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图154的左舷窗俯瞰大地时,那一大片黄澄澄的地表告诉我,我已置身于大西北茫茫戈壁滩的上空了,真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饱览大漠风光……
情洒葡萄沟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面包车从西向东横穿乌鲁木齐市区,驶过达坂城、盐湖,从大河沿山口盘旋而下,就进入驰名中外的吐鲁番盆地了。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大家依然精神焕发,毫无倦意,贪婪地饱览着大漠风光,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出吐鲁番市折向东北,面包车在林阴路上奔驰,犹如驶进一条无尽头的绿色长廊。远处,五、六个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维吾尔姑娘,骑着摩托车迎面驶来,啊!多美的画面,当老耿的照相机镜头刚刚伸出车窗,摩托车已呼啸而过,只留下了银铃似的串串笑声。这时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我们已进入10公里长的葡萄沟了,左边就是长达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海拔500米的火焰山。《西游记》中所描写的孙悟空师徒过火焰山,就是以此为题材的。”光秃秃的火焰山,呈火红色,其构造似土非土,似石非石,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宛如阵阵烈焰,腾空而起。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有“火山六月应更热”、“火山五月行人少”的诗句。尤其是他的《火山云歌送别》:“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云飞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的诗句,形象、真实、生动地描写了火焰山的情景。可是与火焰山形成强烈的反差是,右边沟底都是葡萄的海洋,遮天蔽日,你看不见葡萄的根和茎,只能看见白茸茸、晶莹剔透的串串葡萄,向游人露出诱人的微笑。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葡萄都汇集在这里。马奶子葡萄粒大,色如碧玉,汁多,甘甜爽口,粒长可达3厘米,重达5、6克。还有红如玛瑙、绿如珍珠的喀什哈尔、比夹干、琐琐等10几种葡萄。当然,最为名贵的无核的白葡萄种植最多,驰名中外的新疆葡萄干,就是用这种白葡萄晾干而成的。葡萄沟的居民,家家都有晾葡萄的晾房,建在火焰山下的小坡上,是用土坯砌成,高约四、五米,形似“古城堡”,四壁布满孔洞,靠火焰山的热风晾制葡萄,20天左右就能晾成碧绿透明的葡萄干了。这种葡萄干确实是好:无核、粒大、干爽、味甜,特别是那绿莹莹的半透明的色泽,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据说葡萄烘干温度超过28摄氏度就要变色,所以外国的葡萄干都是暗红褐色,唯独吐鲁番的葡萄干,是维族乡亲们架在晾房里自然晾干的,所以色泽保持碧绿。
游人要买葡萄可以自己进园去选剪,买多少就剪多少,你就是不买,也可以进园品尝,主人同样热情欢迎。最受人们喜爱的马奶子葡萄,每公斤只卖0.80元,一位游人买了一提筐,花了还不到四元钱,这使我这个初到葡萄沟的抚顺人惊叹不已。
在葡萄沟专为中外游人开辟了一处游览小憩的场所。麻石小路,曲径通幽;廊腰缦回,花木扶疏。小桥流水,潺潺之声,不绝于耳。游人们漫步在高大的葡萄架下,那一嘟噜一串的马奶子葡萄,高高悬挂在头上。南北两侧是由葡萄藤编织成的屏帘,翡翠、珍珠、玛瑙似的葡萄,成群结队的点缀其间。在阳光照射下,泛射出诱人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我装模作样地做采摘葡萄状,请耿君拍照,留住这美好的记忆。
此时,我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那“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的甜美动人的歌声,在葡萄沟上空萦绕回荡。
我的心儿也醉了……
访西王母故居——瑶池
早9时(北京时间7时),我们从新疆八一钢厂乘车出发,沿乌阜公路北行,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部的阜康县。阜康曾是汉代西车师国的都城,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置瑶池都督府。天山北路的古丝绸之路,由长安,内蒙古经此西行而达里海乃至地中海沿岸各国。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现在已是高楼四起,天线林立了。
出阜康东北20分钟,车便右转南行,进入了林阴匝地、直达天池的山间公路。开始车沿三工河而上,坡度不大,尚可中速行驶。后来坡度越来越陡,汽车只能小心翼翼地蜿蜒爬行。从车窗仰视,不见顶峰,只见前车在头顶上缓缓驶过。俯瞰来时的盘山公路上,汽车犹如几只甲虫,在一条弯弯曲曲的黑线上蠕动,时隐时现。北望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已与苍苍莽莽的天际浑然一体,无边无涯,弥漫着剽悍、肃杀之气。
导游小姐从座位上站起来介绍说:“天池快到了,大家注意看,右下方深处就是西小天池,传说是王母濯足之处。再往上走,车的左侧,是东小天池,是王母洗发的地方。王母娘娘她老人家是很讲究卫生和美容的!”话音未落,车内早已发出哄笑声……
汽车停在了2000米高的博格达峰山腰的停车场上。我随着人群,越过一个小山岗后,天池终于撩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任游人们尽情观赏。天池南北走向,呈不规则的狭管状,北端稍宽。池面海拔1911米,面积3平方公里,水深100余米,比长白山天池小很多,也浅很多,几艘满载游客的画舫,在池中缓缓游弋。池滨绿草如茵,山花烂漫,群山环抱着深谷幽渊。而东南诸峰,林壑尤美。以5445米高的博格达峰为首的群山,蔚为壮观。山的下半部雪松密布,蕴秀藏玉,层峦叠嶂,溪流潺潺。流云在山腰冉冉飘动,雪雕在蓝天悠悠盘旋,有时还可听到雪豹吼叫声,从山谷深处隐约传来。秋风微佛,群山便鼓荡起阵阵松涛,此唱彼和。时而如金戈铁马,慷慨激昂,时而如恋人私语,倾诉衷肠。而山峰的上半部却是白雪皑皑,在阳光照耀下,泛射出道道银光,宛如一个个项带闪光饰物、身披白纱的仙女,亭亭玉立,环侍在天池。她们的倩影与蓝天、白云、雪松、飞雕一齐倒映于池水之中,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神奇景象。遥想2000多年前,周穆王架八骏马西游,风驰电掣而来。执白圭玄壁,以见西王母。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临别时,西王母为天子谣,歌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则答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此及三年,将复而野。”依依惜别之情,哀婉感人。在这里,西王母是一个坦诚豁达、能歌善舞的贵妇人。而在《穆天子传》之前的《山海经》里,她还是个豹尾虎齿、善啸、头戴玉饰的怪物。到了《汉武内传》里,却成了容貌绝世的女神;在《太平广记》里,记载西王母和东王公夫妇为分掌男女诸神名籍的主宰;元杂剧有《宴瑶池王母蟠桃会》;至于《西游记》中所描绘西王母的身份和地位的故事则更是我们熟知的了。可见,居住在瑶池的西王母,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自成体系,并居于重要位置的。而西王母神话家族,又都是与瑶池联系在一起的。凡是历史悠久,广为流传的神话,都有它本民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独特的民族心理素质作依据。同时它又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源泉。可是,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4年),新疆都统明亮题写了《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的碑文开始,就将“瑶池”改成“天池”了,这一改不仅与长白山天池重名,也割断了与西王母诸多神话的联系。愚以为还是恢复“瑶池”这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地名为好,不知有关部门以为然否?
敦煌·阳关
从玉门登车,沿兰新公路蜿蜒西行的大漠孤烟的戈壁滩中。远处祁连山的积雪在金秋的晴空中,闪耀银光。此情此景,使我真正体会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望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的诗句,这确是塞外风光和诗人心境的写照。
难道这就是敦煌?我和同行的耿斌先生顾不得6小时的劳顿,办完了住宿手续之后,立即就围绕着“飞天”女神塑像的市中心转悠起来。街上,车水马龙,十分热闹,宾馆、饭店、卡拉OK舞厅、博物馆、影剧院、书亭应有尽有,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家电、服装、家具、床上用品、烟酒糖茶等各种商品,大多是内地的名优产品。街道两旁,到处堆满了哈密瓜、黄河蜜、白兰瓜,以及种类繁多的葡萄。五、六角钱便可饱尝1公斤甘甜可口的无核葡萄。从人们的衣着、口音和神情中,可以断定那熙攘的人流,大都来自祖国的天南地北,内地来的小木匠、小鞋匠到处可见。至于围在摊档前大啖烤羊肉串的蓝眼睛、黄头发的老外们,更是一目了然。
自两千年前,汉武帝开辟河西走廊,置“敦煌郡”筑阳关、玉门关锁钥西陲以来,敦煌就成为西北国境线上最边远的一个州郡。它是通往西域诸国乃至通往中南亚和欧洲的交通枢纽,也是东西方文化和西域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交流的汇合点。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稀世之珍的宗教艺术宝窟——千佛洞,之所以建凿在敦煌,绝不是偶然的。现在,世界上早已兴起了一门新学科:“敦煌学”。我国的敦煌学研究,已在世界处于中心地位。《敦煌石窟全集》已着手编撰,全集将敦煌石窟全部资料加以记录整理,传之后世,预计100集,在今后二三十年内完成。
古丝绸之路,分天山南、北二路。是约自公元前三、二世纪开始形成的横贯亚洲东西交通的大通道。中国的丝和丝织等货物,由此西运至西亚各国,故称。天山南路起自长安,沿河西走廊西行,经兰州、酒泉、敦煌,出阳关、玉门关至楼兰后,又分成二路。北路经吐鲁番、阿克苏、喀什至地中海沿岸各国;南路经和田、莎车至伊朗、伊拉克等国。玉门关和阳关成犄角之势,构成了河西走廊西端门户。大西北的不少作物都有“胡”字;胡麻、胡杨、“胡豆”……大概就是通过丝绸之路,当年从中亚、西亚各国传过来的吧!友人说:“玉门关和阳关不能兼游,你年事已高,还是走阳关大道吧!”这“阳关大道”,不仅是指我们只能去阳关一游,还兼有祝我长寿之寓意,我心领神会,笑而从命。
汽车出敦煌南行,至党河水库后折向西南。汽车顺着断壁残垣的汉长城遗址,行驶约半小时,停在古董滩上。在这一地区曾发现大量汉代铜箭头、五铢钱、石磨、陶片等文物,故以“古董滩”名之。下车后,一座高约10米的烽燧屹立在眼前。在一尊石碑上刻着:“墩墩山烽燧系汉代建筑……为古阳关候望之地,故有‘阳关耳目’之称。”绕烽燧一周后,站在这“阳关古道”上,放眼西望,瀚海无边,与天际浑然一体,阴云四合,笼罩四野。我仿佛看见了精通汉语文字的天竺高僧鸠摩罗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还有各国的使臣、僧侣伴随着商队那悠扬的驼铃声,正蹒跚地走来;中国内地的丝绸,药材、铁器、商人络绎不绝西去……可这“商贾胡客,日奔塞下”的盛况,早已隐退在历史的烟尘中,只有那星星点点的骆驼刺、芨芨草、胡杨和红柳,点缀着万古荒原戈壁,表现出绿色生机。难怪唐代诗人吟出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唱。
登鸣沙山
我和同行的耿斌先生,每人骑一匹骆驼,慢悠悠地向月牙泉风景区入口走去。走着走着我自己也不禁觉得好笑。从未想到两个年过花甲的老头子,居然不远万里跑到大漠来骑骆驼,若是儿孙们知道了,不取笑才怪呢!走了不远,老耿就下了骆驼,拍起照来。是呀,面对这大漠、沙山、落日、骆驼等从未见过的奇妙景观,怎能不激发他的创作冲动呢!这时,同游的人们已从北坡登上鸣沙山了。
“咱们也别骑骆驼了,走,登鸣沙山去。”老耿边说边向鸣沙山北坡走去。这二百米左右的开阔沙地。可真是太难走了,一步一个深深的沙窝,费了很大劲儿,也拔不出脚来。到了山下,我已是累得气喘吁吁了。抬头看了看山顶,虽然不足百米高,但很陡,怕是有70多度吧。跟在老耿身手,开始登山,上了还不到三分之一,腿肚子就软了。可别小看这座小小的沙丘,想爬上去还真不容易。脚一踩上软绵绵的细沙,立即陷入下滑,鞋里早已灌满了沙子,上三步,退二步,真可谓是事倍功半。我只得实行了“目标管理”,先是30步一休息,后来只得20步,10步一休息了。还剩下最后十来米了。“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索性手足并用,名副其实地爬上了鸣沙山。
汗流浃背、气喘如牛的我,立即脱下鞋袜往外倒沙子,这沙子细如粉、流如水。若是赤脚爬山,那该是既省力又别有情趣,是何等惬意的享受啊!刚刚坐下休息片刻,猛一抬头,就腾地从地下一跃而起,我被眼前这童话般的世界惊呆了。蓝天、白云、黄沙、骆驼、羊群。那一座座沙山连绵起伏,宛如虬龙蜿蜒不断,远远望去,都近似三角形,好像是埃及的金字塔群,在阳光照射下,阴阳面黑黄分明。沙山怀抱着一弯新月似的月牙泉,一群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男女青年,蜂拥着向我站立之处攀登,不时传来嬉笑和欢呼声……
此时,西边天际渐渐升起了黄澄澄、雾蒙蒙的云层,遮住了太阳。老耿只好收起三角架,放弃了拍摄鸣沙山落日、晚霞的欲望,从南坡下山,看月牙泉去,一些孩子和青年人,还有众多不同肤色的外国游客,以不同姿势,或坐或卧,向山下缓缓滑去,身后留下道道沙槽。据说,沙砾随人体下滑,可发出丝竹管弦或鼓角之声,犹如仙乐,故称“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
月牙泉的东面是入口处,可通游人和车辆,南、西、北均是沙山围绕,沙山的高度均在百米左右。南山北坡凸出,北山南坡凹进,由此决定了泉面呈月牙状。令人费解的是,这泉与山已共处了两千余年,何以永不干涸,也不被风沙吞没,真乃是千古之谜。因而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月牙泉不大,泉水不深,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成群的小鱼在水面沉浮、游弋,泉底有水草晃动。这是不是传说中的铁背神鱼和七星仙草,则不得而知。月牙泉四周则长满了芦苇,白花花的芦花,在秋风中摇曳,使游人产生一种萧瑟之感。月牙泉南岸的高阜处,原有百余间古时建筑的庙宇,殿堂壮丽,楼阁玲珑,因年久失修而破败。现在,敦煌市已计划恢复此处的古建筑群并对月牙泉已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
五月端阳,登鸣沙山,观月牙泉,已成为当地民间习俗,千百年来,相沿至今。
我们游兴正浓,一位个体摄影的青年人,手指西方上空告诉我们说:“老先生,赶快回到旅游车上去吧!一场大风沙就要刮来了。”待我们踏上汽车时,已是狂风大作,黄沙漫天飞舞了。
莫高窟掠影
我们乘旅游车,出敦煌东行,至5公里处的敦煌飞机场,然后右转南行。不久,汽车进入了一条约7、8里宽的峡谷。从车窗望去,右边是绵延起伏的沙山,左边是山势突兀峥嵘,山石怪异,呈红褐色的石头山。车内游客不约而同地搜寻着,企望尽早发现莫高窟。这时,司机从反光镜里看见大家的神态,忙拿起话筒介绍说:“各位旅客,此刻车左边是神奇的三危山,车右边是美丽而著名的鸣沙山,而莫高窟是开凿在大泉河的西岸,鸣沙山的东麓。大家注意看,前方6、7公里处,那一片绿洲的深处,就是千佛洞了。现在,我们已隐隐约约看到,在那绿洲的上方,有一金碧辉煌的木构建筑,顶端与鸣沙山等高,就是名闻遐迩的九层楼。”说话间,汽车已到了莫高窟的停车场了。
只见在鸣沙山的悬崖上,鳞次栉比地镶嵌着大大小小的洞窟,上下有5层之多。几层复道式长廊,上下盘旋,几座古色古香的宝殿建筑点缀其间。整个窟区长约1000多米,掩映于绿荫之中。这超凡的杰作,用“天造地设”、“鬼斧神工”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唐代武则天时,已有洞窟千余龛,现尚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以来各代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构建筑5座。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也堪称世界之最。
千佛洞坐西朝东,最佳参观时间是上午,这时日照光线充足。目前一般参观者,只能参观那些例行开放的洞窟,分甲、乙二组进行观赏。我跟着导游匆匆进进出出,花了两个小时,也只是看了7、8个洞窟。这是历史与艺术浑然一体的殿堂。听着导游姑娘娓娓动听地讲述着“佛祖涅槃”、“舍身求鸽”等一个又一个的佛教史迹和神话故事;看着那四壁一幅幅绚丽夺目、精美绝伦的壁画;那一身身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彩塑;还有那安详、恬静的卧佛,真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尽情地徜徉于千年文明史的时空之中。我真为中华民族有如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自豪和骄傲!而且,尚不断有新的发现问世:1944年8月,在一佛像肚子里,发现了北魏经文66件及残经32片。这是继发现藏经洞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1963年,修缮西夏土塔时,发现了一本保存更完整的插图本西夏文法华经;1965年,在整修130窟时,发现了唐代丝绸经幡六七十件;近日,又发现了有叙利亚文字的历史文物。这些都无不引起了海内外学者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也成了敦煌研究院最珍贵的院藏文物。这神秘的莫高窟,真不知尚有多少奇珍异宝,未见天日啊!莫高窟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当我独自伫立在17号洞窟藏经洞时(此洞早已不对外开放),我的心情陡然变得十分沉重起来,愤怒中夹杂着耻辱感。已经封闭了900多年的藏经洞,是在1990年清除16窟甬淤沙时而偶然发现的,这是一件震惊中外学术界的大事。可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不能保护这一极为珍贵的瑰宝,致使大量的经卷、织绣、画像、各种民族文学写本等文物中的精品,先后四次被掠夺至国外。英国人斯坦因从1907至1914年,他先后五次窜到敦煌,共攫取了无价的文物34箱;法国人伯希和,于1908年末到莫高窟,盗走经过精选的文书经卷6000余卷运到巴黎,藏入国民图书馆;日本人大谷光端派遣吉川小一郎为首的“探险队”于1911年窃走400多卷写经和两尊精美塑像;美国人华尔纳是1924年来到莫高窟,他把掠夺的目标放在塑像和壁画上。用化学胶布粘去了洞窟里珍贵的唐代壁画26方。其中包括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张骞使西域图”和彩塑中最为精美的菩萨像。贪得无厌的华尔纳,第二年又带着更多的胶布来到莫高窟,妄图大规模剥离壁画。但是,在当地人民群众愤怒的抗议声中,他的阴谋未能得逞,不得不夹着尾巴逃走了。这就是被称之为敦煌石窟四窃贼。不仅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也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无尽的耻辱……
嘉峪关寻古
去嘉峪关寻古的迫切心情,消除了长途旅行的疲惫。凌晨在玉门市下火车后,稍事休息,就急匆匆登上汽车,迎着戈壁晨风,直奔嘉峪关。
半个多小时后,左前方矗立在戈壁沙漠中的嘉峪关,在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那恢弘的建筑,雄伟的气势,一一映入眼帘。
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地处嘉峪山西麓,故而得名。嘉峪关雄踞河西走廊,形势险要,南与祁连群峰相望,北与龙首是、马鬃二山相峙,真乃是天下一座雄关,堪与山海关媲美,嘉峪关为方城,边长187.5米,城墙高10米,四角设角楼,门上是城楼。东西门外筑瓮城,马道直达城上。
我们沿马道登上城楼,视野开阔,豪情顿生。放眼南眺,只见绵延千里的祁连山,层峦叠嶂,高凌霄汉,那些戴着皑皑白冠的山峰,均在4000米高以上。尤其是祁连山峰和疏勒南山峰,更为雄伟,壮观。那蜿蜒起伏的山间腹地,有大小冰川3000余条,蕴藏600多亿立方米水资源,是河西地区的“固体水库”。当我的目光从祁连山徐徐收回的时候,只见汉长城的断壁残垣,从嘉峪关下,迤逦南行,高低起伏,直扑祁连山的怀抱。汉长城的结构多为就地取材,以芦苇,红柳和罗布麻等夹砂砾,层层夯筑而成,虽经2000多年的风沙,雨雪侵剥,残高还都在1米左右,遗址走向仍历历在目。在戈壁大漠中,仍保持着昔日的雄伟气势。
放眼西望,浩瀚的戈壁滩,无际无垠,见不到村落和城郭,阵阵旋风,卷起团团黄尘,漫天飞舞。沙滩上铺满了一簇簇骆驼刺和芨芨草,随着瑟瑟秋风抖个不停。据典籍记载,这里正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古战场。由于本人也曾有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情壮志,因而对唐代的边塞诗篇乃至一切金戈铁马、大江东去的诗词,都十分偏爱,不时吟诵,以此为乐。可是,此时此刻,当我站在这嘉峪关的城楼上,面对这大漠的风沙,历史的遗迹,使我对王维、高适、岑参、王之焕、王昌龄等人名篇,有了许多新的感受。
我们沿着城墙上的甬道,绕城尽兴游览时,见在西瓮城外门楼后檐台上,置放一块青砖,并配有说明文字,大意是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之后只余一砖。此说真实程度如何,姑且不论,我们已从嘉峪关的总体风貌,欣赏到了古代土木匠师高超的设计和建筑水平。我们又来到东瓮城,看了文昌阁和关帝庙,使我颇感兴趣的还是“戏瓮”。戏楼占地面积不大,只有40多平方米吧。舞台也不超过30平方米。戏楼前面的广场,可容纳观众二三百人。在修筑嘉峪关这一庞大建筑群时,能为戍边将士修建一个娱乐场所,使他们能有一点文化生活,确实是值得称道的。
嘉峪关寻古,自然使人联想起“长城学”:中国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骄傲,更是地球上的一大奇迹,向有世界最大的社会历史博物馆之誉。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外国朋友无不为一登长城而自豪。
中国人修筑长城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战国时期,秦、燕、赵等三国就各自修筑了一段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又把这三段长城连接起来,大规模地修筑长城。西端在甘肃的临洮,东端止于辽东的鸭绿江畔。汉代又将长城西端延至敦煌的玉门关。其后的五代、隋朝都曾加以修固扩展。到了明代,又先后十八次修复、改扩建长城,并把西端终点筑在嘉峪关,与东端鸭绿江畔虎山相距一万四千余里,这巍巍万里长城的一砖一石,寓中华历史之悠远;一城一堞,呈古代建筑之奇观。
但是,对这一珍罕的历史遗产,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长城本身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尚无暇顾及。直到1984年9月邓小平发出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伟大号召,对长城的研究工作才真正开展起来,并迅速把研究工作扩展到政治、经济、军事、民族精神和文化等深层次领域。一门独立的“长城学”,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诞生了。很快就形成了研究组织和队伍,出版了一批研究和介绍长城的专著和论文。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对历史、对人类应负的责任。
当笔者草此短文时,又传来惊人的消息。在湖南省凤凰县的黄丝桥至吉首市,经专家勘察考证,发现了明清两代修筑的“南长城”遗址多处。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无疑又给新兴的“长城学”拓展了新领域和新内容。
从大漠戈壁归来已有月余,但对大西北的迷人风光仍久久难以忘怀。相信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入世”的临近,国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将源源不断涌入西部,大西北的发展将步入快车道,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缩小中国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促进西部的繁荣稳定和民族团结,更将使西部特别是大西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迅速开发,届时,大漠风光会更加绚丽多姿。西部,将成为中国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