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激励孩子也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掌握基本的方法。并不是所有的激励对孩子都有好处,错误的激励方式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很多父母都知道运用激励手段去鼓励孩子,但真正做起来却始终不得要领。他们要么一味地赞赏夸奖孩子如何如何,要么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过于简单化,如此等等,不仅对孩子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甚至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从一定意义上说,激励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好同样会对孩子产生伤害。成功的家长应该是一位善于激励孩子的艺术大师,成功的激励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激励原则,灵活地运用激励的方法与技巧,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
1.适时地激励孩子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成人在受到重视或褒奖时,能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更好。孩子也是这样,受到了表扬,做事就会积极主动,特别是受到他们所信赖的人,如父母、师长的表扬,孩子将更加自信,更加努力。但如果孩子通过努力获得了成绩以后,家长却反映冷漠,未能及时给予鼓励,这对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学会适时地激励孩子,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家长们应仔细地研究与思考如何去激励孩子,并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
下面这个案例,就使人很受启发:
王丽的儿子王星,在四岁时曾经做过一次扁桃腺手术,嗓音因此变得很粗,唱歌时常受到小朋友们的嘲笑,他因此而产生了自卑,一到上幼儿园的时间,就又吵又闹不愿去。为此,王丽本想告诉孩子嗓音不好是遗传,妈妈的嗓音就不好,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想如果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可能就会对嗓音永远没信心了。经过一番思考以后,王丽告诉孩子唱歌不好听,必须多唱、多练。例如一些著名的歌唱演员,开始时嗓音并不好听,他们经过一番勤学苦练以后,最终成为了歌唱家,你应该多向他们学习。从此以后,小王星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播放VCD并拿起话筒练唱。后来,王丽让小王星把练好的歌唱给别人听。开始时小王星死活都不唱,王丽觉得自己这时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鼓励孩子向这艰难的第一步迈出。王丽让儿子先小声地唱给她听,并说我们小星星连做手术都不哭,唱一首歌算什么呀!小王星是一个勇敢而又有出息的好孩子。小王星在妈妈的鼓励下,不好意思地小声唱了一遍。王丽马上鼓掌,表扬小王星唱得好,是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王丽又让小王星唱给全家人听,有时来了客人就唱给大家听。在妈妈的不断鼓励下,小王星上学以后识谱能力和唱歌都很优秀。不久,小王星又报考了红领巾广播电台的业余少儿播音员,主考老师对他的嗓音非常满意。小王星还经常为学校组织的联欢活动做主持人,他每次主持节目全是自己采访、策划。
人们总是对那些美好的事物回味无穷。别人的一句赞美,一个称赞的表情,足以令人终生难忘。家长们平日和朋友交际应酬时,一副客客气气的表情,称赞起别人更是得心应手。其实家长们有所不知,这对你的孩子也非常有效。受到家长称赞的孩子,一副喜气洋洋、信心十足的表情。失败了的孩子,也需要家长支持,才能渡过难关。
家长赞美孩子不应小气,只要是发自内心地给予孩子真诚地赞美,孩子的内心就会被激发出无穷的热情,他就能做好一切。因此,只要孩子表现出了可取的地方,家长就应加以肯定。
2.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你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加以肯定,提高孩子的自信。
也许你会说,孩子需要找出闪光点加以肯定,道理我也知道,但是,孩子贪玩,不用功,品行不端,还经常存心气我,让我怎么夸他?其实,任何孩子都不会一无是处,关键是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理解孩子的心情。
孩子不可能没有值得父母肯定的优点,不信你试试,找出孩子的哪怕小小的优点,加以充分肯定与鼓励,一般均可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
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缺少爱,或由于学习上屡屡失败,使他们丧失了自信,表现为消极沉沦,或者顽劣不堪。对待这样的孩子,一般的鼓励、信任多半已不能奏效,批评或表扬都难以刺激他们的上进心。这些孩子是否真的不可救药了呢?依照教育心理学来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些“懒散”或“顽劣”的学生,实际上在他们心底,仍然蕴藏着自我肯定的需求。自卑感并不是自甘沉沦,恰恰是因为希望成功,希望被重视、被信任的心理过于迫切,而又害怕失败,为免于出丑,才故意懒散,不努力,来为自己找借口与“理由”。至于另外一些喜欢捣乱的孩子,则是因为自尊得不到实现时,儿童心理支配下的一种反抗行为。也是对父母“看不上”自己或“不看重”自己的一种抗议。所以,这样的孩子,你管得愈严厉,他们愈不吃你那一套。由此可见,即使你的孩子是所谓问题较多的孩子,他也有“闪光点”。
要改变问题较多的孩子,惟一办法是在他们身上找出“闪光点”,诱发他们内心深处希望得到大人、得到集体尊重的渴望,把它变为追求进步的动力。你要满腔热情地设法为他们创造适当的环境,给他们提供显示自己“闪光点”的机会,让他们切切实实地品尝到受信任、受尊重的喜悦,切切实实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只有当你以真诚的态度去接近孩子,找出他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并加以表扬时,孩子才会真正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充满信心。
3.因人制宜,激励孩子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激励孩子的常见方法措施中,奖励手段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父母奖励孩子,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但无论如何,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他们的个性特点。
(1)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
如果在大人和孩子之间已形成了亲密无间的关系,那么奖励可以采用微笑、手势、点头或亲切的言语,及时地说些鼓励的话:“虽然你很小,但是你一向很勇敢”,“加点油,你就会成功”,“在小组里大家都听话,你当然也会听话”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让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有效方法。
有时为了奖励表现良好的孩子,可以答应(既已答应,当然要实现诺言)带他去公园、儿童乐园、看电影等等。
(2)赠送礼物
进行奖励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赠送礼物。但是只有在特殊场合才采用这个方法,不然孩子由于自私自利的动机才听话,便产生引导不当的后果。一般可以赠送给孩子的礼物应是玩具、书以及其他可供欣赏的东西。
(3)当着孩子的面褒奖他的良好品行
在家里或在关心孩子的熟人中间,当着孩子的面褒奖他的良好品行,是一种独特的奖励方法。大家所谈的一切会给孩子良好的影响,他的行为得到了好评,使他感到无比的愉快。
当晚上全家在一起喝茶的时候,妈妈说:“今天阿玲的行为使我感到高兴,由于工作忙下班晚,耽搁了接她回家的时间,她没有因此而不满和抱怨,还帮助阿姨打扫房间,收拾玩具。”
奶奶同下班归来的父母这样说:“你看,今天伊伊趁我在准备晚饭的时候,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怎么能不欢欣鼓舞呢?
(4)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作为奖励
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作为奖励,这能给孩子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孩子都渴望像父母那样做家务事。父母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劳动作为奖励,例如,洗手帕、帮助妈妈摆好桌子准备吃饭、帮助爸爸修理自行车和无线电、检查地板打蜡机是否良好等等。参与大人所做的事,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快乐。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听到孩子对同龄儿童说:“我和爸爸一起……”,“我和妈妈一起……”等等时,孩子感到多么自豪啊!
当然,大人在进行奖励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只有让孩子有新奇感,并因花费了精力而感到愉快的劳动,才能使孩子体会到获得奖励的滋味。
(5)像上级对下级那样给孩子分配任务
奖励孩子时,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像上级委托下属执行重要而光荣的任务那样吩咐孩子。
不断地委托新任务让孩子负起责任,以此让孩子产生责任感。孩子知道担任上级指派的工作是不寻常的,在孩子看来这是光荣的、享有荣誉的事。这个方法对那些不愿劳动及不听话的孩子特别有效。
(6)预先进行奖励
有时孩子还未开始行动父母就给予奖励,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这样做会使孩子感到被信赖而充满信心去行动。“不应该让大人提醒才去好好地做,要知道你已经是个懂事的大孩子了!”“你是个认真、用心的男孩子,做这件事一定会使我们感到满意。”这种奖励方式要建立在暗示、激发孩子自强自爱的基础上。
激励孩子也要讲究“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鼓励方式,适合于不同的孩子。因此,家长应全面地、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这样,你一定能找到最适合于你的孩子的教导方法和鼓励方式。
4.千万不要把鼓励和表扬简单化
有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家曾说过:如果问我为什么可以成功,我想我教育成功的基础就是善于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
善于鼓励和表扬孩子是一种艺术。现实中许多家长往往把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简单化。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小刚放学了,爸爸看他身上脏兮兮的,于是问道:你是不是与同学打架啦?看你浑身脏兮兮的!小刚说没有,是课外活动时参加义务劳动时弄的。爸爸听了说:“嗯,不错,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很好。今天咱家擦地板、浇花的义务劳动也交你了。我知道你是个非常热爱劳动的孩子。”
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廉价的表扬。这样不负责的鼓励和假惺惺的表扬让孩子感觉很不舒服,在孩子心里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你们讨好我、哄我继续干你们想让我做的事情。因为许多孩子本来是自觉自愿的去做某件事,这样的恭维话一出口,他们觉得似乎是上了家长的圈套,尤其那些对家长很逆反的孩子更是如此。最后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是,越鼓励和表扬的事情我就越不干!
这种鼓励和赞扬简直和夸人家弱智一样,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许多家长喜欢说孩子真聪明,这样,孩子会容易形成这样的印象,做成一件事情是因为自己聪明,而做不好则由于自己还不够聪明。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便很容易以为自己不够聪明而放弃努力,遭遇挫折和失败以后也不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成功?
多鼓励孩子这个做法是没有错的,出发点也是对的。所以每当看见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应当这样对孩子说:“你真了不起,会为父母着想了!”如果这次的考试成绩有了进步,虽然心里还不是很满足,也应说:“来啊,为你这次取得的进步庆祝一下!”
的确,从一个苛刻的家长转变为善于鼓励的家长也实在是不容易,但更要注意不要过分和过头。
面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我们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但这不能作为结束,不能让孩子产生满足和沾沾自喜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还有什么问题和不足,在已经获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美国心理学家巴斯德说:“对于学者所获得的成就,是恭维还是挑战?我需要的是后者,因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而后者却是鞭策!”
所以千万不要把鼓励和表扬简单化,要对那些超越自我的行为和精神及时地评价和赞誉,而不是对那些本来熟稔于心的事情做出表扬,做不好的话,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5.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
表扬与批评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强化孩子优秀品德的形成。在家教过程中,许多父母十分注意发挥表扬与批评的积极作用,取得了教子育女的良好效果。然而,有的父母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表扬与批评对激励孩子成才的重要意义。不善于运用表扬与批评这一行之有效的家教手段,影响了对子女的教育质量。因此,把握表扬与批评的重要原则是教育好孩子的必由之路。
(1)表扬与批评要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有的父母对表扬与批评的真正意义不十分理解,要么不重视表扬与批评,要么对表扬与批评运用不当,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其实,表扬与批评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鼓励孩子发扬长处,督促孩子克服缺点,让孩子分清是非,辨明善恶,懂得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不正确的,从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有的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比如孩子见到路人受伤,帮助送往医院,这本是助人为乐的好行为,父母不但不表扬,反而斥责孩子多管闲事;孩子要带着家里的劳动工具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劳动,这本是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的表现,父母不但不表扬,反而批评孩子是“傻瓜”、“胳膊肘往外扭”;还有的家长把孩子当作“出气筒”,借批评之机发泄自己的怨气。这些作法都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相反会在孩子的心理上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对孩子进行表扬与批评,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做到有利于孩子振奋精神,有利于孩子明确方向,有利于孩子的成功和进步。尤其是对孩子的批评,一定要有利于对孩子施加积极影响,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2)表扬与批评要实事求是
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评价要力求客观、公正,对是对,错是错,不夸大,不缩小。无论是表扬或批评,都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表扬不要过分,否则容易使孩子造成错觉,认为自己什么都好,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只爱听赞扬话,不愿听反面意见。长此下去,就会影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
孩子有了缺点和错误,批评要及时,态度要恰当。但批评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成长情况,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恰如其分。不要抱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对孩子无情地挖苦,甚至于打骂。过分严厉的训斥和一味的指责,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使孩子失去前进的勇气。一些孩子与家长关系紧张,有的甚至离家出走,这与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教育态度和方法失当有直接关系。
(3)表扬与批评要以父母与孩子拥有良好的情感为基础
有的父母对孩子进行表扬与批评,能够引起孩子内心的波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的父母对孩子进行表扬与批评,孩子却无动于衷,甚至表示反感。究其原因,有父母表扬与批评的态度方法问题,也有孩子的认识和接受水平问题,但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父母与孩子的情感基础问题。如果父母与孩子情感相容,亲密无间,无论是表扬或批评,孩子都会认为这是父母对自己的爱,是为了自己好,因而乐于接受;如果父母与孩子关系不融洽,存在情感障碍,即便是表扬,孩子也会听着不顺耳;对批评,更会认为是在挑自己毛病,与自己过不去。这样,哪里还谈得上好的教育效果?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很好地爱孩子,多关心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4)表扬与批评要符合孩子的个性特点
父母对孩子进行表扬与批评,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根据孩子的性格、志趣、爱好和接受能力等不同特点,采取最佳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施予表扬与批评。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和风细雨式的交谈;有的孩子把轻描淡写的批评当作耳旁风;有的孩子做了好事或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时,只要父母伸出大拇指,说上一声“好小子,真棒!”他就会高兴得不得了,就会加倍努力……所以表扬与批评要因人视情而异,做到“对症下药”。
(5)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
成长中的孩子天真烂漫,他们渴望父母给予精神鼓励。父母要多看到他们的优点,坚持做到多表扬,少批评,不断强化他们进取向上的精神力量。对表现暂时差一些的孩子,父母更要注意多表扬,要努力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一点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千方百计地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立志向上的进取心。后进的孩子就像久旱不雨的禾苗,需要及时浇灌。父母在关键时刻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往往能够改变孩子的人生,这是家教实践所证实了的。
6.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奖励方法应有所不同
奖励可带给孩子意想不到的动力,引导孩子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不过,奖励必须因孩子的不同特点而有所改变,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要采取不一样的奖励方式。
奖励孩子只要能使孩子明白家长褒扬了什么,贬抑了什么,从而给孩子动力就足够了。不要在技巧层面上计较太多东西。特别对较幼小的孩子更是这样。现在有些人往往把很简单的东西,搞得很复杂,使人不得要领,其实奖励就是奖励,不用分得太细,太细了反而让家长无从下手去把握。
(1)对幼小孩子的奖励,应以精神为主
如果在大人和孩子之间已形成了亲密无间的关系,那么奖励可以采用微笑、抚慰、手势、点头或亲切的言语,及时地说些鼓励的话:“虽然你很小,但是你一向很勇敢”,“加点油,你就会成功”,“在小组里大家都听话,你当然也会听话”,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让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有效方法。
年龄稍大些,孩子已懂得精神赞美重于物质奖励。
比如幼儿园大班为一名叫冬冬的孩子过生日,大家向他祝贺:送贺卡、赠玩具。但是这个孩子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老师所讲的话:
“冬冬是应该获得这份礼物的,因为他表现得很好,能帮助小朋友并且很有礼貌。在家里听爸爸妈妈的话,关心有病的奶奶。在这一年中,他一下长得像一个大人了。”
第二天他拿着小朋友赠送给他的相册对妈妈说:
“妈妈,您要去商店,您就去吧,我可以照顾家,照顾奶奶,老师说我已经是个大人了。”
(2)对低年级孩子,应清楚而具体地奖励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开始上学就表示孩子已经懂事了,事实上,许多一年级的孩子,心智成长仍然停留在幼儿阶段,因此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鼓励的次数要多,而且要将鼓励的原因和具体的行为告诉他们。例如当你发现孩子今天表现得不错时,不能只是说“嗯,你今天表现得不错”、“很好”,而是要清楚地告诉他:“你今天没有把衣服弄脏,而且又很快把习题写完,很好哦!”这种清楚而具体的奖励方式,才能使孩子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什么行为是父母所期望的。
此外,一年级的孩子通常没有很清楚的是非概念,他们会一再重复曾经被挨骂或被夸赞的事情,而且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好孩子、是对的。因此,父母对于孩子的良好行为,必须当场给予鼓励,而且不断地重复,使孩子产生“这样做才是好孩子”的意识,进而才能渐渐地朝着这些行为去发展。
对于这些孩子,即使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擦……对于得到它的孩子来说,最大意义是一种象征,象征某方面或某个行为受到大人的肯定和欣赏。
(3)对中年级的孩子,应制造奖励的机会
三、四年级的孩子从年龄和心智发展来说,已经可以按照父母的期望或既定的目标去学习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父母的理想,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渐渐区分为“受夸奖”及“常挨骂”两种类型。对于“常挨骂”型的孩子,有不少父母会有“真叫我不知如何奖励他”的烦恼。其实,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只是父母在注意他的缺点时把优点忽视了。
对于缺点较多的孩子,父母除了经常提醒他的优点外,还可以为他制造“奖励的机会”,也就是除了根据事实给予鼓励外,附带地给予孩子其他方面的奖励,使他产生某种自觉,而朝好的方面去发展。例如孩子不爱整齐,常把周围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可是却对美术很感兴趣时,父母除了夸赞他的美术外,还可鼓励孩子:“何不设计一个漂亮的百宝箱,既可以放许多东西,还可以美化书桌呢!”这种利用孩子的兴趣(或优点),鼓励孩子去改变其他缺点的方式,会比正面的责骂更为有效,同时孩子由于不断地获得父母的鼓励,也较容易对自己产生信心。
然而制造“奖励的机会”的方式不可操之过急,刚开始只能为孩子制造一两个机会,等到孩子完成了,并得到父母的赞许后,再渐渐地增加其他机会。如:“这学期总成绩比上学期进步的话,我带你去滑雪”,或“今年底你要会弹贝多芬第×号×曲,妈妈替你买一件漂亮的礼服”,最初小孩或许会为奖品而努力,而在努力过程中,则可体会到自己进步的喜悦。
(4)对高年级孩子的奖励,真实诚恳最重要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的个别差异愈来愈显著,所以要给予孩子奖励之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个性与想法。一般来说,五年级的孩子思想较敏锐,是非观念也较清楚,因此,父母根据具体事实给予鼓励的态度就愈来愈重要。这时,不适合用对待一年级孩子的口吻,如“你很乖喔!”、“你很听话喔!”来鼓励五、六年级的孩子,更不适合用夸张或过度的方式奖励他们。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比较希望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他们,也就是以诚恳而富建设性的话来勉励他们。例如当孩子成绩较好时,他可能不再需要听到“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话,而是希望听到“这表示你很认真,你的辛苦得到了回报,我很为你高兴”之类较恳切而实在的话。
奖励五、六年级的孩子时,父母说话的语气或脸部的表情也须格外注意。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较敏感,父母的态度不诚恳或带有命令式的口吻,会使孩子不易接受,甚至产生反感的现象;相反地,若是父母的表情温和,语气也极富有感情时,孩子不但易受感动,而且较乐意接受父母的勉励。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奖励的功效。
总之,奖励要有的放矢,只有对自己孩子的情况十分地了解,你的奖励才会起到预想的作用。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智的发展并不一样,家长平时应多留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孩子做出奖励。
7.教会孩子掌握自我激励的方法
做任何事情第一步都是最难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中国古谚是千真万确的。我们要让孩子迈出生活中都要经历的第一步,才能奠定一生的良好基础。当孩子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你就得鼓励他去行动,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一般来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就会使孩子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
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掌握自我激励的方法,不断激励自己去实现目标,取得成功。怎样教孩子自我激励呢?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制定自己成功的目标
告诉孩子要在心里确定自己希望达到的成功目标。如果随便地说“我要取得成功”是没有用的,要让孩子确定一个具体的成功目标,比如数学考试要达到95分以上,一定要学会把英语音标很标准地读出来等等。
(2)让孩子知道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教孩子确确实实地决定,他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多少代价去获得成功。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这回事,想要有收获,首先得付出努力。
(3)要有进步的紧迫感
告诉孩子应该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日期之前达到自己的成功目标。没有时间表,前行的船永远不能靠岸,有了时间,行动的脚步才会产生紧迫感。
(4)教孩子学会为自己的理想制定计划
让孩子拟定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要想“行动”,就不能够再耽于“空想”。
(5)每天朗读自己的计划
建议孩子不妨每天两次,大声朗诵自己写下的计划内容。一次在晚上就寝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后——当他朗诵的时候,他就会看到、感觉到,并深信他已经实现了这些目标。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以上步骤是经过已故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详细审查过并认可的,这样会让他有更大的信心。爱迪生终生深信并实践这五大步骤——他知道这些步骤不仅是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伟大目标的必经之路。
当孩子成功的时候,告诉孩子应该感到自豪,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应该自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
自我激励可以提高自我形象,从而使孩子能有上佳表现,而上佳表现反过来让孩子更有理由自我激励,从而推动孩子取得更大进步。
当孩子遇到挫折、遭遇失败的时候,也要让孩子懂得吸取失败的教训,并勉励自己再接再厉,决不气馁,让他对自己说:“如果换一种方式行事,或者再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一定会成功的。”总之,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让孩子自己把已经完成的事情,或是即将去实践的事情化成一种成功的动力,不断进步,这样才能放飞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