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
有两只小刺猬,尽管躲在洞里,也尽量蜷缩着身子,但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仍然被冻得瑟瑟发抖。就在它们感觉快要被冻僵的时候,其中的一只刺猬忽然灵机一动,向另外一只建议道:“我们靠紧一点,或许身上的热量会散发得慢一点。”另外一只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它们开始了尝试。但没想到的是,由于它们靠得太近,它们身上的刺刺到了对方。
虽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由于它们在被对方刺痛的同时,也确实感觉到了来自对方的温暖,所以它们没有气馁,又重新开始了第二次尝试。这一次,为了避免伤害对方,它们开始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靠近,最后,它们成功了。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感觉到对方的温暖,又刚好刺不着对方。
就这样,它们平安地度过了那个极度寒冷的冬天。
人与人的相处其实就像故事中的刺猬一样,距离太远了不行,所以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寻找适合自己的朋友;但距离太近了也不行,太近了常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对方。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亲密的人际关系经常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初次交往容易,很要好的朋友常常会因为一点点小问题反目成仇,几十年的夫妻有时竟然在转瞬间就各奔东西。按理说应该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处,人际关系也越好。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
很简单,就是人们忽略了一个“度”的问题。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的确,尽管我们都有着良好的愿望,都希望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密度越高越好,但这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要记住“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人们总以为亲密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似乎不应当有什么隐私可言。其实越是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要尊重隐私。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
如何保持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一是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过度的自我暴露虽不存在打听别人隐私的问题;却存在向对方靠得太近的问题,容易失去应有的人际距离。
二是要懂得运用距离效应。应当培养自己拉开一定距离看他人的习惯,同时也不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设置为100%。内心没有隐秘足显自己的坦荡,但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人际距离,无形中为以后的人际矛盾种下祸根,这就不是明智之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