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薛延陀部 敕勒阿族
大唐元和八年(813年),唐宪宗任命灵武籍少数民族将领李光进出任灵武节度使,节制灵武三年,元和十年(815年)六月,死于灵武节度使府。
李光进(758~815年),原名阿跌光进,后来唐宪宗赐姓李氏,称李光进。其先人是河曲(今青海黄河河曲)部落——薛延陀敕勒部阿跌之族。阿跌氏出于南单于左厢十二姓,代有才杰,继为酋师。尝统数千庐落,号“别部大人”。贞观二十年(646年)九月,回纥、同罗、阿跌等少数民族表示愿意归降,他们与唐太宗相约在灵州会盟,其中阿跌族首领就是李光进的先祖阿跌贺之,唐太宗曾来到灵州,接受各族首领归降,各族首领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并向唐太宗表示愿意内附。唐太宗在灵州设宴招待包括阿铁贺之在内的各族首领,席间他赋诗有“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诗句,并在灵州刻石以作纪念。第二年,唐太宗安置各族于内地,把归附的阿跌族安置在灵州境内为鸡田州。阿跌族首领阿跌贺之,开始世袭鸡田州刺史,“太宗制受鸡田州都督,仍充灵武丰州定塞兵马使”,其部隶属朔方军。所以,李光进是灵武籍的少数民族将领。
§§§二、光进兄弟 少依葛旃
阿跌光进的父亲是阿跌良臣,世袭鸡田州刺史,“先父良臣,开府同三司鸡田州刺史、充朔方先锋左助兵马使”。阿跌良臣有一个大女儿、两个儿子,光进的姐姐嫁给舍利葛旃为妻。因为父亲“无禄早世”,所以,光进、光颜(760~826年)兄弟二人,光颜比光进小两岁,他们从小就都跟随姐姐和姐夫,后来南征北战,多有战功。光进年轻时长得就是个将才,他“形清而视明,神全而气和,猿臂虬须,山立玉色”。姐夫葛旃是唐突厥名将、官拜工部尚书,改名李奉国。他特别器重光进,“教之骑射,付以韬略”,于是,光进“发迹云中,名策太原”。
这里我想说明一下,新旧唐书中光进的生卒、参战年代有出入。《旧唐书》说光进元和“十年(815年)七月卒”,“卒时年六十五岁”,据此,光进应该是天宝九年(750)年生,又说,“肃宗自灵武观兵,光进从郭子仪破贼,收两京,累有战功”。“上元初……用光进为都知兵马使。”肃宗来灵武是天宝十五年(756年),此时光进六岁,上元初是公元760年,光进十岁,这都可能吗?显然是搞错了。据唐人的李光进《神道碑铭》,光进死“岁在乙未(元和十年,即815年)季夏六月”,“享年五十七矣”。据此,光进应该生于至德三年(758年),根本不可能跟随郭子仪累立战功,实际上,应该是在兴元元年(784年)“以勇敢始从马燧”,才开始累立战功。我看还是应该相信与光进同时的唐人《神道碑铭》的记载。
§§§三、始从马燧 累立战功
《李公(光进)神道碑铭》记载,李光进“始以勇敢从北平王燧战于蒲次,以愿恭事郎宁王”。“北平王燧”是晚唐著名大将马燧,“蒲次”指蒲州。建中三年(782年),马燧大败叛唐的田悦军,进为同平章事(宰相);兴元元年(784年)马燧加检校司徒,封北平郡王。此时,河中(即蒲州,治所在蒲坂,今山西永济)的李怀光(原来也是朔方节度使)叛唐,他入朝奏唐德宗,给他一月粮草,必平河中,德宗许之。马燧率军征讨李怀光,进逼河中,李光进跟随马燧出征河中,在平息河中的战斗中,李光进以作战勇敢开始闻名。郎宁王是豳宁节度使张献甫,他带兵镇守长安西北重镇豳州(治所作新平,今陕西彬县),负责抵抗吐蕃。光进回后来又跟随张献甫抗击吐蕃,为大唐立功。
§§§四、累立战功 进升官爵
李光进因战功,先任代州刺史,礼部尚书陇西公奏兼殿中侍御史,工部尚书荥阳公表兼御史中丞。李光进以“公家之事无细大,戎府之务无重轻”,都能尽心尽力。贞元中(794年左右),大司空严公,先以宽和统三军,“辕门武人,骄蹇自便”。后用李光进“都纪纲”,“言辞约而必信,号令明而必行;堂皇之上听无哗,大旌之前立无跛”。大司空看到他是个人才,就又奏光进兼御史大夫。元和四年(809年),范司徒范希朝率军平叛唐的王承宗,“表光进为步都虞侯,战于木刀沟”,“军旅之事,常以咨之”。在作战中,光进提出“堑水以绝其后”,“断桥以防其走进”,范军取得大胜,因此“光进有功”,范司空奏升迁李光进为左散骑常侍,由代州刺史、石岭镇北兵马使、代北军使,超迁为工部尚书、单于大都护、振武节度支度营田观察押蕃落使。元和八年(813年)秋,黄河发大水,受降城被毁,振武节度使李光进上奏唐宪宗,请求修理受降城,同时整修黄河河防。当年七月,宰相李吉甫请徙受降城于天德故城,宰相李绛和户部侍郎卢坦以为:“受降城,张仁愿所筑,当碛口,据虏要冲,美水草,守边之利也。今避河患,退二三里可矣,奈何舍万代永安之策,徇一时省费之便乎!况天德故城僻处确瘠,去河绝远,烽堠警急不相应接,虏忽唐突,势无由知,是无故而蹙国二百里也。”后来,受降城使周怀义也上奏修、徙的利害,与李绛、卢坦看法同。但宪宗卒用李吉甫之策,以受降城骑士迁隶天德军。宰相李绛再言于上曰:“边兵徒有其数而无其实,虚费衣粮,将帅但缘私役使,聚其货财以结权幸而已,未尝训练以备不虞,此不可不于无事之时豫留圣意也。”当时,受降城兵籍册上旧有四百人,等到天德军交兵时,只有五十人,器械只有一弓。故李绛上言及之。宪宗惊曰:“边兵乃如是其虚邪!卿曹当加按阅。”后来,李绛罢相而止。
§§§五、忠于大唐 孝睦闻名
李光进不但对大唐忠心耿耿,“忠信之教,自行于心”,而且还是个孝子,孝悌之行每合于天经。光进兄弟从小就“以孝睦推于军中”。其母代国太夫人“尝有霜露之疾”,患病期间,他和兄弟李光颜二人,左右就养,“不脱冠戴者数月”,“孝义之心,在宥天下”。他母亲去世以后,为居母丧,三年不归寝室。光进兄弟二人,相处也特别和睦。他兄弟光颜先他娶妻,母亲把家事委任给弟妻。母亲去世以后,光进才娶妻。光颜让他妻子把家里的管龠、家籍、财物,都交给其嫂子。光进命返还,并对光颜说:“新妇逮事母,尝命以主家,不可改也。”母亲在世时候定的,不能改变。兄弟相持泣良久,于是,还按原来由光颜妻管家。
§§§六、节度灵武 赐姓李氏
阿跌光进为保大唐江山,多次参战,“前后军中之职,无所不历;中丞、大夫悉曾兼带”。元和八年(813年),迁为秋官,即刑部尚书。同年,“改拜灵州”,出任灵武节度使。进官阶为银青光禄大夫,封安定王。唐宪宗还特别下诏,“以光进夙有诚节,克著茂勋,赐姓李氏”,列宗籍,追命先君也就是光进的父亲开府仪同三司阿跌良臣为工部尚书,先夫人也就是他母亲为代国太夫人。君臣交感,家国同庆。从此他和他兄弟阿跌光颜,都姓李,称李光进和李光颜,李光颜任洺州刺史,“兄弟恩泽同时,人皆叹异”。
§§§七、坐镇三年 终于灵州
李光进坐镇灵州三年(813~815年)期间,政通人和,治军严明,“加之以勤俭,因之以廉平。夫家之役有恒经,并地之征有定制。生物滋殖,齐人乐康。利泽四布,淑声一口”。对于这位灵武节度使李光进,灵州的百姓交口称赞。
元和十年(815年)夏六月,灵武节度使李光进“寝疾于(灵武)理所”。李光进生病以后,“监军使者驿马以闻”,唐宪宗立即派“中贵人赉尺一书,与御府医药,驰往临视”。当年六月十八日,李光进“奄弃厥命”,终于灵州节度使府,享年五十七岁。也就说李光进最后死于灵武节度使任上。唐宪宗下诏封他为丞相御史,罢朝会以示悼念。他的六个儿子,“血泣柴立,护裳帏南归太原”。元和十一年(816年)二月,六孝子“葬我尚书左仆射安定王于太原府东四十里孝敬原”。《全唐文》中收有埋葬他时候唐人给他撰写的《神道碑铭》,全名是《大唐故朔方灵盐等军州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事馆内支度营田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兼灵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安定郡王赠尚书左仆射李公神道碑铭》。李光进有六个儿子:长子李季元,河东衙前兵马使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次子李燧元,陈许节度押衙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三子李毅元;四子李绶元,宣义郎行太原府县尉;五子李宗元;六子李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