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92000000016

第16章 三

英莲以香菱“注释4”之名第一次出现,是在文本第七回,即薛姨妈带领儿子薛蟠、女儿薛宝钗来到贾府,住进梨香院之后。王夫人到薛姨妈处聊天,周瑞家的跟追到梨香院,向王夫人汇报送刘姥姥事宜,离开之时,薛姨妈将其叫住,叫她顺便把纱花送给各位姑娘,于是叫香菱把纱花拿来给她。文本通过周瑞家的视角,对香菱基本信息进行了叙述和确认:第一,拿纱花的丫头香菱,就是薛蟠进京之前为她打死冯渊而买来的丫头;第二,香菱模样周正、俊俏,有些像秦可卿;第三,香菱几岁来到薛家,今年多大了,父母今在何处,出生地是哪里等信息,香菱都已“不记得了”回绝了周瑞家的。“不记得了”四个字,裹藏了丰富的意蕴,既有香菱不愿意回忆的酸楚,又有香菱遭受折磨虐待的痛苦。

解读香菱这一人物形象,遇到的首要困惑是香菱的职责问题,《红楼梦》第四回叙说香菱是薛蟠买来做妾的,然而香菱来到薛家之后,却服侍了薛姨妈,给薛姨妈做丫头;尔后又说香菱成了薛蟠的侍妾;中间又进入大观园,服侍宝钗,给宝钗做丫头;薛蟠娶了夏金桂,香菱又服侍薛蟠、夏金桂夫妇。香菱职责变化频繁,令读者眼花缭乱。有必要从头梳理一下,厘清香菱进入薛家之后,依次服侍的主人,及其在薛家的生活状况。

香菱被买入薛家,仅十二三岁,因年纪尚小,便做了薛姨妈的丫头,服侍薛姨妈。至于香菱什么时间由薛姨妈的丫环变成薛蟠的妾,文本没有详尽文字记载。第十六回贾琏和黛玉料理完黛玉父亲的后事,一路兼程回到京城,王熙凤设宴迎接丈夫贾琏。远别新聚,夫妻格外恩爱,二人叙说别后家中事宜。贾琏道:“方才我见姨妈去,不妨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撞了个对面,生的好齐整模样。我疑惑咱家并无此人,说话时因问姨妈,谁知就是上京来买的那小丫头,名叫香菱的,竟与薛大傻子作了屋里人,开了脸,越发出挑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污了她。”王熙凤道:“……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注释5”。也因姨妈看着香菱模样儿好还是末则,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故此摆酒请客的费劲,明堂正道的与他作了妾。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一般了,我倒心里可惜了的。”王熙凤和贾琏这段看似无意的对话,实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文眼,它饱含着如下信息:第一,香菱已经成为薛蟠的妾。第二,香菱漂亮、标致,给薛蟠做妾,真是“鲜花插到了牛粪上”。第三,薛蟠为将香菱弄到手,在其母亲跟前使尽各种手段。第四,薛姨妈舍不得香菱给薛蟠做妾,她不仅喜欢香菱模样标致,更喜欢她的温柔安静。在薛姨妈看来,香菱比一般的主子姑娘还强。第五,薛姨妈为香菱举办了隆重仪式,摆酒请客,让其明堂正道的与薛蟠作妾。第六,薛蟠未能珍惜香菱,不到半月时间,他便把香菱抛在脑后。这段对话厘清了香菱由薛姨妈的丫环,转作薛蟠侍妾的时间节点,叙明了香菱前一时段服侍对象的变化过程。

第四十八回香菱苦志学诗,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读者留下了不少疑问:香菱不是做了薛蟠的侍妾吗?她不在家伺候薛蟠,怎么跑到大观园来伺候宝钗了?难道又做了宝钗的丫头吗?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作者为香菱进入大观园做好了必要的铺陈。第四十七回赖尚荣升任知州,为感谢主子提携,赖大的母亲、赖大夫妇商定摆酒、唱戏,宴请贾府男女。薛蟠跟随贾珍、贾琏也来凑热闹,遇见世家子弟柳湘莲。柳湘莲性情豪爽,不拘小节,酷好耍枪弄剑,赌博吃酒,眠花卧柳,吹笛弹筝,偶尔客串生旦风月戏文。薛蟠有同性恋的毛病,见了唱小旦的男生,心里就发痒,柳湘莲的出现,让薛蟠如同黑暗中见到了太阳,他苍蝇一般粘着柳湘莲。薛蟠的形象和举动,令柳湘莲十分厌恶,他借故在北门桥上相会,将薛蟠骗至城外,在人烟稀少的芦苇塘处,将薛蟠教训的鼻青脸肿,浑身泥猪一般。薛蟠捱打之后,羞于见人。此时已到农历十月,家住外省的铺面伙计开始结算工钱,准备回家过年。薛家为其摆酒饯行。席间,店铺总管张德辉说道:“今年纸扎香料短少,明年必是贵的。明年先打发大小儿上来当铺照管,赶端阳节前我顺路贩些纸札香扇来卖。除去关税花销,亦可剩得几倍利息。”薛蟠听后,决意要跟随张德辉外出贩货,一来可以躲羞,二来可以游山逛水,三来还可以学些生意经验,一举三得。薛蟠走后,宝钗便向薛姨妈要求香菱跟自己做伴儿,于是,香菱进入大观园临时伺候宝钗。这是香菱成为薛蟠侍妾之后,又伺候宝钗的因由脉络。

香菱入园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情节,此话并非妄言。第四十八回脂砚斋对此有精辟评点:“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虽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划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然阿呆兄又如何方可远行?曰名,不可;利,不可;无事,不可;必得万人想不到,自己忽发一机之事方可。因此思及‘情’之一字及呆素所误者,故借‘情误’二字生出一事,使阿呆游艺之志已坚,则菱卿入园之隙方妥。回思因欲香菱入园,是写阿呆情误,因欲阿呆情误,先写一赖尚荣,实委婉严密之甚也。”“注释6”可见作者为让香菱进入大观园,费尽心机。让香菱进入大观园,目的是令其融入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湘云之中,通过她的言行,彰显她的才学品貌,人品、才学,与其命运相比对,形成正负差的审美效果。脂砚斋给予香菱极高的评价,甚至把她抬高至正钗之上。论出身,高于迎春和探春,香菱是甄士隐与正配妻子封氏之女,迎春、探春是庶出;论相貌,不逊于王熙凤和秦可卿;论端淑,不差于李纨、宝钗;论风情,不凹于湘云和黛玉;论贤惠,不让于袭人和平儿。可以说,在脂砚斋的眼中,香菱集迎春、探春、凤姐、可卿、李纨、宝钗、湘云、黛玉、袭人、平儿诸女子的优点于一身,几近完美之人。就是这样一个完美女子,其命运悲惨、多舛,令人心酸、惋惜,从而达到了凸显悲剧性审美效果之目的。

香菱苦志学诗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记。香菱本是聪慧伶俐之女子,又遗传了父亲甄士隐喜书爱诗的文学基因。大观园自由舒畅的环境,激活了她沉闷压抑的心情,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宝玉等人聚集在一起,赋词吟诗的激情与畅快,让她既羡慕又冲动。于是,香菱决意拜黛玉为师,学习作诗。纵观香菱学诗的过程,大致可分三个时段:

第一时段,香菱拜黛玉为师,黛玉欣然同意。首先,黛玉精心讲解作诗要领:起承转合,平仄相对,虚实相对,以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道理。其次,讲解立意的重要性,要做到“不以词害意”。第三,告诫香菱不可刻意堆砌辞藻,追求工整完美的形式,忽视意境情趣。第四,向香菱推荐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的七言律诗和李白的七言绝句,以及陶渊明、应玚、谢灵运、阮籍、庚信、鲍照等著名诗人的诗篇。第五,将王维的五言律诗借给香菱,并嘱咐香菱将画有红圈圈的篇目全部熟读、领会。香菱拿着书回到蘅芜苑,诸事不顾,如饥似渴地读念起来。

第二时段,向黛玉汇报读诗的心得。她以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送邢桂州》“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诗句为例,谈诗的精美意蕴,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确是有理有情的。”香菱对诗是有所悟、有所感的,她虽然不能从理论上深层次阐释诗的意境、意蕴、美学价值,但她悟到了诗的真谛,得到黛玉的高度评价,香菱读诗的热情更加高涨。

第三时段,读创并行期。香菱读了几首诗,心中有了些感悟,又得到黛玉和众人的热情鼓励,于是便有了作诗的冲动。香菱的处女作是一首七言律诗:

月挂中天月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香菱怀着既欣喜又忐忑的心情,将刚刚创作完成的诗作交给宝钗,求其评点指教。宝钗虽然觉得香菱作的诗不符合诗的路数、要求,但她鼓励香菱不要怕臊,只管让黛玉评点指教。就其实质来说,香菱作的这首诗,的确质量不高,具有初学者作品的明显特质:堆砌辞藻,用语直露,意境浅显,缺少真情实感。如“常思玩”、“不忍观”、“悬玉镜”、“挂冰盘”等均为生活用语,显得直白无味。因此,黛玉评价为“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她鼓励香菱放开手脚,大胆去作。

香菱的第二首诗是: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从技巧上说,香菱的这首诗,较之第一首有了明显的进步。她学会使用“花香”、“轻霜”等喻体,避免了直白乏味;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显示出了诗的韵味,说明香菱初步领悟到了作诗的诀窍。但是,诗中依然留存“玉盘”、“玉栏”等追求华丽词语的陈旧气息;从文题照应方面说,重心在咏月色,而非咏月亮本身,因此有些跑题。正如宝钗所说:“不象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就整首诗来说,虽有诗的韵味,但刻意雕琢的痕迹明显,所以黛玉评点为“过于穿凿了”。

香菱的第三首诗是: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较之第二首有了质的提升。就言语构思方面讲,整首诗没有出现一个月字,但意境却句句与月关联,避免了直陈堆砌,产生了“曲径通幽”的审美效果。该诗用词含蓄典雅,对仗工稳,创意新奇,堪称精妙制作;就时间跨度来说,从“一片砧声”的初夜,写到“半轮鸡唱”的黎明;就人物形象来说,由孤寂流浪的游子,写到哀怨相思的少妇,由现实生活中的人,写到月宫里的嫦娥,以借问的形式,表达对理想诉求的期盼。这首诗,意蕴深厚,感情真挚,香菱借月抒怀,流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正如众人所评:“这首(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香菱学诗成功,在于向众人说明一个道理,即“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香菱学诗,另外一个功用在于讥讽贾宝玉懒学、厌学。香菱学诗,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贾宝玉曾经感叹道:“这正是‘地杰人灵’,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一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贾宝玉的话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层,香菱生就一副才情相貌;第二层,在此之前,大家都认为香菱虚长一副才情相貌,但毫无才情可言,竟是一个俗人;第三层,香菱进入大观园,融进这些才情之人中,终于脱俗变雅,现出雅的真相;第四层,结论是“天地至公”。作者花费大量笔墨,书写香菱学诗的过程,就表层看,是在书写香菱如何刻苦学诗、作诗;就潜层看,是把香菱与贾宝玉就读书、作诗暗作比较。香菱没有学习的机会,却羡慕读书、学习;贾宝玉有优越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却厌恶读书。香菱一旦拥有一丝学习的机会,则废寝忘食,倍加珍惜;贾宝玉身处优越舒适的学习环境之中,众人千般哄,万般劝,却是玩心大于学心,视读书为痛苦、烦心之事。两者比较,结论应该不言自明。作者担心读者不能正确理解其意,在贾宝玉发表感慨之后,又加了一句薛宝钗的话语,“你(指“贾宝玉”)能够象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话语联系起来看,他们二人在香菱学诗方面,选取的视点不同。贾宝玉重在强调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同样是香菱,同样的智商、情商,不同的环境,形成了在众人眼里“俗”“雅”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薛宝钗重在强调读书学习的刻苦与毅力,香菱苦心学习,所以成功;贾宝玉厌学好玩,所以不成功。贾宝玉对香菱表现出由惋惜到庆贺的心意;薛宝钗对贾宝玉流露出由高期许到低要求的规劝之意。

在读者心中萦绕着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香菱学诗,为何舍近求远,她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拜黛玉为师。论才情,宝钗、黛玉不相上下,教香菱学诗,绰绰有余;论性格,宝钗沉稳、大度,随和易交往。黛玉小性儿、多疑,孤僻不易交往;论亲疏,宝钗是主子,香菱是奴才,宝钗和香菱是主奴关系。黛玉和香菱不存在任何人身依存关系。因此,无论从才情、性格、亲属关系来讲,香菱都应该拜宝钗为师,而不应该拜黛玉为师。作者为什么偏偏让香菱拜黛玉为师,他这样安排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要寻找答案,还得沿着香菱进入大观园的脉络,采用剥茧抽丝的方式,最终找到香菱拜黛玉为师的美学价值。

薛蟠外出贩货,香菱本该进园服侍薛姨妈,但薛宝钗以“我们园里又空,夜长了,我每夜做活,越多一个人岂不越好”为由,将香菱要来与自己做伴。宝钗要香菱的真正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做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香菱羡慕的心愿。宝钗曾经明确说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没个空儿。就每日来一趟,慌慌张张的,也没趣儿。所以趁这机会,越性住上一年,我也多个作伴的,你也遂了心。”宝钗很能够体谅、理解香菱,实属难得。宝钗对香菱的关怀、帮助,仅限于这个层级,任何超越主奴界限的事情,宝钗都会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婉言拒绝。其实,香菱在开始准备学诗之时,首先想到请宝钗教她学诗,宝钗以你“得陇望蜀”为由,将其婉拒。宝钗是一个极具正统思想的女子,在她的思想意识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的主要职责是家务、针线,相夫教子。她曾语重心长地教育黛玉说:“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她认为,即使出身豪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家女子,也应该以针黹纺织之事为要,读书作诗不是她的分内之责,只是闲暇时偶然为之之事。香菱作为丫环奴才,其职责是尽心尽职服侍主子,读书作诗更是“不务正业”。因此,当香菱请求“你趁着这个工夫,教我作诗罢”时,宝钗以“你得陇望蜀”回绝了她。宝钗不愿教香菱作诗的另一个原因是,宝钗主奴观念森严,她对下人虽然随和、言善,但在等级、礼节诸方面要求甚严,主奴关系清晰明确,不得有丝毫混淆。宝钗是主子,香菱是奴才,主子要端有威严与权威的架子,奴才要有尊卑屈膝的奴相,主子教奴才读书作诗,混淆了主奴界限,违背纲常,有失主子之身份。在宝钗的思想意念中,主子高贵,奴才卑贱,主子与奴才是两个高下不等的群体,她们二者无论在人格、地位、精神等诸方面都是不平等的。

黛玉则不同,她虽然孤高自傲,目下无尘,但对丫环奴才却平等相待,视紫鹃为亲姐妹。正是因为在黛玉的思想意识中,没有宝钗那么浓厚的主奴观念,具有更多平等思想,这是香菱向身边宝钗求教碰壁之后,转向黛玉求教,黛玉爽快答应的根本缘由。

同类推荐
  • 百战将星

    百战将星

    用身经百战来形容肖永银将军一点都不过分。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历了鄂豫皖的“大肃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到红四方面军后给徐向前元帅当警卫排长,经历了感天地动鬼神的西路军失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摩下经历过胜利的辉煌,也经历过令人痛心的失败。在建国后,他先在西南,又到金陵与许世友等名将搭档,抗过了“文革”的动乱,组织了擒获林彪死党行动……
  • 四十自述(精装)

    四十自述(精装)

    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领袖、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
  •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本书是约翰·牛顿的同事理查德·塞西尔根据他的书信编写,是其它牛顿传记的资料来源。前半部分是牛顿的自述,讲述了他前半生的传奇经历;后半部分是作者根据各方资料以及自己对牛顿的了解撰写,讲述了他成为国教牧师之后事业,尤其是他协助废奴运动的事迹。约翰·牛顿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浪子回头的表率。他曾是无赖一样的人物,不学无术,放荡形骸,后去非洲闯荡,吃尽了苦头。父亲派人将他找回,但回国的船遇险,跌跌撞撞才返回英国。这趟旅途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认识到人生的短暂,自己从前是多么地不堪,痛改前非。
  •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习俗文化也在他的文化性格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他对习俗文化很熟悉,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持批判的继承态度,承其精粹,弃其糟粕。本书收录了毛泽东与乳名习俗、称谓习俗、起居习俗、春节习俗等16个方面的件件趣事和段段佳话。
  • 袁世凯(全三册)

    袁世凯(全三册)

    本书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呈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气势恢弘地再现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小站练兵、庚子事变、丁未政潮、辛亥革命、洪宪帝制等重大历史事件,全面展示了清末民初政治风云的波诡云谲和袁世凯的双面人生和命运沉浮,精心刻画了他在大变革时代中的奋斗、迷茫、斗争直至灭亡的心路历程;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国家积弱积贫、社会战乱不断、人民饥寒交迫等血泪杂陈的屈辱历史卷轴以及无数民族精英、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寻找救国救民出路的探索历程。
热门推荐
  • 医手遮天:王爷独宠庶女妃

    医手遮天:王爷独宠庶女妃

    穿越三生,这一世未嫁,夫君先死,唐五娘成了人尽皆知的瘟神。她饱读医书,随舅舅从军意外救下煞神宁亲王。等等,你说以身相许?别开玩笑了好吗。先遣散你的后院再说!且看她如何翻手反排命格。“五娘,为夫心口疼…”唐五娘嘴角一抽,冷静写下药方:“丹参、三七、冰片…”
  • 有个女妖暗恋我

    有个女妖暗恋我

    这个世界真的如同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吗?在阳光无法照射的阴暗处,是否存在着那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在一个平静的夜晚,楚源意外吞噬了一种叫做魔种的怪物,从而掀开了这个神秘世界的面纱。
  • 野狼羽

    野狼羽

    网游神话-野狼羽。在狂兽这款游戏中,野狼羽复出了,那位曾经的帝王复出了,然而,复出的这款游戏竟又隐藏着一个惊天大阴谋。事关人类存亡,野狼羽何去何从!是死亡亦是新生。一切的一切,还是等作者这个坑想好在说吧。
  • 战争学院交流生

    战争学院交流生

    原有内容已经推倒重写,旧瓶新酒,希望写出自己的想写出来的世界
  • 意识场之我变变变

    意识场之我变变变

    慕天和蚂蚁知知穿越虫洞到达塞莱姆星球,遇见了塞莱姆星球的哈德王子,并和哈德王子制定了进去四维空间计划,慕天、知知、哈德以及两个保镖机器人蹦蹦和跳跳一起又通过银河系中心的大黑洞穿越到四维空间。再四维空间的欢乐谷学习,并遇见了蓝妹妹,再四维的学校学习中,慕天穿越到中国古代的秦朝,又和大家一起拯救地球,在四维空间的学校学习后,他们五个人进去五维时空打败了大魔女罗姆百司塔,在进去十一维空间要和宇宙中心帝国的魔兽……放弃,最后大家一起回到地球,和马云一起去种树。文章中心思想就是“意识是物质的!”,文中设计量子力学,反物质,暗物质,夸克,玻色子等物理常识概念,并对宇宙形状及高维空间形式进行了很大篇幅的想象!比较烧脑!值得收藏和阅读,是一本动画形式的科普小说!!!
  • 环蛇

    环蛇

    天地的变化好像环蛇一般,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好似蛇咬蛇尾,分不清哪个是头,哪个是尾,而有人确执着于已经失去的头,有人还在执着保护现在,到底为何,到底何为?
  • 赠你小欢喜

    赠你小欢喜

    女主余落与男主陆鲸在初三相识相恋。男主是个身高一米六五时体重140斤,喜欢小苍兰。女主喜欢男主身上的小苍兰的味道。因为两个人有太多共同爱好,女主余落与男主堪称灵魂上的绝配。男主发现女主就是个逗比还是有暴力倾向的一种……
  • 十二礼赞阿弥陀佛文

    十二礼赞阿弥陀佛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踏仙途

    夜踏仙途

    一位无人问津的孤儿,迫于生活的压力,在一家破旧的图书馆当管理员一本看不懂的书让他摸不清头脑,一架无字的书更令他感到诡异没有人可以帮助他,同样他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像以前一样,孤独的生存着只能慢慢的摸索着这条通往新的世界的路但是他心里明白终有一天他会在这天地间刻下自己的名字——袁夜
  • 炫世星云

    炫世星云

    奇妙的世界,奇妙的力量,伴随着主角的出现,风起云涌!少年夷辰被命运选中,涤荡乱世,走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