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单身母亲,为了儿子决定不再婚。但是,这样的单亲之爱,怎样才有利于孩子心灵的成长呢?
心理症状:孩子整天心事重重
我是一位中学生的母亲,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离异。我不打算再婚了,就为孩子生活了,一心惦着孩子,一心养育孩子,娘俩这样也清静。我一直没跟孩子提过这事。谁知过去快一年了,孩子还是整天心事忡忡,心理好像很压抑,心事挺重的,我心里真不知如何是好。
最近,无意间发现孩子在日记中写道:“自从父母离婚,虽然母亲在物质生活等方面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我仍常常感到一种孤独和失落。我感到自己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自豪地谈论有关爸爸的事情。因此,我总是感到自己是那么怯懦,是那么没有自信……”看得我心里挺难受的。
这个周末,我们娘俩做了一次长谈。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跟他爸爸过不到一起,不是妈妈不体谅他,是实在没有办法,希望他理解妈妈。经过谈话,孩子心里的压力好像减轻了许多,他表示不怪妈妈,要争气当个像样的男子汉。我顺口跟孩子讲,你爸爸怎样不好,怎样没出息,你不用想他,争气长大不做他那样的人……
心理把脉:单亲家庭的负面影响
婚变的一种结果是导致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的教育,的确有其特殊。由于父母的离异,单亲家庭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心理及学业闹不好都会有产生负面影响。对单亲家庭进行的调查发现,子女有情感问题的(包括孤独、烦躁、冷漠、自卑、逆反心理等)占74%,子女学习处于中、下水平的占77%,子女品行表现属于中、差的占75%。
一位初中女生这样诉说:自从父母离婚,虽然母亲在物质生活等方面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我仍常常感到一种自卑。我无法和别的同学一样,得到父亲那种强有力的鼓舞和支持,也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自豪地谈论有关爸爸的事情。因此,我总是感到自己是那么怯懦,是那么没有自信……
单亲家庭的问题,又基本是单身母亲的问题。选择做单身母亲无可非议,问题是应该怎样面对没有了完整的家的孩子。当然,单身父亲更需要注意。
心理处方:给孩子多一些心灵关怀
第一,让孩子了解父母离婚的事实。隐瞒事实,只能增加孩子的不安。了解父母离异的情况,心中有数,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和接受。只要母亲要有耐心,允许孩子在接受的过程中出现情绪反复,孩子就会逐渐认同。
第二,不在孩子面前表现负疚感。离婚妈妈对孩子有负疚感是可以理解的,但离婚不是罪过。带着“赎罪”心理对儿女有求必应的母亲,要么培养出一个自私骄横不会体谅别人的冷血孩子,要么给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还债”负担。过分的爱怜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包袱,也容易加深孩子对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关注。因此单身母亲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的生活。
第三,防止孩子的“仇亲心理”。夫妻之情断了,也不妨父母双方跟孩子都存亲情。所以,离异的父母,在说明离异缘由的时候,不要把孩子强拉进自己的“感情同盟”,制造孩子对父亲或母亲的敌意,让孩子形成“仇亲心理”。应该告诉孩子,不管怎样,父母都是爱他的。
第四,防止孩子人格偏离。在孩子人格形成中,父爱与母爱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形成“偏阴人格”,也就是容易表现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断性不强等;缺少母爱,孩子又会形成所谓“偏阳人格”,也就是容易孤僻、冷淡、缺乏爱心和同情心,没有安全感等。因此,单身母亲要特别留意弥补孩子因缺少父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成熟的负责的成年男子,像孩子的叔叔、舅舅、男老师等。
第五,充实孩子的生活弥补亲情不足。鼓励他们多参加群体活动,和伙伴们在一起游玩,以转移注意力,排遣掉内心忧伤的情绪,精神生活充实了,就会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第六,保持各自的独立生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单身母亲很容易和孩子形成感情依赖,心理距离过于紧密,这容易引发两人的心理冲突。所以,母亲要有自己的生活,要把支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一时含辛茹苦,把生活的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要学着处理自己的生活,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孩子的责任心是完全可以培养的,关键在于母亲有正确的认识,理直气壮地培养孩子,而不认为是委屈了孩子。如此,才能和孩子一起建立起健康幸福的单亲家庭。
【马老师微语录】离异的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不管怎样,父母都是爱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