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你无法生活在东晋诗人陶渊明所描绘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世界”里,无论我们将怎样度过漫漫人生,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都无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往、沟通以及和谐相处。因此,成为最会说话的人,也许是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件头等大事。
三百六十行,行行要口才。在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中,一个人是否有好口才,是否会说话,成就与境遇必定会大不一样。在现代社会里,那些表现得羞怯拘谨、笨嘴拙舌人,总会处在交际困难的尴尬境地里。有些人知识渊博,可就是因为缺乏“嘴巴上的功夫”,而不受人们欢迎。有些人在工作上表现得也很出色,可是一讲话就语无伦次,紧张不安,从而失去了很多晋升的机会。
无论事情大小,会说话都会助你成功,会说话会加速你成功,在关键时刻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有一位外国名人曾说:“眼睛可以容纳一个美丽的世界,而嘴巴则能描绘出一个精彩的世界”。法国大作家雨果也认为:“语言就是力量。”的确,精妙、高超的语言艺术魅力非凡。欧美等发达国家很早就把“舌头、金钱、电脑”并列为三大法宝,口才被公认为现代领导人的必备素质之一。
美国人的能说会道是出了名的,相比之下,中国人就没有那么放得开了。但是,我国历史上也涌现过许多口才出众的人物。例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施展合纵、连横之术的苏秦、张仪;以敏捷的思维、雄辩的口才出使楚国而闻名的齐国重臣晏子;以及三国时期舌战群儒的诸葛亮;清朝时代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等。他们或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或羽扇纶巾,谈笑间逢凶化吉。
西方的哲人有这样的总结:“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掌握说话的技巧。”
语言是思想的外化,是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建设和发展,就没有一天能离得开语言。曾有学者估计,一个人平均每天要说18000个词语。人每天总要说很多的话,而且越是能办事、越是办事多的人,说的话肯定就越多。
因此,一味奉行“沉默是金”,乃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善于说话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本书就是通过人们的言语交际去论述说话的艺术、方法和技巧。“会说话”就是指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恰当的话。但是,要真正达到这一境界,是很不容易的。本书每一节的后面都以“说话秘籍”冠名,旨在把有关知识提炼成一个“点”,使全书有一种“点面结合”的独特效果,让读者一目了然,化深奥为浅易,使之易记易懂。
这是一本“口才鸡汤”,它可以滋补说话的知识,当我们得到滋补以后,我们的口才一定会更加的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