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孩子们还沉浸在诵读《弟子规》比赛的快乐中,何不借诵读的余温,对这次大赛来一次回顾和点评呢?
教育的事,想做就做,我理了理思路,便说:
“同学们,昨天的《弟子规》大赛各班都表现了良好的风范,诵读取得了圆满成功。”
我停顿了一下,看看大家的表情。同学们笑逐颜开,很兴奋的样子,有人还小声地哼起了《弟子规》。
我接着说:“这次大赛有‘三好’,同学们想听吗?”
“想听……”
看到孩子们快乐的样子,我说:“第一好是大家的精神面貌好。说得通俗点,就是样子好,就是形象好。昨天,男孩子,女孩子,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服装,给党的八十八岁生日增了光,添了彩。党看到大家快乐的样子,也很高兴呢。”
嘻嘻……孩子们你瞅瞅,他瞧瞧,互瞅着模样,释放出更多的天真和烂漫。
我想,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看重的是孩子们学习上的优异、成绩上的差异。而这些荡漾在童年色板上的五彩池,我们可曾静静地关注并欣赏过呢?
和着孩子们的喜悦,我接着说:“第二好为形式好。各班的点子多,说明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很强。五一班的十名快板伴奏诵,五二班的唱诵,四一班的两人领头诵,四二班的矿泉水瓶式伴奏,三一班的分组诵,三二班的合诵,都很有特点。第三好是,大多数班级的同学背诵得很熟。其中二二班、三一班、三二班、四一班、四二班、五一班、五二班七个班,都完整地诵完了一、三段。一年级,二年级一班,由于年龄小,只背诵了其中的一段,效果也是不错的。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三二班。这次比赛,我们选用抽签的方式,只有三二班抽取了二、四段,相对而言,难度上稍高一些。所以说,这次比赛,三二班的孩子们有些吃亏,最后取得的名次也不理想。但这里我要讲一下,从平时的诵读情况看,三二班的孩子们是很优秀的,很认真的。以后参加这样的活动,三二班再多一点创新的思路,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二班的孩子们眼睛里湿湿的,开始晶莹闪烁。作为一校之长的我,学校里的一分一寸,一土一壤,都了如指掌。平时,三二班的孩子们练得多,练得认真,投入度在全校是数一数二的,可比赛结果打击了他们,孩子们很低调。这时我的点评,对于天真而又单纯的三二班的孩子们而言,无疑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他们失衡的心灵。
有时我想,在举办的各项活动中,作为校长尽量想到让每一件事做到公平、合理,使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也由于评价者所站的角度和审美观点的不同,总是在结果上产生种种的不公平或不尽如人意。这时作为校长,更应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说句公平话,做点合理的评价。我想,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讲,是极为有利的事情。
最后,我期望同学们继续唱好国学诵读这台戏。一是每天能坚持诵读一遍,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去找《弟子规》这个老师,让《弟子规》陪伴我们度过幸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