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真经
内向、害羞的男孩一般表现得比较沉默寡言,不喜欢和别人交往,喜欢独处,缺乏活力。这样的孩子很难快速适应新环境。因此,父母应尽力让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大方起来,让孩子的笑声多起来。
有一位母亲说:“儿子太小、性格内向,做事总爱依赖我,比如说晚上与我们一起外出,不敢自己走路,紧紧靠在后面;不敢和陌生人讲话,见到生人总是往后躲;到商店买东西也要家人陪;老师说他在幼儿园表现特别安稳,就是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也小得可怜,在活动和游戏中更是很少主动参与。”这个母亲说完显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问我说怎么办。
其实,有些男孩子性格胆小、内向,或者害羞,有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在这个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需要交流和表达的世界里,父母应该帮助他们走进世界,展现自己。
5岁的刘星喜欢跑、跳、爬等各种活动,所以当他说出希望参加足球队的时候,妈妈很高兴地为他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球队。但是当一家三口终于满怀兴奋地赶到运动场的时候,刘星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安静地站在妈妈的身边,眼睛四处打量着,任凭教练员点头哈腰,小朋友们热烈欢迎,他都始终不肯迈出一步。“我不想踢球了……”他嘴里咕哝着,然后就一溜烟跑回了车边。
其实,这已经不是刘星的爸爸妈妈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尴尬了。他们给儿子报名各种活动、参加各种聚会,甚至把小朋友们邀请到自己家中,试图帮助孩子敞开自己,但是刘星总是悄悄地藏在阴影里面,仿佛上前一步就是悬崖一样。
面对像刘星这样内向的小男孩,父母应该做什么呢?下面这些教育方法或许能给迷茫中的父母们一点儿建议:
方法一:抓住任何鼓励孩子的机会
有些父母对男孩的胆怯、不自信觉得不可理喻。孩子明明在家还比较活泼,怎么一到人多的场合或见到陌生人时,便忸忸怩怩,不敢说话了。其实不自信是男孩个性发展不健全的一种表现,是儿童时期的常见问题。过于内向个性的形成固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主要是由于后天不恰当的教育及周围环境影响所造成的。
在家过于溺爱,对孩子太严厉,经常恐吓,都可能使男孩的性格越来越内向、胆怯。当你意识到孩子太胆怯时,不能着急,一味苛求、责怪只会让孩子更加不自信。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寻找适当的机会鼓励孩子才是正确的选择。
李建是一个特别内向、不自信的小男孩。平常跟老师说话声音很小。一天早上,老师正在请值日生,当老师问“谁愿意做今天的值日生”时,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李建也畏畏缩缩地举起了小手,老师就请他来做今天的值日生,他显得很高兴。吃点心了,他忙着数杯子、放杯子;进午餐了,他认真地分数着勺子……放学前,老师在大家面前表扬了他,小朋友们也为他鼓起了掌,李建露出了羞怯的笑容。从那以后,父母和老师都发现李建能主动参加活动了,积极性也提高了。可见,在集体活动中应该更加注意让男孩获得成功,有愉悦感。因此,我们应多鼓励男孩与同伴、老师间的交往。
方法二:多带孩子到户外游戏
玩是孩子的天性,再害羞的男孩也爱玩。不过,父母应该注意他平时更喜欢玩些什么。许多害羞的男孩喜欢玩一些没有伤害性的安静的游戏,如看书、画画、拼图、搭积木等,比起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他可能更喜欢一个人玩。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多在户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对害羞的孩子来说,尝试玩沙子、抓虫子、拍皮球等“脏脏”的游戏,在台阶上跳上跳下、相互追逐、抢皮球等“危险”的游戏都需要一点勇气。做些户外游戏,孩子在玩时难免磕磕碰碰,不要为此大惊小怪,这些“勇敢者”的游戏可是帮孩子练胆量的好办法。
方法三:让孩子主动与陌生人交流
在超市、商场、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让孩子多开口和陌生人交流也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害羞的心理。不过,这时父母要耍点小“花招”。例如,陪儿子去商场买玩具时,让他自己对营业员说“我想买这个玩具,请问多少钱?”如果孩子不愿开口,就不买玩具。
可能一开始,他不好意思说话,作为父母的你就先说一遍,让他学着再说一遍,不管孩子说得好不好,声音够不够大,你都应该鼓励他。说得多了,孩子就习惯了。在鼓励孩子开口说话的同时,父母也可以教他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这样,人们会更喜欢你的孩子。对孩子来说,也增加了开口说话的自信心。
方法四:帮内向的孩子找个外向的玩伴
张航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为了让孩子变得开朗大方起来,妈妈就让隔壁邻居的儿子胖虎和儿子一起玩。别看胖虎身材有些肥肥的,但是天生乐观、开朗,喜欢打篮球,还喜欢讲笑话。张航和胖虎成为朋友后,整个人都开始变了,脸上的笑容也增加了很多。
幼小的男孩子很容易因为爱玩相同的游戏而成为朋友。如果男孩内向、害羞,那就多帮他结交一些外向、大胆勇敢的孩子和他一起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