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是《红楼梦》人物画郎中光鲜靓丽的人物,也是读者既喜爱又痛恨的人物,在她身上充满了魅力和魔力,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作者在设计她第一次出场时,就以非凡的方式,显现她的非凡之处。《红楼梦》第三回写道: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破落户,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仔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跟前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的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王夫人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王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这段文字是对王熙凤性格、为人、处事的总概括,仔细解读其中的意蕴,可以品出如下意味:
第一,王熙凤的出场与众人形成鲜明对比,其他人个个屏声敛气、恭肃严整,而她却是人未出场笑先闻。她欢快爽朗的笑声、自由洒脱的言语、无拘无束的行为,让初来乍到的林黛玉产生了疑问,她为何敢如此狂妄不尊?她究竟有何魔力,竟敢在人人敬畏的老祖宗跟前如此放诞不羁?文本以林黛玉的视阈观察王熙凤与众不同的言行,意在“羁与不羁、尊与不尊”之中凸显王熙凤独特的魅力。
第二,贾母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林黛玉介绍王熙凤时的话语,透射出贾母与王熙凤之间特殊的祖母孙媳关系以及王熙凤在贾府老祖宗心中的地位。按常理,贾母应该以庄重的口吻介绍王熙凤和林黛玉相互认识,这样不仅是对王熙凤的尊重,也是对林黛玉的尊敬。然而,贾母却以玩笑的口吻向林黛玉介绍王熙凤:“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破落户,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这几近调侃的话语,流露出老祖宗对王熙凤的娇惯、喜爱。
第三,王熙凤具有高超的言语表达能力与技巧。她夸赞林黛玉之言语,像山涧小溪之流水,清澈自然,毫无刻意捏酸之痕迹。她先是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番,然后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她这一连串的动作,是为夸赞林黛玉做铺陈的,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拉手”、“细细打量”,才能使“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的评价有了依据。王熙凤自身就是品貌、气质、风韵绝佳之人,她见过的标致女子成百上千,可对林黛玉的美貌却是以惊讶的语调发出赞叹——天下竟有如此标致之人,今天算是开眼界了。王熙凤对林黛玉的评价是虚实参半的。虚的因由,一方面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夸赞林黛玉是为了让贾母高兴。另一方面林黛玉是初来乍到的远客,有客气的成分存在。实的本身是,林黛玉是绛珠仙草的化身,是仙体凡胎,自然有超凡脱俗、众人不及的品貌与气质。夸赞了林黛玉的美貌,又夸赞林黛玉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系的孙女。把林黛玉与老祖宗的血缘关系又加深了一层,既赞美了林黛玉,又讨得了老祖宗的欢喜,可谓一举数得。王熙凤不仅是语言大师,而且是技艺高超的演员,为了显示自己对林黛玉年幼失去母亲的同情,她假惺惺地以手帕拭泪。读者可以不怀疑王熙凤对黛玉幼年丧母的悲悯,但怀疑她是否悲伤到拭泪的程度。她的这一举动,明显带有作秀的成分。所以,当贾母批评“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休提前话”的时候,王熙凤立刻转悲为喜,并解释说:“我一见了妹妹,又是欢喜,又是悲伤,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由悲转喜,其情感转化瞬间完成,不带任何做作的印痕,非演技超群的演员不能完成。
第四,关心黛玉,展示权力。王熙凤是一个权力欲、展示欲极强的人,她不会错失任何宣示权力、展示地位的机会。她嘱咐林黛玉“在这里不要想家,想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只管告诉我”的话语,蕴含着多重语意,既有对林黛玉的关心、安慰,也有对林黛玉的“叮嘱”、“警告”:你不能眼睛只盯着大舅妈(邢夫人)、二舅妈(王夫人),她们是荣府的“名义”掌权者,我则是荣府的实际操作者、执行者。事情能否办、如何办,快办、慢办,皆取决于我。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是荣府的真正掌权者,因此,你不能小视我。王熙凤的话语表层亲切、温暖,但在亲切、温暖的潜层深处,透射着她在贾府不可小视的权力——握有吃、穿、用、玩等生活必需品的管理权;对丫头、婆子们的指挥权、管理权、处罚权等。
第五,具有极强的临场应变能力。随机应变是王熙凤的强项,任何时候、任何场面,她都能应对自如,绝不会出现尴尬的场景。王夫人嘱咐她,林姑娘来了,你应该拿几匹缎子给她裁几件衣裳。王熙凤随口就说“早预备下了”,表现出她对林黛玉十分关心,事事考虑周详。读者不免质疑,难道她果真“预备下了”吗?其实并没有,这是王熙凤的随机应变,卖人情而已。脂砚斋先生在这里有评语说:“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若信彼果拿出预备,不独被阿凤瞒过,亦且被石头瞒过了。”“注释1”脂砚斋的评语真切、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