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40800000007

第7章 势卷(3)

有一次,他的姑表兄弟辛韬曾向他问及当年为曹操谋取袁绍冀州的情况,荀攸却极力否认自己的谋略贡献,他说:“辛佐治替袁谭来见曹公乞求投降,朝廷就派军队前去平定了他们,我哪里知道这些事呢?”

有人曾以“张良、陈平第二”来称赞他,但他本人对自己的功绩始终守口如瓶、讳莫如深,从不向外人炫耀。无论是他的才能还是他的人品,曹操都对其推崇备至,曹操甚至把长子曹丕托付给他,说:“荀公达,人之师表也,你当尽礼敬之。”曹丕对曹操的话铭记在心。荀攸生病,曹丕拜在床下问候,像对父亲一样地尊敬他。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秋7月,荀攸在尚书令位置上不到一年便去世在跟从曹操征战孙权的路上,时年58岁。对于荀攸的故世,曹操非常伤心,每次提起此事曹操就痛哭流涕,对他的品行极为欣赏:“孤与荀公达周游20余年,无毫毛可非者。荀公达真贤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称‘晏平仲善于人交,久而敬之,公达即其人也。’”这句赞词虽然看似语无伦次,实则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充分肯定了自己与荀攸相处了20余年,从未发生过丝毫不愉快;二是肯定荀攸的品行,将他比之于孔子;三是称赞荀攸的人际关系很好,将他比做善与人交往的晏子。

荀攸位居高位却能得以善终,是因为荀攸深知势力埋伏着凶险,过度炫耀自己会引来祸患,所以他总是给人一种少言寡语、无惹人起眼的谋士形象。

【事典启悟】

高高在上的权位是人人都羡慕的,但是处于如此荣耀的位子是很不容易的,正如瑞士作家海塞所说的:“在众人之上玩弄权势固然极够引诱人,但权势本身也潜伏着毁灭及危险的种子。”身处权位高峰的人就像是攀上山顶的人,往往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而且还会受到众人的嫉妒和倾轧,还有小人的搬弄是非,善终者寥寥无几。因此,越是位居显要处,越要保持低调,事事小心谨慎,不炫耀自己才不会引来祸患。

16地位越尊贵越要谦恭

【原文】

势极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译文】

势力达到顶点却不知谦让就容易让人产生怀疑,地位尊贵而不谦恭容易招致嫉妒。

【释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一古训告诉后人,当一个人处于位高权重的境地时,如果没有“含而不露,隐而不发”的功力,往往会引来上面的猜忌和同辈的嫉妒。可是,真能做到“含而不露,隐而不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本来就是当局者迷,又何况身边尽是歌功颂德之人,这些人每人吹上一口气,就把人飘飘然吹到了九天云外,又哪里顾及得到摔下来的惨状?所以谦恭一点、谨慎一点对于高高在上的人来说,才是一副明哲保身的良药!

【事典】

孙叔敖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名相,他长相非常丑陋,黄皮寡瘦,五短身材,直挺地站着还没有车前的横木高;此外,他还是个秃头,头顶亮亮的,周围只长了几根稀疏的黄毛;而更为出奇的是,他左手长右手短,走路时臂膀甩动不平衡,左高右低,一短一长,看起来很有些滑稽。但是他却颇有才干,他帮助楚庄王建立霸业、治理楚国期间,施教导民,宽赋简政,兴修水利,重视商业流通,使楚国代替齐国成为了当时的第一强国。

孙叔敖被楚庄王任命为楚国宰相之时有一段很有趣的插曲。当时,孙叔敖的亲朋好友、朝廷的大臣,还有方圆几十里的百姓在得知他升了大官之后,都一拨一拨地来向他祝贺。

这一天,孙叔敖家贺客盈门,喜气洋洋。然而,在一片祝贺的称颂声中,却出现了一位不合时宜的老人,戴着白色的丧帽,穿着麻布做的丧衣,声称是来吊丧聒噪的,很是大煞风景。人们对他的怪异行为很是反感,但是孙叔敖见了,不但不生气,反而赶紧整理好衣帽,彬彬有礼地出来,把老者迎接进屋。

等老者坐定后,孙叔敖很客气地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做到了宰相这样的高位子上,别人都前来祝贺我,只有您‘另类’地来吊唁我,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请您不吝赐教!”

老人说:“是有几句话要告诉你。身份已经很高贵并且骄矜傲慢的人,百姓一定离他远去;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丰厚,却不知道满足,把持不住自己去获取不义之财,危险离他就不远了。注意这三点,你才可以治理好楚国。”

孙叔敖一听,心中不觉一震,赶紧向白冠老者拜了两拜,说:“您说得非常对,感谢老人家的教诲,晚辈我会把您的教诲记在心里。”

正是因为孙叔敖身居要位,但很谦卑的为官作风,才感动了这位老者,使其摒弃成见,传授给了孙叔敖一套治国从政的秘方。试想,如果当时孙叔敖以宰相的身份,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一气之下将白冠老者抓入大牢,不仅不会增加其宰相的威风,反而会有损到他在朝臣百官中的形象。

【事典启悟】

孙叔敖牢记老人送他的“官箴”并付诸实际,才获得了后人极高的评价,其霸业政绩才得以永垂史册。司马迁在《循吏列传》中,把孙叔敖列为古代循吏第一人。司马贞《史记索隐》赞其“奉职循理,为政之先”。《吕氏春秋·情欲》说:“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孙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庄王功迹着乎竹帛,传乎后世。”孙叔敖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位子越做越高以后,心要收敛、要谦卑,位子越高心越不能满。

17失势无怨言方能失而复得

【原文】

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

【译文】

势力有时会失去,名声有时会遭到诽谤,少发怨言的人能失而复得。

【释义】

“有得必有失,有誉必有毁。”现实中不存在永恒的势力,在宦海中难免会起起落落。如果功利心过重,失势后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不但不利于改变已成的定局,而且还会让人觉得你胸襟狭窄涵养不够,更不利于东山再起。

【事典】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曾与刘备共论军国大策、政治得失,深得刘备的赏识,后被任命为左将军兵曹掾,参军署府事。诸葛亮数次出军,杨仪常为其规划分部,筹度粮谷,处事极捷。后来一应军戎节度,皆交由杨仪取办。

但杨仪与前军师魏延两人水火不容,每次开会,吵闹争执,气氛紧张,好几次魏延在杨仪面前挥剑比画,吓得杨仪泪流满面。诸葛亮引以为忧,却苦无对策,也因为爱惜他们的才干,不忍心偏废任何一方。

后来,诸葛亮死于北伐途中,杨仪以为自己有功,应该由自己接替诸葛亮执政(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杨仪传》)。没想到诸葛亮在死前早就有了人选。诸葛亮考虑到杨仪胸襟狭窄、性情急躁,对他很不放心,不可委以重任,于是死前书密令选蒋琬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来接替自己担当重任。

自以为资深功高的杨仪知道后备感失落,于是屡出怨言,叹咤之音发于腑内,心中不服溢于言表。所有原本和他私人关系不错的官员都害怕受到牵连,就断绝了与他的来往,只有名臣费祎一个人仍像往昔一样与他保持来往。

当时在蜀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中失势的杨仪在感叹世态炎凉之余,没想到还有费祎这样的老朋友仍然对自己关爱有加,自然是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激动之余,便将心中的牢骚和不满对这位知己毫无遮拦地诉说了一番,言出不慎,不小心说出这样一句话:“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由此可见杨仪不仅气量狭小,而且官瘾十足!

然而,在诸葛亮死于北伐途中、大军即将撤退之际,魏延不但不肯投敌,还要策划继续与魏国作战,这使杨仪大失所望。后来,魏延被斩,杨仪用脚踩着魏延的人头,痛骂道:“庸奴!复能作恶否!”

再后来,杨仪回到成都,各人升官的升官,当将军的当将军,就剩功劳最大的杨仪无所统领,他一下火气就上来了,发发牢骚自然难免了。

但是,费祎并不是像杨仪想象中的那样讲求义气之人,虽然他知道这是杨仪一时失意说出的怨言,但这种立功的大好机会费祎怎能错过?于是“祎密表其言”,致使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终致自杀。杨仪万万没有想到,他自己的仕途和性命会断送在费祎手上。

【事典启悟】

有组织就有竞争,尤其是在团体内部,竞争总是难免的,但是竞争和斗争的界限往往并不是很清晰,一不小心越界,竞争很容易演变成敌对斗争,这很容易导致愤愤不平、意气用事,牢骚满腹。而发表怨言,不但不能改变现实,而且还会丧失扭转局面的机会,甚至还会导致更大的损失,乃至性命。

所以,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得与失之间的相互变化,功利心不要太重,心胸开阔一点,眼光看得长远一点,没有怨言、沉得住气,你才有机会东山再起。

18贵不骄纵才会保全其身

【原文】

势固灭之,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译文】

势力总会有消减的时候,人终究会有一死,不骄纵的人才会惠及后代。

【释义】

富不奢淫,贵不骄纵,只有“虚其心”,低调为人,韬光养晦,不争虚妄之名于人先,才能“实其腹”而获得恒久不去之成就。

【事典】

唐肃宗将京师收复后的一天,李泌晋见肃宗,被肃宗留下来一起喝酒,尔后一起睡觉。可见君臣二人关系非同一般,但李泌并没有因自己是皇上的宠臣骄纵自己。这期间,李泌觉察到宦官李辅国掌权范围越来越大,并和张良娣、中书令崔圆三人一起向皇上进谗言,企图加害李泌。李泌知道自己一个人寡不敌众,只好选择退隐山林,以保全个人性命及整个家族。

在隐退之前,他决定尽自己所能,保全皇太子李俶。

当天晚上,李泌对肃宗说:“臣已经对皇上的知遇之恩有所回报,臣请求皇上允许我归于平民。”

肃宗听后不解地问道:“爱臣与朕患难与共多年,有难同受,理应有乐同享,你为什么要离开呢?”

李泌说:“臣有五方面的原因不可以留下来,希望陛下能让臣离去,以保全自身。”

肃宗说:“你说的是哪五个方面呢?”

李泌解释说:“我跟随陛下多年,我的功劳太高,事迹太奇,陛下任我太重,宠任我太深,综合这五个方面来分析,如果陛下不让臣离开,臣会遭遇杀身之祸。”

肃宗说:“不知爱臣为何怀疑朕要加害于你?朕又不是杀人狂。”

李泌说:“臣相信陛下不会加害于我,我才敢请求退隐,臣所说被杀,不是说陛下会加害于我,是说那五个方面会给臣招致杀身之祸。臣知道陛下非常信任我,起初臣还不敢随便说话,等局势太平了,臣还有什么不敢说的呢?”

肃宗说:“朕明白了,当初你想北伐,朕没有采纳你的主张,你不高兴了。”

李泌说:“不是,我说的是建宁王一事。”

肃宗说:“建宁王被小人利用,企图篡夺储位,朕能不将他赐死吗?”

李泌说:“建宁王如果有这种不轨图谋,广平王一定会怨恨他,可是广平王总觉得弟弟死得冤枉,每提及此事便泪如雨下。再说当时,陛下想用建宁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臣改用广平王。如果建宁王有以上不轨图谋,一定会对臣怀恨在心,但是他认为我是对陛下一片忠心,所以对我更加亲善。”

肃宗听后,潸然泪下地说:“先生分析得有道理,但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提起它了。”

李泌说:“臣并不是想追查陛下的过错,而是为了使陛下对将来有所警戒。唐代武则天掌朝时,曾错杀太子弘,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担心太子位难保,当时就写了一首《黄台瓜》,词中说:‘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尤可为,四摘抱蔓归。’没想到不但没有感动武则天,反而自身遭贬。陛下已经错摘一瓜,千万不可一错再错了。”

肃宗听了很是惭愧:“我当把这首诗写在绅带(大带子)上,提醒自己不要再做出错误的决定。”

李泌说:“陛下心里清楚就可以了,何必将内心的想法表现在外面呢?”

这次君臣谈话之后,李泌才放心地归隐衡山。肃宗时刻将李泌的话记在心间,虽然张良娣、李辅国欲伤害太子,肃宗总能在危急时刻维护太子,太子最终得以保全,后来太子登上皇位后,对李泌很是尊重。

【事典启悟】

“一家富贵千家怨”,位高权重之人的境地往往是上猜下忌,古今中外也不知有多少人死在这上面!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有眼光的人在权势面前要知足,更知止,要知道功成名就之时,也就是应该归隐山林之时,灿烂至极归于平淡,才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李泌是有知止之明的,他的策略是斗不过则躲,只要太子即位,他就有机会重返政治舞台,如果太子保不住,他在朝廷内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及早抽身局外才是明智之举。

同类推荐
  •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本书是一部人生“圣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它所蕴藏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命运,它所记载的震铄古今的财富秘密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
  • 探寻捷径(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探寻捷径(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吸引力旋涡

    吸引力旋涡

    本书从10个方面,讲解了正向吸引力的强大效应和运用方法。具体内容包括:丢掉排斥和恐惧,霉运就会远离你调整自我,你会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剔除消极想法,用积极的力量创造奇迹等。
  • 日常的佛心

    日常的佛心

    一颗真正的佛心不仅仅存在于寺院,也不仅仅存在于名山大川的游方者那里。佛心可以无处不在,可以淡然无痕,“日常”两个字就是最明确的指示了。“日常”,可以是你喝茶吃饭、工作睡觉、待人接物。以恬淡和包容的佛心对待万事万物,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行。佛家所谓“平常心是道”和“步步是道场”正是这个意思。无爱则无忧,无欲则无求,无怒而无敌,无怨才是佛。所有烦恼,都是放不下的执著。
  •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林语堂先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一直对人文精神的高度关切,并且由此总结出了许多动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本书将他的“半半哲学”讲述给广大读者。学习大师的“半半”处世之道,在繁杂中找到一份随意和超然。
热门推荐
  • 打遍星空无敌手

    打遍星空无敌手

    从地球穿越到蓝星的萧奕,发现自己成为了一名俘虏,紧接着就被抓去做了实验。在实验中濒死的萧奕获得了万能强化系统,宇宙万物皆可强化。而萧奕选择了强化自己,满级强化,全属性加持,随手一击就是混合属性伤害。“哈?有人用核武轰炸我,不怕,我有百分百反伤属性,睡一觉先~”
  • 妇人带下门

    妇人带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外星太子妃

    外星太子妃

    什么?外星大帅被袭坠入异世!这是一只面瘫吃货女外星人在修仙空间混的风生水起,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请看她如何把异世搞得鸡飞狗跳!
  • 漫水随

    漫水随

    微弱的阳光从窗缝透进房间,感觉眼睛被刺痛年轻女子匆匆伸手去挡。“医生,她这样可以出院吗?”一旁的中年女子满脸担忧的问。“没事,她只是太久没有接触外界,稍微不适应,慢慢引导自会好的。”白衣的男子走过去拉上窗帘遮住光线。当我清醒的第一天,就呆在这灰暗的病房,没人告诉我原因,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谁?”这个问题,从醒来一直缠绕着我,每当绞尽脑汁思考时,医生总会用“慈爱”的眼神告诉我“过去如烟云,即使想起也没有意义,不如从现在起好好生活。”他好像有魔法,看着他的眼睛,听着他的声音,会感觉脑袋空空,然后闭上眼睛美美睡上一觉。后来“我是谁?”好像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了。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突然神威无敌了

    我突然神威无敌了

    没错,哥就是打不死,不老不死不灭的那种。怎么?不爽啊!那就来打我啊!打不过啊,那就只能看着我干瞪眼了。没错,我就喜欢你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恨不得杀了我又无可奈何的憋屈样子!嗯……你哥我大概就是这么强大。就问谁敢比我狂,斩神灭妖揍神王!就问谁敢比我牛,崩断黄泉水倒流!就问谁敢比我吊,瑶池仙宫洗过澡!有谁能比我嚣张,我和仙帝分过赃!奈何桥山一声吼,有种把我咬一口!方天画戟地上杵,禁断星空镇万古!PS:这大概是一本无敌流小说。
  • 快穿之历劫小妖精

    快穿之历劫小妖精

    谭芪可能是全天下最倒霉的妖精了,没有之一。刚修成人身,就遇到了两只大妖开战,谭芪都还来不及站队呢,就中了两只大妖的攻击,连一声哀嚎都没有就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索性谭芪在做妖精时一心向善,得有缘人赠送了一粒菩提子,留得一丝残魂。为了不魂归大地,谭芪只得一次次的被迫历劫换取许愿之人的愿力修复魂魄。无数次的轮回,愿力已经足够让谭芪恢复昔日修为,谭芪才发现自己所有的苦难不过只是人为,真相远远超过她的认知。 ps:本文有cp。
  • 鎏星阁

    鎏星阁

    鎏星阁存在了千年,记录了千年间发生的每一段看似荒谬的爱情。
  • 肉搏砖家

    肉搏砖家

    大漠枪神世界:风虽冷,心却暖,我是大漠上独行的孤狼。末日废土世界:一辆车,一对人,这是一场注定孤独的旅程。武道之王世界:拳是铁,身是钢,我乃万王之王。斗气魔法世界:神也无法窥探的是人心,人心所惧怕的是拳头。一拳风雨息,四海无神明!仙侠修真世界:相别一甲子,女施主可安好?星际机甲世界:男人永远活在过去里,浪漫至死。十年,五十年,一个世纪,我会找到你,直到时间的尽头。
  • 缔汉

    缔汉

    东汉末年,大厦将倾。黄巾叛乱,群雄四起。刘奕原本只是一个吃瓜群众,奈何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给其王位,赐其外挂,让其装逼。增益其所不能…………
  • 邪王仙妻之逆天神女不好追

    邪王仙妻之逆天神女不好追

    21世纪鬼魅杀手一朝穿越,成为众人笑料,府内耻辱的废物。一朝穿越,王者回归!天命神女,谁敢不尊?修炼天才自命不凡,炼丹炼器,医术卓绝,妙手回春,名动四方。废物小姐也能倾天下,魅众生。谁知神秘腹黑,魅力四射的他却缠上了这位废材小姐。从此情毒入骨,她是唯一,将她捧在手心,视若珍宝。辱她者,死,欺她者,亡。奈何追妻之路漫漫曲折,何时能成自家小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