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激励,就没有孩子学习的成功;没有激励,就没有孩子成绩的进步”这一新鲜而经典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学生家长所接受,已也被许许多多活生生的实例所证实。
激励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心态,被激励是孩子内心的迫切需要。当父母懂得经常正确地对孩子进行赏识与激励时,孩子的人格品性就会愈加健全完善,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便会不断增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良好行为和心态便会不断产生。相反,如果孩子总是受到批评,遭到抱怨,那么,孩子的情绪就会愈加低沉,甚至会丧失自信。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成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
激励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剂。为了孩子,请父母慷慨地给你的孩子以激励吧!
1.激励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阳光
激励是一种心态,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激励教育源于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孩子与父母健康互动、孩子幸福成长的教育。
教育专家指出:激励犹如孩子的营养剂。只要父母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由衷的激励之词,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使学坏了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
美国新乔治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亨利·格达德曾使用一种测量疲劳程度的能量测定仪,做过一个有趣的测试。当他对疲倦的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时,能量测定仪上的指数急速上升;相反,当斥责孩子时,指数便会突然下降。
虽然关于激励效应的生理发生机制,至今尚未见到明确的研究结果(有人假设可能与激活情绪中枢杏核激素的分泌有关,导致整个机体的活动水平提高),但事实早已证明了激励效应的存在。
有一位艺术素质很高的学生考音乐学院时意外落榜,这使他非常懊恼和沮丧。家长不知如何是好,便向孩子的老师请教办法,老师说需要对孩子给予激励教育。后来,家长在老师的启发下,写了这样一句话压在孩子的书桌玻璃板下面:“卓越人才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这张字条使那个学生震动很大。从此,他把贝多芬的这句名言当作座右铭,继续发奋学习,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成功。
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将赏识当成一种生命需要,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杰出的科学家居里夫妇在提炼化学元素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因此获得了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最高荣誉——戴维奖章。这是一枚刻有居里夫妇两人名字的金质奖章,极为珍贵。居里夫妇非常赏识自己的孩子,把它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赠给了年仅6岁的女儿。女儿一直珍藏着这份非同寻常的礼物,并把它作为激励自己为科学事业而献身的动力。后来,居里夫妇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孩子的内心需要得到赏识和激励,尤其是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更需要激励。而且,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
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得来的。也就是说,这时他们尚未形成对自己的稳定的评价。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许多父母却不愿把赞赏和鼓励带给孩子。他们以为,只有“严厉”才会对孩子起作用。他们甚至把“严格”理解为态度生硬甚至对孩子进行责骂、训斥,把严格与鼓励、赞赏截然对立起来,认识不到表扬、赞赏的独特魅力。
倡导激励教育,击中了现行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弊端——抱怨。
抱怨教育的特点是,为了让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让孩子快,老说孩子慢;为了让孩子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总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负面情绪恶性循环,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走向失败。激励教育恰恰相反,希望孩子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积极鼓励。
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环境的制约,中国的多数孩子是在抱怨教育中长大的。中国家长要对自己固有的教育思维进行彻底的否定是非常痛苦的。但这是必须的,更是有价值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你要对生命负责,你要对孩子将来步入现代社会负责。
激励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一提到激励,很多家长本能地把它理解为表扬加鼓励,实际上这完全误解了激励教育。
激励的本质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被看得起。中国古语说:“士为知己者死。”为什么愿意为知己者献出最宝贵的生命呢?很简单,三个字:看得起。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
在中国,有些家长的激励往往是功利性的激励,目标就是一个分数,视分数为孩子的命根。如果孩子的成绩上不去,家长就感到激励不管用了。
有的家长,孩子得了第一名,就不许孩子再得第二名;孩子当过三道杠的大队长,就不许孩子当两道杠,否则就是丢了自己的面子。这就是所谓成功家长的心态。许多失败的家长也不宽容孩子,强烈的补偿心理反而使他们把孩子当成生命的最后赌注。
许多父母将教育孩子当成一件苦差事。他们常说:“再熬两年,等孩子上幼儿园就好了。”“等孩子都上了学,我就苦出头了。”
如果我们用激励的心态去教育孩子,把孩子当成天使去培养、关爱、欣赏,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起来,我们的心中就充满着愉悦,就会觉得生活是如此快乐。
2.“皮克马利翁效应”:激励可改变孩子的一生
激励一旦成为教育者的信念和心态,就会化为一股神奇的魔光,照耀孩子的心灵。
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颇值得老师和家长去理解的名词叫“皮克马利翁效应”。
皮克马利翁是萧伯纳笔下的一个主人公。
书中的皮克马利翁是塞浦路斯王子,由于正值青春年华,便经常幻想有朝一日能跟一位美女相约出游。
也许是越想越痴迷吧!皮克马利翁竟然请来了多位雕刻师,依他描述的形象,雕了一座美女塑像,与其朝夕相处。这种真情感动了天上的神,神赋予塑像生命,让她和王子结婚。从此世界上也就有了塞浦路斯人。
后来,是罗桑沙和杰柯逊两位心理学家,将其意义引入教育学中,而成了“皮克马利翁效应”。
“皮克马利翁效应”的核心理念正像中国话所说:“汝心信其可行,虽移山倒海之难,孩子也能轻松做到;汝心信其不可行,虽摧花折木之易,孩子也难有所成。”从社会心理学来说,这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则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美国专业作家马尔科姆·戴尔科夫,正是因为受到“皮克马利翁效应”的激励而改变了其一生。
戴尔科夫小时候住在伊利诺斯州的罗克艾兰,无依无靠,生性十分卑怯。1965年10月的一天,他的中学英语老师露丝·布罗奇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读完了小说《捕杀一只模仿鸟》末尾一章之后,接下去续写另一章。
戴尔科夫写完作业交了上去。事隔多年,后来他已记不清自己当时究竟写了些什么特别的内容,也记不起布罗奇夫人给他打了多少分。但他的确记得——并且永生不忘——布罗奇夫人在他的作文簿页边批下的四个字:“写得不错!”
就是这四个字,改变了他的一生。
“我从不知道自己能干啥,将来做什么,”他回忆说,“可读了老师这四个字的批语,我回家立刻写了一个短篇小说——这是我一直梦想要做但又决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
在接下来的学校时光里,他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并总是带给布罗奇夫人评阅。布罗奇为人严肃而真诚,不断给他支持和鼓励。后来他被提名任那所中学校报的编辑。由此他越发自信,眼界也变得宽阔,就这样开始了卓有成就的一生。戴尔科夫确信,如果不是因为老师在作业本上写下的那四个字,他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成才也是由于继母激励的缘故。
拿破仑·希尔从小曾经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每当村里的母牛走失了或是树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个人都会认定是他做的。甚至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很坏。人们都认为母亲死了,没有人管教是拿破仑·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对别人的态度无所谓了。
那是父亲再婚的日子,大家都不知道新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希尔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妈妈放在眼里。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到每个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希尔的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聪明的本性诱导出来。”
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对一个人有这种信心,这个人就会成功。
别把激励的本质简单地看做表扬加鼓励,否则就是误解了激励教育。激励教育的精髓,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被看得起。
3.激励是迸射孩子热情和活力的源泉
今天的教育,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教育现状,不很令人乐观,其原因众所周知。
和我国某些独生子女父母的观念相比较,美国人的父母观很有参考价值。
美国父母认为,与其从物质上给孩子许多许多,不如从精神上多给他们一些激励,让他们满怀热情和充满活力,通过个人奋斗,去寻求幸福。面对教育心理学家的提问:“你想给孩子一条鱼还是一根钓鱼竿?”美国家长宁肯选择后者。
有一本印刷精美的《福布斯》杂志封面上展现的是一位穿戴讲究、事业有成的父亲正将装满铁锯、扳手、锤子的工具箱交给他的小女儿。女孩儿尚未成年,还得举起双手才能接过这沉重的木头箱子。
《福布斯》在对全美国大企业总裁们调查后得出的印象是,当今的有钱人似乎争着抢着向世界宣布,他们更愿意给孩子们工具箱,而不是万贯家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大量的事实证明孩子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激励,是给他们注入前进的动力;而要使自己的孩子变得懒散无度,成为纨绔子弟,惟一的做法便是使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将来有没有依靠。最先向人们提出警示的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一个世纪前,卡内基是美国数一数二的富翁,名气不亚于当今《福布斯》一年一度评出的全球首富。卡内基把相当于现在35亿美元的财产捐给了图书馆和其他事业,只给了在他62岁时出生的女儿玛格丽特一个小小的零头。直到今日,卡内基大学仍是美国东部的著名学院。
卡内基的做法对于后人有深刻的警示作用。很多有钱人不知不觉地就把孩子们搞垮了。亿万富翁、投资银行家阿仑说:“如果你是个有钱人的孩子,第一次拿到的薪资就显得意义不大,因为生活中你的确缺失了一样最宝贵的东西——热情。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的父亲与硬币的故事,则更令人深省。
当布瑞纳中学毕业时,富有的父亲只送给他一枚硬币作为礼物,并语重心长地嘱咐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去闯一闯吧!”后来取得很大成就的戴维·布瑞纳回首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今生今世父亲送给他的“最好礼物”。
近代的一些世界级大人物,他们更加知晓给孩子鱼竿比只给他们鱼吃更明智、合理。英国首相梅杰之子詹姆斯18岁时高考落榜,只好自谋生路,到一家商场里干装卸和搬运的重活。为了维持生计,他还得干另一些杂事,帮助推销袜子、内衣、猫狗食罐头。
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如此,譬如毛泽东,他的儿子毛岸英求职时,毛泽东给了他一袋子小米,让他到延安去和老乡一起生活,后来毛泽东又把他送到朝鲜战场上,他牺牲在那里。刘少奇曾是国家主席,但他的孩子却去学理工,不走入权力圈子。这些人都是很有远见的人,他们知道应该怎样激励孩子,不给孩子以庇护。
4.激励教育可激发孩子的巨大潜能
人的精神能量一旦爆发,天赋的火花一旦点燃,孩子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我们应该坚信自己的孩子“行”,哪怕他是一个弱智的孩子,一个有残疾的孩子,也绝不会没有出路!19世纪与拿破仑齐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不就是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吗?
在为一位老画家庆贺90寿辰的时候,有记者问:“您的启蒙老师是谁?”他说:“我的父母。”其实,他的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但他们从儿子画第一张画起就不断地赞美地、赏识他:“我们家要出大画家了!”这使他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激励孩子有着惊人的魔力,它是激发孩子巨大潜能的法宝。
在一次保龄球大赛中,一位年轻的选手脱颖而出,过五关斩六将,夺得了大赛冠军。有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年轻人微微一笑,指着他的爸爸说:“这得感谢我的父亲。他是一位不寻常的父亲。每当我出手时,我想到的都是‘全中’。”大家把目光投向他的父亲——一位心理学家。
父亲站起来,缓缓地说:“我认为自信心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记得我第一次带他去打保龄球,那是我一个朋友开的保龄球馆。我想,为让儿子找到打球的感觉,就要提高他的成功率,以激发他的兴趣。我请朋友把球的数量增加一倍,这样儿子的成功率便提高一倍。于是,第一次打球,就全中了,儿子旗开得胜,乐不可支。”
“从此他就很愿意打保龄球,因为每一次他都能找到成功的感觉。随着儿子技术的提高,保龄球的数量逐渐减少,达到标准数量,儿子也是百发百中。这时,儿子的自信心已经坚不可摧,没有失败的阴影干扰他。”
父亲的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正是父亲长久以来不断地激励儿子,让他时刻有“成功的感觉”,才使得儿子的潜能得以激发,最终使儿子成为职业保龄球选手。
我们必须把孩子的人生当作跑道和战场,不停地为他们鼓掌欢呼,为他们“加油”。我们要培养孩子“一千次被打倒,也相信自己第一千零一次能够站起来”的胆量和气魄,使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
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一家人相依为命。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养活一家人,儿子也知道生活的艰辛,一直都很懂事。
有一天,儿子眉头紧锁,闷闷不乐,显得心事重重。
父亲把一切看在眼里,关切地询问。儿子先是怎么也不肯说,后来才吞吞吐吐地说:“同学们都有自行车,只有我没有……”
父亲沉默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
又过了几天。
儿子惊喜地跑回家,对父亲说:“爸爸,给我两块钱吧。我要玩转盘游戏,转盘上有自行车。”
父亲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神,没说什么,把钱递给了儿子。
儿子欢天喜地地去了,不久便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我是世上最不幸运的人。”儿子忧郁地叫嚷着。
父亲意识到自行车对儿子的重要性,若有所思地转身走了。
第二天,父亲让儿子再去试一次运气。儿子有点迟疑,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还是拿着钱去了。这回,大喜来临,儿子一蹦一跳地跑回家,对父亲说:“我中了,我中到自行车了,我是世上最幸运的人,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
若干年后,儿子事业有成,拥有了不薄的家产。但他一直保存着那辆自行车。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提出:“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地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我们中国家长的爱心是最博大、最深沉的,可教育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学会激励,就可以掌握打开孩子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所有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家长的责任是激发孩子把潜能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父母应为孩子不停地鼓掌欢呼,为他们加油鼓劲。
5.一句鼓励可塑造孩子成功的人生
日本作家佐藤爱子小时候并不怎么爱好文学,几乎从来不读小说。在27岁前,她与文学没有任何缘分。她之所以会对文学产生兴趣,完全源于他父亲看了她的信后,随口说的“这孩子写东西很好”。
佐藤爱子在书中这样回忆道:“这句话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父亲的话鼓励了身处逆境的佐藤,让她发挥了才能,并成为了知名的作家。随口的一句话改变了她的一生。
人的能力被认可以后,就会产生加以发挥的心理。特别是能力被敬仰的人认可以后,其效果更好。佐藤女士之所以从事文学创作,其奋斗的动力就是她父亲的认可。
曾在日本NHK电视台任妇女少年部部长的江上藤女士,小时候常常有人说她长得丑,因此使她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但很长时间才从乡下来一次的爷爷,无意中把她从自卑中解救了出来。一次爷爷在很多人面前说:“这孩子多招人喜欢呀!”她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以后就努力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好印象。祖父无意中的一句话,让江上藤摆脱了自卑感,否则,不管她多有才能,都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家长不经意的话能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难忘的印象,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为了让孩子积极做事,家长只要暗示“你的头脑很聪明,只要加以努力肯定行”,孩子就会不断地努力把一切做好。
一些家长没能意识到这点的重要,只要情绪不好就会随口说:“你怎么这么蠢笨”之类的话,这些话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负面暗示。
家长说出的这些消极的没有逻辑性的蔑视的话,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于孩子们来说,家长非常有权威,仅仅一句话,就会让孩子有被否定的感觉。孩子受责以后,就会有努力也没用的感觉,甚至对自己各方面都没有信心了。孩子不仅对别人说他头脑好坏敏感,对自己的容貌也很敏感,如“你鼻子那么大”、“牙太黄”,也会使孩子失去自信。
家长看似不经意的话,很可能会让孩子的心灵深深受伤,有些极端的孩子,甚至会有自尊被伤害的感觉,对生活失去信心,进而走上绝路。现在经常有一些孩子自杀的报道,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被训斥以后痛苦所至。不幸一旦发生,家长悔恨已晚。
据有关调查显示,一些少年犯就是因受到了家长的藐视,失去自信以后决定破罐子破摔。不论孩子多大,家长对他的否定态度,都会让他的心灵受到打击。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每句话,都是权威,即使没有采取不良的行为,也会对他们的人格起负面效应。
不管现在如何,只要孩子有“以后会成功”的希望,做起事来就会有积极的欲望。关于孩子的这种希望,一位成功人士说:
“我小的时候,是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差等生。但是,我父母却从来没有责怪过我,而是不时对我说:‘你将是一个优秀的人’。没想到的是,在我成人后,我孩时常听的这句话,却成为了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一位象棋大师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时说:
“我的母亲是一个迷信的人,对算命先生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她常对我说:‘你将成为一个大人物,你长大后将成为一名将军’。由于妈妈经常这么说,我也就信以为真了。觉得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将来会成为将军。”
家长的话,为什么会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呢?这就是一种暗示效应。仔细听听优秀人物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这些人的家长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暗示,进而启发孩子,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然而,可悲的是好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激励的作用。孩子学习有一点不如意,或不认真时,家长马上生气地骂出一堆让孩子丧失自信的话。“笨蛋,长大了也是一个废物!”“你长大了也就会捡破烂!”家长的这些气话,伤害了孩子,让孩子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一个对前途不抱任何信心的孩子,还会努力读书吗?他们读了书又有什么用?
有时候,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一句鼓励可以塑造孩子的成功人生,一句贬责则可能毁掉一个天才。
6.激励促使孩子成功,抱怨导致孩子失败
当家长换一种心态,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热情地激励孩子时,孩子们往往会取得令你意想不到的成绩。
激励促使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激励与赏识教育法创造者周弘结合自己教育女儿周婷婷的亲身体会,在全国各地开展“激励——成功”教育活动,在他的指导下,上百名被认为是“差生”的孩子转变为好学生。
周弘说:
小孩子学说话,不论说得多含糊,父母都报以热烈的赞扬,结果呢,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世界上最难的口语。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却要抱怨呢?
抱怨教育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不允许失败,结果使孩子害怕失败,使差异扩大;赏识教育承认差异,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结果使差异缩小、消失。
您想让孩子聪明吗?那么找出孩子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燎原之势’;您嫌孩子写字慢吗?那么他哪天有进步,您就‘小题大做’地加以表扬,一定会有惊人的结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抱怨多于激励的事实比比皆是,这正是不少家庭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具有淘汰性的特点。每年仅有少部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有100%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大学,教育几乎成了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
这种淘汰性的教育必然使期望过高的父母面对孩子不可避免的失败抱怨四起,从而导致大面积的悲剧现象。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教育开始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大变革,而“激励——成功”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
不是好孩子需要激励,而是激励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7.不懂得激励的“爱”其实是对孩子的“害”
爱孩子并帮他们发展积极的自我,能帮助孩子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一种关于自我价值的意识,一种源自内心的力量。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接受。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父母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激励又何尝不是如此。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
姜玲玲是广州荔湾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她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但她对自己的学习很在意,她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好的成绩。因此,她学习很努力、很勤奋,自尊心也很强。
有一天,姜玲玲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数学试卷跑回家,一进门就喊:“爸爸,我今天数学得100分了。”
爸爸正在忙着,说:“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再说,有什么好看的,你早该得满分了,别的小朋友不是经常得100分吗?你要注意保持成绩稳定,别骄傲啊!下次测验时还应该得100分。”
姜玲玲本来是想让爸爸夸奖自己一番,想和爸爸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没想到,爸爸的一瓢凉水泼得她一点兴致都没有了。
爸爸害怕过多的表扬使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虽然这也是一种爱,但却没有将这种爱变成赏识,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爱。显然,这种爱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害。
关爱的力量是神奇的。每个孩子,都是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小树还要长成大树,但是,并不是每一棵小树都健康茁壮,都能成为栋梁之材,是家长的赏识与激励、抱怨与斥责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是天才抑或蠢材、成功抑或失败、伟大抑或平庸。
然而,很多时候,许多家长的态度刚好错位得令人遗憾甚至悲哀。他们在该把孩子当孩子的时候,却不把孩子当孩子,在不该把孩子看成孩子时候,又把孩子当成孩子。他们不允许孩子的“奇谈怪论”,不允许孩子发泄不满,不允许孩子指出大人的过失……可以说,他们很少把孩子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独立意志和独立追求的人,他们也不知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世界,而总是以自己的陈旧思维束缚孩子,以自己浅薄的底蕴熏染孩子,以自己过分的期望强求孩子。蓦然回首,当发现自己的孩子自私、怯懦得让人吃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得让人无奈的时候,他们是否能警觉到,有许多东西就是被他们扼杀了,是他们又牺牲了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