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他埋头苦读,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补上了荒废的学业,考上了法国里昂大学。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发现并纠正了著名化学家巴尔尼教授的一些疏忽和错误,发明了“格氏试剂”,美好夙愿终于实现了。里昂大学破格授予他博士学位,他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
这一顿饭,一家人吃得温暖如春,只是爸爸喝得有点多了。
儿子的同学来吃饭
●佚名
有一个三口之家,爸爸下岗了,儿子在念书,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妈妈微薄的收入来维持。夫妻俩每天都计划着节省,不必要吃的不吃,不必要穿的不穿,把所有财力都集中起来,准备三年后供儿子读大学。爸爸把每月一次的面条增加到了一周五次,只是周日儿子放假回家时,他才会买几块钱的大肉。
这天,爸爸刚买了面条回家,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老爸,今天多烧几个菜,我的一个同学要来吃饭。”还没等爸爸回话就把电话挂断了。
儿子的电话打乱了爸爸原先的计划,他把面条放进冰箱,重新奔向菜市场。爸爸想:儿子带同学来家里吃饭,千万不能让儿子在同学面前丢脸。他在买菜的时候就计划好了菜谱:葱爆羊肉、香菇青菜、家常豆腐,外加一盘青椒胡萝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这应该上得了台面了。
回到家,爸爸开始洗菜,这时,他想给妻子打个电话,告诉她儿子的同学要来吃饭,但又一想:打这个电话的费用能买两棵大葱呢。爸爸系上了好久没用过的围裙,心里突然涌上一丝幸福感,他很久都没有这么正儿八经地做过饭了。
爸爸在厨房里忙碌着,外面房门响起了钥匙开门声:是孩子他妈妈回来了。爸爸告诉她今天儿子的同学要来家里吃饭,妈妈吃惊地问:“怎么会突然要来咱家吃饭?”爸爸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不过肯定是有原因的!”
妈妈这下紧张了,说:“那今天咱就不要吃面条了,赶紧把面条藏起来,再去买点菜回来。”爸爸说:“这就不劳夫人操心了,我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妈妈冲爸爸一撇嘴,娇嗔道:“贫嘴!”妈妈一边说话,一边麻利地拖起了地板。只要有客人来,妈妈一定会把房间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她一直非常注重维护家庭形象。家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客人来吃饭了,为了减免不必要的开支,这家人总是很小心地回避各种社交活动。
爸爸搬出了折叠圆桌,这张桌子现在也很少用了,上面落满了灰尘。爸爸用热抹布擦拭后,桌子马上就鲜亮起来,桌子鲜亮了,房间也鲜亮起来。
菜全都齐了。尽管只有四个菜,但却显得丰盛诱人。
爸爸倒了半杯酒,这次妈妈没有阻止爸爸,只是温柔地要他少喝点。酒味菜味混合在一起,凝成了一股喜庆的氛围。
到了儿子放学回家的时间,门锁哗啦响动了一下,儿子笑着出现在门口。爸爸妈妈连忙朝门外看:怎么只有儿子一个人,儿子的同学呢?
儿子傻笑几声,说道“没有同学!”儿子的话让爸爸妈妈吃了一惊,而且顿时有些失落——这顿饭可是他们特意为儿子的那个同学准备的呀!
爸爸正要发作,儿子又说话了:“老爸,今天可是你的生日啊,生日快乐!”说完,儿子打开灯,房间显得敞亮敞亮的。这一顿饭,一家人吃得温暖如春,只是爸爸喝得有点多了。
年轻人用大锤也没有打动的铁球,在大师小锤的敲打中却剧烈地摆荡起来。
小锤锤与大铁球
●李松凤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在一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为年龄大了,他即将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应人们的邀请,他将作一场演说。
这天,会场上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一位老者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邀请两位身体强壮的听众到台上来,推销大师请他们用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年轻人抡起大锤奋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后,吊球动也没动。他们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气喘吁吁,还是未能将铁球打动。
会场寂静无声,这时,推销大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开始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敲打。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地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用小锤敲一下。
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地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自己的不满。老人仍然用小锤不停地敲着,仿佛根本没有看见人们的反应。许多人愤然离去,会场上到处是空着的座位。
40分钟后,坐在前排的人突然叫道:“球动了!”
霎时间,会场又变得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个球以很小的弧度摆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大师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默默地听着那个锤敲打吊球的声响。
吊球在大师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年轻人用大锤也没有打动的铁球,在大师小锤的敲打中却剧烈地摆荡起来,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猎狗与兔子的奔跑
●栗子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
牧羊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
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有了目标,才有动力;有了目标,才有了进取心。
不要等待非同寻常的机会在你的面前出现,而要抓住每一个普通的机会,让它在你的手中变得非同寻常。
创造成功机会
●奥里森·马登
不要等待非同寻常的机会在你的面前出现,而要抓住每一个普通的机会,让它在你的手中变得非同寻常。
1838年9月6日早晨,在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兰斯顿灯塔里,一位年轻的女子被外面尖锐恐惧的呼叫声惊醒了。外面正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如注,海浪在怒吼翻滚,一阵凄厉的呼叫声穿越呼啸的风声与咆哮的波涛声传来。而她的父母却什么也没有听见。通过望远镜,她看见九个弱小的身影,他们正拼命地抓住一艘失事船只的漂浮木板,而船头却悬挂在了半英里之外的岩石上。
“我们对此无能为力。”灯塔的看守人威廉姆·达琳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不,一定会有办法的,想想办法吧。我们必须把他们救出来。”女儿含泪苦苦地恳求着父母。父亲终于动摇了:“好吧,格雷思,我就按你的要求去试一试。但我知道这样有悖常理,不合我的判断。”
随后,一叶小舟如同狂风中飘零的一片羽毛一样,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上颠簸起伏,穿过疾风骤雨,钻过惊涛骇浪,驶向失事的船只。那些船员们的尖声呼叫将这位孱弱女子的柔弱身躯挤压成了钢筋铁骨。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一股勇气和力量,这个勇敢的姑娘与父亲一道,奋力地划着桨在暴风雨中穿行。九个船员最终得救了,他们安全地到了船上。
“愿上帝保佑你,亲爱的姑娘。没想到您这么一位如此单薄瘦弱的姑娘,却在惊涛骇浪中救了这么多的人。”一位船员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位女英雄,不禁脱口称赞道。她的所作所为让全英国的人都感到无比光荣。她的英雄气概让高贵的君王在她面前也黯然失色。
弱者等待机会,而强者创造机会。
夏宾说过:“优秀的人不会等待机会的到来,而是寻找并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征服机会,让机会成为服务于他的奴仆。”
你一生中能获得特殊机会的可能性还不到百万分之一;然而,机会却常常出现在你面前,你可以把握住机会,将它变为有利的条件。而你所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行动起来。
软弱的人和犹豫不决的人总是借口说没有机会,他们总是喊:机会!请给我机会!其实,每个人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机会。你在学校或是大学里的每一堂课是一次机会;每一次考试是你生命中的一次机会;每一个病人对于医生都是一个机会;每一篇发表在报纸上的报道是一次机会;每一个客户是一个机会;每一次布道是一次机会;每一次商业买卖是一次机会,是一次展示你的优雅与礼貌、果断与勇气的机会,是一次表现你诚实品质的机会,也是一次交朋友的好机会;每一次对你自信心的考验都是一次机会。
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本身就意味着上帝赋予了你奋斗进取的特权,你要利用这个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去追求成功,那么这个机会所能给予你的东西要远远大于它本身。想一想吧,像弗莱德·道格拉斯这样一个连身体都不曾属于自己的奴隶,尚且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演说家、作家和政治家,那么,当今的年轻人,与道格拉斯相比拥有无限机会的年轻人,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些呢?
只有懒惰的人才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机会,抱怨自己没有时间;而勤劳的人永远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努力着。有头脑的人能够从琐碎的小事中寻找出机会,而粗心大意的人却轻易地让机会从眼前飞走了。有的人在其有生之年处处都在寻找机会。他们就像辛劳的蜜蜂一样,从每一朵花中汲取琼浆。对于有心人而言,每一个他们遇到的人,每一天生活的场景,都是一个机会,都会在他们的知识宝库里增添一些有用的知识,都会给他们的个人能力注入新的能量。
绝对没有想到在这个近乎原始的地方,竟然存在着如此高超的生存智慧,如此充满艺术魅力的维护尊严的方式。
维护尊严
●吕作平
十多年前,一位旅行家到马来半岛的旅游。半岛地处热带,雨季蓊郁,繁花似锦,五颜六色的奇异鸟类在空中飞翔鸣唱。海岸边,碧波起伏,沙滩如玉。岛上的土著居民一身阳光染就的健康肤色,从容而快乐。自然风光让旅行家如痴如醉,淳朴民风更让他流连忘返。特别是偶然遇到的一场奇异的决斗场面,更让他眼界大开。
决斗者是两名萨凯部落的男青年,几乎一样健壮、一样帅气。他们满脸严肃地走到决斗的地点,****着上身,一副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神情。令旅行家大惑不解的是,决斗者的手中,既没有枪,也没有剑,而是一人握着一根孔雀翎。孔雀翎就是孔雀的尾羽。他们握住上端的羽梗,将下端圆圆的中间有一只美丽“眼睛”的尾部指向对方,找好适当距离站定。决斗开始了,只见他们举起“武器”,把那美丽的“眼睛”触向对方****的上身,而且专找那些最薄弱的地方,千方百计地给对方搔痒。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表情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由怒气冲冲慢慢地变成了“忍俊不禁”,最后,一方终于难耐“折磨”,控制不住笑出声来,决斗即告结束。决斗的双方竟然怒气全消,互相拍拍肩膀,一前一后地离开了。
旅行家问导游:“这是不是一场特意安排的幽默表演?”导游肯定地答复说:“绝对不是。这是萨凯部落的一个传统习俗,什么时候产生的不知道,但确实已流传了好多年。在这个部落里,一个人若以为受到了别人的侮辱,便可以用决斗来泄愤。决斗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你刚才看到的。决斗的时间没有限制,可以从早在到晚,直到一方笑出了声,方告结束。先笑者为输家。笑过之后,冤家对头往往会握手言和。刚才的两个小伙子是一对情敌,为一个姑娘互不相让,所以只好决斗。决斗后胜者高兴,输者也心悦诚服,因为世代相传的游戏规则早已内化为自觉遵守的观念。这样的决斗,不仅能使难题迎刃而解,而且双方身体都不会受到伤害,更不会造成流血。”
旅行家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绝对没有想到在这个近乎原始的地方,竟然存在着如此高超的生存智慧,如此充满艺术魅力的维护尊严的方式。
开启梦想之门的钥匙常常就藏匿在激流暗涌中,如果你耽于瞻望和等待,理想就永远是一轮止于仰望的太阳。
今天就出发
●荭草
安东尼·吉娜是目前纽约百老汇中最年轻、最负盛名的演员之一,她曾在美国著名的脱口秀节目《快乐说》中讲述了她的成功之路。
几年前,吉娜是大学里艺术团的歌剧演员。那时她就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璀璨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先去欧洲旅游一年,然后要在百老汇成为一位优秀的主角。
第二天,吉娜的心理学老师找到她,尖锐地问了一句:“你旅欧完后去百老汇跟毕业后就去有什么差别?”吉娜仔细一想:“是呀,赴欧旅游并不能帮我争取到百老汇的工作机会。”于是,吉娜决定一年以后就去百老汇闯荡。
这时,老师又冷不丁儿地问她:“你现在去跟一年以后去有什么不同?”吉娜有些晕眩了,想想那个金碧辉煌的舞台和那只在睡梦中萦绕不绝的红舞鞋,她情不自禁地说:“好,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一下,我就出发。”老师却步步紧逼:“所有的生活用品在百老汇都能买到,为什么非要等到下星期动身呢?”
吉娜终于双眼泪盈地说:“好,我明天就去。”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我马上帮你订好明天的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