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林
1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早晨的艾依河上飘着一层淡淡的雾,绿柳滴翠,花含娇艳,空气清新得很,也舒畅得很。孙留存有早起散步的习惯,此时,他正站在河边的那座双拱桥上,一边活动身体,一边贪婪地看着河边的景色。会欣赏美景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有境界的人,在孙留存的心底深处便涌起了一种情愫来了。孙留存原本是可以成为一个诗人或者是一个作家的,在他的中学时期,有一个美好的作家梦。他聪明伶俐,记忆能力又特别的好,在所有的学科中,他最喜欢的是语文课。中学的语文,一方面是文化思想的教育,而另一方面则是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学习了。几乎所有的文学家们的文学启蒙和文学习作活动,大都是从中学时期开始的。孙留存的颖悟能力很好,同样的一篇课文,放在其他同学那里,读上四五遍也未必能够理解其中要义,可是在他这里,只需读上两遍,便能够背诵如流了。他对语文课有着一种由生俱来的喜好,每上一堂新课,每读一篇新的课文,他都感觉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像听一段琴或者是看一出大戏一般让人着迷和愉快。他的作文在班里则更是出类拔萃,语文老师对他也是爱护有加,常常把他的作文当作范文在作文课上进行点评。同学们的赞誉、老师的鼓励,仿佛在他的面前展现出了一条通往文学创作的理想之路。可最终孙留存却没有能够成为一名作家,而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在建筑行业饶有建树的工程师,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尽管他现在所从事的职业距离文学远了一些,但多年来,他的文学情结却依然没有改变,他说等他将来有了时间,他一定要重新拿起笔来,了却他那个未了的文学梦。
太阳渐渐地升高了,艾依河边的雾也逐渐淡了起来,在孙留存的身后,海市蜃楼般出现了一片美丽的花园洋房,这就是宁夏鲁能置业有限公司所开发的"陶然水岸"住宅小区。
2
陶然水岸俨然是一道能够让银川亮起来的风景线,但凡路经这里的人们,对它的美,由不得要发出一种由衷的赞叹。"北方有美人,绝世而独立。"用这样的诗句来赞扬它,一点也不为过。它位于银川市政府已经开发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地带,东有自治区党委、银川市政府行政中心、人民广场、阅海宾馆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自治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南面是千亩森林公园,紧傍艾依河景观码头。三面环水,恰好处于景观水道的围合之中,与小西湖和著名的旅游景点阅海公园连成一体,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陶然水岸在建筑模式上也是别出心裁的。整个小区占地202亩,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以北欧风格为主,其中由"北欧艺墅""花园洋房""翠景洋房""情景洋房"等组合而成,共计48幢单体建筑,可入住1036户居民。小区建设定位于品质超前的低密度临水住宅发展项目,以"水中林,林中城"为主题的开发理念,开创出了一个全新的住宅新领域,从而让银川人民感受到了一种新的住宅观念,住房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栖身的住所,更是一种现代的、美好的生活享受。
3
2007年6月的一天,我在陶然水岸的小区会所采访了孙留存。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谈了将近一个上午,或许是我们都爱好文学的缘故,这就让我们的访谈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这个典型的山东汉子,最初给我的印象是精明强干且充满了智慧,他不肆张扬,气度儒雅,颇显出了他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
孙留存的祖籍是山东济宁,说到济宁时他怕我不知道这个地方,紧接着又补充说:"那个地方离微山湖不远,微山湖你应该是知道的。"我说:"我当然是知道的,你们山东有一个作家叫刘知侠的,他有一部小说是《铁道游击队》,说的就是那个地方的事情。我小时候读这本书,不仅记住了刘洪、李正、鲁汉、芳林嫂这些英雄人物,还记住了微山湖、临城、枣庄这些地名,有一年我到山东参加一个作家笔会,还专门沿着胶济铁路走了一趟,不为别的,就是想看看《铁道游击队》里那些英雄们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孙留存接着我的话题说,他们那个地方抗战时期是游击区,曾经出了很多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人物,小时候就常听老人们讲那些抗战时期的故事。我说:"山东那地方文化底蕴非常丰厚,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同时还哺育出了像你这样的有文化的企业家。"说到这里孙留存急忙摆着手说:"我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他们是用生命和热血来推动历史的人,和他们相比,我们所做的这些就不足挂齿了。"我说:"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和战争年代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有一点还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所从事的这个事业,最终就是要使我们这个民族强大起来,要使我们这个国家强大起来。战争时期,无数先烈的牺牲,换取的是民族的解放;和平时期,经济的发展,才是民族和国家走向强盛的必然之路。而经济的发展,不就是靠我们无数的企业家们辛勤工作、积极奉献去完成的吗?"对我的这个说法,孙留存自然是颇为赞同的。但我却意识到我们的这个话题似乎有些太大了,已经超出了我所要采访的主题范围,于是我便有意识地把话题收了回来,我说:"孙总,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有很多不平凡的经历吧,在这方面,你能讲一讲吗?"
孙留存说:"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我生在1967年,那时候中国的农村生活是很艰苦的,你是作家,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那种农村生活的体验,如果有的话,那应该也算是一种不平凡的经历了吧。"
我说:"是的,我小时候也生活在农村,我的家乡是河南的商丘,离你们山东济宁不远,现在坐汽车,几个小时也就到了,我是1966年离开家乡随我的父亲迁居到宁夏来的,对农村的生活我还是很熟悉的。"
孙留存说:"我没有想到你也在农村生活过。"
我说:"那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现在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其中最优秀的人才,有一多半都来自农村。中国的农村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熔炉,它给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锻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
孙留存说:"你说得很对,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孩子,小时候吃了很多的苦,懂事的时候就梦想着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那就要刻苦地去学习,只有学习好了,考上了大学,才算是有了出路。我小时候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现在回想起小时候的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时候的冬天特别冷,比现在要冷得多。到学校上学,教室里很冷,手指头冻得拿不住笔,有些同学的脚上手上,甚至耳朵上都生了冻疮。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你要给他们讲写作业的时候钢笔头被冻住了写不出字,他们根本就不会相信。我那时候写作业钢笔头经常被冻住,一冻住写不出字了,就放到嘴跟前哈一哈,然后再接着写,写一会儿又被冻住了,就接着再哈一哈,就这样一篇作业写下来往往要哈好多次。现在做工程计划用钢笔写字的时候,遇到钢笔头涩了写不出字了,就要放到嘴跟前哈一哈,这习惯就是那时候养成的,忘不了了。在那个年代里,整个中国农村都很落后,电灯和电话还都是传说中的事情呢。到了晚上,家里点的是煤油灯,我们那个地方叫洋油灯,这种灯亮度很弱,有时候家里人为了省油,有意把灯头放得很小。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小油灯下读书写作业的,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后来家里生活好了一点,就用上了罩子灯,罩子灯也是煤油灯,只不过加了一只玻璃灯罩,亮度比以前好了一些。那时候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一直就是用煤油灯来照明读书学习的,可是却很少有人得近视眼的,不像现在的孩子,用的是日光灯、可以调节光源的台灯,还动不动就弄成近视眼了,真让人不可思议了……"
话说到这里,有人敲门进来说:"孙总,有事找您。"
孙留存歉意地对我笑了一下,便出门处理事情去了,趁这机会,我开始整理我的采访记录。
4
孙留存40岁了,按我们的传统说法是,已届不惑之年。这个年龄对一个人来说,预示着的是一种生命的成熟,是一种事业的成功与收获。我问孙留存:"孙总,你这多年经历很多,最让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