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坦诚的口才
谈判有各种各样的性质,军事谈判如朝鲜板门店谈判,边界谈判如中俄边界谈判,人质危机谈判如政府与非法劫机分子的谈判,政治谈判如两党或两国政府间的谈判,商业谈判如国内贸易或国外贸易中交易双方的谈判。无论哪一种谈判,双方都会派出自己认为最恰当的人选,在谈判场上努力角逐,倾尽全力,斗智斗勇斗口才,以期获得满意的结果。这里不用刀枪,却用唇枪舌剑;这里没有硝烟,却不逊于战场。有时,甚至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场上却能得到。谈判口才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言论纵横】
可以肯定地说,谈判是一种竞争,要竞争自然离不开竞争的手段。为此,各种谈判的策略都要充分运用。但是,无论何种谈判都应在坦诚的基础上进行。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而言,坦诚对于一个谈判者而言是绝对重要的。如果你的谈判对手从心底里不信任你,那么他或她不会告诉你任何重要的信息。如果你被认为不可信赖的话,人们只会告诉你由于你的职位或头衔而必须告诉你的东西,除此之外,你可能甭想再额外得到些什么了。相反,当对方认为你可信时,谈判后,一些私下里的时间,他或她也许会告诉你一些从谈判桌上所无法知道的东西。
【案例检索】
谈判过程中经过接触和了解,相互尊敬和体谅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关系,从而使每一次谈判变得顺利和有效率,要把对手看成解决问题的伙伴,想方设法用坦诚的态度和诚恳的语言感化对方,把对手拉向共同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人们普遍认为,日本人与外国人面对面谈判,对对方总是彬彬有礼,殷勤谦恭,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一定要赢”的战略。日本人经常说说笑笑地讨价还价,为了与谈判对手建立起信赖感,日本人谈判时,首先会向对方表明好意,然后进行一些个人间的杂谈,以便建立起相互间的亲密关系,谈各自家庭成员情况,双方的共同兴趣,以及“坦诚”地表示对将来双方合作的渴望,对方戒备的逐渐放松,却为其讨价还价做好了准备。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你可能已进入了圈套,失去了利益。总之,确定自己“坦诚”的限度并据以订立一个周密的计划,是避免在谈判桌上表现出经验不足的最好办法之一。那么,隐瞒信息、吞吞吐吐这种手法又如何呢?是不是算是不大合乎标准呢?可以这么说:作为谈判桌边端坐一方的你如果认为“坦诚”就是毫不遮掩与隐瞒地把自己的全部底细都告诉别人的话,那么真正不合乎标准的就是你自己了。很显然,专属于我方所有的数据,一些保密的材料可能都会被对手用来对我方进行估测,一个极端的例子甚至显示出连你哪天回国的日期都不应“坦诚”到让对手知道:日本人以替美国人购买回国机票为名,巧妙地探知了谈判对手所预定的谈判时间,然后不动声色地控制谈判的节奏。前几天,不着急,慢慢来,等你回国期限快到了,好,问题像拉了绳子后的抽水马桶一样全涌出来了。这时候,你对谈判的心理准备可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匆忙了事的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这能怪谁呢?是“坦诚”吗?不,是“天真”。
【应用解析】
关于谈判,有必要澄清几个观念上的问题:首先,并不是所有人对谈判的看法都与你一样,你不能根据你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对手。如果你假设你的对手也会像你一样无条件地“坦诚”的话,那么你就太天真了,对方提出的你没有准备过的问题和他要的一些鬼把戏会使你感觉你就像一个山里孩子被别人领到了车水马龙的大城市的大街上,而那个领你出来的人却突然从你眼前消失了,你是如此地无助,你分不清东西南北,以致于你最终愤怒地吵囔:“你骗了我!”可这又有什么用呢?注意:谈判的对方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利他主义者,表现坦诚并不意味着可以天真。
159、断后路的口才
【言论纵横】
美国一家大航空公司要在纽约城建立航空站,想要求爱迪生电力公司以低价优惠供应电力,但遭到电力公司的拒绝,并推脱说这是公共服务委员会不批准,因此谈判陷入困境。迫于无奈,航空公司首席代表只有使出最后一招:“既然公共服务委员会不批准,看来我们只有自己建电厂了。谈判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一招果然非常灵,电力公司急忙改变态度,请求公共服务委员会给予优惠价格供电,公共服务委员会立即批准。但航空公司却不接受,坚持建厂。最后电力公司再次降价,双方才达成协议。在谈判中切断对方后路的策略往往很有效,有时可以一下扭转整个谈判的局势。
【案例检索】
1977年8月,克罗地亚人劫持了美国环球公司从纽约拉瓜得亚机场到芝加哥奥赫本的一架班机,在劫持者与机组人员僵持不下的时间里,飞机兜了一个大圈,飞过蒙特利尔、纽芬兰、沙浓、伦敦,最后降落到巴黎市外的戴高乐机场。在这里,法国当局的警察打瘪了飞机的轮胎。
飞机在跑道上停了三天,劫机者与警方始终僵持不下。最后法国警察向劫机者发出了最后通牒:“喂,伙计们,你们可以做你们想做的任何事情,但是美国警察已经到了。如果你们现在放下武器跟他们一块回美国去,你们将会判处最多不过是二到四年的监禁。这也可能意味着你们也许在十个月左右被释放。”
法国人稍作停顿,为的是让他们把这些话都听进去。然后又接着喊话:“但是,如果我们不得不逮捕你们的话,按照法国的法律,你们将被判处死刑。那么愿意走哪条路呢?”
最后,劫机者决定投降。
要么二至四年的监禁,要么被判死刑,摆在劫机者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法国警察通过最后通牒,向劫机者亮出底牌,逼迫他们作出选择。在生与死的选择中,劫机者最后只好选择投降了。
【应用解析】
面对谈判僵局,有时一方若能主动提出放弃进一步谈判,断其后路,对方很可能出现妥协和让步,放弃原来的过分要求而达成协议。然而,这种方法的运用必须是建立在知道对方底牌的基础上,如果盲目坚持,对方其实还有别的选择的话,那么谈判破裂后损失最大的可能还是自己。
160、声东击西的口才
【言论纵横】
有时候在一个问题的讨论中处于胶着状态,一时无法达成一致,聪明的一方总是会改变话题,在对方专心应对这个话题的时候,在伺机设局,让对方不知不觉进入语言制造的逻辑圈套,这样对方在无形中就在辩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同意了上个话题对方的观点。
【案例检索】
1957年,******率****代表团出席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党的代表会议。会议前,中苏领导人就“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提法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论。******不同意把“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理论写进会议宣言。
有一次,******与赫鲁晓夫共同进餐。赫鲁晓夫不失时机地想宣扬他的观点,一上餐桌就拉开了话匣子。******并不直接回答赫鲁晓夫的种种发问,转而与他就另一个问题展开讨论:
“赫鲁晓夫同志,你对我们提出的‘百花齐放’这个口号怎么看?”赫鲁晓夫摸一下亮晶晶的额头,为难地眨眨眼,但目光仍不失敏锐。他早已请人捎话到北京,表示过对这个口号的忧虑。******现在还要这样问,什么意思呢?
“******同志,我想,你们的本意可能是说在文化艺术中,要允许不同的倾向发展,允许不同的学术争鸣……可是,花是有各种各样的——有美丽的花,丑恶的花,甚至有毒的花,对于有毒的花就不能让它开。”赫鲁晓夫用手做了一个有力的掐掉的动作,“要掐死它!”
“我们不掐死,留在那里做对比,做反面教员。”******始终微笑地说。
赫鲁晓夫以沉默表示反对这个口号。
******点了点头:“苏联报刊不发表这个口号,我们是理解的,赞成的。因为各国有各国的实际情况。这个口号对于苏联也许是不适合的,情况不同么,都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讨论“百花齐放”这个口号,实则是不同意赫鲁晓夫把“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理论观点写进会议宣言。会议结束后,“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观点则没有被写进宣言。
【应用解析】
赫鲁晓夫虽不失精明,但还是中了******声东击西的计谋。声东击西作为一种障眼法,迷惑对方,转移其注意力,然后再突然发出一个意想不到的信息,令对方措手不及。上例中,******通过讨论“百花齐放”,使赫鲁晓夫不知不觉同******一道论证了“从各国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不顾别国国情,而把观点强加于别人身上。
161、谈判破裂的口才
【言论纵横】
面对对方的无理挑衅,再继续维持谈判的正常局面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这种情况之下,应该是宁愿谈判破裂,也不能甘于示弱。因此,面对人身攻击应该针锋相对地予以还击,以维护我方人格的尊严。谈判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如果人格尊严都不能得到保证,也就没有谈判的基础了,那么针锋相对予以还击将是必要的选择。
【案例检索】
在一次外贸谈判中,中方外贸代表拒绝了一位红头发的西方外商的无理要求,这个家伙恼羞成怒,竟然出口伤人:“代表先生,我看你皮肤发黄,大概是营养不良造成你思维紊乱吧?”中方代表立即反击道:“经理先生,我既不会因为你皮肤是白色的,就说你严重失血,造成你思维紊乱;也不会因为你的头发是红色的,就说你吸干了他人的血,造成你头脑发昏。”
该代表在其无理要求遭到拒绝的情况下,便转而对我方代表进行人身攻击,足见其蛮横无礼。
同样谈判无法取得进展,老到的谈判专家却能让气氛融洽,彼此保持应有的风度。1969年9月的一天,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就越南战争问题与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举行会谈。谈判正在进行时,尼克松总统给基辛格打来电话,接完电话之后,基辛格对多勃雷宁说:“总统刚才在电话里对我说,关于越南问题,列车刚刚开出车站,现在正在轨道上行驶。”老练的多勃雷宁试图缓和一下气氛,机智地接过话头说:“我希望是驾飞机而不是火车,因为飞机中途还能改变航向。”基辛格立即回答道:“总统是非常注意选择词汇的,我相信他说一不二,他说的是火车。”
在这次谈判中,基辛格既鲜明、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语气、态度又不是显得十分强硬,令对手容易接受。
【应用解析】
谈判无法取得共识是很正常的事情,当谈判无果而终的时候大家应该保持良好的态度,以为下次谈判能取得成果营造良好的氛围,当谈判破裂后就蛮横无理地换了另一副面孔,那是十分粗鄙的表现,会让别人嗤之以鼻,从此很难再有机会和别人合作。有修养的谈判专家则会目光长远,不为无法挽回的事情发火,而是尽量为自己再次取得胜利加分。
162、劝诱的口才
【言论纵横】
劝诱往往是通过恰当的语言,与形象的类比,把一个道理通过另外一种角度讲出来,并解释清楚,因为正面对一个事物进行解释,可能会遭到对方的抵触情绪,所以先入为主地进行反对,而当通过另外一件事把道理解释清楚后,在回到原来的位置,对方就会发现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啊。
【案例检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萨克斯为了说服罗斯福同意尽快在美国着手研制原子弹,到白宫向罗斯福面呈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签名的信件。然而,罗斯福总统对萨克斯滔滔不绝却又艰深的科学论述不以为然,反应冷淡。第二天,萨克斯在与罗斯福共进早餐时,对总统说:“我今天只想讲一点历史。英法战争期间,在欧洲大陆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海上却遭到惨败。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到拿破仑面前,建议法国的战舰砍掉桅杆,撤去风帆,装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可以大大提高海军的战斗力。可是我们这位伟大的科西嘉人以为这简直是笑话,船没有帆能航行吗?木板换成钢板能不下沉吗?结果拿破仑把富尔顿轰了出去。如果当时拿破仑认真考虑并采纳富尔顿的建议,那么,19世纪世界的历史就有可能重写了。”说完,萨克斯用深沉的目光注视着总统。罗斯福沉默了几分钟,然后拿出了一瓶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白兰地,斟了满杯,递给萨克斯说:“你胜利了!”于是有了1945年7月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萨克斯在第一次从正面进攻失败后,第二次则采用旁敲侧击,从侧面进攻。他生动地向罗斯福讲述了当年拿破仑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不相信科学留下的深刻教训,从而通过巧妙的暗示,最终说服了罗斯福总统。
美国的谈判大师荷伯·科恩一次飞往墨西哥城去主持一次谈判研讨会。抵达目的地时,旅馆服务员告诉他已“客满”。此时科恩施展了他的看家本领,找到了旅馆经理问:“如果墨西哥总统来了怎么办?你们是否要给他一个房间?”经理答道:“是的,先生。”科恩接着说:“好吧,总统没有来,所以我就住他那间了。”结果他顺顺畅畅地住进了“总统套房”,附加条件是总统来了必须立即让出。不过,这个机率是很小的。
【应用解析】
这里谈判大师运用劝诱谈判法,巧作虚拟假设,诱使旅馆经理进入圈套,从而使自己如愿以偿。劝诱谈判的策略是:与人谈判时,开始不要讨论分歧的观点,而是着重强调彼此共同的观点,以免对方产生心理上的反感;待对方已不打算反驳我方提问时,再自然地转向自己的主张。
163、打探对方虚实的口才
【言论纵横】
兵法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同样适于现代商务谈判。在商务谈判中,对对方情况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谈判者在谈判中的地位及整个谈判的发展趋势。每一个成功的谈判者都非常重视在双方的磋商交流中探测对方的底细。但这并非易事,因为谈判者为了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往往采取严密的保密措施,力求不让对方抓住任何与本方“底牌”有关的蛛丝马迹。在这种情况下,强攻是无效的,只有采取迂回作战,施展一些策略,运用一些技巧才会有所收获。
【案例检索】
一位供货商在与某厂采购经理的谈判中,想提高产品的价格,但他并没有直接探询对方的反应,而是聊了一些似乎不着边际的话。
“我们想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想知道你们厂对我们的产品有什么意见,最好能帮助我们提供一些数据,我们好及时改进。”
“嗯,你们的产品质量还是不错,至于数据吗,我可以在谈判后替你收集一些。不过据实验人员反应,你们产品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我们曾用过的产品。”
“噢,非常感谢。据说你们厂这两年的效益非常好,规模越来越大,产品几乎没有任何积压。”
“可不是,几十条生产线昼夜不停,产品、原料都是供不应求,可忙坏我了。”
供货商听到这里,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供货商为什么笑吗?
在这段似乎不着边际的谈话中,供货商探测到了对己方非常有利的两条信息:1.本方提供的产品在该厂的信誉非常好。2.对方的库存原料已经供不应求,存料马上就要用光。工厂正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希望尽早结束谈判以使生产不致因为原材料的缺乏而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对方自亮了“底牌”。
供货商根据掌握的信息,提出了加价要求。采购经理一口回绝,甚至几次摆出要立刻终止谈判的架势。已摸清对方“底牌”的供货商不为所动,稳如泰山,不慌不忙地和他讨价还价。最后,由于厂里急需原料,谈判再不结束就可能影响生产,采购经理只好同意了供货商的要求。
【应用解析】
在这次谈判中,善于倾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它使谈判家一下子就摸清了对方的虚实。因此,在与对方磋商交流的过程一定要全身贯注地捕捉对方言语中传递的信息,并通过对捕捉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来了解对方不会直接表露出的情况。这也正是对其实施旁敲侧击技巧的目的所在。
164、吹毛求疵的口才
【言论纵横】
谈判双方互补让步,那么一方想要降低价格就会在产品的细节上处处挑刺,指出一些小问题,小毛病,这样把许多缺点摆出来,自然价格就应该降低,只要所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对方一般是很难忽视的,进而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
【案例检索】
一家果品公司的采购员来到果园。
“多少钱500克?”
“8角。”
“6角行吗?”
“少一分也不卖。”
目前正是苹果上市的时候,这么多的买主,卖主显然不肯让步。
“商量商量怎么样?”
“没什么好商量的。”
“不卖拉倒!死了张屠夫,未必就吃混毛猪!”
几句说呛了,买卖双方不欢而散。
不久,又一家公司的采购员走上前来,先递过一支香烟,问:“多少钱500克?”
“8角。”
“整筐卖多少钱?”
“零买不卖,整筐8角500克。”
卖主仍然坚持不让。买主却不急于还价,而是不慌不忙地打开筐盖,拿起一个苹果在手里掂量着,端详着,不紧不慢地说:“个头还可以,但颜色不够红,这样上市卖不上价呀。”
接着伸手往筐里掏,摸了一会儿摸出一个个头小的苹果:“老板,您这一筐,表面是大的,筐底可藏着不少小的,这怎么算呢?”
边说边继续在筐里摸着,一会儿,又摸出一个带伤的苹果:“看!这里还有虫咬,也许是雹伤。您这苹果既不够红,又不够大,有的还有伤,无论如何算不上一级,勉强算二级就不错了。”
这时,卖主沉不住气了,说话也和气了:
“您真的想要,那么,您还个价吧。”
“农民一年到头也不容易,给您6角钱吧。”
“那可太低了……”卖主有点着急,“您再添点吧,我就指望这些苹果过日子哩。”
“好吧,看您也是个老实人,交个朋友吧,6角5分500克,我全包了。”
双方终于成交了。
【应用解析】
第一个买主遭到拒绝,而第二个买主却能以较低的价格成交。这里的关键在于,第二个买主在谈判中,采取了“吹毛求疵”的战术,说出了压价的道理。在讨价还价时,如果能将对方的商品挑出一大堆毛病来,则对方的要价就自然成了空中楼阁。
165、设定谈判禁区的口才
【言论纵横】
当你准备好了一份完整的谈判计划,并且已经想到了许多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之后,一定不要忘记还要与你的上司,你的谈判伙伴商量好那些你们不打算拿到谈判桌上的项目,即划定那些不允许谈判的项目。如果在这一点上没有做充分的准备的话,在谈判过程中,你很有可能把你没有计划送人的东西拱手送出。特别是你进行的那个谈判十分复杂、内容庞杂时,这种情况则尤其可能发生。因此设定谈判禁区可以事先对自己的某些利益做出保护。
【案例检索】
一个谈判者的权力受限制之后,反而能够处于一种比较有利的地位,他可以立场坚定但又十分优雅地向对方说“不”,他可以说:“这不是我个人愿意与否的问题,我必须考虑到公司的政策、规则、办事的程序乃至国家的政策。”一个未经授权的卖主,就不能答应赊帐、降低价格、打折扣、由卖方负责送货并且安装调试等。他无法在这些范围内让步,因为他根本没有这个权力。同样的道理,一个买主如果无权超出购买顶算,或超出预定的价格,或接受不台标准的产品等,则也是一个很难商议的对手。
可以说,预先规定不允许谈判的项目,对谈判人员的权力作出有力的限制,才能有效地避免诸如将本不应谈的内容,本不应做的让步以及与此相关的全部利益拱手让给别人的低级错误。
经常观看记者招待会的人可能不会忘记那些老练的政治家、外交家、恪守规则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在遇到很敏感或他本人无法回答的问题之时,总会在脸上堆出宛如春天般灿烂的微笑,双肩一耸,两手一摊:“我没有被授权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这是回避锋芒,保护自己不出问题的最常用办法。
【应用解析】
不少谈判人员在谈判前也许会对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感到烦恼,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权力被限制,实实在在是对方的一大烦恼。因为假如我的权力被限制住,那倒成了你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麻烦,你的选择只能是:或者是根据我的权限来考虑这笔交易,我只能在我的权限范围内进行谈判,不可能满足你超出我权力范围的要求;或者是你认为我无法满足你的要求,而找权力比我大的上司去谈,但这样一来又需要重新建立关系,甚至会损坏双方的长期关系,或者干脆双方挟起包各自走人,使已经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口舌付之东流。
166、谈判终赞美的口才
【言论纵横】
谈判中,可以适当地运用赞美的方法,投对方所好,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赞美的恰到好处,对方一定会对你有一个良好的印象,而良好的印象则是谈判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谈判胜利的一个开端。
【案例检索】
某市文化公司要建造一座影剧院。这一天,公司王经理正在办公,家具公司的李经理找上门来推销座椅。
“哟!好气派。我从未见过这样漂亮的办公室,如果我有一间这样的办公室,我这一生的心愿都满足了。”李经理这样开始了他的谈话。他用手摸了摸办公椅扶手:“这不是香山红木吗?难得一寻的上等木料哇!”
“是吗?”王经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说:“整个办公室是请深圳的装璜厂家装修的。”说罢,不无炫耀地带着李经理参观了整个办公室,兴致勃勃地介绍设计比例、装修材料、色彩调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不用说,李经理顺利地拿到了王经理签字的座椅订购合同。他得到了满足,他也给了王经理一种满足。
李经理成功的诀窍,就在于他了解谈判对象。他从王经理的办公室入手,巧妙地赞扬了王经理所取得的成就,使王经理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把他视为知己。这样座椅的生意也就自然非李经理莫属了。
【应用解析】
世人都喜恭维,但恭维应根据每类人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讲不同内容的恭维话。对于商人,如果你说他道德高尚,学问出众,清廉自持,他一定元动于衷,不屑一顾。如果你说他才能出众,头脑聪明,手腕灵活,生财有道,现在脸泛红光,必定马上要发大财,他听了一定高兴。
167、说“不”的口才
【言论纵横】
谈判是满足双方参与彼此需要的合作的利己走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需要不同,因而会呈现出不同的行为表现。有的人喜欢在谈判中以战取胜,而有的人则强烈希望被喜欢,获得别人的赞赏。前一种人好战,在谈判中很难与人合作,后一种人由于希望被人喜欢而不面对现实的冲突,进而是一个不善于拒绝的人。在商务谈判中,敢说“不”而且会说“不”,知道怎样去拒绝对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表示拒绝,你的谈判条件就会立刻增加。
【案例检索】
日本人在国际工商谈判中,几乎毫不退让地坚持原有条件,一次又一次地商谈,他们始终重复原有的主张,提出同一个目标,那种谦恭的外表下隐藏着誓不屈服和妥协的决心,日本人的这种坚定耐心也是终身雇佣制的结果。日本雇员,无论职位高低,都清楚地意识到他自身的成败最终与企业的成败息息相关,他们唯恐在谈判中做出不利的让步而给企业带来无端的风险。美国谈判学专家马奇曾评论说:他们顽固地相信,只要能寻觅到合适的谈判人员和恰当的交流方式,或者能够推心置腹地进行交谈,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那么谈判必定会取得成功。所以,日本的谈判者不会轻易妥协于对手,他们更多他说“不”来谋求突破敌阵。
一位律师曾经帮助一名房地产商进行过出租房地产的谈判,由于这名律师知道在何时说“不”,以及怎样恰当他说“不”,从而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房地产商开发了一块地理位置较好的房产,装修成写字楼准备招租,当时有两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对此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两家公司都希望将公司迁到地理位置较好、内外装修比较豪华的地方,以期树立企业形象,壮大自己的声势。律师思索一番后,先给A公司老总打电话说:“经理先生,我的委托人经过考虑之后,决定不做这次租赁生意了,希望我们下次合作愉快。”然后,他给B公司的老总也打了同样内容的电话。当天下午,两大公司的老总就同时来到了房地产公司,一番讨价还价后,A、B两家公司愿意以原准备租用8层的价码分别租用了大厦的4层。很显然,这样一来,房地产公司的净收入增加了一倍,而相应的律师报酬也就可想而知了。
【应用解析】
知道何时说“不”,首先要有一个敢于说“不”的人,一个人会不会说“不”是另外一回事,但会说“不”的前提条件是他敢于这么说,而不是在该说“不”的时候大脑不知还在想些别的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