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虎克的成功就在于他拥有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许多人在事业上的失败,常常不是因为没有选准目标,也不是因为难度太大了,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品格。列文虎克打磨镜片,一干就是60多年,其中的艰辛、枯燥和乏味不言自明,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他走的是一条艰辛的荆棘路。打磨镜片在别人看来是太平常的一件工作,但正是在这种细小平凡的事情中才能看出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列文虎克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他想把手头上的每一块镜片都磨好,所以他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做着这样的事情,用尽毕生的心血完成了每一个平淡无奇的动作。在他85岁那年,朋友们劝他安度余生,离开显微镜,他却说:“要成功一件事,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他活到90高龄,也没有离开显微镜。正是把坚韧不拔的品格作为护身法宝,列文虎克才走过了漫长而坎坷的崎岖小路,用辛劳的汗水浇出了绚丽的成功之花。
科学上的许许多多所谓“一举成功”、“一鸣惊人”的壮举,都是长久地默默地坚持付出的结果,都是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战胜无数困难的结果。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化学家戴维斯说:
“真正的雄心壮志几乎全是智慧、辛勤、学习、经验的积累,差一分一毫也达不到目的。至于那些一鸣惊人的学者,只是人们觉得他一鸣惊人,其实他下的工夫和潜在的智能,别人事前未能领会到!”
一天记住一点点
华盛顿一家公司被法国一家公司兼并了,在兼并合同签订当天,公司新总裁就宣布:“公司不会随意裁减人员,但如果你的法语水平太低,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公司不得不请你离开。这个周末公司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考试及格的人留在公司继续工作,不及格的人则要离开了。”
听到这个郑重的宣布,人们心里都没底,几乎所有人都涌向了图书馆,他们这时才想补习法语。只有一位员工例外,他没有去图书馆,直接回家了,别人还以为他要放弃这里的工作呢。
周末如期进行了法语考试,两天后宣布考试结果。令所有人吃惊的是,这个在大家眼中肯定是没希望的人却考了最高分。
人们感觉很奇怪,就问这位员工。这个人告诉他们,他在大学刚毕业来到这家公司之后,就已经认识到自己身上有很多不足了,从那时起,他就有意识地学习提高自己。他看到公司的法国客户很多,但自己不会法语,每次与客户的往来邮件与合同文本都要公司的翻译帮忙。但翻译并不是就对他负责的,公司的很多事情都要由翻译来做,所以难免有顾不上的时候,这样他自己的工作就没有办法进行。因此,他慢慢意识到法语对他的重要,就开始自学法语。
而学习一门语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于坚持和积累,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难度就更大了,那么他是如何解决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的呢?他说:“只要每天记住10个法语单词,一年下来我就会3600多个单词了。”
就是靠一天记住一点点,他学会了法语。
这就是成功法则。只要你每天也遵循这个法则,让自己每天进步1%,就不用担心自己不成功了。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了1%,并且无止境地进步,就是你人生不断走向卓越的基础。
人生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如果你每天与别人差一点点,几年下来,几十年下来,差距就会很大。
你制定一个计划,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包括在重新塑造自己方面,永不停止向前迈进你的脚步,过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进步了许多,你的生活和工作也都大变样了。
腊梅不曾放弃严冬,才能傲立雪中
如果我们希望取得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改变,那么,我们必须采取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行动。这对于我们是否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就要积极地行动。其实,每个人都具备着充分发挥上帝赋予我们的潜能的必要工具、能力和条件。但是,真正想发挥出潜能,就一定要去实际地做事情——目标明确且持之以恒地去行动。
1915年,俄国的一位27岁青年写了一篇作品《愚笨的一天》,寄给了当时编辑《记事月刊》的高尔基。两周之后,高尔基退回了原稿,并附上一封信:“故事的题材很有趣,但写得不好:没有写出背景,对话没有趣味,主人的体验的戏剧性写得不清楚。你再试试写点别的东西吧。”
从此,这位青年13年没有动笔。他悲观失望了吗?没有。十月革命后,他领导了“高尔基工学团”,使一批被旧生活残酷蹂躏的流浪儿变成了社会新人。在教育、改造“流浪儿”的过程中,他阅读了古典文学名着,投入生活激流,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搜集、整理了“流浪儿”在苏联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健康成长的生活史实。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后,特意来到了“高尔基工学团”,并跟这些失足青少年生活了三天。高尔基在与“流浪儿”愉快、亲密的交流中,不仅巩固了他与“流浪儿”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而且看到了当时国内到处存在的儿童流浪和儿童犯罪的现象,以及一位青年是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挽救这些“流浪儿”的。尤其是,高尔基听了这位青年的汇报后,对于他在教育、改造失足青年中付出的艰苦劳动更为感动。高尔基热情鼓励他一定要把这段有意义的生活记录下来,请他写一部书。高尔基说:“你做的这一切真使我感动,你应该把这一切都写出来,不应沉默。不应该把你在艰苦工作中获得的成就秘而不宣。写一本书吧!”这位青年在十几年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在高尔基热情的帮助下,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创作了一部着名的长篇小说《教育诗》。《教育诗》的扉页上写道:“谨以一片忠诚和热爱,献给我们的领导人、友人和导师马克西姆·高尔基。”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的苏联着名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1888-1939)。马卡连柯在回忆13年前的往事时说:“读高尔基的退稿信时,我非常明白,我没有写作本领,我需要学习。很可能,在我心灵的深处已经留下一道不愉快的印痕,但是,我认真地持久地学习着。”
接到退稿信后不气馁,认真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勤奋的学习,终于取得了成功,这就是马卡连柯留给我们的重要启迪。
一个人度过一生的方式有很多。有的人可能听天由命终其一生,逆来顺受,麻木不仁;有的人可能沿着父辈安排好的一切循规蹈矩地生活着,按部就班,无忧无虑;有的人可能会因遇到波折而一蹶不振,怨天尤人,失去斗志;有的人可能尽管困难重重但仍然一往无前,披荆斩棘,苦尽甘来。我们应该成为后一种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练得一手好字,他为了练习写这一手好字,把一池的水都染黑了,他经历了多少“寒彻骨”又有谁知道?但是他最后成功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写到“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这恰恰证明了执着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王羲之从七岁起就开始学习书法。他的老师卫铄,是个很有名气的女书法家,人们称她卫夫人。卫夫人很喜欢王羲之这个聪明的学生,不但尽心地教他练字,还常用前人练字的故事来鼓励他。
一次,王羲之问卫夫人:
“我怎样才能快点把字练好?”
卫夫人看到王羲之急切的样子,就说:
“孩子,不要急,我先给你讲个墨池的故事吧!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张芝的人。他为了练好字,天天在自家门前的池塘边,蘸着池水研墨练字。字写完了,就在池塘里洗涮笔砚,日子一久,洗出的墨汁把整个池塘都染黑了。后来,他的字越练越好,写的草书笔势活泼流畅,富于变化,大家都管他叫草圣……”
王羲之一边听着张芝的故事,一边想:张芝为了练好字,洗笔砚的水把池塘都染黑了,他下的工夫多大啊!要是自己也像张芝那样刻苦,一定也能把字练好。
从那以后,王羲之练字更加努力了。他也像张芝一样,每天练完字,就到门前的池塘里洗笔砚。时间一长,原来清澈的池塘,也变成了墨池。后来,王羲之每搬到一处,都要在门前洗笔砚,留下的墨池比张芝的还要多。北宋的文学家曾巩,十分钦佩王羲之的勤奋刻苦精神,他特地写了一篇《墨池记》的文章来赞颂这件事。
王羲之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在他的“教子经”中,勤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王羲之的几个儿子都擅长书法,最有成就的还是第七个儿子王献之。
王献之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写字。八岁那年,有一天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练字,王羲之想试试儿子的腕力如何,就悄悄地走到他身后,猛地去拔他手中的笔杆。没想到,王献之的手握得很紧,竟没拔出来。王羲之见儿子年纪不大,却有这样强的腕力,高兴地说:
“这孩子的书法,将来会有出息的!”
王献之见父亲夸赞自己,练字更加用心了。过一两年,他觉着自己的字写得很不错了,就把自己写的字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了看,觉得功夫还不到家,就在他写的一个“大”字底下加了一点,改成一个“太”字。王献之见父亲没有夸赞自己,又把自己写的字拿去给母亲看,母亲看过之后,指着那个“太”字说:
“依我看,你写的这些字里,还只有这个‘太’的一点的笔力像你父亲。”
听了母亲的话,王献之羞愧地低下了头。他感到自己的功夫还差得很远,就去向父亲请教。他对父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