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关键时刻,朱一海摆了摆手。
把人命玩弄于鼓掌之间——这种感觉,一个字,爽!但,自己真要做到这一步吗?到大明还不到3天时间,自己的手上就要沾血吗?朱一海不禁在心里自问。
已经明白过来的令狐冲却趁机大叫:“朱-----你这个王八蛋,淫贼------你根本就不是王爷------”
“大胆!”刘海洋大喝一声。却转头盯着朱一海。眼神里充满了疑问。
“可恶!”此时的朱一海无比讨厌这家伙。虽然之前有捉弄过他,但那不过是出于玩笑,此时令狐冲揭起他的老底,攸关他的生死,真真令他怒从心生。
杀,还是不杀?
令狐冲“哼”了一声,仰着脖子作视死如归状。朱一海狠狠地盯着他,他也不假辞色地回盯着。一时间,两个人,四只眼睛,就那么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一旁的官兵看傻了。
“呵呵,令狐冲,有点意思。”半晌,朱一海冷笑两声。
刀架脖子上,令狐冲竟然没求饶,这一点令朱一海感到有些意外。不禁对这个酸秀才刮目相看。要是换成他,估计早就求饶了。
经历过拼爹时代的朱一海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骨气值多少钱?节操值多少钱?都是没影的事。没了命,神马都是浮云。
“算了,把他带着,别让他乱叫。想不到这小子还有几两骨头。”朱一海对士兵说道。
砍头杀人,与其说朱一海嗜血,不如说他想体验一把权力的滋味。作为前世从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到所谓的中产阶级,朱一海深知权力的厉害,尤其是处在一个信仰缺失,物欲横流的世界。
但就在短短的时间里,朱一海脑子里也转了千百个念头,莫说他自己的性命还悬在半空,即便他真的成了鲁王,在这鞑子压境的时刻,杀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就等于是在杀民心。无论何年何代,天下最难得者莫过于人心。所以朱一海宁愿此时大方一点。而且,即便真的鲁王出现了,那也只是冒充的罪过,还不至于加上一条滥杀无辜。
朱一海思索的片刻,两个士兵已用随身的带的绳子将令狐冲绑了起来,未免他再叫,又找了东西将他嘴巴塞了。
不过,令狐冲没说错,他真的不是王爷。但这是秘密。绝不应为外人知的秘密。刚才刘海洋的眼神就给朱一海提了个醒:他现在只是暂时安全了。或者说,这些士兵只是暂时相信了他的王爷身份。
显然,王爷身边的人肯定会将他这个冒牌货认出来。那时候,会出现神马情况,朱一海用脚趾头也能想到。就像刚才他对令狐冲那样,人家一句“砍了”,他的脑袋就得搬家。
令狐冲运气好,碰上了他朱一海心善,要不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朱一海这般想。可他自己没意识到,要不是他的出现,令狐冲怎么会变成如今这副光景。
绑了令狐冲后,一行人就在刘海洋的带领下往镇上而去。又走了二十几分钟,到了一个小镇。看模样,大概也就几十户人家。
此时的朱一海无心参观古代的镇子,满脑门想的都是如何逃生。但显然不容易。
他的着装太过惹眼,根本不用提醒,任何人都能一眼看出来。他也不熟悉此时的地理;再说,几位官兵好不容易找到他,怎么会让他轻易从视线里消失?
“刘海洋是吧?你过来,坐,坐我旁边。”在路边一个茶水摊停下来后,朱一海就向刘海洋招手道。此时的朱一海心里已有了定计。不管怎么说,装的时间越长,逃生的机会越多。后世有句至理名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假如真鲁王真的挂了,假如他和真鲁王极其相似,那么,他并非没有机会弄假成真。“狸猫换太子”的事,古人都能做出来,那么,如果他们的确“需要”一位鲁王来凝聚民心的话,也许他们就不在乎鲁王的真假——他们不过是要个师出有名而已。
“哎哎----”刘海洋趔趔趄趄的走到朱一海身边,脸有些红,却不敢当真坐了。
“坐吧。”朱一海拉了他一把,他才正襟危坐坐了下去。
“海洋,你知道我这几个月都在做什么吗?”朱一海拿出了后世推销的劲头出来。推销嘛,自然得会装,当然了,还得懂点心理学,学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对话来引导对方朝自己设计的方向思考。
刘海洋很憨直地摇了摇头。能跟王爷说上话,除了走****运外,当然还有祖坟上冒青烟了。虽然是一个末代的落魄王爷,那也是王爷不是。都说三年出一个暴发户,百年才有一个贵族,好歹人家朱家也延续了近300年不是?
“那我告诉你吧。我认识了几个神仙。。。。神仙。。。。”朱一海又重复了一句,等着刘海洋消化他说的话,“当然,我也不确定他们是不是神仙。他们自己称自己为神仙。他们告诉我:要打败鞑子,就要跟他们学习。只要跟他们学习,用他们发明的东西,就一定能打败鞑子,打败反贼。你信吗?”朱一海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刘海洋嘴唇动了动,不敢说话。说信吧,鬼才信。说不信吧,这话敢在王爷面前说吗?
朱一海也没想让他回答,接着道:“我一开始也不信,可鞑子和反贼那么厉害,有什么方法能打败呢?可是,要万一这些自称神仙的人说的是真的呢?后来我想,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去信。为什么呢?你知道为什么吗?”
刘海洋憨憨地摇摇头。王爷说话,草民需要知道为什么吗?当然不需要。这点刘海洋懂。更何况,他真的不知道这个便宜王爷说的是什么。
“我告诉你,刘海洋。因为我是王爷。我要带领你们打败鞑子,恢复我大明河山。不仅如此,我还要让你们过上好生活。有鱼有肉的生活。”
说到有鱼有肉的时候,刘海洋的嘴唇明显动了一下。这一下,被朱一海看在眼里。显然,什么大道理,都不如实实在在的利益来得实在。
“后来我就跟他们走了。去学习他们的东西,没想到是真的。学完了,他们走了,还送了我很多东西。你看我身上穿的,还有我这背包,就是他们送的。”
朱一海说着,用手扯了扯身上的衣服。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摆在眼前,叫人不得不信。虽然这类似于天方夜谭。
“那些东西呢,就藏在海边,你再派人去叫王总兵到这里来,并且要带上几千人,要保护那些东西。”
“是。小的这就派人去。”大概是刚才的有鱼有肉的影响,声音回答得非常响亮。
趁等人的这段时间,朱一海又编了个失忆的理由。
“海洋,我告诉你啊,因为要学的东西很多,那些神仙便让我吃一种药,那药。。。那药真苦啊。。。。”朱一海抽了抽嘴角,然后用袖子擦了擦毫无湿润的眼眶,仿佛他刚刚就吃了那苦药似的,“现在想起来都胃痛。可是,没办法啊。天天吃,顿顿吃。吃得我看见肉就想吐。我告诉你,我现在可以3个月不吃肉。”
刘海洋很有点当配角的天分。此刻的他,眼观鼻,鼻观心。心里虽然对朱一海说的看见肉就想吐,很是不以为然,但是脸上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朱一海继续忽悠,“为什么要吃那些药呢?因为那些神仙说,吃了那种药,在那3个月里,看书就可以一目十行,学习就可以一点就通。你说说,这么好的药,我能不吃?即便他再苦,可有那些生活在鞑子占领地区的老百姓苦吗?”
“可没想到啊,这种药有副作用。吃之前神仙们没说。如果说了,打死我也不吃啊。(说话前后颠倒)吃了过后,记性长了,可过去的事都记不起来了。”朱一海说着抹了抹眼泪(根本没哭),带着哭腔道,“我。。。。我。。。本王。。。竟然记不起自己是王爷了。”一边说,一边用眼角余光看刘海洋的反应。
“那----”刘海洋有些不知所措。或者说,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慰王爷。在敬畏鬼神的时代,这天方夜谭般的故事,既神又奇。信,还是不信呢?刘海洋很纠结。
“等下他们来了,你要给我介绍下,并且要告诉他们是怎么回事。”
此时的朱一海心里也没底。万一那真的王爷又出现了呢?到了这个乱世,什么时候死谁知道呢?何况朱一海完全是历史小白,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谁忠谁奸也不清楚。被人卖了说不定还帮人家数钱。
一切只能靠自己。朱一海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就在这时候,隔壁小店里却传出来一阵啪啪的声音。
“怎么回事?”朱一海随口问道。
少顷,一位士兵回报道:“隔壁小店老板在做打面。”
“打面?”朱一海想了想道,“难道是次坞打面?”
“回王爷,是的。”那名士兵恭敬回应道。
“哈哈。”朱一海突然大笑起来。且不说他肚子早已经饿了,就是单单为了吃打面也得光临一次不是?“那----走,我们也去尝一回。”
不管这小店有没开张,王爷说要吃,难道还能拦着吗?不过是吃碗面而已。所以听完朱一海的话,立马有士兵在前面开道。因为与茶棚相邻,也就是两步路的事情。离开茶棚的时候,朱一海没忘让刘海洋掏了茶水钱。可笑的是,刘海洋掏了半天也只掏了两文铜钱。朱一海心想这些当兵的还真是苦哈哈呀。
那家面店极小,大门也就是两扇门。古代没有卷帘门,所以通常大的店面都是由很多扇的排门组成。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非交通要道的小镇是何其之小了。况且,小店连招牌都没有,想来完全是做点熟客的小生意。
朱一海还没到门口,就听见了士兵和一个小二模样的人的争执。
“我说官爷,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所以就没有开张。像我们这样的小店,没有准备多的食材,万一要是-----”
“嘿,知道谁要来吃吗?能到你家小店吃,那是你的福分,竟然还敢啰嗦------”自古以来,只要是叫官的,似乎说出来的话都有几分官威。
听得如此,朱一海走上前去,笑着对那人道:“小师傅,请问你们掌柜在吗?”
还没等小二开口,这时从小店里走出一微微发福的中年人,中等个,身着一套青布长衫,面带浅笑,头上发丝一丝不乱,两道浓眉短而硬朗,举手投足间透出不一般的干练来。只听他朗声说道:“贵客临门,岂有不开张之理?”说完转头对那小二道,“复生,还不赶紧招呼贵客?”
中年人回头对朱一海做了个请的姿势。
“掌柜请!”朱一海也学着古人的架势说了一句,然后当先走进店内。
小店内有四张方桌,并排只能摆下两张。后面则是掌柜的柜台,却是极为简陋,有一只略半人高的木柜,上面放了一酒坛和一只算盘。算盘个头极小,看上去极为精致。再后面,大概就是厨房区,不过有木板墙隔着。
“老板,这算盘不错嘛。”朱一海走过去拿起算盘,然后坐到靠近柜台的桌子边,一边摆弄一边说道。
“哪里,哪里。”那位掌柜想来也是见惯贵人之人,一点也不怯场,不过看到朱一海对算盘感兴趣,却是很意外。
“贵客也熟悉算学一道?”掌柜绕有兴致地站在旁边问道。
“哈哈,”朱一海大笑两声,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以前本王也不懂------”
“王爷?”掌柜惊呼一声。虽然料知是贵客,但听朱一海自称本王,还是吓了他一跳。
“小民见过王爷。”刚才还四平八稳的掌柜转眼间有些紧张的跪了下去。
“起来,起来。”作为生在红旗下大好青年,朱一海很不习惯这一套。于是,准备起身去扶。
掌柜哪里敢让王爷亲自来扶,见势自己起身,站了一边,却是不敢再像刚才那样直视朱一海。
朱一海重新坐下,喝了一口刚端上来的茶水,接着刚才的话题道:“以前本王不懂,但自从前些日子跟别人学过一些东西之后,便了解了。经济,乃国之命脉,算学便是其中之一。经济大好,老百姓日子便好过。若经济不景气,老百姓日子就艰难。就说那些造反的,谁吃饱了撑的想去造反哪?那李自成,李闯王,如果有饭吃,有衣穿,他就真的想造反吗?”朱一海越说越激动,一旁的人却听得心惊胆战,没人敢接话,周围静得可以听见老鼠走路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