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信心危机爆发,许多富商将大批资本移往海外,移民潮汹涌而起,工商界各大公司则迁册成风。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赴北京就香港的政治前途与中方谈判,香港英人惶恐不安,信心危机席卷香江。香港的明天是否依然晴朗,这个问题困扰着香港商人。此时的和记黄埔行政总裁李察信更是显得忧心忡忡。李察信竭力主张和黄集团将重心转向海外发展,李嘉诚却看好香港前途。
李嘉诚很清楚李察信的想法,他说:“不可能那样,我们长实集团不打算迁册。若论个人在公司的利益,我比你拥有的多,我是经过慎重考虑才说这种话的。现在中国政府欢迎海外企业家来华投资,也就根本不可能对香港私人资产采取行动。”
李嘉诚接着又把他赴内地参观的观感,及海内外舆论的评论,说给李察信听,然而仍然未能说服李察信。两人分歧颇大,以致无法协调工作。1984年8月,李察信辞职。
1984年,中英两国在北京签署《中英联合声明》,香港投资环境开始变得明朗,使迁册风有所遏制。但后来的中英谈判一波三折,似乎显得遥遥无期,香港人的信心指数重新下降,迁册风因而卷土重来。
在这种大气候下,到1990年11月,在香港四大财团中,只有李嘉诚的长实系集团和施怀雅的太古洋行集团尚在香港注册。李嘉诚不仅自己不存迁册念头,还说服了集团内的“主迁派”,确实难能可贵。
1989年的北京风波,使信心危机在香港再次爆发,恒指狂泻580多点,迁册之风再起。华商都在看着李嘉诚的行动,因为他是香港首富,长实系在港上市公司占总市值的10%强。而且,长实系在加拿大等国有大量投资,他会不会借此作为迁册的前哨站?
在这种形势下,李嘉诚不得不站出来说话。11月20日,他向香港媒体发表了长篇言论,表示:他相信香港1997年后仍会继续繁荣,香港是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一个赚钱的好地方。
1990年,迁册风潮依然不减,香港最大财团汇丰银行不久即借收购英国米特兰银行之机,变相迁册伦敦。
李嘉诚对汇丰迁册持反对意见,但他的意见未被董事局接纳,于是他突然宣布辞去汇丰董事局非执行副主席职位。
后来,长实始终没有迁册海外,李嘉诚以自己坚决的行动和庞大的资金为香港注入了信心。他的坚决态度,稳住了相当大一批华商的阵脚。
作为一个商人,同时也作为一个中国人,李嘉诚的行为再次为自己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李嘉诚希望香港稳定和繁荣,也率先垂范尽其所能地去稳定香港。因为他知道,只有香港稳定了,商家才会有利可图。此外,香港的繁荣对全中国及世界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李嘉诚以他充满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作为赢得了香港和内地各界人士的普遍赞誉,这为他在过渡期以及“九七”之后的商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嘉诚财富管理:
规模管理:大气磅礴
中国一直以农业文化作为主导,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农业文化和小农意识延伸到大工业化生产中必然是不利的,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资本,需要大胆的投资,需要港阔的外部发展空间,中国传统的在整个社会中农业文化和小农意识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这些要求是相矛盾的。
李嘉诚却不是这样子,他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放眼世界。
李嘉诚面向全球性投资的策略,进行了更多元化的业务发展,,终于成为跨国大企业。以多元化发展和走向国际化,减低了企业风险。李嘉诚做事以稳健著称,“生于忧患”是李嘉诚理念的论释。他说:“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向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会问自己,如五分钟后宣布十号台风来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划艇高手李嘉诚善于在大海中应对种种风浪,面对人生的风浪,他亦不畏不惧。
真正的管理者不惮于管理一个复杂的大企业。
李嘉诚就是这样子。
上世纪80年代,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事业的发展,一般还是以本土较为稳妥,但是李嘉诚不这样想,这除了他生活在香港这个全面开放的港口城市之外,还由于他充分看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李嘉诚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举进军海外的。在大规模行动前,李嘉诚已在海外投资小试牛刀。1977年,他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购置物业;1981年,李嘉诚在美国休斯顿,斥资2亿多港元收购商业大厦;同年,他再次斥资6亿多港元,收购加拿大多伦多希尔顿酒店。在短短数年中,李嘉诚的公司,在北美拥有的物业有28幢之多……
大量的境外投资使李嘉诚和他的历史财团财富急剧增长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大量国外投资是李嘉诚的大量资本分散面对风险,李嘉诚资本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了。
李嘉诚财富能力:
优秀的布局能力
把握大局,学会斗智不斗力士商场中很重要的能力。
李嘉诚在其平生经历的所有商战中,始终坚持着“斗智不斗力”的原则,在与众华商合战置地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
对李嘉诚收购置地的挑战,置地总裁凯瑟克当然不会束手就擒。1988年5月4日晚,股市收市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与凯瑟克、包伟士谈判。李嘉诚开门见山,提出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收购置地股权。
凯瑟克也毫不客气地表明了否定意见:“不成,必须每股17港元,这是去年大股灾前你开出的价格。”
李嘉诚平静地说:“凯瑟克先生,如果你未得健忘症的话,一定还记得,这17港元并不是双方敲定的成交价,我们都表示愿意继续谈判重新议价。我想你一定不会不明白‘市价是一切价格的依据’这一商场规则吧,现在置地的市价才8港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4成的价格收购,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跌了呢?”
双方说话都绵里藏针,气氛中包含着浓烈的火药味。素有“沙胆彤”之称的郑裕彤,又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既然谈不拢,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四大集团将宣布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置地的公众股东会站在我们一边牎”
包伟士针锋相对,说:“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们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是九龙仓,更不是港灯,置地就是置地牎”
包伟士无疑是抛出了杀手锏。
最终,在权衡利弊之后,华英双方最后达成妥协,1988年5月6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家公司宣布停牌。同日,怡策宣布以每股8.95港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总计占置地发行总股价的8.2%,所涉资金共18.34亿港元。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约25%增至33%,控股权已相当牢固。
喧闹数年之久的置地收购战,就以这种结局而偃旗息鼓。一些华文报刊称这是“一场不成功的收购”,有些英文报刊则称这次战役是“华商滑铁卢”。
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这次为何不决一死战,而一交兵就这样悄然收兵呢?其实,这是华商财团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明智决策,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理由: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以每股8.95港元的价格赎回8.2%的股权,共耗18.34亿港元资金。这意味着置地总估价约为223亿港元,以8.5港元左右的市值计,总市值也近200亿港元。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50%以上的绝对控股权,就须耗资100亿港元以上。
事实上,怡和并不完全是在坐以待毙。在收购和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地提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华资财团在发起全面收购的短暂期限内,不一定能筹措到这么多现金。
而且,怡和尽管大量出售了香港地区和海外的一些企业,但仍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凯瑟克家族在海外还拥有不少资产,因此,即使华资财团能控得置地,也要经过一番血战,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
李嘉诚是个商战高手,他凡事都以商业利益为准绳,能赚就赚,不能赚就退出,毫不拖泥带水。
事实上,华资财团在这场战役中,虽然收购不成功,但售股的税后利润,估计也在1亿港元左右,仍然有小赚。
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恶意收购可能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更何况胜负难定。倘若经过一番拼杀后,华资财团不幸落败,则会遭受惨重的损失。
李嘉诚的做法启示我们,商场同战场一样,没有常胜将军,也不必非当常胜将军不可。在不利条件下坚持“斗志不斗力”的原则尤有必要。
最后,由于置地强力进行反收购,使李嘉诚的收购成为不合算行为,于是李嘉诚毅然放弃了已经花费了大量心血、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收购。
这次收购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是李嘉诚的做法却值得称道。因为投资不可以意气用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两败俱伤中夺取微弱的胜利,在一般情况下不是真正的投资家应有的做法。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李嘉诚退出收购反而是一个胜利。
看来要做一个“纯粹的投资家”,首要的是要修炼自己的心性,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为杂念所动,而保持气息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