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男孩富养女”是中国父母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对于成长中的男孩,先哲曾讲过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历经磨难,方可勇敢无畏,从而担当大任。
然而,在如今吃穿不愁的年代,很多家长“穷养男孩”的意识还停留在“让男孩懂得勤俭节约”“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类事情上。事实上,时代变了,物质丰裕了,社会竞争加剧了,“穷养男孩”也有了更深刻、更崭新、更全面的内涵。男孩父母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男孩进行科学的穷养教育:
穷养,就是让男孩在物质方面受受穷,懂得理性消费,并提升他的财商。
优裕的物质享受对男孩是一大害。如今的社会,经济条件渐好,大部分男孩都是独生子,孩子在家中如众星捧月。有些男孩拿着数额不菲的压岁钱、零用钱到处请客、送礼、聚会、K歌……阔气地让人惊讶,丝毫不体谅父母的辛苦。针对这样的男孩,家长应及时给予正确的教育,让他在物质方面适当地受受穷。比如带男孩去超市购物,不能男孩要求什么都顺着买给他,孩子要“十分”,家长给个“六七分”就好。当然,“穷”不是让男孩饿着冻着,不是让他吃糠咽菜,承受不必要的折磨和痛苦,而是要教他学会克制和适度消费,培养管理金钱的能力,提高他的财商,以便在未来的生活中衣食无忧、财脉旺盛。
穷养,就是让男孩经受得住挫折,在困境面前不放弃、不抛弃。
就业困难,工作不理想,生活压力大,这是当前不少年轻人都可能遇到的境况,甚至有一些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因略受挫折和失败就选择了逃避现实、自暴自弃,甚至是跳楼自杀等过激行为。他们自暴自弃的原因之一是家长没有从小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温室里的花朵是承受不了狂风暴雨侵袭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爱子观导致男孩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顺利或坎坷就走极端。为了儿子能乐观、坚强地对待生活,家长们应随时关注男孩的异常心态和行为,在男孩遭遇坎坷时要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让他学会在战胜挫折中品尝胜利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最终成为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勇者。
穷养,就是让男孩从小学会自理自立,长大后才能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不少家长总是抱怨儿子懒、做事拖沓,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过分勤快了:男孩到了自己学吃饭的年龄,家长见不得满桌的狼藉,便忍不住伸手喂饭;男孩的玩具东扔西扔,家长看着一地凌乱,又忍不住帮男孩收拾得整整齐齐……家长对独生子关怀备至,大事小事都包办代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万事包办,这是育人大忌。家长一定要从小对男孩进行自立教育,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一定要把握好,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一定要让男孩自己去完成。让男孩学会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立大志、立长志,才能保证男孩在将来独立撑起一片天,才不会变成“啃老族”。
穷养,就是让男孩突破自我,敢于与人交往,具备社交、合作能力。
有些父母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儿子总是乖乖地跟在小伙伴屁股后面,做他们的小跟班,小伙伴们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更没有领导气质。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好坏将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男孩在家里,要和每一位家人相处;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相处;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要和领导、同事、客户相处……因此,培养男孩的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保障。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让男孩表达自己的观点,多鼓励男孩与同龄人交往,从细节入手培养孩子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让男孩能够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工作更美好。
穷养,就是让男孩赶走心头的阴云,保持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
不少男孩小小年纪就习惯用悲观的眼光看世界,看待问题时总是先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悲观丧气、怨天尤人。研究证明,不良情绪的产生,与男孩从小接触的环境和所受的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家庭是陶冶孩子性格的土壤,作为家长,尽量不要因工作不顺或其他原因而在孩子面前经常抱怨,要保持自信、奋发、乐观的情绪,感染和引导男孩从容地面对困难,培养他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让男孩的内心充满阳光。
穷养,就是让男孩拓宽自己的心胸,成为一个大气、大度的男子汉。
男孩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跟别人发生冲突,如被别人踩了一脚、在公交车上被别人挤了一下,就会大发脾气、脏话脱口而出,甚至大打出手,酿成悲剧……这些都是缺少宽容之心的表现。教育男孩学会宽容,父母要先把男孩当做家庭里的一个普通成员,不溺爱不娇惯,不给予特殊的权利,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做到心中有他人。其次,父母要做好友爱宽容的典范,让男孩成长在一个宽容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大度、大气的好品质。
希望本书能帮助每一位家有男孩的父母认识到,好男儿一定是“穷”养出来的。家长要学会让男孩体验生活的艰辛,尊重他人,孝敬父母,让男孩在习惯、气质、品格、学习、社交等方方面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一个自信勇敢、勤俭持家、奋发图强、性格坚强、豁达开朗、勇敢果断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