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提出基本路线或总路线前后共有五次。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社会主义时期,曾三次提出过总路线和基本路线。1958 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条总路线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党和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大跃进”的失误。社会主义时期第二次制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毛泽东同志在1962 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有一段话,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1969 年召开的党的“九大”,正式把这段话确定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正是这条路线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给党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总结经验,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邓小平同志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在1979年3月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又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此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已经形成。在这之后,我们党对新时期基本路线主要内容的认识和表述不断深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明确的概括,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至此,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式形成。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和关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动力和必要条件。只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兴旺发达、朝气蓬勃,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奋斗目标
党的基本路线不仅规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而且规定了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讲党的基本路线,要着重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但同时也要强调奋斗目标,否则就容易忽视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只有全面理解这个奋斗目标,才能全面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党的基本路线中“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一表述,实际上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获得成功。
(四)基本方针和方法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们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基本方针和方法。“自力更生”是指中国的事情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艰苦创业”是指中国现阶段还很落后,人们要有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当然,“自力更生”并不排斥外援,“艰苦创业”也不是主张过苦日子,而是要求我们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改革和建设的洪流中去。
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我们的主要经验,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一条路线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上百年的时间,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深刻的教训。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当时发生的国际国内的政治风波,发生了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导致了改变“八大”对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重提阶级斗争是主要矛盾,偏离了“八大”的正确路线,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20世纪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国际国内发生政治风波,其剧烈程度远远超过1956 年,我们仍然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正是在剧烈的政治风波发生以后,邓小平在 1992年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来谈改革开放,必然会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造成社会动乱,改革开放就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来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可能变成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和旧观念,就不能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坚持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近 20年来我们党最宝贵的经验。
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的社会秩序。“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贯彻这个方针就要总揽全局,发展壮大自己。在贯彻这一方针中,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是发展和改革不可缺少的条件。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发展经济需要稳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需要稳定,完善民主、健全法制需要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稳定。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必须排除一切破坏稳定的因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和巩固政治稳定。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十五大”的一大贡献。这个基本纲领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展开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五、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意义
正确的基本纲领的制定是党在理论上和政治上成熟的标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正是在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现在,我们又有了一条成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必将能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取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胜利。
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在提出基本路线的同时,十分重视与基本路线相对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的制定的阐述。邓小平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正是这些各个方面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和政策,为党的基本纲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纲领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尤其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按经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展开,系统地规定了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要坚持的基本政策,更加清晰地描绘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
这个纲领是对这些年来最主要的经验的总结。1992 年以前,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就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方针、政策,纲领中规定的各项基本政策、原则和要求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做的。“十五大”又总结了从那以后5年多在实践中的新认识和新经验,在基本纲领中对这些经验作了进一步的提炼和概括。
这些纲领的制定,有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妥善解决我们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把我们伟大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