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
1.柳夕
清朝光绪年间。
四海升平,街角百姓民风淳朴,来来往来络绎不绝的人们,奔走在大街小巷。
巷边的儿童还在那光着脚丫子乱跑,有的还在咿呀咿呀学语。
就在那巷角的转口一栋茶馆旁边,一座青女坊内,形形色色的女子在里面卖艺,卖身,只为挣口饭吃,混个日子,转眼却不知几时……
一名叫柳夕的女子,穿着一身素色锦缎,发髻斜插红珠步摇,描的是赛上天仙,又似惊鸿的,抱着一把琵琶坐在正厅纱帘之后,琴音缈缈……但是,比这容貌更胜似一筹的是这一手琵琶,当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啊。
正在午后,不多时便客满,坐在大厅喝着酒水,美人在怀,聆听此曲,倒真是一番享受,更有甚者二楼者,皆为聆听此曲而撑耳。
此曲名叫《临江曲》听说是很久很久之前,一古人留下的残谱……
“柳姑娘,当真是好绝色啊。”一男子手持玉杯,待曲奏罢,便上前于那纱帘,夸赞道。
“周公子说笑了。”那姑娘说罢便要离去,不欲多逗留。
可惜,那公子给了那老妈妈一锭银子,那老妈妈见着钱,眼都笑的睁不开了,呵呵笑着忙拦下柳夕,悄声劝道:“姑娘可别折煞我,那公子金贵着呢,是个风雅人,不妨听听。”
老妈妈眼睛瞥了一眼公子,瞧着还在那站着,便对柳夕笑了笑,见着人有些动容,便轻轻拍了拍柳夕的手,示意她别走。自己转而去了周公子那。
悄声道:“哎,公子啊,不如去楼上雅间,与柳夕姑娘只弹琴,不说爱可好!”
老妈妈不是逼良为娼之人,她自知柳夕不愿卖身,也不逼迫,留着柳夕为青女坊弹个曲子,增添点气氛,这倒也好了,这一曲一曲弹得,倒是弹出了名堂。
连京城富贵的东家二少爷都给听来了。
“那边更好,多谢妈妈,在下早就仰慕柳夕姑娘的琴艺,如今倒真是得以成全了。”那周公子也是个得体之人,也就是那些时候听闻的柳夕而后来的。
瞧着旁人继续寻欢作乐,也并没瞧见这边多少,老妈妈使了个眼色让一旁的小丫头带着柳夕去了楼上雅间,自己这边从中间楼梯引着周公子去。
不多时,靠东的一间屋里,柳夕早就等候多时,中间隔着一屏风,周公子坐下后,老妈妈给人倒了一杯茶便悄悄关上了们,出去了。
“姑娘,这一曲临江可真是还原当年赵溪所在之时之境,在下佩服。”周公子谦虚道。
“公子过奖了,听闻公子乃是好乐之人,其造诣可是这北京城中佼佼者啊,能得公子夸奖,是小女子的荣幸。”柳夕不紧不慢的说道。隔着屏风,透过屏风上的绣花纱倒是隐约看得出此人是个儒雅之人。
“不如,姑娘为在下弹奏一曲。”
“不知公子想听何?”
“一曲,《凤求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