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未都博客,有一篇题为"双星陨落",写于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先生相继去世之后。出于对专心致志埋首搞学问的学者的敬重,各类媒体登载的追忆文章甚多,我也读过不少。多数文章也就是表示一下纪念的意思而已,所说的话语大同小异,说了一些什么,读过即忘,基本没有留下什么。马未都先生写的这篇文字短小精悍,提及的内容别有新意。
马先生在博文中谈到:任继愈先生说,怠是万恶之源,季羡林先生说,不完美才是人生,两位先生生前说话无数,让我们震惊牢记的是这两句。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心里一动。
若干年前,我对自己提过两个要求:人要忙一点,心要闲一点。并以此作为赠言,送给朋友。
人要忙一点,多做事情,不让自己闲着。事情多傲,会感觉到时间过得特别快,不会有元聊的感觉。一天下来,做了很多的事情,到晚间回想一下,心里感到充实。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都如此。一年当中做了很多的事情,会觉得这一年的时间很长,想起去年会有一种久远的感觉。如果时间没有被很好利用,心里会难受,好像发动机处于壁转状态,能量和时间白白地消耗,浪费了。如果坐车几个小时,忘记带上一本书,旅途时间没有很好利用,那是很懊恼的事情。
我的毛病在于做事喜欢拖延时间。想得比较多,付诸行动的比较少,或者实施比较慢,有一些事情因为拖延了,最后不了了之。没有外界压力的事情,不会马上开始,习惯于慢慢来。即使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也要拖延。有那么几次,很典型的,明天要用的材料晚间才动手,感觉不能再拖了,才不得不正式开始。一旦开始,真正进人,则会很专注,可以彻夜不眠,一定完成,但是时间上总是搞得很紧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心里总是有理由的:先在肚子里酝酿酝酿,不急着开始,考虑得成熟一点,待操作时会方便一些等等。进一步剖析自己,还是偷懒懈怠的惰性在起作用。
还有一些事情是有时间段的,在特定的时间段里不做,将来不会再去做它了。早年喜欢买书,买了不少的书。有的书买来后没有看,心里想着以后有空再看。当时是这么想,其实这一"以后"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有的书时过境迁之后不会再去看它。我在整理旧书的时候,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许多事情本来可以交叉着做,并行地做,同时进行,我们却在等待将来,妄想会有大块的空闲时间在前面等着,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真正到了将来,即使有时间,本来很想做的事情可能已经没有心情再去做了。心情没有了,也就没有必要了。
抓紧一点一天可以做很多事情,一小时可以做很多事情,五分钟也可以做几件事情。人在做事说明时间正在被充分利用,积极地主动地多做事情,会感觉到时间是最宝贵的稀缺资源。当一个人感觉到时间是最宝贵的稀缺资摞肘,他所过的生活肯定是有价值的生活。
前些天碰到一位朋友,刚履新职,乃一方诸侯。他说,还可以做几件事情。细说起来,诸如投资、工业、民生、教育等等,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既是不辱使命,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我想他的工作不会枯燥,日子不会元聊。
多故事,忙一点,不能被惰性拖住后腿。惰性、懈怠,都是来自我们自身的敌人。任继愈先生,早年我读过他主编的哲学史、宗教史方面的多部著作,我是属于囡囹吞枣,不求甚解,但是我钦佩于他的学术人生,一辈子埋首故纸堆,青灯黄卷,陆首穷经,非常了得。他把"怠川字放到万恶之首的位置,乃精辟的人生总结。
心要闲一点,做到心情闲逸一点,松弛一点。如果分开来说,这样的要求一点不高,很容易做到。一旦将前面的要求连起来,就很难做到了,人忙一点,心闲一点,同时做到很难的。忙了,事情一多,神经紧张,压力自然变大。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患得患失,手忙脚乱,心浮气躁,焦虑不安,严重一点的就心理抑郁,更严重的则精神崩溃。现代生活抑郁症多发,自杀率上升,跟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不断加大、心理心态调适乏术不元关系。怎样才能做到心闲一点呢?听听季羡林先生是怎么说的。季羡林先生的不平凡之处,在我看来不仅在国学研究上颇有建树,更是他一记"请辞国学大师称号"的标举,非常了得。记住季羡林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吧"不完美才是人生。"有了如此透彻的哲理认识,做到心闲一点也就不会那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