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在偏执狂面前退缩
——格力的偏执狂式管理
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曾说过一句震动人心的话: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当这句话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奉为经典的时候,“偏执狂”的含义也被人们在无意中进行了歪曲。
我们必须对“偏执狂”这三个字进行重新定义,其含义是“偏激”还是“坚持”,它关系到管理者是否具备正确的思维和态度。
据说柳传志曾经反复拜读格鲁夫的自传,以领会其“偏执狂”的精华,另有更多数不胜数的企业家们,以“偏执狂”的称号而自豪。
当“偏执狂”被上升到了一个高度时,不同的企业家在不同的层次上就对之有了不同的理解。即使新概念“偏执狂管理”顺势而出,人们还是无法说清楚“偏执狂”到底是什么意思。
“偏执狂”这个名词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字应该是“狂”。要知道这是一种病。
达利是举世公认的“偏执狂”患者。他最着名的话是这样的:“我对黄金的热爱是不会改变的,爱金钱、美元和黄金并不是罪过。在工作一天之后只有收到一张大额支票才能睡个好觉。”1934年这个狂人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称:“我与疯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没有疯。”达利工作时采用的是着名的“偏执狂批判法”——-即用狂想方式进行创作。虽然达利独特的创作方法需要他经常处于近乎疯癫的状态,但是他这种充满表演欲的天性和特立独行的疯狂表白,使他得到了公众的始终关注并达到自己事业的巅峰。
但是,如果偏执走向了偏激的道路,那无疑是一种悲剧。偏执是在选择了一个方向之后的固守与坚持,偏激则是对某些事情观点的不成熟或者极端的行为。两者之间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意义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格鲁夫说这句话的语义背景是“只有惶惶不可终日者方能生存”。现在,我们就明白了偏执狂的含义之一。
企业家们常常带有焦虑情绪和危机意识,格鲁夫的“偏执狂”症状恰恰就是常年处于一种焦虑情绪和危机意识之下。所以,他的真正意思就是,某种接近偏执狂症的东西是在这个环境中幸存下来的关键。你可以把它叫做永久性的高度警觉状态,一种“橙色警报”,一种你永远渴望了解全部真相的欲望。某个地方的某种东西会影响你的企业,也许是现在,也许是将来,而你只有在查出来它是什么之后,才能宽心。
回首空调业的风风雨雨,那些曾经和格力空调一同成长,甚至原来在空调行业中的地位高出格力好多的企业,现在要么衰败势微,要么烟消云散。而只有格力空调,一路高歌,仍然保持着高涨的上升势头。
成功的企业必定拥有伟大的领导。格力的成就,与朱江洪和董明珠的领导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朱江洪与董明珠的管理有着偏执狂式的特点。
二、永远保持危机意识是偏执狂式管理的特点之一。
三、强悍的个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偏执狂式管理的特点之二。
四、不断否定自己、不断学习是偏执狂式管理的特点之三。
五、对目标的固守与坚持是偏执狂式管理的特点之四。
永远保持危机意识,是格力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董明珠曾经讲过为什么要先付款后发货,她认为从业务员的角度来说,这一措施可以减小业务员的回款压力,否则,业务员要把很大的精力放在收款上面,工作效率自然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企业“三角债”盛行,就是因为“先发货后付款”这种不合理的付款方式造成的,这直接导致了众多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死亡。
在产品销售方面,格力最初也是遵守“卖出去就是硬道理”的态度,但后来意识到,如果产品质量不过硬,就难免卷入连年的价格大战。价格大战即使短期内可以给企业带来利润,长远来看却难免会把企业拖入泥潭,这一点,中国的彩电行业就是例证。更重要的是,无论朱江洪还是董明珠,他们都是“做事”的人,他们的做企业态度是:先把事做好,然后再去赚应该赚的利润。为了短期利润而抛弃长期发展,这是格力决不允许的事情。
格力的“偏执”,最终都源于朱江洪与董明珠两位企业家的“偏执”。正是他们强悍的个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最终带领格力走到了今天的辉煌。董明珠的强悍是毋庸置疑的,从改变付款方式到改革经营部,从开除“大户”到“叫板”国美,董明珠一次次地表现出了她的强悍,也表现出了她对事物准确判断的眼光。而朱江洪,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是没有他对空调事业的一往情深,没有他带领手下人员一次次攻克技术难关,格力空调的质量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被人们称颂,格力电器也不会做上空调业“大哥”的位置。
而“个性的强悍和坚忍不拔”,恰恰是我们解读格鲁夫的“偏执狂”时发现的另外一个含义。1980年代,当Intel正面临着被日本厂商以“永远低10%”的销售策略逼上绝路的时候,格鲁夫在众人质疑的目光中拍案而起,毅然决定放弃当时正由Intel占领的存储器全球销售市场,转而向微处理器进军。这无疑是英特尔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从此拉开了英特尔公司雄居微处理市场霸主地位的帷幕。当我们今天放眼全球的时候会惊讶的发现,80%的个人电脑都有一颗打上了Intel标记的“芯”。为什么人们会对Intel情有独钟?因为在它的发源地有一位能够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常的自信力挥洒自如、指点江山的策略家,能轻而易举地将你的“芯”俘虏。
偏执狂企业家们大多拥有固执的信心,他们也坚信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奔跑、奔跑、再奔跑,前面已经没有对手了,还在不停地奔跑,是的,只有偏执狂才会这么做。1995年,格力空调的产销量、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已经稳居全行业第一。坚持奔跑的格力,一直把这种优势保持了下来,直到2006年,格力仍然稳居空调行业第一的“宝座”。格力空调的技术含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它仍然在研究新的技术,攻克新的制高点,不断把空调的质量推到更高点。
格力在不断否定自己中推动自己,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
格力的营销模式从诞生发展到今天的专营店模式,每一次都是在不断地否定自己中提升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给了格力持续的创新能力,使它能够永远引领行业的潮流,永远站在行业的最前面。
格鲁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提出:企业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一个战略转折点,这时候,企业有机会上升到新的高度,但它也同样有可能标志着没落的开始。在这一过程中,偏执狂式的管理能使公司保持足够的谨慎,时常提防他人的袭击、窃取你的生意;作为一名管理者,还需要将这种防范意识传播给手下的员工,让他们和企业领导一起度过战略转折点,走上企业发展的一个更高的平台。在高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中,没有永远不变的法则,没有永远不败的企业,只有恐惧者、偏执者和那些敢于否定优势的人才能幸存。
在格力发生了销售人员“集体辞职”事件的时候,朱江洪大胆任用了董明珠,董明珠又大胆改革了经营部。和朱江洪合作,董明珠不但收缩了销售人员的权利,还大大降低了业务员的提成标准。在渠道为王,众多企业视销售人员为“救星”的时候,格力这么做,无疑是否定了以前的竞争优势。但是,格力同时又找到了更大的竞争优势。诚如朱江洪所说,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某一部分人努力的结果,而是所有员工努力的结果。只有调动起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才具有最大的竞争优势。
偏执吗?面对业务员的强烈不满,董明珠坚持改革的策略,丝毫不会因为业务员的出走而动摇自己的改革。而这种改革的结果是,董明珠带领仅有的23名营销人员,打败了竞争对手上千人的销售队伍。这是偏执者的智慧,也是偏执者的成功。
偏执并非固执,但又很容易走向固执。为避免偏执狂走向自大狂,企业家就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只有偏执狂才能创造。大胆创新,主动应变的智者,他有一种永不懈怠的忧患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正是把握创新潮流。终身学习反映的是快速的变化和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的年代,快速的变化带来的是复杂程度的增加。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把握到正确的潮流和确定正确的目标,有了正确目标的偏执狂才能成功。
董明珠说过,世界上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毫无疑问,每个行业都能赚钱,每个行业都有赚大钱的企业。正因如此,很多企业这山望着那山高,当感觉到一个行业不赚钱的时候,就迅速转移到另一个行业,或者进行多元化经营,而失败的因子,也已经在多元化的过程中生根发芽。
为什么在2006年空调行业利润整体下滑,格力却能一枝独秀,逆势飞扬?
也许,多元化并非是其他企业利润下滑的主因,但专一化却一定是格力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无法不面对一个现实:在家电行业,格力电器是惟一只生产空调,走专一化道路的企业。于是,我们不得不去想象,在格力成功的因素中,专一化经营的策略到底占了多大的比例?
2穿上最合适的鞋子
——格力为什么走专一化道路
多元化还是专一化,曾经是中国企业讨论不休的话题。而就在中国的众多企业选择了多元化道路的同时,格力再次体现了其独特的经营思维:专一化经营。
目前为止,格力电器还是中国家电行业惟一的专一化经营企业。
专一化经营不但让格力在空调技术上取得了不断的突破和进展,也使格力在品牌宣传上获得了很大的优势。曾有专家分析,格力能够在同质化严重的空调市场脱颖而出,与其大力宣传专一化、专业化经营有关,因为很多消费者认为专一化经营的格力空调更值得信赖。
对于这种分析,董明珠并不完全认同。她认为“空调同质化”是一个假概念,因为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同,生产的产品就会不同。对此,董明珠举例说,格力四期新建的科技大楼,拥有120多个实验室,要对产品进行很多不同的检测,进行破坏性的实验。格力设计的产品,必须要使用八年以上的寿命。而且这八年,任何一个部位都不能发生问题。
董明珠反问:格力追求的是这样一个质量标准,你认为能同质化吗?
笔者认为,所谓同质化,对市场上的大部分空调而言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把这种认识强加到格力空调上,就有点不公平了。举例而言,同是一片风叶,格力电器总在研究如何使它的风量更大,噪声更低;同等输入功率前提下,格力空调的制冷量力争比同行多输出,哪怕是0.1瓦,以增加能效比。而其他企业会否在空调质量上如此重视,就难以判断。
火焰山所在的吐鲁番地区以天气炎热着称,国内某着名厂家的空调送过去就“趴下”,机器烫得根本无法制冷。格力电器将专门出口沙特阿拉伯的沙漠空调送过去,很快占领了整个吐鲁番市场。
2006年夏天,重庆出现了50年一遇的高温——44.5℃,并且连续96天大旱。奇高无比的室外温度,使大部分空调纷纷趴下。但是,曾获得“沙漠空调”美誉的格力空调依然坚持着,为重庆人民送去难得的一片清凉。原来,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一般空调针对于常年最高气温在43℃的温带气候设计,而格力空调的标准则是常年最高温度在52℃的高温气候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
按照国家标准,电容表面温度只要达到70℃,能正常运行600小时就可以判定为合格。但在格力,电容必须在此条件下运行1000小时才认定是合格的。
在铜管的使用上,格力多年来坚持采用全球最大的铜管制造商制造的铜管,其质量是行业内公认最好的,当然价格也比其他铜管高5%以上。
由此可见,格力反击“空调同质化”的论断,自有她的道理。
和众多企业相比,格力的专一化道路走得并不容易。那么,格力为什么还要坚持专一化的经营战略呢?
一、企业家思维决定了格力不会单纯为追求利润而走多元化。
二、空调市场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三、多元化的风险远远大于专一化。
无论是朱江洪还是董明珠,从本质上说都不是纯粹的商人,董明珠曾不止一次面对媒体呼吁,企业要多一点企业家精神,少一点商人精神,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扎扎实实的长久发展。
而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实质上就是踏踏实实做事的精神。董明珠常说,当商业精神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就只剩下了利润,而一个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标的企业,是不可能踏踏实实做事的。商人精神就是什么赚钱做什么,这对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来说是大忌。因为一旦制造企业的目标是在如何赚到更多钱上,它就不会踏踏实实地去做好自己的产品,而只会走捷径,通过取巧的方式去经营企业。
董明珠的这番分析不无道理。客观地说,中国的很多企业之所以走多元化道路,规避经营风险是一个原因,谋取更多的利润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一些企业在成立之初,还能专心做产品,打市场。可一旦取得了一点资本,内心就开始膨胀,要么玩资本运作,要么走多元化道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
很大程度上,企业家的做事风格决定了企业的经营风格。就格力而言,董明珠说过,格力不是仅仅为了赚钱而存在的。格力的存在,首先是为了把空调这个事业做好,而正是因为把空调这个事业作好了,格力才能赚到了更多的利润。
正是因为真心地想把企业做成一个百年品牌,格力才会在专一化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同时,我们也看到,正是因为专一化,格力才能够全身心地去研究空调技术,使格力空调的质量在行业里面永远高于其他空调。
2006年,当不少厂家都在为产品的出路犯难,甚至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惜祭起降价大旗的时候,格力向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大中城市,投放了一款高档豪华的空调新品——“数码2000”,以其智能化的人体感应功能、安全环保的一氧化碳监测功能和独具匠心的外观设计,受到了各地消费者特别是中高收入阶层的空前欢迎,掀起了一轮淡季空调市场少有的抢购热潮。
缘何在众多空调降价之时,价格昂贵的格力“数码2000”却能在淡季热销?
原因就在于坚持走专业化道路的格力,已经在产品技术上征服了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