都有些看不起他,因而下决心要把成绩搞上去。为了集中精力学习,他要求自己“在成绩没有上来之前,不与人交往,不理睬人”。这种独往独来的行动,又引起了一些同学的议论。小江非常伤心和苦恼,常常在听课时怀疑同学们是否在议论他,思想难以集中。到高中毕业时,他的成绩下降了很多,虽然家里人并不怨他,但他觉得不好意思见人。参加复读班后,疑心重重,觉得老师也在搞他的“鬼”。所以,复读只是徒有其名,以致再度落榜。这时,小江的精神防线彻底崩溃了。
小江是个“待指令型”孩子。由于父母的过分偏爱和保护,把一切事情都给安排好了,使他从小就没有机会动脑筋思考、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因而没有学到本应在小学、初中就应该掌握的统筹、计划、安排等能力,更缺乏自立的信心,以致离开父母的指点后,面对繁多的课程、独立的生活不知所措,成绩迅速滑坡。但虚荣心又使小江不甘接受现实,因而在无助、迷惘、矛盾和苦恼中挣扎了几年后,导致了精神异常。
案例(二):患上“轻生忧郁症”的少女
“爸爸妈妈,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看样子这次不可能再名列前茅,我不知该怎么办?我将无颜与你们相见……”21岁的小薇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学习尖子,上大学是保送免试,学的是眼下热门的电子计算机专业,从大一到大三,一直拿着最高等的奖学金。然而,她却在期末考试的前夜,留下这份遗书企图自杀,幸被同学及时发现,才免于一死,但小薇却责怪同学为什么要救她,为什么不让她去死?没办法,学校把她送到心理咨询门诊,原来她是患上了一种叫“轻生忧郁症”的心理疾病。
对大学生来说,考不到前几名是件极平常的小事,她为什么却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呢?心理医生从她的成长史中找到了答案。
小薇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她要求很严格,奖罚很“分明”,她若听话,学习成绩好,父母则很爱她,若不听话,成绩考不好,则必定挨骂、甚至挨打。由于父母之爱是有条件的,为了得到这份爱,小薇不得不舍弃童趣和“凡心”,抑制自己的本能欲望,远离轻松和舒适,不敢享受生活的乐趣和美好,时常担忧自己的学习成绩,就连偶尔产生与朋友玩耍或想看电视的欲望,心中亦感到焦虑和不安。这是因为在其潜意识中,认为这种对自己的“放纵”是不对的。时间一长,她这种为得到父母之“爱”而努力达到父母要求的行为方式,便逐渐固定下来,并影响到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她的一切都要表现得“好”,一举一动都要符合父母、老师,甚至他人的“好”的要求,这样,她就成了一个为别人而活着的循规蹈矩的“好孩子”、“好学生”。形成了性格内向、对自己要求严格、责任心道德感强、善于反省监督自己,以及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过分自尊等不良的个性特点。因而,她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非常关心自己的成绩,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要求十全十美,时时处处小心谨慎,经常处于紧张担忧之中,以致感到生活得很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很容易形成忧郁情绪,一旦受到挫折和打击,就容易心理失控,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崩溃,走上人生绝路。
案例(三):少年残暴为哪般
2002年,四川峨眉山市的一个杀死父母、杀伤胞弟的19岁杀人犯彭足伟被依法判处死刑。父母非常疼爱他,然而他竟亲手杀死了父母。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用残暴的手段杀死父母,杀伤同胞兄弟呢?法医鉴定他精神正常。
彭足伟的父母把对未来的希冀都注入到孩子特别是长子彭足伟身上。望子成龙、出人头地是他们家教的基本准则。他的父亲经常指着电视里面中央领导的镜头对他讲,你长大了,就要像这些大人物一样给老子风光风光。
为了使彭足伟能考上高中、大学,每天当他放学回家后,父母就不再让他下楼去玩,而是关在家里死啃书本,读报也被视为不务正业,几乎剥夺了他的交往和其他所有的业余爱好。专制的教育方式使他愈来愈难以忍受,从洗耳恭听逐渐到公然对抗父母。本来基础脆弱的他,学习成绩不断下跌,父母不是帮助分析原因,而是一味责怪“没出息”。久而久之,父母的畸形教育观念带给他心理上的畸形发展。用彭足伟的话,家里不像家,而像个派出所,父母就是所长,他就是小偷。
彭足伟开始逃避这个家,他出走过。他因几分之差而不得不去读议价高中。他本来就很自卑,在这一连串的挫折面前自己就觉得更抬不起头来。他想到父母是近亲结婚,他觉得自己学习差,是父母近亲结婚造成的。随着父母更多的责怪,他的怨恨心理愈发强烈,进而产生了自杀或杀人的念头……
彭足伟在押时说:“父母的要求太高,我永远也达不到,所以我恨他们。”在他的日记中有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我对天下父母说的最后几句话:父母不但要在生活上、身体上关心孩子,而且更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已成了一种特殊的病态。父母只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两眼只盯着分数不放,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从而导致孩子的心理危机。父母们应反思一下,究竟谁害了我们的孩子?
现在的家长普遍缺少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一般常识,加上他们大都经历过“文革”,是“被耽误了的一代”,许多人把想上大学而没有上成的愿望统统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考上大学,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
诚然,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并不完全错,但如果家长期望值背离了社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之爱是伟大的、甜蜜的,也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但它也是一柄双刃剑,可以带来幸福,也能造成悲剧。拿破仑曾经说过:“从伟大到可笑,相差只有一步。”但愿家长们都不要多走这一步。在注重孩子考试成绩的同时,多关心孩子的心理情感,做维护孩子心理健康的称职卫士。
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而不关心他的心理健康,从而致使不少孩子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孩子因心理问题影响了生理健康。有的孩子因心理问题而对学习造成障碍,有的更因为心理扭曲而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因为片面重视孩子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最终尝到了自种的苦果。
现实生活充分说明:一个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的孩子,心理往往是健康的。一个消极、悲观、抑郁、焦虑,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的孩子,则容易患疾病或者加速身体的病变。
所以说,心理健康不但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和学习竞争状态。
(1)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很少有家长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甚至绝大部分家长还不知道心理健康用什么指标去判定,去检查。相当多的家长还不清楚什么叫心理健康。实际上孩子已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换句话说已经有心理障碍了,家长都没有觉察到孩子心理健康存在问题。
多少年来,家长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疲于奔命,怨声载道。
该是从旧路子上解脱出来,用新的眼光、新的视野去寻找新路的时候了。新路在哪里?新路在脚下。教育心理学专家指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能提高其学习成绩。
有关的调查统计也用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学业成绩就越好。孩子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2)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塑造孩子完善的人格
为什么说心理健康有利于塑造人的完善的人格呢?这是因为心理健康的人,一般不会产生精神方面的疾病。在这种人的身上,一般都显示出积极的人格特征。这种孩子能够按照生活的真实面目去看待生活,而不是按照他们主观的愿望去看待生活,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感情用事,而是采取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对待一切。他们不会凭自己的希望来歪曲自己所观察到的事实。这些孩子做事一般都决心很大,具有很强的判断力。
心理健康的孩子,他们的认识很少受到自己的欲望、焦虑、恐惧、希望、盲目乐观和悲观情绪的影响。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热情,能够坦率、谦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和适应环境。他们有信心和勇气,有良好的自尊,心理很少发生矛盾冲突,不会跟自己过不去。这种人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开拓精神,能够充分利用天赋和潜力。
因此,心理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考分重要得多。每个做父母的都应对此有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再也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