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真经
男孩最初并不知道脏话的性质,他们只不过是觉得好玩,或者是为了模仿。父母应该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改正男孩说脏话的坏毛病,帮助他养成语言文明、行为礼貌的好习惯。
现在很多男孩动不动就将“白痴”“笨蛋”“要你管”“神经病”“傻瓜”等脏话挂在嘴边,而这些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极大影响他的人际关系,会给他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因此,父母应多花些时间来修正男孩的“口头禅”,把他培养成一个懂礼貌的小绅士。
琤琤是一个很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爸爸妈妈都很惯着他,家里什么事情都由着他,甚至他顶嘴,也不舍得严厉地批评他两句,这渐渐养成了他不懂礼貌的坏习惯。
有时候,小琤琤在小区里横冲直撞地玩耍,不懂得说“谢谢”“对不起”“你好”等礼貌用语,见到长辈也不知道主动打招呼,顽皮的他时常给别人起不礼貌的绰号,例如他管看门的大爷叫“臭老头”,甚至恶作剧一样的在别人背后说难听的绰号。琤琤的妈妈虽然觉得孩子没礼貌,但觉得孩子还小,而且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就没有太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妈妈带着琤琤参加一个正式晚宴,被儿子弄得极为难堪的妈妈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那天,大家都还没有入席,琤琤就一屁股坐到主位上,大吃特吃了起来,而且等所有人都入席之后,霸道的琤琤把自己最爱的菜都挪到面前,还大声说:“坏人,不准吃我的菜,大坏蛋!”虽然大家都说“孩子小,没关系,没关系。”但琤琤的妈妈却能感觉到那一道道鄙夷的目光。
当男孩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不礼貌的行为时,的确会让他的父母感到难堪和无地自容,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离不开父母的教育方式。
生活中有些父母只是一味地娇惯和纵容自己的儿子,即使孩子出现一些不礼貌的行为也不及时制止;还有些夫妻在孩子面前谈话或争吵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带一些不良语言,如“这个笨蛋”“他是神经病”“滚”……这都会影响到男孩日后的习惯。
男孩具有天生的模仿力,假如父母出言不逊,儿子自然满口脏话。因此,父母应该为男孩创造一个健康的语言环境,让他远离那些不良的语言,学会说“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这些礼貌用语。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帮助儿子成长为一个有礼貌的男孩:
方法一:父母应树立良好榜样
一天,8岁的孙成在接待家里的客人时没有使用礼貌用语,理智的妈妈没有当场在客人面前指责儿子,因为她知道此时任何的指责和批评都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和不服心理,而且父母的这种做法本身也是不礼貌的。但妈妈并没有忘记这件事情,等到客人离开之后,妈妈把孙成叫到自己身边,然后语气温和地对他说:“成成,妈妈发现你对赵叔叔讲话时,没有使用礼貌用语,这是不对的。当叔叔送给你礼物的时候,你应该说‘谢谢叔叔’,你说对不对?”孙成有所醒悟地说:“哦,对不起,妈妈,我忘记了!下次我一定会注意的!”
孙成妈妈的这种事后提醒儿子的方式,不但在客人面前为孩子留住了面子,而且也让孩子明白自己犯了错误。另一位妈妈在处理相同的事情时,虽然做法不同,但也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天,妈妈发现5岁的儿子在接受他人的礼物时没有说礼貌用语,于是马上微笑着对孩子说:“楠楠,你好像忘记说什么了?”5岁的楠楠迷茫地看着妈妈,显然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说什么。这时,妈妈对客人说:“谢谢您送礼物给楠楠,我代楠楠谢谢您!”楠楠听了妈妈的话,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有表示感谢,于是奶声奶气地说:“楠楠也谢谢阿姨!”
两位妈妈都是提醒儿子讲礼貌,虽然提醒的时间和场合不同,但她们都没有当场批评指责自己的儿子,而是亲自运用礼貌的方法来提醒儿子,让男孩体会到了运用礼貌的好处。由此可见,父母良好的行为举止是对男孩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所以父母平时要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在生活中多用文明语言,不要在孩子面前讲脏话、粗话,为男孩树立一个讲文明的好形象。
方法二:培养男孩的个人礼仪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喜悦。”因此,父母要把自己的男孩培养成一个有礼貌的孩子,首先就要注重孩子个人礼仪方面的引导和培养。
父母培养男孩的个人礼仪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
1.仪容仪表教育,使孩子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培养男孩的行为举止目标就是“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养成正确的站姿、走姿、坐姿、卧姿。
3.教育男孩与人交往时要面带自然微笑,千万不要出现随便剔牙、挖鼻、掏耳、搔痒、抠脚等不良习惯动作。
4.言谈措辞要求男孩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谢谢”“您好”“对不起”“请”“没关系”“请原谅”等。
方法三: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男孩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孩子都是“自私鬼”,而是幼小的他们还不知道怎样去关注他人。
有一天,丰子恺在饭馆里请一位朋友吃饭,他把自己的孩子也带了去。刚吃完饭,其中一个孩子就对丰子恺提出要先回家。丰子恺先生马上悄悄地制止了这个孩子。等到从饭馆回到家,丰子恺对孩子们说:“我们家请客,你们也是主人。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对客人的不敬。”孩子们听了父亲的话,都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在以后的请客吃饭中,孩子们个个争当好客的主人。
由此可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男孩学会尊重他人,比如:在学校,对老师和同学要多用礼貌用语,在路上遇到熟人,要主动友好地打招呼,等等。同时,父母也要教育男孩谦虚谨慎,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不要贬低或侮辱他人,学会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