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40700000003

第3章 唯仁者能爱人

世间的人雄人杰莫不具有龙马精神。蔡元培的书房中挂着一幅刘海粟为他绘制的画像,上面的题词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亦不知老之将至。”

世间的人雄人杰也莫不是至情至性之人。罗家伦等多位蔡门弟子都曾忆及一件往事:在“七七”事变前两年,强邻虎视眈眈,战争的阴霾日益浓厚。蔡元培到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汪精卫请他共进晚餐,用的是西膳。蔡元培苦口婆心,劝汪精卫改变亲日立场,收敛亲日行为,表明严正态度,将抗战的国策确立不拔。蔡元培说:“关于中日的事情,我们应该坚定,应该以大无畏的精神抵抗,只要我们抵抗,中国一定有出路。”言犹未毕,蔡元培的眼泪脱眶而出,滴到了酒杯中,他旋即端起那杯掺泪的葡萄酒,一饮而尽。听其言而观其行,举座动容,无不肃然起敬,汪精卫则如坐针毡,神情尴尬,只好顾左右而言他。爱国,有可能彰显为叱咤风云,也有可能表现为温言规劝。汪精卫若能听从蔡先生的忠告,不复一意孤行,日后又何至于堕落成汉奸,身败名裂呢?

凡师长、朋友、同事、门生,都众口一词地肯定蔡元培是难得的忠厚长者,与人无忤,与世无争,但也不约而同地认为蔡元培临大节而不可夺,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柔亦不茹,刚亦不吐”,绝对不是那种只知点头如公鸡啄米、堆笑如饿汉盛饭的好好先生,更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水晶球。蒋梦麟是蔡元培的早期弟子,且与蔡元培共事多年,最知乃师之性格,他在回忆录《西潮·新潮》中写道:“他从来不疾言厉色对人,但是在气愤时,他的话也会变得非常快捷、严厉、扼要——像法官宣判一样的简单明了,也像绒布下面冒出来的匕首那样的尖锐。”蔡元培应小事以圆,处大事以方,他“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态度极和蔼,使人如坐春风。凡是了解蔡先生的人都清楚,他所讲求的“和”,不是和稀泥的“和”,而是“君子和而不同”的“和”,不可通融的事情他一定不会通融,不该合作的事情他一定不会合作。

蔡元培是古风犹存的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可以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这样浑朴的君子,德操、器量、才学、智慧完备,四项整齐,无一项是短板。

禅家为使弟子顿悟猛省,或不免使用棒喝甚至用木叉叉脖子之类的极端手段。教育家则有别于此,他们通常都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黄炎培就读于南洋公学特班时,蔡元培是他的老师,他记忆中的情形是:“全班四十二人,计每生隔十来日聆训话一次。入室则图书满架,吾师长日伏案于其间,无疾言,无愠色,无倦容,皆大悦服……吾师之深心,如山泉有源,随地涌现矣。”

教育家胡元倓曾用八个字形容蔡元培:“有所不为,无所不容。”有所不为者,狷洁也,非义不取,其行也正。无所不容者,广大也,兼收并蓄,其量也宏。蔡元培是一位对事有主张、对人无成见的长者。他一生从善如流,却未尝疾恶如仇,有容乃大,真可谓百川归海而不觉其盈。

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应数辜鸿铭对蔡元培的尊重,这位脑后垂着长辫的满清遗老不仅精通数门外国语文,而且天生傲骨,目中无人,袁世凯是何许强梁?辜鸿铭却将此公与北京街头刷马桶的老妈子等同视之。但古怪之极的辜老头子特别信服一个人,这人就是蔡元培。辜鸿铭曾在课堂上对学生宣讲:“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一个是我。因为蔡元培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张之洞)做了前清的官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1919年6月初,北大教授在红楼开会,主题是挽留校长蔡元培,众人均无异议,问题只是具体怎么办理,拍电报呢?还是派代表南下?大家轮番讲话,辜鸿铭也登上讲台,赞成挽留校长,他的理由特别与众不同——“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非得挽留不可”,这么一说就显得滑稽了。好在大家的立场和意见一致,才没人选择这个时候跟辜老头子抬杠。有趣的是,梁漱溟后来也称蔡元培好比汉高祖,他本人无须东征西讨,就可集合天下英雄,共图大事,打了败场总能赢回来。

1922年,蔡元培以北大校长的资格考察欧美教育,乘船到纽约时,纽约的中国留学生去码头迎接他,发现他只有很少的行李,没带秘书,也没带随从,竟然是孤身一人,独往独来,其本身就像一位老留学生。他没去惊动中国驻纽约的领事馆和大使馆的外交人员,就住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小旅馆里。杨荫榆看到大家众星捧月的情景,不禁感叹道:“我算是真佩服蔡先生了。北大的同学都很高傲,怎么到了蔡先生的面前都成了小学生了。”在那次欢迎会上,蔡元培先讲故事,一个人学到了神仙的法术,能够点石成金,他对自己的朋友说,往后你不必愁苦了,你要多少金子,我都点给你。那个朋友却得寸进尺,他说,我不要你的金子,我只要你的那根手指头。全场哄然大笑。蔡元培讲这个故事,用意是要启发中国留学生,学习专门知识固然重要,掌握科学方法才是关键,他说:“你们掌握了科学方法,将来回国后,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可以对中国做出贡献。”老校长的这番谆谆教导已足够大家欢喜受用了。

唯仁者能爱人,这话是不错的。蔡元培心地善良,平生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的求助。晚年,他为人写推荐信,每日总有数封,多则十余封,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傅斯年在《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一文中揭示了蔡先生的仁者心法:“大凡中国人在法律之应用上,是先假定一个人有罪,除非证明其无罪;西洋近代法律是先假定一个人无罪,除非证明其有罪。蔡先生不特在法律上如此,一切待人接物,无不如此。他先假定一个人是善人,除非事实证明其不然。凡有人以一说进,先假定其意诚,其动机善,除非事实证明其相反。如此办法自然要上当,但这正是孟子所谓‘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君子可以拿合乎情理的事去欺骗他,却不可以用不合情理的事去蒙蔽他)了。”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学潮骤然形成巨浪狂涛,身为特种教育委员会委员长,蔡先生尝到了“自由之精神”的苦头。1931年12月14日,蔡元培在国府做报告时提醒学生,国难期间,开展爱国运动决不能以荒废学业为代价,他强调:“因爱国而牺牲学业,则损失的重大,几乎与丧失国土相等。”这样的话,左派学生是不爱听的。翌日,数百名学生齐集国民党党部门口请愿,蔡元培和陈铭枢代表中央与学生交涉,结果话不投机,蔡元培先生还没说上两句话,即被学生拖下台阶,陈铭枢则被学生团团围住,木棍击头,当场昏厥。对于当天的突发事件,报纸上是这样记载的:“蔡年事已高,右臂为学生所强执,推行半里,头部亦受击颇重。”其后蔡元培被警察解救,旋即送往医院,所幸并无大碍。一位是杏坛元老,一位是国军上将,当众受此折辱,在乱哄哄的20世纪30年代,这并不是孤立的个案,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还曾被冲进办公室的学生连抽两记耳光,为此他愤然辞职。蔡元培对局势深感忧虑,但学生运动已经失控,他爱莫能助,三天后,“珍珠桥惨案”死伤学生三十余人。

抗战初期,蔡元培因病滞留香港,有位素不相识的青年不嫌路途遥远,竟从重庆寄来快信,自称是北大毕业生,在重庆穷困潦倒,无以为生,请求蔡元培伸出援手,将他推荐给适当的用人单位。蔡元培当即致函某机关负责人,称那位青年学有所成,这封推荐信不久即发生效力。然而那位青年到差时,所出示的毕业证书并非北大签发。某机关负责人赶紧写信询问蔡元培,是否真的了解那位青年的底细。蔡元培回复对方:不必在意那位青年是不是北大生,只要看他是不是人才。如果他徒有北大毕业证书而不是人才,断不可用;如果他没有北大毕业证书而是人才,仍当录用。你有用人之权,我尽介绍之责,请自行斟酌。结果那位青年得到了这份差事,他来信向蔡元培道歉,感谢蔡元培对他的再造之恩。蔡元培回信时,没有只字片言责备对方蒙骗欺罔,反而勉励对方努力服务于社会。从这件事情,我们不仅能见识蔡元培恢弘的器局,也能见识他善良的心地。当年,外间议论蔡元培的推荐信写得太滥,有的官员收到他的推荐信后,一笑置之。殊不知蔡元培助人为乐,体现了一种难得的服务于社会的精神。

蔡元培不惮烦劳,为青年人写推荐信,除了爱惜人才,也因为他有一个定见:“希望在中年人青年人身上。为这些人挺身请命,披荆斩棘,是老年人的义务!”然而,有大力有高位的人与蔡元培同调的并不多,“坎坎伐檀”者倒是不少。

在那个时代,最难做到的无疑是男女平等,对此一端,蔡元培颇为留意。早在1901年冬,蔡元培与知书达理的黄仲玉女士在杭州结为伉俪,举行文明婚礼。正堂设孔子的神位,代替普通的神道,如果说这还算中规中矩,那么以演说会代替闹洞房,就着实有点新鲜了。首先,由陈介石引经证史,阐明男女平等的要义,然后由宋平子辩难,他主张实事求是,勿尚空谈,应以学行相较,他的原话是:“倘若黄夫人的学行高出于蔡鹤卿,则蔡鹤卿当以师礼待黄夫人,何止平等呢?反之,若黄夫人的学行不及蔡鹤卿,则蔡鹤卿当以弟子视之,又何从平等呢?”在场的人觉得很有兴味,都想听听新郎倌的高见,于是蔡元培折衷两端:“就学行言,固然有先后之分;就人格言,总是平等的。”此言一出,皆大欢喜,举座欣然。蔡元培平日给夫人写信,信封上从来都是写明夫人的姓字,绝对不写“蔡夫人”,或在夫人姓字上加一个“蔡”字。世上多有新派言论、旧派做法的大人先生,蔡元培主张男女平等,乃是言行如一。1920年底,黄仲玉不幸病逝。其时,蔡元培在欧洲考察,他含泪写下祭文《祭亡妻黄仲玉》,一往而情深:“呜呼仲玉,竟舍我而先逝耶!自汝与我结婚以来,才二十年,累汝以儿女,累汝以家计,累汝以国内、国外之奔走,累汝以贫困,累汝以忧患,使汝善书、善画、善为美术之天才,竟不能无限之发展,而且积劳成疾,以不能尽汝之天年。呜呼,我之负汝何如耶!”蔡元培一生有三段婚姻,与王昭的结合是包办婚姻,彼此能够相敬相惜,与黄仲玉和周峻的结合是自由婚姻,彼此能够相爱相知。蔡元培的家庭教育非常成功,他赞成儿女各自发展个人兴趣,崇尚实学,不以做官为目标,他的儿女多有出息,女儿蔡威廉是国内有名有数的画家,儿子蔡无忌是畜牧兽医专家,儿子蔡柏龄是物理学家,女儿蔡睟盎是社科院上海分院的研究员。

蔡元培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平日集会,其言讷讷,如不能出诸口,但与人交接,则侃侃如也,他最爱谈论的话题并非时事,而是教育、思想和文化。当教育部长也好,当北大校长也好,当大学院院长也好,当中央研究院院长也好,蔡元培偏于理想,始终只负责确立宗旨,制定方针,他并不羁縻[jīmí,束缚]于行政。很显然,蔡元培知人善用,他总能擢选到好搭档,如范源濂、蒋梦麟、杨杏佛、丁文江、傅斯年,个个都是治学的高才,治事的能手,为他打理实际事务,充当大护法。对此,胡适在1935年7月26日致罗隆基的信中有一段恰如其分的评价:“蔡先生能充分信用他手下的人,每委人一事,他即付以全权,不再过问;遇有困难时,他却挺身负全责;若有成功,他每啧啧归功于主任的人,然而外人每归功于他老人家。因此,人每乐为之用,又乐为尽力。亦近于无为,而实则尽人之才,此是做领袖的绝大本领。”诚然,蔡元培无为而治,治绩有目共睹。原因只有一个:那些大名鼎鼎的学者无不发自内心地敬重蔡元培,乐于为他效命,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最大的。无论在哪儿,蔡元培都能聚拢人才,提携人才。

蔡元培唯一受到外界诟病和攻讦的就是他在1927年至1931年这四年间立场坚定地反共,甚至是“清党运动”的前台主将。一个向来主张“兼容并包”的蔼蔼仁者怎么会旗帜鲜明地反共清共呢?对于这个问题,蔡元培的女儿蔡睟盎提供了一个非常接近事实的答案:“苏联共产党派来的鲍罗廷说,中国要完成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付出五百万人的生命。我父亲认为中国是个很虚弱的国家,经受不起大吐大泻,所以他反对暴力革命。”但蔡元培反共与强硬派代表吴稚晖不同,他并不主张以暴易暴,以杀人的方式铲除异端,这从来都不是他心目中的优选方案。大陆出版的《蔡元培全集》有意为贤者讳,将蔡元培这四年的反共言论悉数剔除,这就未免违反了全集“兼容并包”的原则。

同类推荐
  • 出轨的盛唐:武后

    出轨的盛唐:武后

    一本书讲透中国古代女人的权力心术,生动诠释古代女性与权力惊撼媾和的宫闱心计:色媚、隐忍、阴毒、怀柔、狠厉、绝情……解密武则天最隐忍、最狠厉、最孤绝又最辉煌的一生,再现盛世大唐最阴暗、最情色、最血腥的权力争斗;一本精彩诠释中国古代女人只有在床上先征服男人才能在权力场上征服天下的最经典教材,生动描写了武后的从容镇静,老成练达,虽然难以洗涤其残忍毒狠之罪,却是人人敬佩。她做皇后28年,皇太后7年,后以本人名义做皇帝15年,兹后唐朝其他15个皇帝也全是她的孙辈和后裔。所以,纵是武则天的头衔一改再改,她仍是唐朝的祖先和国母。以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庙里千秋享配。
  • 曾国藩家族

    曾国藩家族

    本书从曾国藩兄弟的一家、曾国藩兄弟的儿女亲家、曾国藩兄弟的家族、曾国藩兄弟的后裔等章节着手,详细地介绍了曾国藩整个家族主要成员的功过是非,为后世研究曾国藩家族起到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图说世界名人: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介绍了,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及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国家及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秦汉的那些将军

    秦汉的那些将军

    其实战争从未远去,将军们也并没有被遗忘。以饮他者之血始,饮已之血终。何为道义?何为胜利?沙场之上,人生途中,命运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当它选择赋予一些人一些礼物的时候,也早就为这份礼物标好了价格。今天,让我们轻轻拭去岁月的风尘,拨开时光的云烟,悄悄地,尝一尝英雄的味道。
热门推荐
  • 在不懂爱情时爱上你

    在不懂爱情时爱上你

    三年前纪文熙在她什么都不懂叫爱情时和顾霖成早早的订婚却从来不过问对方的事,三年后纪文熙的爷爷宣布纪文凯和沈可要结婚的时候,纪文熙和顾霖成又牵扯了一起。
  • 刘师培讲读书

    刘师培讲读书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 晋录

    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神合道

    星神合道

    结仇修道界老大昆仑派应该怎么办。师兄惨死,师傅重伤,菜鸟如何勇敢地面对生活生存下去。成长——代价是不是太过昂贵。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封神演义》。地球小子怎样成长到博弈大佬?开天之前是什么样的世界(肯定不会是老套的混沌神魔路线),封神被坑的通天会甘心受辱吗?国外神系的诸神和国内传统神话的神仙是什么关系,他们又是什么来历?最关键的是无尽的星空到底有什么,是外星人还是……?
  • 太乙仙君

    太乙仙君

    踏遍诸天人未老,蓦然回首已成仙。尔来通天建木八万岁,不及一剑断长生。剑者,斩春秋,断生死,开轮回。少年一朝得道,便直起青天逐日月,做过书生戏白狐,也作僧也作道,也当王侯戏君王;青丘山上求机缘,手捏符篆敲木鱼,笑看天下,管他王朝更迭,管他多少恩怨情仇,我自逍遥坐看万古愁。当苏幕遮握起剑时,大家都知道这世间要不太平了。
  • 末始启终

    末始启终

    许莹从来没想过,从小养尊处优的自己居然可以适应现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时代,还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方霸主。但是,仍有一些谜团等待着自己去解答,身边的那个银发女孩子和她身边神秘的男人,还有那个女孩子认识的各种人。最重要的还有,许莹自己身边的那只巨龙。“我不想再过着这样的日子,难道就回不去了么?”许莹听到了,颇有深意的望她一眼,转身走了。之后,迎来的是她深深的背叛和“时光倒流”。“若琳……”“……”“若琳。”她转身,看到了像是多年未见的许莹。她眼泪充斥着眼眶,说——“我回来了。”
  • 忧郁老公高冷妻

    忧郁老公高冷妻

    她是大总裁,他是弱小的画家,她很忙,他很闲,她和他是最陌生的结发夫妻,他总处处碰瓷她,像一个无赖,人如其名陌小梗,名副其实武殊君,他成了她的天敌。片段一:缠人的陌小梗,“老婆,你吃饭了没?”“老婆,你饿了没?”“老婆,你要去哪?”“老婆,你什么时候回来?”“老婆,你想我没?”“老婆,我想你了。”片段二:撩人的陌小梗,“她就是有点冷了。”“我可不想老婆大人的墨发拖在碗里在洗一次。”“那又如何,反正你不能饿着。”片段三:要睡觉的忍无可忍的武殊君有一天终于忍不住道:“谁是你老婆了,从不见你这样厚颜无耻之人。”“那我还是去睡沙发吧,反正我们结婚的时候,我经常睡沙发的。”感情他还反以为荣,武殊君无语道:“捂热了被窝在去。”“嗯好。”
  • 许你一场倾城恋

    许你一场倾城恋

    景姑娘觉得自从遇到季少后,人生简直就是一场开了挂的水逆!
  • 女配又上位了

    女配又上位了

    “小娃娃,老夫看上你了。”然后……胡毛毛开始了她的上位记。
  • 遇你如暖阳

    遇你如暖阳

    谁不知道京城顾家和金家万年死对头可是,三年后顾家大少爷顾骁接手顾家林家大小姐林诗接手林家关系好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场酒会后二人醒来发现自己和对方睡了一年后传出二人婚讯,整个京城都觉得自己幻听了后来顾骁和林诗才知道,那场意外都是对方设计好了的原来冥冥之中你早就爱上我了啊——顾骁林诗多年以后林诗在顾骁的怀里问,“你不是挺会说情话的嘛,为什么当初追我的时候跟个冰块一样”顾骁宠溺说“怕把你吓跑了”“你不说情话才追不到女孩!”“现在不是追到了吗”林诗嘟着嘴说“你那是靠着你的脸追的”顾骁笑“那还好我有一张可以追到你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