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一个父母不渴望自己的儿子“成龙”?又有哪一个家长不渴望自己的女儿“成凤”?在应试教育制度下的中国,分数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无数不争的事实表明,上大学并不是孩子“成龙”、“成凤”的惟一之路,考分也并不是决定人生命运的惟一因素。考分的高低不是衡量孩子能否成材的惟一尺度。有些孩子考试成绩并非理想,但他们却在其他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考试成绩只是孩子某一方面能力的体现,并不代表孩子的发展空间和孩子的未来。因此,家长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考分,认真了解孩子的潜能所在,为孩子撑起一片适合其发展的蓝天,否则只能毁了孩子的未来。
令人警醒的案例
“才女自缢”为哪般
她才18岁,自测高考成绩认为不理想,达不到父母过高的期望,没等实际成绩公布,就上吊自杀了。其实她的考分已超过省重点大学分数线近30分。人们在惋惜惊诧之余,纷纷感叹:是“分数”夺走了她的青春与生命。
2000年7月12日,从辽宁某市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某中学女生秦芳(化名),在高考试题答案从网上公布后,自测成绩不够理想,竟在卧室里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7月24日,全国高考成绩发布,秦芳的成绩令人侧目:她的高考成绩是542分,比辽宁省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高出近30分。这样的成绩可以考上吉林大学、辽宁大学等一类本科院校。显然,这个结果对已逝去的18岁的生命来说是来得太迟了。
7月13日5时30分,秦芳的同学自发地从家中赶往市殡仪馆,去参加秦芳的葬礼。那是一个并不晴朗的日子,一如人们沉重的心情。
同学们排着队,跟在班主任老师的身后,向秦芳这位平时活泼开朗的同学作最后的告别。秦芳躺在透明的玻璃棺中,身上按当地风俗穿着白色的鸭绒衣。鲜花静静地摆在她周围,鲜艳的花朵与这个没有生命的18岁女孩一起向人们传递着沉重的信息。
泪水弥漫了父母、亲人、师长、同学、邻居的眼睛,哭声从不同年龄人的口中传出来,沉重迟缓的脚步表示着人们极度压抑的心情。花样年华随风逝去,在人们脑海里激起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秦芳父亲声嘶力竭的悲哭声长时间持续。失去独生女儿的锥心之痛,彻底击倒了这个40多岁的汉子。未等葬礼结束,他便因昏厥而被人抬了出去。至今,他不愿也不敢谈起女儿。我们无法也不忍想像他和妻子将如何面对失去独生女儿欢声笑语、活泼身影的寂寞岁月。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啊!
人们禁不住要问,这个在父母、师长、同学、邻居眼中曾是那样听话、开朗、优秀、可爱的女孩为什么要走这条路,甚至没有耐心和勇气等到成绩公布?人们禁不住要想,难道是家庭、学校、社会给了她什么过重的压力,使她有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决心?
一位参加葬礼的女同学说:“别提这件事了,太可怕了。”一位男同学说:“你问我会记得她多久?我想会是一辈子,会是永远。”
因为她曾是那样优秀,有那么多诸如可爱、开朗、刻苦、助人为乐之类的词语让人联想起她。
秦芳这年18岁,是父母的独生爱女,每天都承受着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从小到大,她的成绩也一直是父母骄傲的资本。
秦芳的父亲是市上的干部,受人尊重,母亲做生意,收入颇丰。与一般同学相比,她的家境是让人羡慕的。
上高中后,秦芳担任了班长,在课余时间帮助老师做了很多工作。书法和绘画是她的特长。高三毕业时,她给每位同学的留言都是那么诚恳、真挚,还加上了自己颇有创意的简笔画。
记者曾看到她给一位同学的留言:“……毕业了,可要记得我哟……只要有你的电话,我们还会见面的。”睹物思人,那位同学拿着留言,泣不成声。
秦芳不仅功课好,而且1.69米的身高在女生中颇为抢眼。她的百米短跑成绩保持着全校第一。利用假期,她还学会了电脑和驾驶汽车。高二文理科分班后,秦芳卸下班长一职,在学校学生会任秘书长。她的英语成绩在这所学校的重点班里屈指可数。
秦芳在分班后起初成绩只属于班级中游,但不长时间她的成绩迅速上升,并且稳定在前5名之内。这次高考542分在班上名列第四,对于秦芳来说,属于正常发挥。
高考前的秦芳与同学一样,沉浸在大考之前的紧张学习中。在完成自己功课的同时,她还曾经帮助同学解决难题。
7月12日,教育部门在网上公布了高考试题标准答案。那天上午,她在同学家中利用电脑查了标准答案,并估算了自己的分数是520分左右,她觉得不是很理想。据同学讲,当时她并没有出现大的情绪波动,还与同学玩了一会儿扑克,然后才回家。
中午吃饭时,秦芳同家人和亲属讲了自己估算的成绩,并在饭桌上和家长议论了分数与所报志愿的情况,认为考上理想大学的希望不大。当时,秦芳表面上情绪一直很平静,没有任何要自杀的迹象。
吃过饭后,送走了亲戚,秦芳父亲回到自己的房间午休,秦芳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锁上门、拉上了窗帘。她的父亲一觉醒来,叫女儿不见回音,房间里也没有一点儿动静。敲门不开,感到情况不妙的父亲撞开女儿的房门,发现女儿上吊了,绳子拴在窗户上方的暖气管上,已死去多时。
7月12日下午,同学们到校估分并研究志愿。闻听秦芳自杀的消息后,校长、老师、同学无不感到震惊与惋惜。
“秦芳非常优秀,文体功课样样出色,又是学生干部,平时很开朗,542分在班上名列第四对她来说是正常发挥,上吉大、辽大没问题。谁想到会出这种事,太可惜了!平时一点迹象都没有。”一位专家说:何谓“优秀”与“出色”?由于习惯认识有偏差,孩子的考分被过分看重,品质、性格、生理、心理等综合素质容易被疏忽,望引起家长的警觉。
小才女秦芳的自缢,不仅给她的家庭带来了无穷的痛苦,给她的同学、老师带来无尽的思念,也给社会,给广大的学生家长带来了令人警醒的反思。
2000年全国应届高中毕业升学率为56%~58%,这就意味着要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不能升入大学。当这些学生必须面对与接受这种残酷事实时,我们期望社会和家长给他们提供一个轻松的、没有过重心理负担的环境,使他们能选择一条适合自己成长的路。
可以肯定地说,并非只有上大学才是一个人最适合的选择,因为社会是由多种职业构成的,走向成功的路也不止一条。况且,何谓成功从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过一个绝对的定义。
在本溪秦芳母校的教学楼里,摆放着一面大镜子,上面写着:母校留念——2000年全体高中毕业生赠。每位老师和同学在上课前都会看到它。或许,人们会想到那位已随风逝去的18岁女孩曾留下的美丽笑容、矫健身影和如铃歌声。可那些美好的过去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无尽思念。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20岁以下的自杀者占自杀人数8%左右,其中2/3就是秦芳这样被人们通常视为“优秀”的孩子。秦芳的自杀在心理学上可定义为:当事人对应激事件最消极的应对方法。如果人要回避一件事,最极端的做法就是消灭自己。秦芳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但她不能正确对待挫折。这种心理来源,可能是由于对已经取得的荣誉、地位过分依赖。当这种期望异于平常且落差太大时,就会促使一个虽然生理上成熟但在心理上还不成熟的孩子做出极端的选择。
由此可以看出,秦芳虽然成绩很优秀、家境很优越,可她的心理是不健全和不成熟的。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仅仅是分数。
环境塑造人,人应当适应环境,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估量自己。当挫折来临时,要让自己困惑、焦虑的心理冲突找到一个宣泄进而平衡的途径,就像一个人迷了路要问路一样。因此,家长应该在平时就多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在他们原本脆弱的心灵上再施重压。
车辆急转弯,极易甩掉人;人生转弯时,父母要多方留意,格外关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