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经历和见识很有限,阅读引导我们去分享别人的经验、别人的思想和别人的幻想。许许多多的别人,构成一重又一重的世界,多彩多姿色影斑斓的世界。阅读让我们从单一走向丰富,从有限走肉元限,我们因此而痴迷阅读。
我早期的阅读从幼儿园开始,看儿童画报之类。"红领巾川"小朋友川"学雷锋""工人叔叔,“机器隆隆''人民公社,“庄稼大丰收",这些概念通过画报,最早出现在我的思维里。小学时期,念书之外,我开始课外阅读,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一个星期一张,每月一毛钱。报纸的内容基本忘记,只是每期下面都有一组漫画配文字说明,留下一些印象,叫"小虎子的故事"。小虎于是个虎头虎脑的男孩,聪明勇敢,他的主要表现有:能够经常抓住坏蛋,坏蛋往往在偷公社的羊或者搞其他破坏活动;经常帮助老奶奶、老大爷过马路;经常捡到钱包或者钢笔,交给警察叔叔。更加吸引我的是连环画,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租书的小书店,书架上摆满连环画的封面,封面贴在硬板纸上,一排排放着,你取下选中的封面去换书,一分钱看一本。书好多,》风雪大别山》》七天七夜》》回民支队》》兵临城下》《五彩路》……直到现在,我还可以一口气说出许多的书名。严格意义上的课外阅读,我应该是从初一开始的。上世纪70年代,伟人发话,破天荒地出版《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就是人们所说的四大名著。我父亲在机关工作,有一天回家把这四套书带给我看,并提出具体要求:汲取其精华,抛弃其糟柏。我对父亲的话语似懂非懂,急急地拿将过来急急地哥哥。记得是黄的封面,竖排的字,崭新。因为是内部出版,不能带到学校去,只能在家里看。一段时间里我一回家就跑到楼上房间去看书,吃饭时间到了,还不肯把书放下,需要母亲一次次地叫唤。
我喜欢读《水浒传》,不喜欢读《红楼梦》。读《红楼梦》的第一感觉是很烦,很多的女人碰到一起就说话,说的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叽叽喳喳,没完没了。几个男人淹没在女人堆里,没有半点男人的气象,不像男人。书里经常写到吃的、穿的、用的,名目繁多,罗列起来不厌其烦,我读起来很烦很烦。伟人说,》红楼梦》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我连一遍都看不下去。我硬着头皮看,一目几行地看,终于看完,默默无语,不敢说很烦。这么伟大的名著,我不喜欢看,问题肯定出在我自己身上,我对自己产生怀疑。对《水浒传》则是另外一种感觉,一见钟情,非常喜欢。《水浒传》看着痛快,知道了有一种人叫好汉,富人穷人当中都有可能走出好汉,哪里都有好汉。他们有壮士风毡,有英雄气概,豪迈、仗义、勇敢、果断、光明、坦荡、潇洒、飘逸,一个个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后来我上大学念中文系,想不到我的阅读审美标准,许多方面竟然跟初一时期几乎没有两样。有著名的红学家(专门研究《红楼梦》的专家被称为"红学家勺,来自其他高校的,被邀请到学校里来开学术讲座,大礼堂里老师学生济济一堂,座无虚席。我挤在里面,认真地听,昕来昕去,说它的主题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奢靡没落,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封建社会的本质,是现实主义杰作;还有结构严密,设计精巧,这里埋下伏笔,千里之外见出分晓;还有作者功底深厚,诗词烹调养生园艺等等无所不通无所不精,几乎每一个细节,不但经得起推敲,而且都是高明至极,堪称百科全书,还有……我的感觉却依然是很烦。我明白,》红楼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但是我不喜欢其间透露出来的价值观,对世俗生活过于津津乐道,以及对价值追求的虚无消极,都不喜欢。我依然没有阅读快感,依然很烦。当然,我还是没有说出口。
有心理研究成果表明,阅读是有关键期的,审美标准的形成,往往跟特定的阅读年龄直接相关。据说,阅读的关键期一般在初二阶段。具体的还要因人而定,绝大多数无疑都是在初中阶段。不同的书籍,适合不同年龄的学生阅读。初中阶段的男生适合阅读《水浒传》,而读《红楼梦》则需要一定的国学知识的积累,适合再大一点的学生,最好是到高中阶段阅读。而我在初一时一口气读完四部书,喜欢上《水浒传》,不喜欢《红楼梦》,也就此决定了我以后的喜好标准。这个说法好像比较有道理,可以解释我何以如此。阅读的关键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喜欢看水浒,也就不知不觉间接受了里面的价值观:主张正义杀无良,想望平等轻利益,颂扬精神上的超越等等都是。水浒故事里一天到晚喝酒,好事坏事大事小事都喝酒。我对酒的好感,起始于阅读《水浒传》之后。直到现在,我对酒精没有依赖,但是喜欢喝酒的气氛,明知多喝不好,有时却难免多喝。《水浒传》里面对女性的轻视,我也是一定程度上受影响,这个很不对,与现代文明思想相背离,到后来才有转变。初中时期,我除去读过四大名著,还有一定数量的在民间流传的其他文学作品。一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小说,》红岩》》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理想主义的东西常常使我热血沸腾。还有一部分,对我影响很大的是苏俄文学,有非常著名的,也有不大著名的。有一本写学生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书名已经记大不清,好像叫"马列耶夫在学校里和在家里"。里面写到一个家伙,应该是初中低年级学生吧,居然吻了班上一位坐在前面或者后面的女同学,脸上带着细细雀斑的女同学,说女同学的嘴唇是略带戚昧的。我第一次看到描写接吻感觉的文字,那时年少,少见多怪,懵懂好奇,生出许多的想象,搞得耳热心跳的。"女同学的嘴唇是咸的",这句话犹如一个论断,留在了我心里。多年以后,我对此论断的推想是,那个家伙吻的女同学,估计中午刚刚吃过戚带鱼。苏俄文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具有某种程度的启蒙作用,它开启了我的视野,文化上的全球视野。欧美的思想和文学书籍我在上大学之后才大量接触到,这是后来的事。坦率地说,西方文明、东方文明,都给予我深刻的影响,把我影响成什么模样了呢?就说我的男人观吧,对男人的看法,也包含对女性的态度,我至少鄙视两种人:欺负女人的男人,看见女人挪不动脚步的男人。
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无法摆脱。逛书店是我的爱好,插队的时候,汽车小站边上有家供销社,里面一排长长的柜台,其中的书柜很短,几尺长,里面只有几本书,蒙满灰尘。书柜的边上,挨着戚货柜,大木桶里放着戚带鱼乌贼卵子什么的。我经常进去,在浓重的威鱼昧中,透过玻璃柜台,注视着里面存放的几本永远不变的书。回城里也是,逛街就是到新华书店去。那时书店里基本都是政治书,也有一些工具书,讲怎样打乒乓球、水稻栽培之类的。文艺类的只有样板戏,没有小说,没有其他。逛书店,遂成为我终身的习惯和爱好。看到好书,必定买下。更多的时候只是看看,浏览浏览,就很享受。后来有一次,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一间门面很小的书店,叫莎士比亚书店。我进去,发现里面很小,书架从低处开始往上升得很高,上面的书要用梯子才能取。我挤在里面转,站在一排书架前,看一溜溜的书脊。看着看着,忽然发现自己很傻,凭我这样的破英语水平能看出什么名堂来?莞尔一笑,转身出来。完全是一种习惯性动作,没有办法。看看书脊,看看封面,翻翻书页,也很满足,不可救药。
每一本书,都有可能给我盯带来惊喜,带来阅读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马斯洛的话,他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过这种体验。阅读时感受到的精神振奋、如痴如醉、心驰神往、喜出望外等等,应该都是。走进书店的时候带着希望,有所期待,因此总是百去不厌,乐此不疲。现在的书越来越多,多得无从下手,目不暇接。面对浩瀚的书悔,如何阅读成为一个问题。茫然不知所措望而却步不行,未能充分享受现代文明,遗憾多多;一头扎进去不能自拔淹死在里面也不行,费时费力,无甚收获,元端消耗,跟淹死无异。书多是好事,五花八门的书,任你溜溜地挑选。看到不好的书不要生气,有不好的书才有好书,不好的书为好书起着讨托作用。书籍宛如土壤,越肥沃越好,越深厚越好。生命之树,应该开出美丽的花,阅读,就如将苗壮的根深深地扎进肥沃的泥土里,汲取充盈的水分与养料,然后让生命绽放美丽的花朵。有人这么说,我也这么想。土壤越来越肥沃,雨水越来越丰沛,我们还需要有苗壮的根。
多媒体时代,一个让人倍感幸福的时代,我们享受的方式变得丰富多彩。我喜欢在兰个世界里游离,图片的世界、声音的世界,还有文字的世界。图片,冲击你的视觉,很强的现场感、毋庸置疑的直观性、对人的极其细微的表情的捕捉,都足以直抵你的心灵。图片拥有最广大的受众,任何时候都具有强大的传播力量,人称读图时代已经到来。声音呢,包括音乐、歌唱、朗读等,听是最轻松的事,一副耳机可以解决问题,开车的时候、散步的时候、忙忙碌碌的旅途中,都可以昕,不耽误做其他事情。声音容易被我们忽视,它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声音没有画面那么直观,但是它更能撩拨人的情感。声音是活的,有生命的。图片、声音,都具有冲击力,非常直接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从这个角度比较,文字显得有些平淡,就是一串串的符号。文字是另外一种力量,文字的力量更厉害,思辨的深刻性,传达情感的细致人微……文字可以说是无所不能。文字予以人的认识不具直接性,而是间接的,正是这种间接性,决定了文字独特的功能。文字本身只是符号,人们通过这些约定俗成的符号,认识和了解相关的内容和信息,其中有一些文字,尤其是文学作品里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需要动用想象力。文字只提供引导、启示的作用,后面留着的想象由读者来完成。可能作者完成一半,读者再完成一半,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这个意思。越是好的文字,引导或者说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就越大。有不少由名著改编的影视片,绝大多数让观众失望,为什么?名著在读者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印象,想象的印象肯定是完美的,由现实中的演员扮演的人物,很难超过读者想象中的人物形象,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文字描述的世界更广阔,更丰富,更细腻。对孩子们来说,图片与声音不用去引导,自然会股引他们,倒是文字的阅读需要教师和家长来指导。关键期要让他们好好读书。在当今的多媒体时代,文字的阅读,文学的阅读,仍旧有其元可取代的位置。
如果有时间我是什么都看,大量的通过网络看,图片和音像都不排斥,都喜欢。网络上的文字,虽然垃圾成山,也看,起码它有当下社会的资讯价值。还有一些文学半文学的文字,也有值得一读的。除却学习社覆政事等重要文本,那是职业的要求,不在这里谈,我的个人阅读,概括地讲是两个极端,要么是最形而上的,要么是最形而下的,温吞水般不成不泼的不看。我看书有几项基本原则,符合基本原则的我就看,有的会认真地看,不符合的一律越过。
具有启迪意义的,想看。少年时期,看过一本好书之后,有一种猛然长大的感觉。现在依然如此,依然能使我产生这种感觉的是具有一定思想高度的文字。无论何种体裁的文字,我最看重的是其内在的思想性。阅读之后有所启发,或者共鸣,哪'陆一点点也会感到有收获,不会有浪费时间的感觉。有没有思想性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因素。一篇文字能否立起来,思想是脊梁,思想的高度铸就作品的高度。现时我们围内读物中最稀缺的就是具有思想高度的作品。一些被贴上大家标签的大家,他仁的著作未必有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往往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自然慢慢被淡化。大家也好,大师也好,应该留下富有思想火花的作品,至少能够留下几句可以被后人引用的话语,连这点都做不到,出局吧。我们推崇的有些大家,准确地说,多数属于工具之才,并非思想之师。倒是另有一些人,有的有点名气,有的还没有名气,相当一部分还位不高名也不重,他盯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的名字,我可以说出一串,男的女的都有,年长的年少的都有,了不起。他们的著述、言论,我都喜欢读,值得一读,原因元三:有自己的思想。
贴近人性的,想看。什么是人性?不需要去作概念上的定义,印出来的文字有没有贴近人性,一读马上能感觉到。喜欢读有人文情怀的文字,把人放在中间,说的是"人说的话",以人为标准来断定是非,以人的视角来审视生活。希望能够在文字中看到真诚,出发点的真诫,目的的真诚,语气口吻的真诚,敢于把自己亮出来,不怕剖析自己,不回避自己的好恶,正视自己,也正视世界。有一些感觉,我们嘴上说不出,在心里边冷冻着,被作者点出来,元由来地高兴。有一些描述,触动我们曾经的经历、曾经的体验,引发某种情思,久久不能释怀。有一些话语,能够进入我仁的心里,撩拨隐藏的心弦,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如此抽象的表述太过枯燥,说得具体一点,举举具体的例子吧。诸如读林觉民的《与妻书》,我年少时读过,没有感觉,现在读来每每令人动容。这位英气勃发的学子,被敌人称作"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明亮如雪拧,他写出来的文字虽然时过境迁,依然温暖人心。
形式感很强的,有时也看。比较纯粹的艺术,一些并不大众的体裁,如诗歌、剧本、童话之类,还有先锋作品,偶尔也会看看。在两种情况下会作如是选择,心情特别悠闲的时候会,心情特别烦躁的时候也会,都会选择看一看。看这样的作品感觉是空灵的、梦幻的、超验的,仿佛进人另一个世界,跟我盯身处的忙乱的现实生活反差极大的世界。生活太现实,有时候我们需要逃离一下。都是虚拟的,耍的就是虚拟,在极强的形式感里进去,似真似幻地游历,获得一种纯粹感。小孩子喜欢读童话,依据我的体验,成年人也喜欢读童话。我有时候读童话,读过《夏洛的网》,半个多世纪前美国人写的,灰蜘蛛,聪明勇敢的夏洛,还有小猪戚伯,劳动、危机、命运、危险、友谊、帮助、梦想、努力……我被他们的热情与干劲所鼓舞,然后意气风发。
好玩的,也想看。网络上的文字鱼龙氓杂,泥沙俱下,什么都有,绝大多数是垃圾,不堪一看。也有一种很好玩的文字,其他地方看不到,只有在网络上才能看到。这类文字最大的特点是非常的"个人",纯粹是个人书写。书写者毫无疑问是匿名的,有的看起来不是匿名实际上也是匿名,读起来很真实,没有任何顾忌、抛弃任何功利的真实,未必是现实的真实,却是内心的真实。人性的丰富性,人性的芜杂性,可以从这些个文字里略窥一斑。如果您消受得了,不妨给您转述几句:事情发生在两个南方城市之间,发生在我27岁那年。27岁,这是个操蛋的年纪。按理说,大学毕业已经四年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这时候应该提出点人样来了。偏偏我还是灰头土脸的,待在一个操蛋的公司,拿一份操蛋的工资。问俺读后有啥感受?俺回答您:很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