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瓶装厂商所做的,绝不仅仅是分装工作。这些厂商的销售人员经常与零售商保持联系,他们制作发布地方性广告以促销,在卖场陈列方面,将他们分装的品牌陈列在有利的位置,此外,他们还利用折扣、优惠券、送样品等方式促进销售。瓶装厂商了解各地零售商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他们还帮助佩珀公司制定营销策略。佩珀的成功,作为“下家”的瓶装厂商,功不可没。
但是后来,佩珀不想和厂商分享利润,他打算直接建立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将抛开厂商。佩珀公司是这样做的:首先在全国实行统一的营销方案,不再依赖瓶装厂商在本地做广告,减少了对瓶装厂商的业务支持,撤回大部分地方性的销售人员,公司与瓶装厂商的关系日渐疏远,实际上是在逐渐抛弃“下家”。
佩珀公司管理层认为,实行统一的营销方案,可以大大加强公司产品的影响,在获取更高的利润的同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全按照它的思路发展,知名度虽然说提高了,但是销量并没有相应增长。到了1982年,销量反而下降了,这年秋季,佩珀亏损4000万美元,市场排名相应下降至第四位,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更为糟糕的是,瓶装厂商也对佩珀产生了防备心理,他们再也不把佩珀视为重要品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卖命地推广佩珀了。
从表面上看来,佩珀的下家——瓶装厂商是在靠佩珀生存,但事实上,佩珀对瓶装厂商的依赖,远远胜过瓶装厂商对佩珀的依赖。佩珀试图甩掉下家的做法,让佩珀吃了大亏。
营销渠道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系统中的每一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佩珀抛弃下家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遭到系统的报复。然而在实际的营销操作中,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例如我们在一家公司的例会上看到这样的场景:
“每个月我们都有大量的缺货,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订单居然没货供应!每次都说库存高,但是缺货如此频繁,实在让人费解。”销售总监强烈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