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真经
做事必须要有轻重缓急,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妥当、更完美。因此,父母要引导男孩做事分清主次,要有一份明晰的计划,懂得什么事是要事,什么事情该优先做。
现实生活中,很多男孩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身边各种诱惑的出现,开始经常留恋网吧、沉溺游戏甚至早恋,以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很多父母并不是很重视培养男孩要分清主次的思维习惯。有些父亲总是说:“儿子小时候的教育是妈妈的事。”事实上,在分清主次方面,男性要优于女性。不过,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母亲,似乎都不知道该如何教孩子分清主次。
在平时的教育中,父母就要把这些正确的观念灌输给男孩,而不要等到长大后再来要求他,因为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会男孩做事分清主次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将来的成功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父母用哪些方法可以教会儿子做事分清主次呢?
方法一:运用“二八原理”,教会男孩分清轻重缓急
意大利经济学家曾提出一个著名的“80/20定律”,即在日常生活中,20%的事情就足以决定80%的成就,所以我们应该先帮助儿子辨别什么是最可能见效的事情。一旦辨别清楚了,再引导他用80%的时间做好这些最重要的事情,再用剩下的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
虽然每个孩子在每个人生阶段的情况不同,我们也不必机械地套用这些百分比,但是如果我们能让孩子理解和融会贯通这个定律的内涵,并且运用到他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就可以帮助他做好最重要的大事。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先教会孩子设定优先级,即用“轻重缓急”四字去划分学习、生活中的四类事务:紧急且重要;紧急,但不太重要;重要,但是看起来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
一位母亲的教子经验是这样的:
儿子最爱看的卡通节目是《顽皮豹》。对他来说,看《顽皮豹》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只要一听到这部卡通片的主题音乐,他就会立刻放下手边的功课,飞奔到电视机前面,目不转睛地直盯着屏幕。沉浸在剧情中的他,常随着剧情变化又是笑又是叫的,甚至唉声叹气。
儿子有一个很大的坏习惯,就是喜欢赖床,一直都要等到我严厉批评时才肯起床。每天早上闹钟一响,动作超慢的儿子就磨蹭着起床,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后来电视台做了节目调整,把《顽皮豹》的播出时段挪到早上6:30.儿子心爱的卡通片改时段了,那儿子怎么有时间看呢?我正为他烦恼的时候,儿子竟灵机一动说:“那以后每天早上我都用《顽皮豹》的主题曲当我的闹钟啰!电视台真是聪明,一定有很多妈妈很开心,明天开始,您再也不用因为叫我起床而发火了。”
我还是很担心地说:“看完卡通片还要换衣服、梳洗,怎么来得及?”
儿子又突发奇想地回答道:“前一天晚上,我会把书包先整理好,水壶也装好水,摆在门口,要换的校服就放在电视机前面,我一起床就可以在电视机前面,一边欣赏节目,一边换衣服。妈妈不用担心,我不会再拖延时间了!”从此,每天早上儿子再也听不到我的催促声了。
聪明的儿子,把轻重缓急的所有事情,就这样都同时解决了!
其实,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并不是说每天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而完全忽略其他事。而是要孩子分辨出哪些事是最重要的,并且必须优先完成的,哪些事是次要的,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可以更改的。
不过,在孩子的学生阶段,和他们长期利益紧密相连的重要事务,如学习、能力培养,尽管有时看起来不那么紧急,我们也必须要让孩子把它们放在重要地位优先去做。
方法二:培养男孩的判断力,将复杂的事情一一分类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拿出一些鹅卵石从罐口放进罐子里。老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是!”“真的吗?”老师笑着问。这时,老师又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轻轻摇一摇,再加一些,他又问大家:“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次,学生们都迟疑着,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有位学生轻声地回答:“也许没满。”“很好!”老师说完后,又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倒完后,再问班上的学生:“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没满。“老师给学生们投去了赞许的目光,然后又从桌底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进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里。当做完这些事之后,老师正色地问: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同学们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说: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有的说:讲的是时间管理。”最后,老师说:我想告诉你们,如果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也许以后就永远没机会再把它们放进去了。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教他们做事情要分清轻重缓急,学会做事情要有先后顺序。
对于生活中繁杂的事情,父母要引导孩子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程度来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例如先集中时间做大事,剩余的时间再处理小事杂事,这样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把各种事情安排好之后,再进行全面的时间管理,就不会出现忙乱的状况了。
刚开始时,男孩可能时常会出现拿不定主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必须引导他们做出判断,一一将复杂的事情分类,排列出优先的顺序,归纳出来之后再一一解决,这样下去,孩子就逐渐学会做事分清主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