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72000000044

第44章 蒙混过关,其害无穷

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知道,虽然自己尽力而为,但往往也只能了解自己的工作,而不知如何改善。我们也许可以从外界寻求帮助,再配合公司里已经拥有的知识。

一些常听、常见的例子说法。

(1)顾客的规格常常远比他所需要的严格得多。请教顾客如何得出这个规格?为什么需要这种规格?会很有趣。

(2)我们退还一批材料给厂商。他又将这批货送还给我们,但这次却通过了我们的检验。对方很快就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两位司机(一个要退货,一个要退还被拒收的货物)在路上喝咖啡时相遇,并将产品交换带回,以便试试能否通过第二次测试。

(3)重做的数量数字不能告诉我们如何降低它。然而,它们却让我们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任何人都知道重新加工要花成本,但是要花钱来研究如何降低,却给了我们一个好借口去不做。

(4)我们的预算里允许重做的费用占6%。但是如果我们不去重做,公司的利润不知可以上扬多少。这“6%”的容差并没有激励我们做得更好。它成了工作标准,只要迎合就行了,不必去降低。

(5)某台复杂的机器需要特殊且昂贵的油品来运转。但厂长早已下令要减少费用,他也真这么做了,他以优惠价买了本地产的油品;结果却花了7500元美金修理。

(6)机器出故障了,但仍在运转中,生产的产品每件都不很好,可是都可以用,最终成品却有瑕疵。操作人员已经呈报三次机器故障了,但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7)每一片电路板上有1100个零件。根据政府规定,每一片都必须由四个人检验,分别签核(第四位是政府检验员),也就是说,一片电路板上将有44000个签名。签名的问题将会比电路板本身的问题多得多。例如说,如果四个人都没剔出某不良品,我们就要把四个人找来再次检查并且签字。另外,可能发生的问题是如果四个人都检查了产品,却有一人忘了签名,要上哪里去找他呢?

(8)领班常对发问的工人说:“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

(9)某工人因为算错了零件数目而停止工作。他做了24件产品,但是其中有一箱少了一件。结果是他花了35分钟来寻找。

(10)鞋子的样本已经送出去,订单也进来了,正准备要开始生产。此时却碰到情况大逆转,采购部门找不到可以和样本颜色互相配搭的材料,没有人预知这个问题会发生。

(11)有家公司给顾客运送了一部机器。销售人员启动它之前在客户所在地看了一下,却发现机器可能会因磨损而漏气。销售员不想告诉客户这是不良品,于是他马上打电话给服务部门要他们来做必要的更换。服务部门经理说他早就知道机器会漏气,但无法采取行动,因为工程设计部门没人相信,除非机器无法运转。一旦停止,顾客的生产计划就会被延误五个星期,于是顾客扣下一万美金弥补损失。

(12)车床操作员说:“没有管制制图以前,我无法说出我在做什么,只能事后得知;以往,我们每制造一件产品就有一个不良品,现在却能及早发现。三班轮班的同事均使用同一张管制图,我们不必交班时进行调整,因为管制图会告诉我们机器的状况。现在我们不制造不良品了,我也更快乐了。”顾客问:“为什么你更快乐?”作业员回答:“因为我不再制造不良品了。”

(13)有个房屋主管局在低价住宅区建了一百个住宅单位,政府用了三位检验员,在完工时报告结构状况。冬天到来的时候,住户却发现当地的暖气费是每个月300美元,不符合低价住宅居民的经济状况。为何暖气成本这么高?答案是它们的天花板没有隔离设备。但三位检验员决定均不予记录,因为他们都认为其他两人不会发现,不至于伤害同事。

(14)我们这些年来都在制造刹车片,但是却不了解自己在做些什么,也不了解客户想要有什么样的刹车片。我们有许多争论,顾客虽然不断抱怨,却仍然收下这些刹车片(可能是他们没有其他来源可依靠)。几年前我们决定要一起来解决问题,于是先对顾客期望有的、我们也做得到的产品下操作定义。当然这是个大工程,因为刹车片是依据很多特性来衡量的。我们现在主要给客户看刹车片对品质特性的X和R管制图,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问题了。 (15)我们尝试在生产线上实行品管圈活动,却忘了教育主管们他们应负的责任,以消除一些由下面报上来的障碍。

(16)我们25年来都在和问题打交道,却一直没有研究造成问题的过程。

(17)我们这里不需要管制图及实验设计,因为有电脑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品质问题。

(18)我们看到这家公司在刹车碟上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但是管制图上指出了管制样本以外,根本没必要再作检查。

同类推荐
  • 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对管理艺术的探索始于对自己的探索,而这一旅程的**起点之一便是做人。带人要带心,真正的管理是管理人的心。回归以人为本的管理本质,从根本上解决团队各种问题。灵动的管理学百科全书,摒弃枯燥乏味的教条式说教,用生动的小故事为你传授切实可用可行的管理哲学。
  •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整体、系统的工程。塑造核心竞争力,是中小商业银行迎接外资银行涌入带来的新挑战,跨出未来长远发展的第一步。经过短期的历练之后,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将踏出国门在世界金融业的舞台上驰骋,并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终将以一个崭新的姿态攀登上世界金融业的巅峰!
  • 管人用人厚灰学

    管人用人厚灰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与愚者的成败得失,往往也在于某个细节。因此,任何一位领导者,都要谙熟于管人用人问题的每个细节。本书从管理者的自身形象,修养开始,通过大量的事例,详细地阐述了现代领导人在管人用人方面应当掌握的技巧和策略。帮助读者提升自身的领导修养和领导能力。
  • 管理要懂心理学

    管理要懂心理学

    合格的管理者会依据每个员工的特点来激发出他的内心需求,让一个自由散漫、暮气沉沉的员工变得自信自强、积极高效、敢于负责、视平庸为耻辱。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单位还是那个单位,团队还是那个团队,只不过因为其领导者的更换,随之带来的管理方式的改变,会让我们看见不同的结果——变得更好或者更坏!因此可以确定:一个团队或单位的命运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领导者。
  •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销售就是心与心的较量。销售界流传一句名言:“成功的销售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往往不是因为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而是因为他精通销售心理学!如果你想钓到鱼,就得像鱼那样思考,而不是像渔夫那样思考。
热门推荐
  • 绝色侠妃:爱妃,你有毒!

    绝色侠妃:爱妃,你有毒!

    她先天不足,不能练武,所以只跟师傅学了轻功和内功。在得知师傅的往日伤心事之后,她决心为师傅“报仇解恨”,所以她费尽心机要找到一颗幕国皇帝丢失的夜明珠皇后,以此来要挟“仇人”的弟子幕国九皇子幕南君绍,然而命运多变,或许他们注定无法成为仇人!
  • 阿旺人生

    阿旺人生

    因为一次意外的车祸事故,而引发一系列的故事
  • 如果她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如果她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不适合任何人观看到底是什么事才能彻底击垮一个人,如果有看得到的人,请以此为戒,要知道,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轻。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 重生之妖娆狂后

    重生之妖娆狂后

    龙一一,皖南王之女,容颜倾城,绝色无双,却是臭名远扬,不学无术的花痴郡主。为了追求一见钟情的才子冷云霄,女扮男装,不惜被视作断袖百般嘲笑,还要遭受心上人的狠心构陷,让她沦为全书院的笑柄。悲愤之余,意外激发身体潜能,前世尘封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记忆复苏,前世今生数十年的经历让她轻易看穿世事无常,洞察人心叵测。花痴变郡主,冷少变王爷,不是变化快,剧情太澎湃。
  • 一世绝尘

    一世绝尘

    秦商,在刀与血夹缝中生存的苦逼娃,却是一个在豪门大宅长大的富二代。五年前,在一场大风大浪中,荒凉远走,五年后,带着点小沧桑小理想小野心回到了杭城。是要一世绝尘般卷起一场腥风血雨,还是依靠在繁茂的绿荫下,混吃等死?这是一个像疯狗一样的男人。
  • 流年,还好有你

    流年,还好有你

    “我不喜欢她!”猛的一声,好似成百上千刀刃一般,刺进她的心坎。手一抖,杯子碎了,划破了手指。……我不会再等你了。但是,每每看到他的眼眸,她还是会心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喜欢你但你不喜欢我,而是我们两情相悦,却无法在一起。可是她不是个会认输的人。他啊,这辈子注定要栽在她的手心里了。
  •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

    荐福承古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短篇和番外零碎小合集

    短篇和番外零碎小合集

    不定期更新的小合集~~大部分是作者两本小说的番外以及各种展开~~~不喜欢言情的宝宝勿入。
  • 火瞳之恶魔角

    火瞳之恶魔角

    十三岁之前,生活对于端木苏来说,并无多少乐趣,有的只是懵懂中的日出日落与孤寂中的煎熬。他从小没有妈妈,爸爸又忙得抽不出时间照顾他,就只能住进寄宿学校,过着孤儿般的寄人篱下的生活,并因身材瘦小而常常受到同学的欺辱和耻笑。然而,十三岁的某一天,他因无法忍受恶毒的嘲笑而怒视着欺辱他的同学,却不知怎的从眼睛里喷出了一道火光,烧伤了同学的手臂。这一突发事件就像火星撞上了地球,瞬间就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逼着他踏上了一条神秘奇幻而又荆棘满布的人生之路……
  • 遇上你是我三生有幸

    遇上你是我三生有幸

    林挽白初见沐言是在那棵梧桐树下。沐言小小的,小小的个头,蹲在梧桐树下面哭。“喂,你哭什么嘛?”林挽白颇有大姐大的架势。“东,东街那几个小孩欺,欺负我”沐言说完又委屈地哭了。于是林挽白把沐言口中“东街的小孩”狠狠地修理了一顿。那时林挽白7岁,而沐言才5岁。从那以后,林挽白就成了沐言的“大姐大”虽然某小屁孩很不情愿,但还是每天被林挽白“欺负”直到他们长大,各奔东西,再次相遇时,却再也不是当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