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37800000018

第18章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梁漱溟曾标揭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依序为: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终竟解决了它们的人却极为罕见。梁漱溟是否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我看未必,但他一直在寻求解决之道,这就很不容易了。

“文革”期间,梁漱溟写过一首《咏“臭老九”》,将知识分子的屈辱感表露无遗,一度口口相传:“九儒十丐古已有,而今又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如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假若马列生今世,也要揪出满街走。”他受到了狂涛恶浪的冲击,家被抄,房屋被占,夫人挨打,书籍、信件、字画被焚,手稿被没收,如此惨境,他仍然顽强地活下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资料全无的情况下,梁漱溟写成了学术著作《儒佛异同论》和《东方学术概观》。谁说“文革”期间只有两部学术著作(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和章士钊的《柳文指要》)?梁漱溟的著作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但它们的学术价值比那两部官方认可的“杰作”要高明得太多。

喜欢出风头的人,永远都有风头可出;喜欢冒风险的人,也永远有风险可冒。“批林批孔”运动一起,梁漱溟就认为林彪与孔子既不当门又不对户,风马牛不相及,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加以批判实在太荒唐。北大教授冯友兰曲学阿世,奉旨撰文,铁掌批孔,大出风头,尤其令梁漱溟气愤难平,他写信给这位昔日的弟子,声明与之绝交。当时全中国只有两个人不肯批孔,一个是梁漱溟,另一个是吴宓。梁漱溟认为孔子的思想有糟粕,也有精华,不能一概抹杀。至于林彪,是鬼不是人,完全没有人格。这家伙假扮马克思主义者,编语录,唱赞歌,说假话,既无思想,也无路线,只是一门心思想夺权。将他与孔子强行牵扯,甚至相提并论,是愚蠢可笑的。“林彪欺骗了毛主席,毛主席错认了林彪,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当年,谁会像梁漱溟这样直来直去地说话?他居然认为毛泽东养虎贻患,难辞其咎。这还得了!批判会不断升级,从1974年3月到9月,历时半年,大会小会一百余次,火力够猛够烈,竟然轰不垮这位八十一岁的老人,真是不可思议。梁漱溟有幽默感,而且是非同一般的幽默感,他在批斗会上调侃道:“给我贴大字报,自是应有之举;会上同人责斥我驳斥我,全是理所当然。这种驳斥、责斥,与其少不如多,与其轻不如重。如果平淡轻松,则不带劲,那倒不好。”待到批林批孔运动快要结束时,有人问他对批斗的感想如何,梁漱溟亢声回答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匹夫’就是独自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着只是坚信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没办法夺掉!”这话差点没把那人当场噎死。

梁漱溟最后一次挨批判,则是在打倒“四人帮”之后。1978年2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同时在北京开会,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制定新宪法。在政协会上,梁漱溟再次放炮:“我的经验是,宪法在中国,常常是一纸空文,治理国家主要靠人治,而不是法治……我的话是有根据的。就说最近十年吧,毛主席为了解决刘少奇的问题,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如果按党章,刘少奇是中共第二把手,必须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才能解决问题;如果按宪法,刘少奇是国家主席,必须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解决。毛主席没有那么做,内在的原因据说是刘少奇并非孤家寡人,他在中共党内的上层有不少有力的支持者,他在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中也很有威信。毛主席考虑到首先在党内高层开会就会遇到麻烦,弄不好就会搞成僵局。因此,他采取了非常手段,绕了个大弯子,直接从下边开始,把热情有余的娃娃们鼓动起来,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搞得天翻地覆,国无宁日。结果被冲击的就不单是刘少奇,还有许多其他人,中共的,非中共的都有,倒的倒了,死的死了,好大一摊子!而不是常说的‘一小撮’。毛主席的这种搞法,自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宪法也限制不了他的所作所为。我还想过,为什么毛主席能这么做,而且畅通无阻,一呼百应,反对者甚少呢?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毛主席本人是一位功高如山的人物,可以说他缔造了党,缔造了国家,他的权威太大了。毛主席不加限制地发挥了自己的这种权威,于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毛主席也就从人变成了神,成了偶像。第二,是由于中国的历史,20世纪以前不用说,本世纪以来虽曾有过各种纸上的宪法,但从总体看都没有真正施行过。法统、法制、法治,种种法的观念从上到下,大家都非常淡薄。而对于人治,却是多年来所习惯的……中国由人治渐渐入于法治,现在是个转折点,今后要逐渐依靠宪法和法制的权威,以法治国,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前途之所在,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此炮一放,一大堆罪名噼噼啪啪落在了梁漱溟头上,“攻击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恶毒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诬蔑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批判只是装个样子,谁也不再认真,火力之弱形同挠痒。后来,事实证明,梁漱溟的话讲得对,他的预见也在逐渐成为现实。

汉代民谣曰:“直如弦,死道边;弯如钩,反封侯。”直言者从来就很难有好果子吃。一个人豁出性命,“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单有道德勇气是远远不够的,他必定还得有一种信念作为后盾:天地间有一个我,天地间就多一份正气,浩然正气是不可磨灭的,它与日月星辰相辉耀,与宇宙天地相始终。中国知识分子集体软弱,缺乏独立之人格和自由之精神,就是因为胸中没有养成这股滂沛的浩然之气。梁漱溟写过一副赠友兼自箴的对联,“无我为大,有本不穷”,他的勇气和信心皆源于佛家精神和儒家精神。他具有菩萨心肠,是现世中“观之俨然,即之也温”的君子儒。美国高官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尊称他为“中国的甘地”,也不算太夸张。

1985年11月21日,冯友兰的女儿宗璞打电话邀请梁漱溟出席父亲九十岁寿宴,梁漱溟明确表示拒绝,当天他写了一封无上款的信给冯友兰:“尊处电话邀晤……我却断然拒绝者,实以足下曾谄媚江青……如承枉驾来我家,自当以礼接待交谈,倾吐衷怀”。12月6日,冯友兰回复梁漱溟:

十一月二十一日来信,敬悉一切。前寄奉近出《三松堂自序》,回忆录之类也。如蒙阅览,观过知仁,有所谅解,则当趋谒,面聆教益,欢若平生,乃可贵耳。若心无谅解,胸有芥蒂,虽能以礼相待,亦觉意味索然,复何贵乎?来书竟无上款,窥其意,盖不欲有所称谓也。相待以礼,复如是乎?疾恶如仇之心有余,与人为善之心不足。忠恕之道,岂其然乎?譬犹嗟来之食,虽曰招致,意实拒之千里之外矣。“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诗人诚概乎其言之也。非敢有憾于左右,来书直率坦白,甚为感动,以为虽古之遗直不能过也。故亦不自隐其胸臆耳。实欲有一欢若平生之会,以为彼此暮年之一乐。区区之意,如此而已,言不尽意。

12月24日,冯友兰在女儿宗璞陪同下前往木樨地拜访梁漱溟,两位耄耋老人畅谈“菩提”“涅槃”。宗璞童言无忌,她强调说明,梁漱溟信中指责父亲“谄媚江青”是不问事实的主观妄断,这种态度很要不得,事实上,“父亲和江青的一切联系,都是当时组织上安排的。‘组织上’三字的分量,量您是清楚的。江青处处代表毛主席,是谁给她这种身份、权利的?江青半夜跑到我家地震棚,来时院中一片欢呼‘毛主席万岁’,是谁让青年们这样喊的?居心叵测的女人和小人君临十亿人民的原因,现在都逐渐清楚了。父亲那时的诗文只与毛主席有关,而无别人!可以责备他太相信毛主席和共产党,却不能责备他谄媚江青。我们习惯于责备某个人,为什么不研究一下中国知识分子所处的地位,尤其是解放以后的地位……最根本的是,知识分子是改造对象!中国知识分子既无独立的地位,更无独立的人格,真是最深刻的悲哀!”话不投机半句多,冯友兰父女起身告辞,梁漱溟以亲切的语气问宗璞:“你母亲可好?代我问候。”这再次触到了宗璞的内心痛点,她回禀道:“母亲已于1977年10月去世,当时大家都在‘四人帮’倒台的欢乐声中,而我母亲因父亲又被批判,医疗草率,心绪恶劣,是在万般牵挂中去世的。”对此,梁漱溟为之喟然,他将自己的新著《人心与人生》赠给冯友兰。梁、冯二老的这次(也是末次)相会显然算不上“一欢若平生之会”。蔡仲德著的《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只纪实,不作评,其中气息则不难闻见。

冯友兰一度被梁漱溟踢出门墙,后虽获谅,心头的嫌隙总未百分之百地消除(汪东林的《梁漱溟问答录》是明证),但他对老师由衷敬佩。1988年,梁漱溟逝世后,冯友兰以九十三岁高龄撰写纪念文章,称赞梁漱溟:“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这一评价堪称准确恰当,理应万世不磨。

同类推荐
  • 歌德谈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歌德谈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的谈话集成为两卷,是以歌德为主体和中心的谈话记录,也即一部纪实之作。是有价值或者有意思的经历见闻。这些谈话不仅对于人生、对于艺术和科学富有启迪,富有宝贵的教益,而且它们作为诗人生活直接的速写,还特别有助于人们把从其众多作品中得来的歌德形象变得丰满起来。是一部“智者之书”,凝聚着大诗人和大思想家歌德的思想和精神,是一座“歌德思想和智慧的宝库”。
  • 话说中国-帝王

    话说中国-帝王

    本书主要内容为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晋武帝司马炎等。
  •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

    由于1928年以后每张百元美钞上都印有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肖像,再加上美元身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的重要性,导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形象广为世界各地不少人所熟悉。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这样评价他:“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将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 林肯传

    林肯传

    美国历史最伟大总统的传奇一生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倾心之作富含智慧,启迪人生的经典作品。林肯的主要功绩有:打响南北战争、纸上谈兵的麦克莱伦、浮夸派将领薄柏、激烈的内阁争斗、发布《解放黑奴宣言》、壮烈的葛底斯堡战役、传奇将军格兰特、连任总统、南方军投降等。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掩埋未来

    掩埋未来

    这是一个和我们所认为的现代不太一样的世界……在这里,人人都具有“魔法”的力量,他们,以水晶作为媒介和自然沟通,获取自然中的魔法元素,创造了一个魔法现代文明。但是,来自于邻居——精灵族所发起的战争很快席卷全大陆,诸多国家都被引入了这场战事之中。在战乱的年代中总会产出大量的英雄人物。帕特尼克-斯蒂安枚尔-诺罗克迪亚斯-菲特林。他们三人得到了半神的力量,并在最后的最后拯救了国家。
  • 失忆的宿敌

    失忆的宿敌

    如果说怪盗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那么侦探就是只会跟在怪盗身后吹毛求疵……充其量是个评论家罢了吧!…………再见了名侦探,在宣告世纪末的钟声敲响下,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
  • 时光列车上的你,别来无恙

    时光列车上的你,别来无恙

    我叫萧玖,是个太妹。我本有这自己快乐的追求,有着自己的理想,只是在高一那年,偶然间我遇到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他,从此以后,我的生活开始天翻地覆。而我的眼泪,他的微笑,组成了我的整个青春。列车上偶遇的你,好久不见......
  • 剑断西风

    剑断西风

    一条古道,一柄利剑,一个漂泊多年的人。一场约会让他失去了他心中最珍贵的那份情,从此,恐惧、阴谋、死亡一直包围在他的身边。是奋起,还是沉沦?多年以后,他回到了这条路上,古道依旧,故人已逝,剑上染满了血,西风下,他轻轻的挥舞着他的剑,剑斩断了古道,斩断了西风,也斩断了他的思念。
  • 商仙

    商仙

    十八年前,他被人遗弃。十八年后,他无意间得到修真传承。为了维系修真所需要的庞大开销,孤身一人的他,不得不想尽办法赚大钱。赚大钱最合法的办法当然是经商了。经商的过程当中,碰见各种美女,有过各种奇遇,经历过各种尔虞我诈,这一切成就了一个不朽的商仙传奇。
  • 我们都需要什么

    我们都需要什么

    现代自传散文写了大家看了有所感触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 青少年生活智慧故事

    青少年生活智慧故事

    《青少年生活智慧故事》由许多精选故事组成,分若干章节和栏目,针对孩子的阅读特点和成长需求,是奉献给孩子的一份生活指南和成长宝典。为了让孩子正确理解和辩识故事,每篇故事后面增加了启发性文字,以引导他们对每篇故事做出准确的理解,从而让故事起到应有的教化作用。
  • 调教王爷

    调教王爷

    因为一场误会,她穿越了时空,紧接着就被逼迫,嫁入了殷王府,成了一个陌生男人的王妃,还是一个不被喜欢的王妃。几日后,另一个女子找上门来,嚣张的命令她:“把他还给我,我才有资格做他的王妃!”只是世事难料,男人送走了女子,拉着她一路逃亡,在路上,他们一点点的了解、信任,乃至知心。在她以为会幸福的时候,却变故陡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世相恋

    倾世相恋

    吐血的穿越不说,还被邪恶的未婚夫婿劫持、当成赌注被弃街头,丫的,她发飙了,但是,她赢得了吗?************************************************对不起,我父亲离去的消息,对我实在是难以承受的打击。这本书的坑,算是到此完结了,许多谜底没有解开,也许有第二部也许没有。但现在的我难以从悲痛中爬出来,对不起!
  • 舌门

    舌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