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志在高远,不以一时一事的顺利和阻碍为念,也不会为一时的成败所困扰。面对挫折,必然会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功业,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困难正是磨练人意志的最好时机,只有经受了困难挫折考验的人,才能成大事。
《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话,是说天道运行强健不息,君子也应该积极奋发向上,永不停息才对。《孟子》中那一段尽人皆知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话,也很好地总结了如何才能走向成功彼岸的道理。
面对挫折、打击、磨难,应该是沉着应对,不能被这些困难所压倒。忍受挫折的一种方法是发愤图强,准备东山再起,而不可由此沉沦。
范雎是战国时魏国人,著名的策士。他擅长辩论,多谋善断,而且胸怀大志,有意开拓一番事业。但是,他出身寒微,无人替他向最高权力阶层引荐,不得已只能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的府中任事。
一次,须贾奉魏王之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一同前往。齐国国君齐襄王早已知道范雎有雄辩之才,因此,范雎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便差人携金十斤及美酒赠与范雎,以表示他对智士的敬意。范雎对此深表谢意,却未敢接受齐襄王的赠礼,想不到还是招来了须贾的怀疑。须贾执意认为,齐襄王送礼给范雎,是因为他出卖了魏国的机密。
顺贾回国之后,将“范雎受金”的事上告给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不辨真假,也不作调查,便动大刑杖惩罚范雎。范雎在重刑之下,肋骨被打断,牙齿脱落。他蒙冤受屈,申辩不得,只好装死以求免祸。范雎已“死”,魏齐让人用一张破席卷起他的“尸体”,放在厕所之中,然后指使宴会上的宾客,相继便溺加以糟蹋,并说这是警告大家以后不得卖国求荣。
范雎平白无故地受了这么一场肌肤之苦和奇耻大辱,一腔效命魏国的热忱化作了灰烬。他决计离开魏国,另谋一处显身扬名的地方。范雎买通厕所的守者,将他放了出去。
范雎忍辱求全、隐身民间的时候,秦国一个叫王稽的使节来到魏国。秦国此时国力强盛,且虎视眈眈,有兼并六国的雄心。偶然的一次机会范雎与王稽见面,其才情智慧已使王稽信服,王稽决定带范雎入秦。
王稽私下带着范雎归秦。路上见对面尘土扬起之处一队车骑驱驰而来,范雎忙问王稽道:“对面来的是什么人?”王稽注目望了望,转身告诉范雎,来的是秦国相穰侯魏冉。范雎一听便说:“据我所知,穰侯长期把持秦国的大权,厌恶招纳别的诸侯国的客卿入秦。我与他见面,只会招致他的侮辱,还是请您把我藏在车中,不见为好。”正说着,魏冉的车骑已到。魏冉向王稽说了一番抚慰他出使辛苦的客套话之后,果然不出范雎所料,询问王稽:“使君出使归秦,有没有带别国客人来啊?这样做,于我们秦国没有好处,只会添加麻烦!”王稽见这种情形,心中暗自佩服范雎的先见之明,赶忙答道:“不敢。”魏冉看了看王稽,即示意驭手启车继续东行。
听到魏冉一行离去的车马声,范雎这才从车中探出身来,望着渐渐远去的魏冉背影,心中沉思:“我听说魏冉是一个聪明人。刚才他已经怀疑车中有人,只是决心下慢了,忘记搜索而已。”范雎一念及此,当即断然对王稽说:“魏冉此去,必然会后悔,非派人返回搜索使君的车辆不可。我还是下车避一下为好!”说完,范雎便跳下车,往道旁小径走去。王稽按辔缓行,以待步行的范雎。方才走了10多里,只听见身后一阵杂沓而急促的马蹄声响,魏冉遣回的骑卒已经赶了上来,将王稽的车马紧紧围住,一阵紧搜慢检,见车中确实没有外来的客宾,方才纵马而去。
范雎装死逃出魏国,智避魏冉而得以入秦。入秦后,他充分施展辩才游说秦昭王,最终取得信任。秦昭王采用范雎的谋略,对内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对外使用远交近攻的霸业方略,使秦国对关东列国的压力再度加强。秦昭王因此任命范雎为秦国相,封为应侯。
不是有大志就能实现大志。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遭遇,所以要能够忍受失败的痛苦,遭受挫折以后的消沉,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奋斗,摆脱遭受挫折后的困顿。
在受到挫折和困厄时,暂时隐忍,修养身性,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听一听他人的意见,也是忍受挫折的一种方法。
善于断然退避,是一个人心怀博大、大智若愚的谋略的具体体现。
激流勇退,趋吉避凶
越王勾践经过二十年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他的敌国——吴国,举国沉浸在喜悦和欢庆中。
可是这时,他的首要功臣范蠡,却告诫另一位功臣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获胜,全靠你我,现在大敌已灭,他一定会猜疑我们,不如尽早退隐,”文种却以为越王不致如此绝情,没有听从忠告,不久果然惹上杀身大祸。
善于断然退避,是一个人心怀博大、大智若愚的谋略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者、管理者,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继续前进,或再前进时就危及自身的情况下,应当自觉地、主动地断然退避。
这是保存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谋略思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较高的修养,善于克制、约束自己;而缺乏一定修养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表明,善于退与善于进,具有同等的谋略价值,只善于进而不善于退的领导者、管理者,决非高明之人,而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加以机动灵活运用的领导者、管理者,才称得上高明。
善于韬光养晦,激流勇退,隐避不是消极地避凶就吉,而是暂时收敛锋芒,隐匿踪迹,养精蓄锐,待机而动,这就是韬光养晦。就是说退是迫不得已的,即使退也要做到主动、自觉,不露声色地壮大实力,以便时机成熟时,奋起继进。可见,这种退不是逃跑,而是进的一个环节,是下一步进的准备和前奏。只有这样的退,才称得上谋略。
假如不是这样,一看前进有危险,便急忙后退,一退再退,以至放弃原来的目标、路线,改变其方向、道路(而这个方向、道路与原来坚持的方向、道路已有本质的区别),那就不是什么韬光养晦,而是知难而退了,那就不具有什么谋略价值,而是逃跑主义了。所以,在退的问题上也要分清勇敢与怯懦、高明和愚笨。
以退为进,韬光养晦
人常云:“先狠不为狠(厉害)”,有人“先做老子,后做儿子”,有人“先做儿子,后做老子”。这先后之分,尊卑之别,活画出“大勇若怯”和“大怯若勇”两种人的形貌。“大勇若怯”者遇事心平气和,以理服人,理通了,对方服了,自然不战而屈人之兵。如遇事肝火浮躁,不能自控,失去理智,肝火消退时,即水落石现,理亏词穷,此乃气有消长,理则常在之故也。大勇者,糊涂也。大怯者,愚蠢之极也。
我们常说,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意志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简单办法。
当遭遇到不幸时,又当如何对待呢?在悲痛之余,欲要尽快医疗这心灵的创伤,迅速地站起来,就要依靠平时逐渐培养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来解决人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面对困惑与灾难的人生,只有正视它们并战胜它们的人,才是大智大勇者。
吕后掌权时,封吕氏子弟为王为侯,独揽朝廷大权,要强夺少主的皇位,危及刘氏天下。陈平身为右丞相,对王室的政变忧心忡忡,可是又无能为力,又怕殃及自身,便长时间深居简出,心情苦闷。
陆贾是陈平的知交,这天来到府上请安,陈平仍在忧愁之中。陆贾说:“你官为上相,享受三万户侯的待遇,算是富贵到顶了。你只不过是担心诸吕和少主吧。”
陈平说:“正是,有何良策对付吕后呢?”陆贾说:“要天下安定,就看丞相的本事;要救天下危难,就看将军的能耐。将相和谐,国家安危,主要掌握在将相手中。我想找个机会与周勃谈谈,可他总是和我开玩笑,不理解我的苦衷。你为什么不和太尉周勃来往密切点儿呢?”
接着,陆贾为陈平献了几条对策应付诸吕。陈平按照陆贾的建议,送给周勃五百金以祝寿,还送去了大量的歌舞乐队和寿酒,周也如此还报。这样将相深交,达成默契。
吕后要给几个吕姓子弟封王时,宰相王陵坚决反对,因为这违背了刘邦订立的“非刘姓不得封王”的“白马之盟”,而陈平和周勃却不置可否,后来,王陵指责他们不据理力争,陈平说:“据理力争,我们不如你;可是保卫刘氏天下,你不如我们。”果然王陵因激怒吕后被迫告老还乡,而陈平等人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一举歼灭吕家,保卫了刘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