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眼光远大,抱负不凡。几年推销员的生涯,让李嘉诚走南闯北,踏遍了香港每一条大街小巷,对市场的动向了如指掌。李嘉诚敏锐地看到了塑胶这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产品,具有“价廉、耐用、易变”三大特点,比木材和金属更有广阔前景。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选择塑胶作为自己创业的突破口。谁敢相信,这位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香港塑胶业的泰斗?正如仅仅看到长江源头的人,无法想象长江的万里奔腾之势。李嘉诚为他的山寨厂取“长江”之名,已经显示出万里长江的远大抱负。
李嘉诚财富人生:从创业办厂到行业大王
“长江”
1950年夏,李嘉诚在筲箕湾创立长江塑胶厂。他取“长江”的厂名,来自“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他长江般的雄心大志。
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实不足以设厂。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
他打工的薪水并不高,较大的一笔,是他几年推销产品的提成。据他的同事朋友回忆,李嘉诚从未奢侈过一回,他外出从来都是吃大众餐,他的衣着,没有一样称得上高档。
李嘉诚从不认为他的积蓄,是他赚来省出的,他总是对他人说:“我之所以能拿出一笔钱创业,是母亲勤俭悭省的结果。我每赚一笔钱,除日常必用的那部分,全部交给母亲,是母亲精打细算维持全家的生活。我能够顺利创业,首先得感谢母亲,其次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当时的大环境是解放战争后,大批逃避战争的人们从陆路水路,涌向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1951年突破200万。这批被称为“战争难民”的内地人,给香港带来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力,也使香港本地市场的容量扩大了许多。
而同时由于数十万“大陆难民”涌来香港,香港闹房荒。李嘉诚为了找到合适的厂房,从港岛到九龙,跑了一个多月,才在偏僻的筲箕湾找到了一座差强人意的破房子。当时,香港的房产一下子水涨船高,房租高得几乎吓死人。李嘉诚资金紧张,只能量体裁衣,到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找到廉价一点的厂房。
厂房破旧得不能再破旧了,窗户难得找一扇完好无缺的,不是玻璃破碎,就是风钩脱落,房顶透下束束天光,香港春夏多雨,雨水哗哗漏泄,李嘉诚不得不花一笔钱修缮。
厂房里的压塑机亦是破旧不堪,是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香港增加许多塑胶厂,业主多是小本经营,就有人专做旧机器买卖。当时谁都不曾料到,扯欧美塑胶商衫尾的香港人,会成为世界塑胶业的“大粒佬”,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如果说长江塑胶厂能透出一线新迹象的话,就是挂在门口那块“长江塑胶厂”的厂牌是崭新的;业主李嘉诚,正踌躇满志,开创他崭新的事业。
谁敢相信,这位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香港塑胶业的泰斗?正如仅仅看到长江源头的人,无法想象长江的万里奔腾之势。李嘉诚为他的山寨厂取“长江”之名,已经显示出万里长江的远大抱负。
做老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嘉诚脚踏实地,不动声色去实现他的抱负。“勤能补拙”,他仍是初做“行街仔”的老作风,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不认为自己有超常的智慧,先父曾多次讲述古代神童不思勤勉,江郎才尽的故事。厂子刚创办,缺乏资金,更缺乏人才,采购、设计、生产、推销,都得李嘉诚亲自过问。
他一天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李嘉诚每天一大清晨就外出推销或采购,赶到办事的地方,别人正好上班。他从不打的,距离远就乘巴士,近的就双脚行走。他的性情,是那种温和持稳,不急不躁之人,他行走起来却快步如风。如今李嘉诚年逾古稀,仍保持疾步的习惯。
中午时,李嘉诚急如星火地赶回工厂,先检查工人上午的工作,然后跟工人一道吃简单的工作餐,和大家一起蹲在地上吃。
晚上,李嘉诚仍有做不完的事,他要做账;要记录推销的情况,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还要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明天的生产。业余自学,是不可间断的,塑胶业发展急速,日新月异,新原料、新设备、新制品、新款式源源不断被开发出来,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年轻的李嘉诚就像别的创业老板一样,希望事业发达,他急于扩大再生产,缺少资金,就向朋友去借。但是他也碰到了所有初涉市场的企业家惯常碰上的问题:产品出现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他没有阔亲戚、富朋友,人家借给他的钱,都是准备自己办事用的,所以一定要如期归还。可是李嘉诚借来的钱已经变成了产品,而产品还没能变成钱,他拿不出钱还人家,一度面临破产的危机。据说他有一天晚上围着工厂转了大半夜,几次向河边走去,但终于又走了回来。他没有自杀,第二天,他又找来一个经销商,希望这个人能支持他渡过难关。可是那个经销商边看边摇头,围着厂子转了一圈,走了。
朋友们都劝李嘉诚,算了,干脆把厂子卖掉,还了债,自己到别人的厂里去做工。凭他的能力,一定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待遇不会差的。
李嘉诚不愿意这样做。
只有在困境中不屈服的人,才有成功的可能。
他冷静地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操之过急,生产与销售配合得不好。他果断地收缩生产,把得力的工人派出去搞推销。他自己也背着产品跑遍了香港,拜访了上百个代理商。长江厂的产品毕竟好,很快就得到了几个代理商的支持,他们预付了一笔定金给李嘉诚,使他终于渡过了这个难关。
李嘉诚住在厂里,一星期回家一次,看望母亲和弟妹。规模稍扩大后,他在新蒲岗租了一幢破旧的小阁楼,既是长江厂的写字间,又是成品仓库,还是他的栖身处。那时的李嘉诚,把自己“埋”进了长江厂。
人们很难想象,李嘉诚哪来的这么旺盛的精力?他靠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支撑着,正如香港《星岛经济纵横》(1988年4期)所说:
“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青年奋斗成功的砺志式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勤俭好学,刻苦而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他常言:追求理想是驱使人不断努力的最主要因素。”
李嘉诚是个善于把握机遇的人。
他创办长江塑胶厂,正值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经济封锁,港英政府不得不关闭对华贸易进出口通道,香港转口贸易地位一落千丈。转口贸易是香港的经济支柱,对华禁运之前,香港的转口出口占全部出口的89%(据英国戴维·莱恩布里奇《香港的营业环境》一书),这就是说,香港本地产品出口只占全部出口的11%。
这是二战后香港经济最大的灾难。悲观情绪在香港经济界徘徊,但很快被蓬勃兴起的加工工业一扫而光。港府制定出新的产业政策,香港经济从此由转口贸易型转向加工贸易型。
香港资源匮乏,市场有限。香港加工工业的显著特点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原料和市场在海外,利用本地劳力资源赚取附加值。香港的工业化以纺织成衣业为龙头,塑胶、玩具、日用五金、手表装嵌等众多行业相继崛起,形成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活跃局面。金融、地产、航运、交通、通讯、仓储、贸易等,皆向加工业倾斜或靠拢,加工业渐成为香港新的经济支柱。
李嘉诚投身塑胶行业,正是顺应了香港经济的转轨。塑胶业在世界也是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塑胶制品加工,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原料从欧美日进口,市场由以本地为主迅速扩展到海外。
创业初期的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杂志,他注意到一部制造塑瓶的机器,可以造出比较优质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李嘉诚立即进行了周密的市场调查,他发现全香港都还没有这种机器。人无我有的意识立刻占据了李嘉诚的大脑,他以最快的速度与外国厂家联系购买。
他发现这种机器需要订购,而到外国订购,价钱又十分昂贵。但是,这种机器的潜在效益确实诱人。于是,创业之初资金过分紧张的李嘉诚果断地决定自己去钻研,自己去制造这种机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嘉诚终于造出这种机器。
“造这部机器,在最短时间,令我至少赚了几万元。”李嘉诚日后回忆说。
李嘉诚对推销轻车熟路,第一批产品很顺利就卖出去。接下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他手里捏着一把订单,招聘工人,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单独上岗。他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出货。
长江塑胶厂刚开工,便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欣欣向荣的势头,他不再是惟一的管理人员,他招聘了会计、出纳、推销员、采购员、保管员,他没想到投产后会这么顺利,简直就是一帆风顺。
质量
正当李嘉诚春风得意之时,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浪。一家客户宣布他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李嘉诚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质量有问题。他知道他太急躁了,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李嘉诚手中仍攥着一把订单,客户打电话催货。李嘉诚骑虎难下,延误交货就要罚款,连老本都要贴进去。他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淘汰机器,要确保质量谈何容易!又加上大部分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当熟练工使用,他们能够操作机器将制品成型,已是很不错了。
任何管理者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挫折,各种挑战不断袭来。如何在这些打击之下能够保持镇定,从容应对,就成为衡量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最好标准。而李嘉诚也是在多年的商场打拼过程中磨炼出自己的临危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的。
这时的李嘉诚才清醒过来,自己被一时的顺利冲昏了头脑。他太急功冒进了,单纯追求数量,却把最关键的质量问题给忽略了。然而,这时候明白过来已经有点晚了。此时,李嘉诚手中仍有一大把订单,客户仍在不断打电话催货。李嘉诚再不敢有半点马虎,但现在去抓质量,就无法保证工期,延期交货又要被罚款。怎么办呢?他心急如焚,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机器,要想确保质量,谈何容易?加上绝大多数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当熟练工使用,他们能够操作机器,已是很不错了,岂能指望他们做得更好?李嘉诚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亲自上阵操作。
一旦问题凸现出来,危机便接踵而至。接二连三的客户纷纷拒收产品,还要长江厂赔偿损失!
长江厂的客户都是中间商,他们将产品或批发给零售商,或出口给海外的经销商。他们的信誉因长江厂的产品受到了影响,自然会要求赔偿损失。此时塑胶工厂日益增多,竞争也日益激烈,用户对塑胶制品的款式和质量越来越在意起来。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低劣产品必然会被逐出市场。所以,质量就是信誉,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线。长江事业的航船,刚扬风帆,就遇到惊涛骇浪。
危机
危机之中的李嘉诚,这才体会到了做老板的难处。他虽做过塑胶公司总经理,全盘掌管日常事务,可那时的重大决策仍由老板拍板。现在身为一业之主,一切风险都要由自己一人承担。许多处于顺境中的业主,他们一般都会“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防范危机。然而,李嘉诚毕竟是经验不足,过于年轻气盛,轻易让初时的顺利冲昏了头脑,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到可能面临的困难。他万万没想到,一时的疏忽竟然带来了灭顶之灾。
企业的主人,就像一船之长,决策即是航向,任何失误,都可能把航船引向倾覆。李嘉诚后来承认,创业之初自己并不是个出色的船长,他认为自己并非天生的是优秀经营者,他是经历过很多挫折和磨难之后,才悟出一些经营秘诀的。
这次危机使李嘉诚又一次陷入人生的大磨难中。这之前他经历的磨难应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这一次,却是由于他自己的失误造成的。
形势在继续恶化,危机在继续加重。仓库里堆满了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日期而被退回的塑胶玩具,客户们纷纷上门要求索赔,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丢了客户,等于砸了饭碗,李嘉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长江厂正处于后一种情形。
危机之中的李嘉诚,真正体会到做老板的难处。他曾做过塑胶裤带公司总经理,全盘掌管日常事务,可重大决策仍是老板拍板。现在身为一业之主,就要承担一切风险的责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许多处于景气中的业主,仍是这种心态。李嘉诚太年轻,余勇可沽,而把困难设想得太少。
产品积压,没有进账,原料商仍按合同上门催交原料货款。李嘉诚到哪去弄这笔钱?
李嘉诚被逼急了,只好说:“我实在拿不出钱,你们把我这个人带走吧。”原料商笑道:“你想得美?我们要你干什么?我们要的是钱!”原料商扬言要停止供应原料,并要到同行业中张扬李嘉诚赖货款的丑闻。这一招影响很大,它可能彻底葬送掉长江厂的前途。
屋漏偏逢连阴雨。银行得知长江厂陷入危机,立即派职员来催还贷款。焦头烂额、痛苦不堪的李嘉诚只好强装笑脸,恳求银行放宽期限。银行掌握着企业的生杀大权,长江厂处于被清盘的边缘。长江厂只剩下半数产品品种尚未出现质量问题,企业开工不足,必须裁减员工,被裁掉的人心怀不满,留下的员工更是人心惶惶。那些日子,李嘉诚的脾气也有些暴躁,常常会大声训斥手下的员工。全厂上下怨声四起,士气低落,人心浮动。
李嘉诚又一次陷于人生的大磨难中。这之前,他经历的磨难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这一次,却是他自己的失误造成的。对熬出头的人来说,磨难太有裨益,可磨难又可能将一个人彻底摧毁。
李嘉诚回到家里,强装欢颜,他担心母亲为他的事操心。知儿者,莫过其母。母亲从李嘉诚憔悴的脸色和布满血丝的双眼中,觉察到长江厂遇到了麻烦。
母亲不懂经营,但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便用佛家故事喻示儿子。她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住持云寂和尚年事已高,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就把他的两个弟子召到方丈室,交给他们每人一袋谷种,要他们去播种插秧。告诉他们到谷熟的季节再来见他,到时谁收的谷子多,谁就可继承衣钵,做住持。云寂和尚整日闭门不出,诵经不止。到了谷熟之时,大弟子挑了一担沉沉的谷子来见师父,而二弟子却两手空空。二弟子惭愧地对师父说,他没有管好田,种谷没发芽。云寂便把袈裟和瓦钵交给二弟子,指定他为未来的住持。原来,云寂给他俩的谷种都是煮过的。
李嘉诚悟出了母亲话中的玄机--诚实是为人处世之本,是战胜一切的不二法门。李嘉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流下悔恨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