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行动力,在行动中展现自身的价值
何为超强行动力?百科上的解释是这样的:实现自己想做而不敢去做的,或者是自己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制定计划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实现。对个人而言,它就是自制力;对一个公司而言,就是领导力。简单来说,职场上的行动力就是勤奋,就是带着思考去做事;只要是你认为该做的,就毫不犹豫地去做,而且最好提前做;但凡你认为该坚持的,就义无返顾地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当下职场,拼的是效率,拼的是一种超前的行动力。因为只有效率才是衡量你工作能力的标准,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展现你自身的价值。所以,对于一个想要在职场中有所作为,或是想成为老板亲睐的员工来说,就必须在这个方面做足功夫。
何谓效率,科学的解释是:单位时间完成的有效工作量。也就是说,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有效工作量越大,工作效率也就越高。换言之,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有效工作量越大,行动力也就越强。
那么,怎样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呢?这就的回到它的定义当中去了,要么就是在完成同一个目标的时候,将耗时缩短;要么就是在同一段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可这两个办法都有弊端:耗时一旦缩短,很可能就会出纰漏;工作量如果太大,往往就做不到完善。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把做事稍提前当作一种习惯
曾在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报道,报道是关于中、英、日、美四个国家对于小学生不迟到的规定。美国和日本的小学生守则中,有两条关于不允许迟到的规定,而在中国和英国的守则中,对迟到没有明确的规定。
日本的守则,在第1条和第4条中明确规定:不迟到,遇迟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况,必须向老师申明理由,有事先请假。美国的守则,在第2条和第10条中明确规定: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任何缺勤或迟到,须出示家长请假条。从中可以发现,美国的小学生守则规定,显得更为具体明确,按时或稍提前到校,是确保不迟到的两种行为方式。它诠释了一种精神,不迟到是一种准则,稍提前是应该培养的一种习惯。
所谓稍提前,指的就是做事情要提前一小步。通俗地说,做事情,要提前,今天的事昨天就已经做完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积累,蓄势待发,一旦时机来临,随时能够脱颖而出。
不仅是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如此,很多事情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稍提前”的这份努力。出门坐车,要提前几天买好票,以避免车牌被抢购一空;开车走高速出差,要提前了解天气变化,以及当天的交通拥堵情况,防止被堵在途中;摄影中需要抓拍某一动作时,要找好快门和动作之间的提前量,以防错过动感的美丽瞬间;在参加会议时需要提前几分钟到达会场;在接受工作检查时,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可能的应对方案,防止瑕疵漏洞的凸现……
总之,做事稍提前,就会让我们的工作,做起来更加顺利;同时若是中途出现变故,我们也有余地进行弥补,继而就能在推进过程中,把握发展方向,跟随情况变化及时微调,最终达到“心想事成”结局。
常言道: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这里所说的准备,其实也是稍稍提前做好打算的一种表现。做事稍稍提前,既能保证工作大的方向上不会出现偏差,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小的失误。
在我国神州飞船发射工程中,有一个非常危险的环节:核燃料的加注。“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一句话道出了这背后的艰辛。科技人员正是凭借对“双想”制度的坚持,使得那“一点点”始终站在成功的一边。所谓“双想”,指的是事前“预想”和事后“回想”,正是这些稍稍提前的准备、潜在风险的分析、防范措施的部署,成就了一颗颗“中国星”的完美升空,创造了航天发射100%成功,这一世界航天史上罕见佳绩。
那么,工作中的稍稍提前究竟该提前到什么时候呢?这个要是具体情况来定。事情有大有小,提前量相应的也就有大有小。大到人生规划,小到一个当日目标的完成,都要用心思索,把提前量设计好。
有一次乘飞机登机时,听到一女子好像在给自己的男朋友打电话:“晚了不用怕,我不让她们关舱门。”她口中所说的“她们”,大概就是机组工作人员。果然,登记完毕后,该女子快速冲到舱门口,牢牢地撑住门框,使飞机关不了舱门。
“小姐,请不要妨碍工作,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机组人员要求道。
“我一个朋友在飞机下面,很快就到了,他已经上了高速了!”女子央求道。
“不好意思小姐,飞机起飞都是实时的,请您赶快离开,否则可能会被相关工作人员强行带下飞机。”机组人员解释到。
“……”当舱门被强制关上的刹那,我只能为她英勇挡飞机舱门的气概所折服,但更为她做事稍稍落后的做法,而感到莫名悲哀。
有些时候,总是搞不明白,那些总是因为迟了一点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将事情稍稍提前呢?难道转变一下观点真的很难吗?工作中总有人一开始的时候晃晃悠悠,而到了月底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业绩屈指可数,于是大喊时间不够,“再给我几分钟吧,就差一点点!”这大概是习惯的力量使然吧!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全都应邀在巴黎聚会。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是在幼儿园。”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带微笑,点头说道。
“幼儿园?”记者一脸不解。
“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老人解释道。
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也是他们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曾经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想想确实如此,习惯真是一股顽强而又巨大的力量。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就在于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良好习惯。而对于在职场中打拼的我们来说,就应当将“做事稍稍提前”作为我们工作的一种习惯。
做事要有超前意识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旨在告诉我们,不管做任何事,一定要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和计划,这是事情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要想具有正确的准备和计划,就必须具有超前意识。世界在不断前行,事物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谁要是用停滞的眼光去看待当下这个社会、看待当下的事物,谁就会吃大亏,栽大跟头。
换句话说,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如果没有超前意识,那么他也将一辈子碌碌无为;一个想要在职场中有所作为的人,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同样也只能沦为职场中的牺牲者,成功多半只是说说而已了。因此,从一个人是否具有超前意识上,往往就能看出他是否具有成大事的能力。
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厂。这家缝纫机厂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这家缝纫机厂生意萧条,工厂的厂长布鲁看到当时由于战争的爆发,所有的行业都接近破产,只有军火是个热门,而自己却与它无缘。于是,他把目光转向未来市场。布鲁告诉儿子,缝纫机厂需要转产改行。儿子很不解地问他:“改成什么?”
布鲁说:“改成生产残疾人用的小轮椅。”
“为什么?那有多少人买啊?”
儿子当时大惑不解,不过还是遵照父亲的意思办了。经过一番改造后,一批批小轮椅面世了。随着战争的结束,许多在战争中受伤致残的士兵和平民,纷纷前来购买小轮椅。工厂的订货者络绎不绝,该产品不但在美国畅销,还销到了国外。
布鲁的儿子看到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财源滚滚,在满心欢喜之余,不禁又向其父请教:“战争即将结束,小轮椅如果继续大量生产,需要量可能已经不多。未来的几十年里,市场又会有什么需要呢?”
“战争结束了,人们的想法是什么呢?”
“人们对战争已经厌恶透了,希望战后能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儿子想了想说道。
“那么,美好的生活靠什么呢?”布鲁继续追问。
“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对啊,要靠健康的身体。所以,将来人们会把身体健康,作为重要追求目标。”布鲁笑了笑。
“我还是不明白该生产什么!”儿子摇头。
“所以,我们要为生产健身器做好准备。”布鲁看了看今天的日报,肯定地说道。
于是,原本生产小轮椅的机械流水线,又被改造用于生产健身器。最初几年,销售情况并不太好。这时老厂长布鲁已经去世了,但是他儿子坚信父亲的超前思维,仍然继续生产健身器。
结果,在战后十多年,健身器开始走俏,不久便成为热门货。当时健身器生产厂家在美国只此一家,独领风骚。老布鲁之子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品的品种和产量,扩大企业规模,终于使布鲁一家进入亿万富翁的行列。
一个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厂,如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究其缘由,我们不难发现,就是因为老布鲁具备超前的思维,在超前思维的引导下,不断地进行创新,从而为他带来了利益。
人是一种好奇的动物,当有了超前意识之后,就会努力去实现,而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源动力之一。在当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所以,身在职场中的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超前意识。
当然,超前意识并非好高骛远,或是毫无目的空想。记得读过一篇美文:“种子梦想着孕育的泥土,泥土梦想着种子的发芽,生长的胚芽梦想着枝叶,平凡的枝叶梦想着花朵,鲜艳的花朵梦想着果实,甜美的果实梦想着种子。”超前意识,就好比植物的生长一样,是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工作中所谓的超强行动力,其实同样依赖于“提前”的思维。从意识层面来说,就是要求我们要有超前意识、超前思维;这样才能不断创新,继而不断创造佳绩。从做事情本身来说,就是要求我们能够提前做准备,时刻为明天、下个月、甚至明年之后的事情做好打算和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