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崇群
蔚蓝静穆的空中,高高地飘着一两个稳定不动的风筝,从不知道远近的地方,时时传过几声响亮的爆竹,——在夜晚,它的回音是越发地撩人了。
岁是暮了。
今年侥幸没有他乡做客,也不曾颠沛在那迢遥的异邦,身子就在自己的家里;但这个陋小低晦的四围,没有一点生气,也没有一点温情,只有像垂死般地宁静,冰雪般地寒冷。一种寥寂与没落的悲哀,于是更深地把我笼罩了,我永日沉默在冥想的世界里。因为想着逃脱这种氛围,有时我便独自到街头徜徉去,可是那些如梭的车马,鱼贯的人群,也同样不能给我一点兴奋或慰藉,他们映在我眼睑的不过是一幅熙熙攘攘的世相,活动的,滑稽的,杂乱的写真,看罢了所谓年景归来,心中越是惆怅地没有一点皈依了。
啊!What is a home with out mother?
我又陡然地汜忆起这句话了——它是一个歌谱的名字,可惜我不能唱它。
在那五年前的除夕的晚上,母亲还能斗胜了她的疾病,精神很焕发地和我们在一起聚餐,然而我不知怎么那样地不会凑趣,我反郁郁地沉着脸,仿佛感到一种不幸的预兆似的。
“你怎么了?”母亲很担心地问。
“没有怎么,我是好好的。”
我虽然这样回答着,可是那两股辛酸的眼泪,早禁不住就要流出来了。我急忙转过脸,或低下头,为避免母亲的视线。
“少年人总要放快活些,我像你这般大的年纪,还一天玩到晚,什么心思都没有呢。”
母亲已经把我看破了。
我没有言语。父亲默默地呷着酒;弟弟尽独自挟他所喜欢吃的东西。自己因为早熟一点的原故,不经意地便养成了一种易感的性格。每当人家欢喜的时刻,自己偏偏感到哀愁;每当人家热闹的时刻,自己却又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究竟为什么呢?我是回答不出来的……
——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句话的黑影,好像正正投满了我的窄隘的心胸。
饭后过了不久,母亲便拿出两个红纸包儿出来,一个给弟弟,一个给我,给弟弟的一个,立刻便被他拿走了,给我的一个,却还在母亲的手里握着。红纸包里裹着压岁钱,这是我们每年所最盼切而且数目最多的一笔收入,但这次我是没有一点兴致接受它的。
“妈,我不要罢,平时不是一样地要么?再说我已经渐渐长大了。”
“唉,孩子,在父母面前,八十岁也算不上大的。”
“妈妈自己尽辛苦节俭,那里有什么富余的呢。”我知道母亲每次都暗暗添些钱给我,所以我更不愿意接受了。
“这是我心愿给你们用的……”母亲还没说完,这时父亲忽然在隔壁带着笑声地嚷了:
“不要给大的了,他又不是小孩子。”
“别睬他,快拿起来吧。”母亲也抢着说,好像哄着一个婴孩,惟恐他受了惊吓似的……
佛前的香气,蕴满了全室,烛光是煌煌的。那慈祥,和平,闲静的烟纹,在黄金色的光幅中缭绕着,起伏着,仿佛要把人催得微醉了,定一下神,又似乎自己乍从梦里醒觉过来一样。
母亲回到房里的时候,父亲已经睡了;但她并不立时卧下休息,她尽沉思般地坐在床头,这时我心里真凄凉起来了,于是我也走进了房里。
房里没有灯,靠着南窗底下,烧着一对明晃晃的蜡烛。
“妈今天累了罢?”我想赶去这种沉寂的空气,并且打算伴着母亲谈些家常。我是深深知道我刚才那种态度太不对了。
“不——”她望了我一会又问,“你怎么今天这样不喜欢呢?”
我完全追悔了,所以我也很坦白地回答母亲:
“我也说不出为什么,逢到年节,心里总感觉着难受似的。”
“年轻的人,不该这样的,又不像我们老了,越过越淡。”
——是的,越过越淡,在我心里,也这样重复地念了一遍。
“房里也点蜡烛作什么?”我走到烛前,剪着烛花问。
“你忘记了么?这是守岁烛,每年除夕都要点的。”
那一对美丽的蜡烛,它们真好像穿着红袍的新人。上面还题着金字:寿比南山……
“太高了,一点吧?”
“你知道守岁守岁,要从今晚一直点到天明呢。最好是一同熄——所谓同始同终——如果有剩下的便留到清明晚间照百虫,这烛是一照影无踪的……”
……
在烛光底下,我们不知坐了多久;我们究竟把我们的残余的,惟有的一岁守住了没有呢,那怕是蜡烛再高一点,除夕更长一些?
外面的爆竹,还是密一阵疏一阵地响着,只有这一对守岁烛是默默无语,它的火焰在不定的摇曳,泪是不止的垂滴,自始至终,自己燃烧着自己。
明年,母亲便去世了,过了一个阴森森的除夕。第二年,第三年,我都不在家里……是去年的除夕罢,在父亲的房里,又燃起了“一对”明晃晃的守岁烛了。
——母骨寒了没有呢?我只有自己问着自己。
又届除夕了,环顾这陋小,低晦,没有一点生气与温情的四围——比去年更破落了的家庭,唉,我除了凭吊那些黄金的过往以外,那里还有一点希望与期待呢?
岁虽暮,阳春不久就会到来……
心暮了,生命的火焰,将在长夜里永久逝去了!
一九三〇,六月改作
(选自《唏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