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社会的发展程度,有许多种指数。早期的测定指标多数为经济方面的内容,后来把环境保护也包括进去,也是国际上的一个共同趋势。再后来,增加了幸福感指数,这个更好,大家都喜欢,体现以人为本。有一项活动,评选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媒体把幸福感指数具体化,一条一条地细细列出来,把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都放进去,然后搞民意测验,测定得出的结果,决定一个城市幸福感指数的排名位置。此项活动颇受欢迎,有助于推进社会进步,改善社会管理,大家都很关注。日前有人士在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上提议,再增加一个训评社会的指数,叫孩子气指数。什么叫社会的孩子气指数?提议者并没有作进一步阐发。提法挺新鲜,颇有见地,令人眼前一亮。
我可以诠释这个概念,拿几件事情来说明。
有一年,美国一位十岁的少年,他提出的一个要求惊动了国防部。少年名叫贾斯汀,身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他以顽强的精神同病魔抗争。他妈妈说,他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梦想成真川基金会请他说出最想实现的一个愿望,他说想成为美国陆军的一位士兵。消息传到美国国防部,当时的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立即签署一份命令,任命这位少年为国防军中士。在授街仪式上,贾斯汀穿上为他特制的军服。之后的日子里,在医院的病床上,贾斯汀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坚强和乐观,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不幸的是,病魔还是夺走了他的生命。在为他专设的灵堂里,高大挺拔的军士为他守灵,六个人一班,24小时轮流值岗。出殡的时候,军士肩扛着棺木,缓缓肃穆前行,电视即时直播。现场送行的人们,以及电视机前无数的观众,抹着泪花,目送这位战士,这位同病魔顽强斗争、心怀美好梦想的战士,上路。他的墓碑上刻着"国防军中士贾斯汀·布赖斯。"
有一年,日本东京闹市区的一处街边公园里,上演了一出水鸭子的故事。公园水池里放养的几只水鸭子,成为一道城市风景,每天都引来诸多的围观者。摄影师们拍下水鸭子的照片,刊登在杂志报纸上,电视里也经常出现水鸭子的影像。一只母鸭将要下蛋,水泥砌成的水池周边光溜溜的,没有合适的处所。热心的人们愁坏了,不知怎么办是好。还是鸭子乖巧,它飞过车水马龙的马路,在对面的灌木丛中找到一个窝,在那里下了第一个蛋。这一下热闹了,各路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有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护卫母鸭免受干扰。母鸭一共下了七个蛋,经过若干天的孵化,小水鸭仁如期破壳而出。特大喜讯!整个城市一片欢乐。数日后,鸭妈妈准备带孩子们穿过马路回到水池里去。那一刻到来的时候,交通拥挤的大马路上站满警察,所有经过的车辆都停下来,留出一道开阔的通道。只见鸭妈妈大摇大摆地走在最前面,七只小鸭子尾随在妈妈身后,排成一条直线,碎步紧跟。这个画面,成为第二天当地报纸的头条。
都是老外的事例,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外国比较多,经常可以听到看到,俺们这音晃有没有?也有,也举得出例子来。
有一年,国庆大阅兵之后大游行,邓小平站在城楼上检阅。一个一个方阵走过,经过城楼前高呼口号,场面宏大,气氛庄严。北京大学的学生方队过来啦,行至城楼前,队伍中一阵骚动,突然打出一幅标语,上书"小平您好"。直播的电视镜头扫过去,随即切换画面。在短暂的几秒钟里,可以看到,在方阵的当中,有几个学生竖着横幅,兴奋地奔跑跳跃。后来担任北大校长的陈佳再回忆道,他当时在观礼台上,一看到这个情形,吓出一身冷汗,紧张极了。参加游行的纪律非常严格,注意事项事先再三强调,人场之前随带的东西被严格限制,自带标语是万万不能允许的,学生的横幅是怎么提进来的?大家惊诧不已。城楼上的邓小平看见这幅标语微笑了,抬手带头鼓掌,大家跟着鼓掌。受到惊吓的陈老师看到邓小平鼓掌了,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也跟着鼓起掌来。学生举着横幅这个画面,在之后几十年反映中国历史变革的纪录片中,几乎都缺少不了。这张照片之后逢赛获奖,受到一致好评。人们喜欢大学生富有孩子气的表达。
这么一些情景,应当就是体现社会孩子气指数典型的案例。提出社会孩子气指数有意义吗?它能够测定并反映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继续拿我们自己的例子说事。打出"小平您好"横幅这件事情的发生,有其前因后果,晒一晒其中诸多的细节,可以窥见我们社会里诸多的问题。里面有太多的偶然,也有太多的必然。
后来大家都说这条横幅好,那么,横幅保留下来没有?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分田到户,有一份按着手印的秘密契约,成为一个历史见证,存放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条横幅也应该保留,实际上却并没有留下,为什么没有?丢了,当时就丢了。据当年北大生物系的几位学生回忆,当时太兴奋,丢了,很可惜。他们说得语焉不详。再来看看电视画面,出现横幅时人群里有些乱,举起横幅的同学在向前奔跑,应该是很兴奋。横幅出现的时间不长,没有多少秒钟后旋即在人群里消失。为什么这么快消失了呢?据亲历者说,学生在准备横幅时,由个高的同学在四周围着,横幅支好后,由高个子举着,其他同学围着保护。需要保护吗?有人说,当横幅出现的时候,就有人试图冲过去抢夺。是谁?可能是生怕学生出事的人,或者是队伍里负责维护秩序的人。举着横幅奔跑的同学很兴奋,很紧张,还有,是情乱与惧怕。举着违反规定夹带进来的标语,如果死死抓在手里,不等于找死吗?很有可能由于兴奋紧张加上害怕,松手了。然后由好心的担心同学出事的人,捡起团起偷偷藏起,走出广场后及时"灭迹押。
人们关注这幅标语,主要因为它直呼"小平押。在当时能够如此大胆,纯属偶然。参加游行的前夜,北大生物系的几位学生,准备写一幅表达大学生心愿的标语。讨论的时候提出好几条,有万岁之类的建议,随即被一一否定。最后确定一句问候:小平同志您好!写毕,用订书机钉在床单上,元奈床单不够长,只能放四个字。怎么办?下狠心,才把"同志丹两个字去掉。如果床单足够长,那么这句标语就变得普通又普通,没有了意思。如果床单进场时被没收,那么所有的创意都胎死腹中。如果邓小平不在城楼上,没有在现场直接看到并鼓掌认可,那么这幅照片肯定会在"正史"中消失,这些学生后来的处境也就很难说了。
这些个如果中如果有一个如果成立的话,那我的这篇文章也不写了,全说老外的事有什么意思?咱盯自己也起码得有一个事例吧,这是必须的。
围绕这幅标语的故事还有呢。据学生回忆,他们回到学校后马上被关照,出去躲几天。一个同学的弟弟,昕到西单的警察在对话,说北大的几个小子胆子也;武大了。于是风声鹤映,草木皆兵。那张后来流传的照片是《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拍摄的,他当时在金水桥旁架起摄影机,正面拍城楼上的检阅者,他脖子上挂着一架普通照相机,看到学生打出横幅,立即用相机掘下快门,抓住了这一转瞬即逝的机会。他把照片送到报社,一版的编辑,将照片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如是者数次,最终还是没有拿起。第四版的编辑,也是如此。第三版的编辑,在如是者数次之后,没有放下,咬咬牙,用了。新华社没有人拍到,也没有用照片,到后来悔之莫及。时在1984年秋,"文革"之后已经整整八年。
这幅标语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关键在"小平"两字。当时人仔丁伯这句标语,是因为这两字,后来人们喜欢这句标语,也因为这两字。在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中,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在封建社会里,如果皇帝用了某个字作名字,天下百姓就不能再用这字,更不用说直呼皇帝的名字了。邓小平年届八旬,又处在政权结构的最顶端,几个学生小子居然直呼其名,胆子太大了。虽然封建体制早已消亡多年,但是这个事儿谁也把握不准。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小平是中国小朋友的常用名,小平小明小红很多。直呼小平,特别的亲切。还有,带一个"小川字的叫法,似乎有着另外的意思,用老外常说的话语,邓是个了不起的小个子,这个"小丹宇,显然带有喜爱的意思。邓小平认同对他直呼其名,全国人民后来都认同直呼其名,说明我们中国人也有孩子气,也喜欢孩子气。
北大学生写这句标语,他们相信自己没有错。他们写出标语,混进广场,互相掩护,支起来,举起来,有一系列精心的设计。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他仔又是那么的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原因在于经过"文化大革命",经过许多的政治运动,大家都有一种心理上的余悸。
历史上的这一页早已翻过去。如今的情况怎么样了呢?人们早已从政治高压中走出来,那种人人自危的社会氛围已经云消雾散,但是现在又走进了另一种高压经济的高压。经济高压下的社会,也难觅孩子气的表现,一切没有经济效益的行为都有可能被一言以蔽之:元聊。孩子气指数高的社会,肯定不会有政治高压,也不会有经济高压。
人性当中有的部分特别纯净,孩子气便是。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简单纯洁,天真烂漫,充满奇思异想,带有几分调皮捣蛋,即使在成年之后,人们还是非常愿意保留它,培育它,演绎它,让它在生命中时不时地闪出火花。社会的孩子气指数,可以测定人仁的生存环境是否足够宽松,那种纯然的拙朴好玩的行为有没有足够的释放机会,那种新鲜的奇特的让人惊喜不已的创意,有没有足够的自由飞扬的空间,这些都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范畴之内。
民间的孩子气在网络世界里经常冒出来。每年评选出来的流行语,不少都带有浓浓的孩子气。"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押,也是社会的孩子气心理在起作用。未必一定要说有人在胡闹,以宽阔一点的胸怀看待之,叫孩子们不要沉溺于网络没有什么不好。民间的孩子气,也不时地在挑逗主流话语规则。"涛哥,你好,'"宝宝,我盯爱你!拧既是真情表达,又洋溢着孩子气,很好玩。偶尔返瑛归真一下,给生活增添一点欢声笑语,让大家都其乐融融,不是挺好吗?从1984年到如今,已经快过去近30年,社会在全面进步,一步一步地在往前走。有些方面速度很快,有些方面速度快不起来,磕磕绊绊比较多,但是在走,在向前。有人提出社会的孩子气指数便是一个明证。
我们有的成年人,自己缺少孩子气,也把别人想象成缺少孩子气。西安有所小学,欢迎连爷爷回母校,举行空前热烈的欢迎仪式,被一些网民恶摘,有点过分。一昧挤兑孩子们,不应该。问题出在指导孩子刊丁的成年人身上。我们的话语体系,有一部分依然停留在农业社会的阶段中。假若我是西安那所小学的校长,我会在校门前拉起这样的横幅"欢迎连战同学回母校"。以同学欢迎同学的角度,可以设计出一系列鲜活的活动仪式。假若我是连战,我喜欢小朋友叫我同学,而不是爷爷。连战肯定也如是想,但他不好说,只好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