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真经
表扬,是每个男孩都希望得到的奖励,因为那是对他们能力、行为等方面的一种肯定和认同,而这种肯定和认同会再次激励他们继续进步。不过,表扬也是需要技巧的,如果表扬不当,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曾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确实,每个人都渴望被赞美、被尊重、被认可、被理解……一旦这种精神需求得以满足,就会自信满满、动力十足地投入到工作或学习中。
心灵如玻璃般透明的男孩,更需要我们的呵护与赞赏。如果父母一味地忽视男孩的行为和想法,会给他们带来深深的伤害。给孩子适当的赞美,有利于父母与男孩进行心灵的沟通,更有利于对男孩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当然,父母的赞美要发自内心,要真诚而自然,否则会让男孩反感你的虚假。
拿破仑·希尔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励志大师,他创建了“成功哲学”和“十七项成功法则”。他永远热情如火,鼓舞着千百万美国人,因此有人称他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
拿破仑·希尔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有一天,他的父亲把继母接回家。从这位陌生女人进入家门的那一天起,拿破仑·希尔就很担心继母会虐待他,于是就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用愤怒的眼神凝视着继母,没有丝毫欢迎的意思。父亲对继母介绍说:“这是拿破仑,他是希尔兄弟中最坏的一个。”接下来的事情让拿破仑·希尔终生难忘:他的继母把双手搭在他的肩上,用温柔、慈爱、坚定的目光看着他的眼睛,说:“他是最坏的孩子吗?我觉得完全不是。他好像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
一句简简单单的赞美,却打动了拿破仑·希尔的心。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将永远拥有一个亲爱的母亲。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一直温顺地听从继母的教导,并通过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成功人士。
赞美的力量就是如此神奇,永远要比批评的力量大。父母要知道,世界上最糟糕的、最忌讳的教育行为,莫过于总是给孩子提意见、挑毛病。尤其是对小孩子,更不要凶巴巴地指责和批评,要适当地给予表扬和赞美。
男孩最重要的就是拥有自信、自爱的精神,这种精神并非天生,而是来源于养育他的父母。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都像是将自信的种子播撒在男孩的心田里,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因此,男孩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千万不要吝惜你的鼓励和赞美,它会助你的教育方法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虽然赞美是男孩的“振奋剂”,但是在赞美时也应讲究方法和技巧,不要随意滥用,否则会把男孩宠坏,使他今后听不得批评,经不起失败。那么,我们该如何赞美呢?
方法一:赞美要具体,不要泛泛
“儿子真棒!”“儿子真厉害!”“儿子真好!”类似这样的表扬对父母来说是轻车熟路。在父母的眼里,从男孩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他会笑了,他能翻身了,他会走路了,他能说话了……于是,在这不断的惊喜中,父母已经习惯于随口夸奖孩子。殊不知,这种心不在焉、张嘴就来的赞美也许会带来负面影响。它虽然符合以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然而对孩子来说却毫无意义可言。
举例来说吧,比如某天,孩子帮你倒了一次垃圾,你可能会感到很欣慰,因为儿子能帮自己干活了,于是兴高采烈地表扬他说:“儿子,你真棒!”这会让孩子感觉很茫然,不知所措。你不妨这么夸赞他:“谢谢你帮我倒垃圾,我很高兴!”
父母总是泛泛地表扬男孩,会让他无所适从;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表扬则更容易让男孩理解和接受,他会知道今后该如何做、如何努力。对具体事情要具体赞美,可能在刚开始难以运用。只要我们用更多具体的话语来描述男孩的努力,自然就会引起他的共鸣,最终达到我们夸奖的目的。
方法二:要赞美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他的聪明
“聪明”是父母夸奖孩子惯用的词汇。父母喜欢用“聪明”去激励男孩的每一次进步。然而,这却不是一个真正聪明的表扬方式。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错,用“聪明”去夸他,结果只会导致他把“好成绩”与“聪明”画等号,而轻易地忽视了“努力”这个重要因素。这一方面会使男孩变得自负,另一方面,可能会使他今后在面对挑战时采取回避态度,以躲避他人异样的眼光。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之后,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的孩子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研究人员又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任务。结果70%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90%的被夸努力的孩子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时,在你亲眼看见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之后,当你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详详细细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孩子的用心良苦完整地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当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所有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讲述努力的过程,并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好评,同样也是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方法三:要赞美事情本身,而不是赞美孩子的人格
“好孩子”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父母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如果父母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所以父母在赞美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让孩子知道你表扬他的是某种行为,而不是他所有的做法。以后再发生此类的事情时,孩子才能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