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按来访的途径:门诊咨询、通信咨询、电话咨询
(一)门诊咨询
门诊咨询的特点是在心理门诊部,通过咨询人员和求询者的会谈活动,弄清求询者的心理问题症结或心理疾病本质,做出准确的病情判断,并施以相应的心理治疗。目前,门诊咨询在国内是最普遍和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我国的各大中城市,只要是三甲以上的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几乎都设有专门的心理门诊。但相对于电话咨询、通信咨询来说,门诊咨询对咨询人员有较高要求,常常由专业心理学医师和教师组成。咨询人员不仅应具有一般的临床知识和经验,而且还要具备比较全面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专门技能。咨询员通过与来访者面对面的交谈,详细了解、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以帮助他们摆脱有碍于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提高他们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已经形成心理障碍者,则分析心理障碍的病因,了解症状,制订完整的治疗计划。这样的当面直接会谈,往往能更深入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目前,已开办的心理咨询门诊中,不少咨询人员缺少心理学方面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这种情况应当通过有计划的培训逐步加以解决。
(二)通信咨询
通信咨询是指由心理咨询机构以通信方式对求询者及其相关人员所提出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指导的咨询形式。通信咨询的优点在于不受居住条件限制,有疑难者可随时通过信件诉说自己的苦恼或愿望;咨询机构在选择专家答疑解难时也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对于那些不善口头表达或较为拘谨的求询者来说,通信咨询的优点更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有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平常表现很优秀,但一旦有老师或学校领导来听课,就很紧张,板书、讲话、演示实验都经常出错,自己十分苦恼。通过通信咨询,问题逐渐减轻。
不过,通信咨询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咨询效果易受求询者的书面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个性特点的影响。假如求询者书面表达能力较差,问题的叙述过于简单、含糊或前后矛盾,咨询人员便无法根据来信内容做出正确判断;如果求询者做事草率粗心,信件书写潦草,字迹难辨,姓名地址不详或错漏,也将给咨询工作带来极大麻烦。另一方面,还有往返周期长、咨询双方的非言语交流受到限制、咨询帮助浮于表面和不够灵活等缺点。
当然,通信咨询的上述缺点,经过咨询双方的共同努力,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的。就求询者来说,首先要求在书写求询信件时认真、全面,一定要写清所需解决的心理问题的来龙去脉,并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如本人的家庭状况、群体气氛和人际关系情况,个人的劳动成绩、兴趣爱好等。这样,有利于咨询者做出全面、准确的分析判断,进而提出恰如其分的指导性意见。其次,求询信件写好后,应从头将内容仔细检查一遍,看问题是否已叙述清楚,有无遗漏或笔误,信件末尾的署名、通讯地址和邮编是否齐全和工整。就心理咨询人员来说,则应本着对求询者关心、负责的精神,精心处理每一封来信,及时函复求询者提出的问题,并力争使每封回信在字里行间都饱含对求询者的深切关怀、热情鼓励和殷切期待,同时在中肯分析的基础上附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措施。这样,能使通信咨询的功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下面是一通信咨询指导的实例:咨询医生:
现在的我已经束手无策,内心万分的痛苦,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婚姻:是尽量修复它,还是干脆就放弃?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每天的生活都让我觉得疲惫至极,甚至一度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和我老公很早就开始恋爱,彼此也都是对方的初恋。恋爱6年,结婚7年,有一个4岁的孩子。我们曾经是非常好的一对情侣,外表般配。他很帅气,又非常非常宠我,并且很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曾经的他在我眼中善良、厚道、成熟、充满爱心,而且好像非常依赖我,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讲(这是他父母说的)。我们在一起很轻松、快乐。我们的交往一直很顺利,双方父母也都很看好我们,又因为我是外地的,当时毕业分配为了两人能在一起就留在了这个城市工作,留下来后就一直住在他家里(婚前我们没有越界),所以结婚也就顺理成章。我呢,在外人眼里是一个比较开朗、大方的人。但与他在一起,有点任性,而且自己的脾气本身有点火爆。如果他稍稍冷落了我,我会生闷气,他一般会哄我,然后就和好。他从不与我计较,所以在一起十年多我们没有吵过架,因为我一个巴掌拍不响。
事情或许得从两年多前说起,我当时可能觉得有了孩子,自己又还年轻,想趁有能力时尽量为孩子的未来多奋斗一下,所以跟老公说想办全家移民去澳大利亚,老公当时说他不喜欢出国,但如果我坚持就办着试一试,他也不反对。于是我开始准备各种材料,同时还要应付几个重要考试。老公虽然没说什么,但为了让我好好复习,他晚上主动带了才几个月的孩子。我很感激,但是没有向他表达。我想,唯有自己考出好成绩才对得起他。两三个月后,我的考试结束,但又准备着手下一个考试。他的外公也在那时去世,家里所有人都忙于丧事,我虽然感觉他有些沉闷,但以为是因为老人去世令他伤感吧,所以也没有太在意。丧事办完后的某天晚上,当我以他冷落了我好久为由找他谈的时候,他突然对我说他觉得我们之间不是夫妻感情,他觉得不快乐,他不想一辈子这样过。我当时的感觉很惊讶,我们一直很好,无论是在外人眼里还是我自己看来。我问他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么可怕的想法,他说有一两年了,只是我没有注意罢了。随后,他便变得非常怪异,不愿我碰他,总是在外面吃完饭才回,睡觉时就是给我一个背,并且无论我撒娇也好、耍无赖也好,他都是无动于衷。从前总是温柔含笑看我的眼神也变得冰冷冰冷,脸紧绷绷的,没有一丝笑容。当时的我真的难以接受他的突变,总是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说没有,没什么,他就是觉得那样舒服。他甚至提到离婚的想法,说“长痛不如短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等。我实在难以接受曾经视我如至宝的老公怎会突然如此绝情,不断在夜晚问他:我做错了什么?并告诉他我是一个很理智的人,当初跟他在一起是真的觉得我们的性格很合适。我明白爱情的感觉是会随时间消失的,我希望消失的时候我们还有多年的感情、亲情支持我们白头到老。而且我们彼此那么了解对方,难道还不够吗?他不听我的,只说我“说什么都没有用”。就这样,我的世界突然倒塌,在短短几个月内我瘦了十几斤。看着他那么不开心,我甚至有一次对他说让他去酒店住一段时间,既然他那么不愿面对我。他不同意。就这样他不断对我冷漠,我当时以为他只是进入人生低谷,所以,一边独自舔伤,不去打扰他,一边对他更加体贴。可是,他好似变成了铁石心肠,无论我如何努力都温暖不了他。有好几次,我发现他好像在骗我,但我不相信这个我当初审慎考验、观察过的男人会背叛我。我觉得他的品德不会让他做那样的事。我对他说,从我的角度,我不想如此轻易放弃这个婚姻,我们之间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让我离开,那就是他变心,除此以外,贫穷、疾病、懒惰我都可以接受。就这样,我们熬过了半年多。我自己非常痛苦,很多个夜晚都失眠,甚至很多次有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的感觉,很累很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男人突然变成这样。直到有一天,在他晚归熟睡后我看他的手机,终于明白:他的生活中有另外的人,就是从他第一次跟我说感觉不好时开始的。那一刻,我极度气愤,冲到他旁边拉他起来给我解释,他开始不愿承认,后来说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当他说这一切的时候,我出奇的平静,告诉他很早以前我就想过,会给他唯一一次机会,他当时还说,如果我们俩好的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还说,不是这个人也会是其他人。我不理解,好像都是我的错。后来他还说,要断掉很容易。我当时想都有了孩子,再说我们那么好的感情基础,他或许只是一时糊涂。所以,我很轻易地就没有再追究。但从那以后,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常不平衡,总是在夜深人静时猜想他到底有没有在身体上背叛我,他到底还爱不爱我。我想,如果没有爱,我应该坚决离开。并且当时我的移民申请已经获得批准,我是可以随时走人的。但,我不愿这样不明不白地离去,如果我走,也许我会永远失去这个曾陪我度过人生最好年华的男人,我们之间有太多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
另外一个令我一直都很困惑的问题,就是我们之间的夫妻生活。刚结婚时,我们还比较频繁,但他始终不是太主动。当时我自己因为怕意外受孕,所以感觉也不是很放得开。后来怀孕、生小孩期间有近一年没有过什么,我觉得他也还好,不像很难受的样子。孩子出生后,我在这方面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开始真正有些享受这个;但他仅仅只是在恢复初期很激动,随后的日子,就越来越回避这个。但白天,他还是很宠爱我,我们精神上的交流也很好。我想也许这就是个体差异吧。但后来,他的兴趣越来越淡,甚至一个月都不想要。他后来自己也说,总是看我发脾气、不高兴才来一次。现在,我们之间完全是我主动,甚至我主动都没用,他还一把推开,即使他有时做了,也总是很勉强的样子,没有任何爱抚、前戏,匆匆结束,我的自尊很受伤,感觉不到自己被需要,感觉不到自己的女性角色。
现在的我们,虽然在他同那个人正式谈过结束后一直维持表面平静的生活,但我的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常在夜晚跟他争吵,有时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争吵很伤人,但我控制不住自己。白天又后悔,又想道歉,但现在道歉都不敢了,因为正如他说的,道歉后隔段时间又发作,他不信。本意上,为了孩子,我不想拆散这个家。但内心深处,我难以平息自己的不平衡和怨气。经常有一走了之,永远不再见这个男人的冲动。从小,我最憎恨那些不专一的人,总觉得他们一定会得到报应。所以,在我承认爱这个人的同时,我又很想让他失去家庭,让他为自己的行为得到惩罚。对这个人我是爱憎交织,好的时候,还可以心平气和;恨的时候又恨不得杀了他。而他,却很少再像从前那样在我伤心的时候开导我了,我生气,他就不理我,每次我都不得不自己转圜。有时想想真是窝囊。都不知道自己这样到底是为了什么?最近,我偶然发现他还在跟那个人联系,但他解释说只是正常的联系。看过太多的男人欺骗妻子的案例,我时常怀疑自己也处在一场骗局之中。我告诉他,如果不爱我了,请他告诉我,我绝对不怨他,但不希望欺骗我。而他,根本不做任何回应。
我觉得自己现在好像已经精神残疾了,什么事都不想做,什么书都看不进去(其实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每天就是不停地想这些事情,根本停不下来。也曾想过宽容,但我怕自己认人不准,如果他再次背叛,我会觉得自己很蠢,我没法向自己交代,所以做得也不是很好。而且我怀疑,有的人根本不值得宽容。有时,又想即使辛辛苦苦压抑自己去维持这个家,忘掉了他给我的痛,也无非是这样一个没有了欢声笑语,只有小心翼翼,缺乏性生活的家,值得吗?人生还有那么长,在未来,我不会后悔吗?
恳请×××老师给我指明方向。
这个婚姻值得维持吗?我的老公还爱我吗?
谢谢
一个痛苦的人这位朋友:
你好!
你介意我先来表述一下我的观点吗?
从你的介绍来看,你和丈夫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恩爱有加的,丈夫的体贴、温柔、宽容造就了你们甜蜜的小家。然而在一瞬间这小家就要被拆散了,原本深爱你的丈夫突然爱上了别人,你不能接受,不能理解,无法面对这个事实,所以情绪极度恶化,甚至从未吵过架、红过脸的夫妻俩竟会一次又一次地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从你的内心深处发出这样的声音:“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为什么?这个答案换一个人就有一种说法,换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说法,可是既然这里是心理咨询网站,我们就得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你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召开妇女控诉大会,把婚外恋的男人们都集中起来狠批狠斗一番,这样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你觉得呢?而在这剖析的过程中,有些可能与你一贯接受的教育、思维方式有相当多的抵触,但是首先请你相信,我们绝非是故意与你为难,只是诚心诚意想要帮助你而已。
好了,在说明一些前提扼要之后,我来试着分析一下你的问题吧,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其他的老师批评指正。
(1)恋爱:谈到你的婚姻,不得不从你的恋爱开始说起了,你这样描述你们的恋爱过程:“我们曾经是非常好的一对情侣,外表般配。他很帅气,又非常非常宠我,并且很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曾经的他在我眼中善良、厚道、成熟、充满爱心,而且好像非常依赖我,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讲(这是他父母说的)。我们在一起很轻松、快乐。我们的交往一直很顺利,双方父母也都很看好我们,又因为我是外地的,当时毕业分配为了两人能在一起就留在了这个城市工作,留下来后就一直住在他家里(婚前我们没有越界),所以结婚也就顺理成章。我呢,在外人眼里是一个比较开朗、大方的人。但与他在一起,有点任性,而且自己的脾气本身有点火爆。如果他稍稍冷落了我,我会生闷气,他一般会哄我,然后就和好。他从不与我计较,所以在一起十年多我们没有吵过架,因为我一个巴掌拍不响。”
表面上来看,多么好的一个男朋友啊,凡事都依你,凡事都让你,凡事都宠你……但是问题正出在这里,你仔细描述了丈夫对你的好,那你呢?你在做什么?享受他对你的好?你是否应该仔细考虑一下你对丈夫的爱到底爱到什么程度?从你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你仿佛是一面镜子,丈夫给你的爱就是光,光投射在镜子上,才有反射,而一旦光消失,镜子就再也反映不出任何美丽的风景。你明白我的比喻吗?爱,其实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礼物如果放在家里不送出去,也就不是礼物了,能力如果不表现出来,也就不能称之为能力。你的详细描述透露了你的恋爱观,那就是:“他对我好,所以我才对他好,我要先看到他付出,我才能后付出。”你享受着丈夫对你源源不断的爱,而后又把对丈夫爱的反射当成了自己主动付出的爱。“如果他稍稍冷落了我,我会生闷气,他一般会哄我,然后就和好。他从不与我计较”,啊,我的朋友,你在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一辈子不用愁的好伴侣,好依靠。可是这个时候,很多很多的病根已经埋下了伏笔。
(2)时间一跳就过了10年,这中间你没有详细描述你们的婚姻生活,我们大概可以推测,这期间你们也还是像恋爱期间一样吧?你生气,然后他哄你,你心满意足于这样的生活,一丝一毫也没有注意到丈夫的变化。你兴致勃勃准备移民,你有没有尊重过丈夫的意愿?丈夫说他不愿意,但是如果你想去,那就试试,你可曾发现这里面的问题?他是无可奈何啊,一直以来他迁就着你,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虽然他惯性地默许了你的提议,可是内心却是百般不愿意的,而你则又满足于自己的“获胜”,根本没有心情去注意丈夫的情绪。你忙着为出国奋斗,为了你们的未来拼搏,丈夫独自承担了带孩子的任务,却得不到来自你的任何安慰、肯定的话语(他不愿意出国,自然也不大可能心甘情愿包揽带孩子的任务),接着老人去世,他却越来越沉默,这个时候的你做了一件什么事?“当我以他冷落了我好久为由找他谈的时候,他突然对我说他觉得我们之间不是夫妻感情,他觉得不快乐,他不想一辈子这样过”,女士,这个时候你还以他冷落你为由找他谈话?你的出发点是去“兴师问罪”的,你以自我为中心去衡量别人的行为,你从未站在丈夫的角度去换位思考!丈夫给予你的回答也在意料之中了,一直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不会主动付出爱的、一个需要他像呵护孩子一样去呵护的妻子的身边,他累了,他烦了,他彻底失望了,加上老人的去世,给予他的刺激就是“人生短短数十年,既然活得不开心,为什么不往更开心的地方去呢?”这个时候的男人,外心已生,只需遇到一朵小花对他微笑,他必然立刻迈开大步向外走去。
但是,你大可不必立刻绝望,这个时候丈夫其实还停留在一种反叛的初级阶段,他还是有相当理性的,他需要的是对过去扮演的“英雄”角色的颠覆,却也不仅仅是为了爱而爱,为了性而性,所以他才会对你说出“其实要断也很容易”的话。这其实是个好讯号啊!可惜我们的生命苦短,女士还没有从受骗上当的受害者意识中走出来,看不清这事实真相,反而一再地怀疑、争吵、哭泣、打架,这些又再一次破坏了你们的感情,这个时候,你该明白为何丈夫后来还与情人联系了吧?
至于性,虽然我不大具有发言权,可是我还是想说上一句,这与你的恋爱观念是如出一辙的,你只考虑到自己需要,想要就一定要,不想要就一定不要,那丈夫你摆在哪里?他不是就变成你的****了吗?他嘴上不说,心里是有感受的。所以在那么久的沉默之后,他才会突然的反叛,其实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情绪的累积过程。
暂时就先说这么多了,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敬请原谅。
祝您早日脱离苦海,找回幸福!
心理医生:×××
(三)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是指利用电话方式对求询者给予忠告、劝慰或对知情人进行危机干预及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这种咨询形式一般用于紧急情况的处理。例如,某个学生由于极度紧张、恐惧或孤独抑郁而突发轻生之念,此时,可利用电话咨询首先稳住其危机情绪,或指导教师、家长等知情人做其监护工作,然后组织有关咨询人员赶赴现场,对他的心理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目前已有许多国家设置了电话咨询的专用线路,用于心理危机的紧急干预和自杀的防范。由于电话咨询对具有心理危机或自杀意念的人可以起到缓冲、防范和指导的作用,因而许多人热情地称颂此种专线咨询电话为“温暖线”、“希望线”、“生命线”。在我国,很多大中城市已经逐步开设一些心理咨询机构或咨询门诊,在利用电话为求询者或心理危机者提供服务方面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随着人们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不断提高,我国的电话咨询包括专线咨询都将逐步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节 心理咨询过程
一、心理咨询过程的主要特点
我们知道,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心理咨询过程有如下特点:双向性、多端性、社会性、渐进性和反复性。只有把握这些特点,才能驾驭心理咨询活动的基本规律,更好地组织心理咨询过程及其环节。
1.双向性
心理咨询过程是指由咨询人员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咨询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就需双方相互依赖,谁也离不开谁,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心理咨询过程。如果咨询人员自恃高明,听风是雨,口惹悬河,咨询对象自然反感厌恶,不屑入言;反之,若咨询对象懒于启口,顾虑重重,或对咨询人员抱有成见,咨询人员也同样会感到扫兴,使咨询过程难以进行。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人员起着主导作用,咨询对象(求询者)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主体。咨询人员与咨询对象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使咨询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以圆满的结局来完成。此即为心理咨询的“双向性”。
为什么说咨询人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呢?这是因为咨询人员有着关于人的丰富的心理知识,具有窥探人的内心世界的专业技巧,在各种心理问题的适应与解决方面受过专门训练,并有较深的造诣。这样,咨询人员不仅能帮助咨询对象解决其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也能胜任其他人(如咨询对象的父母、教师、同事、朋友、领导等)所难以胜任的帮助。同时,这种帮助也较少带有主观感情色彩,而具有相对的客观性。为什么说咨询对象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主体呢?这是因为,咨询对象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其主观努力。咨询对象不是消极的接受器、简单的传声筒,对于咨询人员的劝导、帮助和教育,他都要经过自己的吸收与消化,都要经过认知的折射和情感的容纳,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接受,并以自己独特的行为来表现。
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方面,咨询对象必须认真听取咨询人员的意见,积极配合咨询人员的帮助与教育;另一方面,咨询人员也必须洞察咨询对象的心理变化,并根据其反应调节自己的帮助与教育,调动咨询对象的积极性。
2.多端性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面貌主要由四方面组成: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和行(行为)。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也主要是这四个方面发生了偏差。例如,在认知方面,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认识,对于自我和他人的认识,往往会发生歪曲或错误的现象;在情感方面,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也会有爱与憎、好与恶、热与冷、急与缓等迥然不同的态度,其中包括一些消极的情感;在意志方面,人们也有坚强与懦弱、果断与寡断、锲而不舍与缺乏恒心等各种不同的表现;在行为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行为风格与习惯,其中有许多不良习惯是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人的心理结构中,这四方面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认知愈深刻,情感就愈有理性,意志就愈坚定,行为就愈自觉。一般说来,认知是起点,行为是归宿,情意是中介。认知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知道了怎样行动和为什么要这样行动,才有可能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为。因此,心理咨询过程应在转变咨询对象的认知方面下工夫,做到“晓之以理”。行为是归宿,也是心理结构的核心,只有知而去行的“知”才是“真知”,知而不行,等于不知。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就要“导之以行”,对其行为习惯或行为方式提出相应的要求和进行必要的训练。情意是中介,只有积极的情感与意志,才能使认知顺利转化为行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就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血肉的心脏,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这对于心理咨询同样有意义。因此,为了使心理咨询更卓有成效,就要“动之以情”、“炼之以意”。
由于社会生活实践不同,每个人心理结构中这四方面因素所占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其发展的不平衡就产生了某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根据咨询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需要、最迫切的方面作为咨询工作的开端和突破口,从“晓之以理”着手,帮助其弄清事理,认识危害;从“动之以情”入手,用爱的情感沟通双方的心灵,解除心理防卫的屏障,并调整其情感;从“炼之以意”着手,使其树立信心,坚定决心,培养恒心,善始善终配合咨询过程;从“导之以行”入手,让其从事与原有心理障碍相颉颃的健康心理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心理咨询过程的“多端性”。
3.社会性
在人类社会中,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人不能不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优秀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结构,还是不良的心理品质、不健全的心理结构,都是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心理咨询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兴衰、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都会给心理咨询事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心理咨询人员对于咨询对象的帮助,也只是各种“影响源”中的一“支流”。家庭、学校、社会机构等若干“支流”无时不在荡涤、浸淫着咨询对象的心灵。这些“流”有些与心理咨询方面一致,能够帮助和促进咨询对象更好地克服心理障碍,有的则与心理咨询方面相背,甚至阻碍和削弱心理咨询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心理咨询人员必须把心理咨询与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统一步调,协同帮助咨询对象。一方面,必须注意分析咨询对象存在心理问题的社会背景,弄清其产生心理障碍的真实原因;另一方面,在解决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时,必须积极取得各方面的配合,利用与心理咨询要求一致的积极影响去克服和抵制与心理咨询要求相违背的消极影响。这就是心理咨询过程的“社会性”。
4.渐进性
人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的。同样,不良心理品质的克服与消除也是渐进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一蹴而就。因此,心理咨询人员与咨询对象要克服急躁情绪,不能一下子提出过高要求,而要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量到质逐步地去做。例如对于酗酒、吸烟成瘾的咨询对象,仅向他们说明酗酒、吸烟的危害还远远不够,要他们马上戒烟或戒酒也不太现实,而应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导之以行,指导一些克服坏习惯的方法,必要时还可用厌恶疗法等心理治疗手段加以辅助,才能使其逐渐改掉酗酒、吸烟的恶习。如果操之过急,指望功成于一旦,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咨询对象丧失信心。心理过程的“渐进性”,要求咨询人员培养仔细和耐心的品质,对于咨询对象的帮助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5.反复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是螺旋式上升而非直线式前进的。人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如此,不良心理品质的克服和消除更是如此。因此,心理咨询人员不能存有一劳永逸的思想,与咨询对象的关系也不要仅局限在门诊室内,对咨询对象出现的反复切不可表现出厌恶、冷漠,更不可横加批评与指责。心理咨询人员还必须注意检查自己的咨询效果,对重点咨询对象定期回访,巩固咨询效果,同时预防旧病复发。
二、心理咨询过程的基本阶段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咨询双方建立令人满意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过程的第一步,也是贯穿整个咨询过程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正如美国心理咨询专家拉斯(S.W.Russ)所言,“咨询者与求询者之间建立一种坦率、信任的关系,是咨询过程中头等重要的事情……是有效咨询的前提条件。”
在咨询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应为咨询者。咨询者应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有关原理和反复,使这种关系得以顺利地建立与发展起来。因此,作为咨询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充分地尊重和温暖来访者。尊重来访者。要求治疗者要能接受对方,能容忍甚至接受对方的不同观点、习惯等。要求咨询人员不能将自己视为高人一等的专家,而应以平等的身份看待前来求询的人。卡普兰(G.Caplan)指出,建立咨询关系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咨询者与求询者的平等地位。经验表明,咨询人员的等级观念将增加求询者的压抑感和不满情绪,从而将使咨询过程一开始即罩上不愉快的阴影。
有一位来访者曾找过一位有名的咨询者咨询,去了两次就再也不去了,因为那位咨询者对她说:“你就是得跟着我的思路走。”她不服气,也不想去了。因此,在碰到来访者与我们有不同意见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说法:“虽然我也许不同意你的这种说法,但我仍认为你有权这么看此事。”这样就能让来访者充分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他才能真正向你敞开心扉,使你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而温暖是咨询者对来访者的主观态度的体现,它不是仅以语言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咨询者的言谈话语、姿势、动作、眼神、表情流露出来,是很难装出来的。因此,就要求咨询者真正地去喜欢他,尊重他,愿意帮助他。
(2)咨询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这要咨询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来促进他们的成长。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这样的,如果你想帮助你的来访者,使之有所改变,你就必须相信他是能够改变的,而且他现在自身已经具有一些积极因素。否则,如果你认为对方是顽石,那么任何的帮助都只能是徒劳无功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相信对方是能够接受帮助的,你的来访者就会接受到这种信息,他在咨询中就可能真的不会有所收获。
(3)要学会与病人“共情”。所谓“共情”,按罗杰斯的说法就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的一种能力。它涉及到进入对方个人的精神领域,并能理解这个精神世界。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导致对方认为你不理解他,不懂得他正在经历的一切,或者是根本就不关心他的事情。
(4)要真诚可信。对于这一点,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要开诚布公地与来访者交谈,直截了当地表达你的想法,而不要让来访者去猜测你谈话中的真实含义或去想象你所做的一切是否还包括了什么其他的信息。这里面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治疗者要真实地对待自己;另一方面要真诚地对待来访者。
2.搜集信息,搞清问题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质
搜集信息是整个咨询工作的基础。常见的搜集信息的方法有:
(1)会谈法。会谈法是由心理咨询人员同求询者为特定目的进行面对面交谈的一种方法。会谈可以有多种方式,一般将其分为结构式会谈和自由式会谈两种:
第一种,结构式会谈。在结构式会谈中,通常事先准备好谈话提纲或问卷,交谈时严格依照固定的程序进行。这种会谈方式有助于信息收集和对比分析,并且省时省力,规范标准,因而有人将此种方式又称为标准化会谈。结构式会谈的缺点主要是提问方式比较刻板,了解问题难以深入;求询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易发挥。
第二种,自由式会谈。自由式会谈的特点是事先无预定问卷或谈话程序,交谈双方可自由自在随便交流。自由式会谈的主要优点是轻松、灵活,交谈双方易于表现真情实感。而这种会谈方式的缺点在于费时,易跑题,谈话过程难以控制等。在咨询实践中,究竟采用哪种会谈方式更为合适,要视咨询要解决的问题和咨询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求询者要求解决的问题比较简单,咨询人员经验比较丰富,便可采用自由式会谈。
运用会谈法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咨询人员的会谈技巧和表达艺术,其中包括提问的技巧、倾听的艺术、沉默的使用等等。
(2)测验法。测验法是凭借标准化工具对求询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比较客观的测定的一种方法。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就国内而言,有多种经过修订的国外测验量表可供心理咨询人员选用,例如,林传鼎、张厚粲主持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龚耀先主持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可以用来对儿童和青年学生的智力进行测定和诊断;宋维真主持修订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陈仲庚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可以用来对求询者的个性特点进行测量;吴文源引进修订的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可用来对求询者的自觉心理症状进行评估。此外,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还自行编制了一些测验量表,用于心理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其中有的已经公开发表并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得到使用。
(3)个案法。个案法是通过搜集与某人有关的个案资料,从而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特征的方法。
个案法所搜集的个案资料来源不仅为求询者本身所提供,也可以由其家属、同学、邻居、朋友、教师等提供。只要是与求询者所提出的问题有关的材料,都要全面收集,尽可能不遗漏。
对于个案资料中的重要内容,要调查核实,不可道听途说。个案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咨询对象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身份特征,目前的主要心理障碍,过去的各方面资料如发育、教育、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家庭背景、人格特征等。在掌握了充分资料后,一般要求写出传记体个案记录。
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应着重了解以下三方面的情况:
求询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个人工作情况、文化程度、个人身体状况、家庭状况、特长与爱好等等。基本情况可通过填表或由咨询者提问后填入表内,一般在咨询开始前进行。为了详细了解求询者的基本情况,还可通过其自传了解其过去,或通过其亲友、同事等的交谈来了解,也可进行心理测验。一般来说,在第一阶段主要是让咨询对象充分表达自己的心理疑难,便于以后各阶段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求询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主要包括:家庭背景(如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兴趣爱好、健康状况、养育方式、对子女的期望等),学校背景(如求学时教师对其态度、班风、校风、学校文化环境等),工作背景(如所在工作单位的社会声誉及经济效益、与领导及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工作单位的管理模式、本人在组织中的地位等),社区背景(如居住社区的社会治安情况、文化服务设施等)。
求询者的心理问题。这是搜集信息的核心内容。这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工作和社会适应问题、智能发展与技能掌握问题、个性发展问题、情绪困扰问题、人际交往和冲突问题、性心理卫生和婚恋指导问题、行为问题或品德问题、升学或职业选择问题、心理障碍或疾病的治疗问题等等。在搜集此类信息时,要注意来访者对于自身、他人和有关事件的看法、引发的情绪活动、怎样处事待人、怎样处理自身所遇到的各种事物,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时,采取怎样的防范和应激措施等。这些都有助于了解来访者的思维与其情绪、行为的关系,可以预测来访者今后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绪和反应。
通过搜集信息,咨询人员对求询者主要问题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及可能的性质要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以便为下一步的详细诊断和确定咨询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