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龙看到这个瘦弱的乡下人,显出不屑一顾的神色。心想:“你这摸鱼捉虾的本事,我已见试过了,不过如此,今日我又要你现眼了。”
杨露禅身形瘦短,与高大魁悟的曹化龙一比,如虎斗狐。
擂台上,懿贵妃远远看见,揪了一下咸丰“皇上,你瞧那一对,一个高大得像熊,一个瘦弱得似兔,相差甚远,瘦子自然倒霉了。”
咸丰望了望,笑道:“你何必担忧,这好比是斗蛐蛐,总有赢有输,有乐瞧不就得了。”
曹化龙用平拳当胸,左拳横搭着右掌虎口,脚下踩短马桩。杨露禅以逸待劳,圆睁双目,静观对方。
曹化龙一招“猛虎掏心”,朝杨露禅腹部击来,招快力猛,虎虎生风。
杨露禅把太极起式“无极含一气”一变,转为“揽雀尾”。左掌一拨敌腕,右掌突然换做“七星手”。
两个人在网隙空场,愈战愈勇,斗了十几个回合,曹化龙已看出对方不可轻视,于是一个“金龙探爪”,手指一点杨露禅的双目。杨露禅往回一撤步,曹化龙左掌抡空,一个“大摔碑手”,斜翻左掌,照杨露禅的小腹击去,掌势凶猛。
杨露禅忙用“斜挂单鞭”,右掌往下一沉,猛切对方的脉门。曹化龙虚实莫测,刷的一个盘旋。杨露禅乘机应变,用借势打势,以巧降力之功,容得他把招术撤出来,不能再变化了,便猛的往左一跨步,把对方的“腿力跌荡”的势子破解了。倏然又一变招为“十字摆莲”,反来伤对方的下盘。
曹化龙蓦地吃惊,不以为然,刚刚闪开了杨露禅的右脚,双掌猛地朝右一推,立即应招还招,已沾着杨露禅的背衣。莫说双掌用上,只容他把少林拳“小天星”的单掌掌力用上,杨露禅的声名便可断送。
杨露禅识得此招厉害,往前一个旋风,闪开了。铁臂轻舒,猛的把对方的腕子叼住。用太极拳借力还力,牵动四两拨千斤,只微微往外一带,左手朝对方的背上一按,轻悠悠没看出怎么用力,右掌只似往外一展,曹化龙那么庞大的身体竟被杨露禅举起来。疾如旋风,杨露禅一个旋风舞。曹化龙身无凭借,有力难展,“噗通”一声被掷在绳网上。
观者爆发出一片喝采声,引得第一、二、四把式场中的观者都扭过头来。
擂台上,端王正看得津津有味,猛见曹化龙被杨露禅高高举起,抛到绳网之中,高兴得站了起来,一拍桌子,震得茶杯直蹦。
“放肆!”咸丰唬了一跳,大声喝道。
“犯什么病?”懿贵妃瞥了他一眼。
端王自知失礼,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肃王脸涨得茄子色,搭拉下了胖脑袋。他万没想到,杨露禅,这么一个瘦弱之躯,竟把曹化龙那么大的一个块头,高高举起来,像扔毛巾一样,扔到绳网之中。他后悔自己有眼不识珍珠,竟没留下杨露禅。杨露禅这个人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绳软,网飘。曹化龙飞掷落网,又被弹起两次,方才实实的仰卧在网上。乍沉乍浮,刚一挣扎,却又滚坠。就似一个球,在网上腾跳,弄得曹化龙脸红耳赤,狼狈不堪。
就在这一刹那,曹化龙猛觉身旁卷来一股旋风,急忙回头,只见一个手托茶盘的太监,四十多岁光景,茶盘上热气腾腾,摆着一把茶壶,四杯热茶。他灵巧地跃上绳网,脚踩网绳,如踏平地,左手托盘,右手将曹化龙轻轻一提,竟把他从绳网上提起来,人蹬网上,网绳并没有因此沉浮。
一杨露禅见了,不禁赞叹:“好俊的轻功!”太监翻身一纵,已到了杨露禅身边。他把曹化龙一撒手,曹化龙挺然立住,灰溜溜钻入人群中去了。
这太监满口京腔,向杨露禅说:“杨师傅,好漂亮的功夫,不愧是太极门的高手,真摔王府的教头!我来领教一下。”
杨露禅见这太监面容祥和,气宇轩昂,清奇不凡。他方才矫如游龙的身法,登悬空之网,托茶水之盘,左手提人,若无其事,如履平地,这非有登峰造极的轻功,决难以到此地步。他的功夫像是八卦游身掌,师父曾经说过,这八卦掌也是内家功夫,集点穴、擒拿、短打、轻功于一炉,是一种走八卦方位转圈击掌的拳术,乃是当代的绝学。
肃王远远见本府的一个茶房太监竟有如此神力,喜出望外,急忙招呼太监总管,询问此人的名姓和来历。
“他叫董海川,几个月前才到府内,平时不说不道,不吭不哈,是个麻利的太监。”太监总管恭恭敬敬地说。
“难为我府中还有这等能人,我竟没有察觉,真是大才小用了。”
“有句话道:真人不露面,露面非真人。京都可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第一、二、四把式场的不少观者,见杨露禅一个瘦小个子,竟把赫赫有名的曹武师打败,又见肃王府一个倒茶水的太监有如此高超的轻功,而他又要与杨露禅比武,都觉得错过此次机会终生遗憾,于是围拢过来,挤挤挨挨,贴墙根树根看着。
杨露禅穿一身短装,蓝布夹衫,灰裤头,腰勒紧带,脚蹬薄底快靴。此时董海川脱去长衫,露出褐色袷袄,蓝坎肩,肥套裤,脚穿一双挖云便鞋,两人一并肩,董海川竟比杨露禅高半头。
董海川把小辫往脖颈上一绕,说道:“杨师傅,你进招吧。”
杨露禅笑道:“我学会了一手太极拳,拳师命观光访艺,决没有争名夺权的心思。我看你使的是八卦掌,你这拳术和敝派一样,现在都不大时兴……”
董海川也笑道:“杨师傅是奉命进京开派的,我董海川可不然,我不想创牌子,也不想争名夺利,不过是来凑凑趣,你进招吧。”
杨露禅静观对方,董海川一煞腰,双肩抱拢,立拳当胸,指、鼻、脚三尖相照,掌不离肘,肘不离胸,一掌应敌,一掌护身,右掌往左臂一贴,展开八卦掌的开式。
杨露禅心想:“这八卦掌怎么竟与我使的太极拳相似。”他立即双手一垂,亮出“太极含一气”的起式。随一煞腰,转成了“揽雀尾”。
董海川把杨露禅的拳招打量一眼,往左一斜身,沿绳网游走起来。
杨露禅立刻走行门,迈过步,也往右游走。盘旋一周,才往当中一合,彼此都不肯抢先发招,于是合而复分,又走了一圈。杨露禅二目圆睁,见董海川翻身反走,拳式不变,右掌稍微往前推,左掌回缩。这一走行门,活步眼,杨露禅已看出董海川脚下的步法,全按着先天八卦的图式。转折圆滑,四梢归一,果然身手不凡。
两个人连聚三次,连分三次,仍未发招。
擂台上,武陵春有些沉不住气了,对牡丹春说:“这两个人像老驴转磨,怎么也不打呀?”
牡丹春“噗哧”一笑,竟喷出鼻涕来,赶紧用舌尖舔到嘴里,说道:“这可能就叫武术,既斗勇,又斗智。”
“哼,我肚子都饿了。”杏花春撅着樱桃小嘴说。
“拿一个苹果填填肚子。”海棠春把削好的一个苹果递给她。
杏花春咬了一口苹果,说道:“这两人都是阎王爷出水痘——净是鬼点子,谁也不肯先进攻。”
这时,场上的董海川对杨露禅说:“杨师傅,咱们别溜了,请你发招吧。”
杨露禅笑了一笑,说:“我就不客气了。”他往前一纵身,用右掌猝击董海川的上盘。
董海川左掌一个“螺旋掌”,右掌“游空探爪”,斜劈杨露禅的右肩头。杨露禅忙用左掌往董海川的掌上一挂,身随掌走,避敌反攻。董海川急用八卦掌的“二路翻身”,往后一退,两人合而复分。二人各将身形撒开,捷如飘风,往左略一盘旋,又回身献技。董海川一招“猛虎伏桩”,探掌来切杨露禅的左臂。杨露禅用太极拳二十七式“野马分鬃”,一拆董海川的掌式。变式进招,用“倒撵猴”,反击董海川的下盘。董海川倏一变式,一招“劈雷坠地”,右掌击中杨露禅的左腿环跳穴。杨露禅喝一声采,展开“提手下式”,借势拆招,掌挟寒风,照董海川小腹关元穴一展。董海川呼地退开。两个人相互一笑,又斗到一处。
这一番对打,一刚一柔相对,一稳一疾相搏。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各拆了四五十招。观者无不目瞪口呆,只见太极拳的沉稳,八卦掌的秀逸,无不称奇。
两个人不分胜负,各不露出破绽,变成了耗时鏖战的苦斗。
两个人渐渐全都出了汗,全都起了惧敌之心,唯恐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招失败,本门的盛名便要扫地。虽然鼻洼鬓角见汗,可是谁也不肯先下。
咸丰皇帝看得神经有些紧张,那颗心“嘭嘭”乱跳。一旁的懿贵妃索性将头低下来,不去看这惊心动魄的场面。
端王对肃王道:“我看他们都要累坏了,两虎相争,恐怕两相俱伤,我看还是罢战吧。”
端王的话正中肃王下怀,肃王忙唤分擂主前来,吩咐他将二人止住。
分擂主跑到第三把式场外,高声叫道:“王爷有令,罢战”!
杨露禅与董海川相互一点头,各跳出网外,都向观众抱拳,连声“献丑”,观众喝采不止。
董海川见杨露禅小矮个头,瘦猴似的人,居然敌得过自己二十多年的苦功夫,钦佩之心油然而起。
杨露禅见董海川身怀绝技,竟混迹于王府茶房之中,忍辱负重,必有韬略之计、拂天之策,倾慕之情溢于双目。
这时,管事太监兼总擂主报告四个把式场的比武结果:第一把式场魁斗、会友镖局总镖头宋迈伦;第二把式场魁斗、形意拳大师郭云深;第三把式场魁斗、太极门杨露禅与肃王府茶房太监董海川并列;第四把式场魁斗、淮军武术教头张子豪。
总擂主又宣布:今日下午由各分魁斗决斗,再产生总魁斗,总魁斗由皇帝钦封“无敌”称号。
咸丰皇帝并五位贵妃及文武大臣、王公贵族,由肃王陪同,步入内宅用午膳。后花园内的上千观者原地歇息,由王府提供简易午膳。
董海川对杨露禅说:“请到我那里歇息。”说着牵了杨露禅的手朝内宅走来。·
董海川带杨露禅走进一个角门,来到一个跨院,屋檐下有个幌子,上写“茶房”两个黑字,杏黄缎面。
茶房共有四个太监,另外三个到前头忙合去了,可能是今日王府宾客如云,又来了皇亲国戚,临时从田园处调来两个丫环,在煮杏仁茶、百合汤。
董海川把杨露禅带进自己居住的房间,只见窗明炕净,被褥整齐,桌椅也摆得成规成矩。
董海川让杨露禅先坐下,自己走了出去,一忽儿端了一个盘子走了进来,上面有两大碟鸡肉冬笋水饺,两杯白酒和一碟熟鸭蛋。
“来,喝一点,肚子饿了吧。”董海川热情地招呼着,把盘子放到桌上,自己坐在对面。
二人亲热地叙了各自的经历,愈谈愈投机,愈谈愈高兴。原来董海川是直隶文安县朱家坞人,曾浪迹江湖,在九华山拜碧霞道长为师,学习转掌之术,下山后游踪遍及河南、齐鲁诸处,自创了八卦掌,最后来到北京肃王府栖身。
杨露禅谈到自己在陈家沟装哑偷拳时,董海川发出一阵会心的大笑。董海川在九华山学艺十二年,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共有十八年。二人各怀弥志,各有辛苦,各有收益,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正喝得高兴,忽然门帘一挑,王府太监总管走了进来。
“董海川,王爷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