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情况
正常情况下,胎盘是在分娩后从子宫壁上剥离的。当正常位置的胎盘于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正常位置的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期剥离或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的症状表现是腹痛和阴道出血,剥离的大小与出血不一定成正比,剥离面在胎盘边缘,血可以流出阴道;剥离面未达边缘,则可形成胎盘后血肿。胎盘早剥多有妊娠高血压病史或外伤、外倒转史,腹部剧痛;由于子宫内出血,子宫可比妊娠月份大,胎儿虽可能成活,但不一定听到胎心,胎位不清。出血多时可伴有失血的症状,甚至失血性休克。
临床观察发现,胎盘早剥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和慢性肾炎有一定关系。因为全身小血管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及破裂、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此外,外伤、腹部受撞击、外倒转术,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使脐带相应过短,以及子宫内压骤然下降,如羊水过多、破水,大量羊水短时间内流出,都可致胎盘与子宫壁分离。
无论是对孕妇来说,还是对胎儿来说,胎盘早剥都不是一种好现象。为防止胎盘早剥的发生,孕妇应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合并症。此外孕妇在妊娠期要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撞击。对于羊水过多者或人工破水时,医护人员要做到操作时细致、认真、动作舒缓,避免腹压骤降发生。
胎盘早剥处理
由于胎盘早剥可致妊娠中晚期的孕妇阴道流血,并伴有腹痛,因此,处在妊娠中晚期的孕妇如出现上述症状,须立即去医院作诊查。孕妇不要精神过度紧张,尽可能卧床或减少活动。对于阴道出血量多伴休克者,应首先抢救休克,快速输血输液,同时要及时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的方法包括阴道分娩和剖宫产。阴道分娩多用于产妇一般情况好,宫口已开大,估计胎儿短时间能娩出者;对于严重的胎盘早剥,病人一般情况差,估计短时间不能自行阴道分娩者,应立即行剖宫产;如果曾估计可阴道分娩,但在产程中孕妇情况不断恶化,也应立即剖宫结束分娩。
胎盘早剥患者产后或手术后易发生大出血,应密切观察病人并做好一切应急准备。
胎盘的影响
如果胎盘早剥面积不超过1/3,临床一般可无症状,胎儿存活率亦高,但若在脐带的根部或附着的附近,便影响或阻断了血液供应,在产程中可突然听不到胎心音。
早剥面积超过1/2,胎儿多因缺氧发生严重宫内窘迫而死亡。剥离的胎盘及胎儿不能及时娩出,胎盘附着处的血窦出血,同时子宫又不能有效收缩,可致产妇大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危及孕妇生命。所以,早期发现、诊治胎盘剥离时保护母、婴生命健康非常重要。
防治胎膜早破
在产程开始之前,胎膜破裂,羊水流出,称之为胎膜早破。多见于经产妇、高龄初产妇、臀位、横位等胎位异常,以及头盆比例不称、先露不能很好的衔接、前羊膜囊所承受的压力不均,而导致胎膜早破。经产妇则多因子宫内口松驰、宫颈裂伤、宫颈炎使炎症上延至胎膜,而致胎膜早破。同时孕妇的全身情况如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C、胎膜发生退行性病变失去弹性而发生胎膜早破。如遇孕妇腹压突然增加,如咳嗽、负重等亦可诱发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对母体和胎儿都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
首先,是给孕妇的精神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来到预产期,孕妇及家人都会被突然发生的情况搞得措手不及。
其次,是感染,这是对产妇最大的危害。胎膜一旦破裂,子宫颈管开放,碱性的羊水流出后,破坏了阴道的正常酸度,降低了其自然防病能力。胎膜破得越早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同时还会增加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和羊水栓塞等现象。
第三,胎膜早破对胎儿的威协也是很大的,尤其是胎位不正的臀先露、足先露或头先露但未完全进入盆腔出口的胎儿。并且还可引起早产、胎儿宫内感染和宫内窒息等。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妊娠后期进行阴道检查、引产、性交等。感染,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致使胎膜的坚韧性下降,脆性增加而发生破裂。此外,子宫颈内口机能不全、胎位异常等,也是发生胎膜早破的原因。
出现了胎膜早破,应立即住院,并绝对卧床,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检查,如自己的情况、胎儿的情况和子宫的情况。先露未衔接者应抬高臀部,禁止灌肠,保持外阴清洁,勤听胎儿心音。一般12~24小时内无需作其他特殊处理,超过24小时,需滴催产素引产,并抗炎治疗。对距预产期尚早的未成熟胎儿,可用抗菌素及镇静剂,予以安胎治疗。
预防胎膜早破的方法是:在怀孕前就应注意预防阴道及子宫颈的炎性病变;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的孕妇,要做个合适的腹兜使子宫上托,辅以卧床休息,以减轻重力对子宫颈内口的作用,同时注意不提重物和防止便秘,以免腹压增加;对胎位不正者,可请医生进行外倒转术,及时矫正胎位;妊娠后期性交,是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个人或家庭中发生过胎膜早破、早产、自然流产史者,做过人工流产手术、胎位异常、羊水过多、多胎妊娠等孕妇,在怀孕后期,应绝对禁止性交,以免发生意外。同时,孕妇要注意营养,适当增加豆类、动物肝肾、贝类及富含铜、维生素C、E的食物,以增强胎膜的弹性,有利于预防胎膜的早破。
胎膜早破期待疗法
胎膜早期期待疗法是指妊娠不足月而发生胎膜破裂时,为了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在保证胎儿安全的前提下,延迟胎儿分娩的疗法。一般妊娠28~32周者,应力争保胎治疗,以维持妊娠到33周或以后而分娩;妊娠33~35周者,尤其在妊娠33~34周患者,则应在保持外阴清洁情况下等待48~72小时,如无感染征象可期待至35周,经过以上措施,胎儿的死亡率会大幅度降低。
期待疗法的具体措施是:患者应卧床,抬高臀部,保持外阴清洁,采取保胎措施。如胎膜破口不大、位置较高,胎膜尚有可能愈合,可直等到足月时分娩;如破口较大、位置低,往往能引起宫缩而发生早产,所以可先用子宫松弛剂、镇静剂和预防感染药物,再用地塞米松等加速胎儿肺成熟,使胎儿的呼吸功能进一步加强,提高婴儿成活率。
防治早破水
妊娠期间阴道流水极有可能是某种病变的反应,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流水的量少、时间短,阴道有中等量或大量液体外流,需要去医院检查,此时孕妇应保持臀高卧位,以免脐带脱垂,并保持会阴部清洁。
凡足月妊娠在临产前持续或阵发大量阴道流水,要用试纸诊断法诊断,如试纸变暗绿色,则可确诊为早破水,需要入院处理。如果破水12小时尚未自然临产者,应行引产,同时给予抗感染药,以预防感染。产程中要注意观察先露部分是否已定,有无胎儿缺氧或感染可能,如发现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需紧急做剖宫产,结束分娩。
妊娠尚未足月即发生破水时,可采用期待疗法,但要注意加强监护措施,即保证安全有效地保胎护孕。
早破水诊断
羊水是通过胎膜起到保护胎儿作用的,也正是有了胎膜,胎儿才能在子宫内舒展自如,免受挤压;以及保持宫内恒温、避免早产等功能。
胎膜由羊膜和绒毛膜组成,前者在内,后者在外。胎膜随妊娠的进展而扩大,一直维持到分娩时子宫颈口开大。由于宫口开大处的胎膜承受不了较大的压力而破裂,胎膜破裂后羊水从阴道流出,产妇常以为是小便湿了内裤。
羊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内有白色小块的胎脂和胎毛。由于破膜的部位和大小不同,阴道流出的羊水量也不同,高位破膜水量少,低位破膜水量多。有时绒毛膜破而羊膜仍存,也会流出少量的水,经卧床休息,破裂的绒毛膜可修复。
当胎膜破裂难以鉴别时,可将化学试纸放入阴道,碱性的羊水可使橘黄色的试纸变成深绿色;显微镜下可看见羊水内的小脂肪块和胎毛;肛门指诊觉胎膜由鼓胀而变瘪,胎头也随之下降。
诊断胎膜破裂,可使医生及早改变产程处理方法,以避免感染和出现脐带脱垂等并发症。
有些病例引起早破水的原因尚不明,但一般认为与以下情况有关。
(1)宫颈口松弛、胎膜发育不良易感染,如羊膜、绒毛膜炎等,可发生胎膜早破。
(2)胎位不正、骨盆狭窄、头盆不称、羊膜腔内压力不均或羊水过多、多胎妊娠等,均可使羊膜腔内压力过高而发生胎膜早破。
(3)性生活可引起绒毛、羊膜感染,特别是精液内的前列腺素可诱发子宫收缩,从而使羊膜腔内压力改变而造成早破水。
(4)另外,诸如剧烈的咳嗽、重体力劳动、突然大笑、大怒等,使腹压突然急剧增加,亦可造成胎膜破裂。
胎儿要靠胎膜来保护,若胎膜早破,胎儿将失去保护,而使羊水外流,致子宫变小,刺激子宫产生收缩;如果破水时妊娠尚不足月,就会发生早产。早产儿体重轻,各器官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成活率低,对胎儿很不利。
在未临产时破水,就失去了前胎膜对胎儿的保护作用。如果妊娠已足月,胎先露已定,破水24小时内临产,多不影响产程进展;如胎先露部未定,脐带可随羊水流出而脱垂,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流出过多,子宫紧贴胎儿可引起不协调宫缩,从而影响产程进展和胎盘血循环,引起滞产和胎儿缺氧;胎膜破裂的时间越长,宫内感染机会增高,胎儿吸入感染的羊水可引起肺炎,产妇也容易发生产时感染或产褥感染。
足月胎儿未入盆
在妊娠最后一个月,初孕妇的胎儿头部应进入孕妇骨盆衔接固定而不浮动。但有少数初孕妇至妊娠足月时,胎头仍未进入骨盆而浮动于耻骨联合之上,造成头浮。原因有下列三种:
(1)部分孕妇是由于胎头与骨盆不相称,即由于孕妇骨盆入口狭窄,致使正常大小的胎头不能进入骨盆。
(2)胎儿过大或有胎位异常、前置胎盘;
(3)羊水过多、胎儿畸形(如脑积水)。
检查为头浮的孕妇应首先了解骨盆及胎儿情况是否正常,临产时由于宫缩挤压胎头逐渐变形而入盆,多数可自阴道顺利分娩。若检查为头浮是难以纠正的病理因素,应提前住院,并做好手术产准备,孕晚期仍头浮的孕妇要注意由于胎头未入,使胎头与骨盆之间存在空隙,如果发生胎膜早破,极易出现脐带脱垂,使胎儿发生意外。因此孕妇一旦发现阴道有水流出应卧床,抬高臀部,立即送往医院。
大出血原因
产前出血是特指在妊娠晚期的阴道出血,具体来说是在妊娠20周后。产前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占产妇死亡率的第三位。
造成产前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造成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占妊娠后期出血病例的1/3.
前置胎盘
胎盘的正常附着处在子宫体的后壁、前壁或侧壁。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子宫颈内口处,叫做前置胎盘。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子宫下段逐渐伸展,子宫口扩张,而附着于子宫下段或子宫颈内口的胎盘不能相应地伸展,导致前置部分的胎盘自其附着处剥离,使血窦破裂而引起出血。胎盘的位置越低,出血的时间就越早。反复无痛性出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
胎盘早期剥离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自子宫壁剥离,称为正常位置的胎盘早期剥离。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一种严重并发症。有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慢性高血压的孕妇易并发此症。由于胎盘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破裂出血,血液流到底蜕膜层形成血肿,进而引起胎盘与子宫壁剥离。此外,由于腹部受撞击或摔倒等外伤;或孕期合房挤压腹部;或用洗衣板洗衣顶碰腹部等,均可引起胎盘附着部位的血管破裂,发生胎盘早剥。
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可发生于妊娠期和分娩期。梗阻产引起的子宫破裂发生在分娩期:既往曾行剖宫产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上有瘢痕者,妊娠期间瘢痕可发生自发破裂。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子宫破裂,均有阴道流血症状。
早 产
妊娠28~37周期间,出现腹坠、少量阴道流出(少于月经量)系早产症兆。若保胎治疗无效,宫缩增强,宫口逐渐开大,则早产不可避免。
胎盘边缘血管窦破裂
阴道出血多发生在临产之后。胎盘往往种植较低,由于子宫收缩,宫颈扩张,使位于下缘的血窦被牵拉破裂出血。分娩后检查胎盘,可发现与血块连接的胎盘边缘血管窦。
轮廓胎盘
胎盘周围有一圈白色“边”称为轮廓胎盘,也属于胎盘边缘血管窦出血,便出血量较少,可发生早产。
帆状胎盘
脐带坐落于胎膜者,叫做帆状胎盘。脐带血管分支在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胎膜内血管在宫口处,称做“血管前置”。破膜伤及此血管时,可发生无痛性阴道流血(胎血),产妇无失血表现,但胎儿的胎心不规则(减弱或消失)。阴道流出的血液涂片,经检查可发现胎儿有核红细胞。
另外,造成产前出血的还有重度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粘膜下肌瘤、宫颈癌、阴道癌及阴道静脉曲张破裂等。做阴道窥器检查便能确诊是哪种因素所致。
阵缩的原因
临产时正常的宫缩即是阵缩,阵缩是临产的主要标志。它具有以下特点:
节律性
临产时两次宫缩间隔5~6分钟,宫缩持续约30秒后逐渐减弱直至消失,间歇时子宫肌肉松弛。随产程的进展,宫缩持续时间渐长,但不超过1分钟,间歇时间可缩短至1~2分钟,宫缩强度逐渐增加。
对称性、极性
正常宫缩由两侧子宫角开始,先向子宫底中部集中,再向子宫下段扩散,收缩力以子宫底部为最强,是子宫下段的2倍。
子宫缩复作用
每当宫缩时子宫的肌纤维变短而宽,间歇期肌肉松弛,又变长,但不能完全恢复至收缩前的长度而略短,即缩复作用。随产程进展,子宫上段越发变短而下段被拉长、变薄,子宫颈口开大,子宫容积越来越小,致先露部不断下降,这一变化一直到胎儿娩出才算结束。
不协调宫缩
不协调宫缩分不协调宫缩乏力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两种情况。
不协调宫缩乏力
不协调宫缩乏力是指宫缩的极性倒置,宫缩不是由双宫角对称的开始及传导,而是兴奋点可能各自在某一处或多处呈不协调节律,宫底部宫缩不强而中段及下段强。宫缩间歇时子宫不全放松,这样不能使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而产生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手术创伤的机会也增加,产妇可因滞产引起局部组织(子宫、膀胱、尿道)压迫性坏死。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此种情况是指子宫某部分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收缩,形成环状狭窄,将胎儿身体的某部卡紧,使胎儿不能下降,宫颈口也不能开大及缩小,使产程停滞,若解决不力则会产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的悲剧。
出现宫缩乏力
宫缩乏力有两类:一类是协调性乏力;另一类是不协调性乏力。下面是影响宫缩乏力的常见因素。
头盆不称、胎位不正
多因骨盆小、胎儿大或胎位不正,使胎儿先露部不能与子宫下段贴紧产生强有力的宫缩。
精神紧张
产妇高度紧张,使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使宫缩乏力。
子宫因素
子宫发育畸形(双子宫等)、子宫过度扩张(双胎、羊水过多等),都易使宫缩乏力。
其 他
服用镇静剂,内分泌不协调,临产时产妇睡眠不佳、进食差,第一产程过早用力等,都可影响宫缩力。
预防宫缩乏力
宫缩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只要把下列几项内容做好了,宫缩乏力现象就不会出现。
(1)做好孕期保健。根据产前检查与鉴定,可以初步安排纠正。
(2)正确分娩态度。了解分娩过程,克服恐惧心理,精神不紧张,大脑才能正确支配子宫收缩。
(3)产程中要安排好日常生活。临产后仍要按时吃饭、喝水、大小便和睡眠。宫缩时体力消耗大,应及时补充能量,只有这样做才能胜任分娩这一重体力劳动。
(4)产程中产妇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去做是有益无害的。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正确处理产程,每一步骤和操作都要仔细、认真无误,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子宫收缩过程
相对而言,宫缩过强不如宫缩乏力发生率高,它同样也有两类。
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是指单纯子宫收缩过强(宫腔内压力大于63kPa),其他特性都正常(节律性、对称性等)。如头盆相称,子宫颈口可迅速开大,胎儿可在短期内分娩。总产程少于3小时称为急产,经产妇易发生此现象。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
是指子宫部分肌肉呈不协调痉挛性收缩,而在局部形成狭窄环,即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此现象由于局部痉挛性狭窄环的形成,卡紧胎体,使胎儿先露部不但不能下降,反而上升,宫颈口缩小,产程停滞。胎儿受压时间过长,会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痉挛性狭窄环形成后,如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应给予子宫松弛药,使狭窄环消失。但是如果收不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则应考虑采取剖宫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