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员工即使无法了解职责所在,或难以分辨是非对错,仍不敢发问请教。于是,他们继续以错误的方式执行,甚至根本停止某些工作的进行。恐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若要改善品质、提高生产力,就必须先让员工有安全感。
戴明博士说,要提升品质与生产力,便有必要让人们拥有安全感。他指出,在英文里,“安全”(secure)这个字,是由拉丁文se(无)和cure(恐惧、担心)构成的。也就是说,“安全感”的意思是“免于恐惧”——“不怕表达看法,也不怕提问题。”员工不应害怕提报设备受损、请求进一步指示,或提醒上司注意各种干扰品质的情况。戴明博士说,只要管理阶层有所改进,员工也能培养出对领导阶层的信心,恐惧感就会消失。戴明博士说:“人们怕什么?他们怕对公司有所贡献。他们觉得自己最好循规蹈矩,不要违反程序,完全照现状做。”“有些东西明明进厂时已有瑕疵,不能使用,员工为什么还不向制造部门抱怨呢?无论再怎么卖力,由于时间有限,就是无法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东西来时……他们为什么不开口呢?”“因为向工头抱怨以后,他一点帮不上忙。他全然无助,只会让你的名字登上黑名单榜首。下回裁员,你就会被优先考虑,因为惹人嫌的员工是第一个会被考虑剔除的人选。而问太多无法回答的问题,也会令他难堪。
其他人当然不抱怨,就因为他们都不抱怨,所以可以保住工作。”“我们要为恐惧所付出的代价相当可怕。而且恐惧无所不在,它不仅剥夺员工的自尊,伤害他们,也剥夺他们贡献公司的机会。如果能让人们挣脱恐惧,结果将令人无法置信。”戴明博士再三重申,贴标语、喊口号不能帮任何人做好工作,只是让人徒生挫折与不满。例如在某家工厂张贴的一个安全标语写着:“不可在油滑的地面滑行”。这个标语和“小心落石”一样没有意义。写下这个标语的人,似乎认为当车子以六十英里的高速行驶时,真能闪避滚滚而落的石头雨。戴明说,换是在日本,他们根本不容许地面油滑。美国人的口号很有想像力;如“零缺点”、“第一次就做对”等,皆是顺手拈来的好例子。
戴明博士说:“听起来很伟大;但若进料规格不符、色泽偏差,或有其他瑕疵让机器不能好好的运转配合怎么办?他们怎么能第一次就做对?”简单地说,管理者只会揭示目标,却未提供达成目标的方法。这些标语口号隐含的意思就是:员工只要够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结果员工非但未受激励,反而觉得不愉快。这些人被迫使用不合适或功能不佳的设备,在光线不佳或通风不佳的环境下工作,在别扭的空间里,在不称职的监工手下工作等……口号和教条只会让员工觉得,管理阶层不但不了解他们,连发掘问题的诚意都不够。戴明博士把“数字目标”也归为口号的一种。他一再重申,空有目标却无达成方法毫无用处。然而,社会现实只设目标,而不提示如何完成,却是常见的现象。戴明博士进一步补充:“不能在一个稳定的系统里工作,任何个人或团体皆无绩效可言。不稳定的系统就是管理不佳的征兆。”戴明博士说:“你可以鞭策马匹,让它快跑一阵子。但‘目标’就像有些人扑在马鼻子前的干草一样——马很聪明,不久就会发现,无论它怎么快跑、慢跑、小跑、走步、或根本站着不动,都追不上干草,它们就会干脆不动。同理,我们也知道,除非公司变革现行的系统,否则什么事也不会发生。这是管理阶层的职责,不是员工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