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他有很多的学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哲学家柏拉图与色诺芬。由于他本人没有任何著述,我们对他的了解也主要是从这两位哲学家的著作中得到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就好比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
苏格拉底长得很丑,他脸面扁平,嘴唇肥厚,眼球突出,鼻子扁大而向上翘,还有张奇大无比的嘴巴。他的学生色诺芬评价他说“比萨提尔滑稽戏里的一切丑汉都还丑。”他的怪模怪样常常惹来人们的嘲笑,甚至成为朋友们聊天的谈资,但他自己丝毫不苏格拉底在意。他说:“实用才是美的,一般人的眼睛深陷,只能向前看,而我的眼睛可以侧目而视;一般人的鼻孔朝下,因而只能闻到自下而上的气味;而我可以闻到整个空气中的美味。至于大嘴巴、厚嘴唇,可以使我的吻比常人更加有力、接触面更大。”在他看来,跟俊美的外貌相比,崇高的灵魂和智慧才是更值得人们去追求的。
苏格拉底从来不把人世间的物质享受当做人生的追求目标。他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在他看来不追寻高尚的道德,不探求世界的真理,仅仅去追求生活上的享乐的人便与猪无异。他虽然很贫困,但对自己的石匠工作并不十分卖力,只要收入够一家糊口就不多干了。他总是在天亮前起床,匆匆忙忙地吃些浸了酒的面包,穿上长袍,披上件粗布斗篷,便出门找人讨论问题去了。他常在商店、寺庙、朋友家、公共浴室,或者是一个街口与人辩论,探讨与智慧和真理相关的问题。有一次雅典对外进行战争,苏格拉底作为公民参加了战斗。当时正值冬天,但在行军过程中,所有的人都穿着厚衣服,用毛毡裹着脚,只有苏格拉底穿着平时的衣服,光着脚在冰上走,脑海仍念念不忘地思考着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