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后花园是徐老师给周友斌起的书名,咋一听这个名字,我的心为之一颤。那天徐老师问我了解友斌吗,说友斌那样文质彬彬的一个男人,对于女人一定是心无旁骛,我表示赞同,而徐老师在看了友斌的书稿后,马上否定友斌自己起的叫什么隐形人的书名,并对眼前那个瘦瘦弱弱的文雅书生改变了最初的看法,她觉得这个表面沉稳的书生心灵后面还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精彩,于是“生命后花园”便由此诞生。
多么精彩的书名,不,不能用精彩去形容,太肤浅,也不能用美去形容,太流俗,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生命后花园”,也许极致的东西都是要用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就是极致的东西里的东西两字也是对“生命后花园”一种近旁的非恶意的亵渎。
花园,一个令人向往与流连忘返的身心栖息处,花园里的丰富与幽香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到少小儿童到老翁,无不对花园情有独钟,而后花园,就更多了一份神秘与向往,它是隐在曲径通幽处的美,任多少英雄豪杰普通百姓无不对后花园充满一探芳踪的心思,若不然,心里的那份牵挂与渴盼会时时煎熬着想要知道后花园所在的那份心,人们会直接或含蓄的表达自己对后花园的向往,也会用时间去张望那份神秘,用难耐的鲁莽去窥视那份煎熬人心的神秘。
而“生命后花园”的出现,就给了我这样一种窥视神秘地带的向往与渴盼,让我也对那个文静的书生多了一份探究的焦渴,究竟他生命的后花园里种植着怎样的一种精彩,盛开着怎样的一种花香,耕耘与播种着怎样的灌木?或者丛林?或者满园的花香鸟语,霓虹流莹?亦或还能窥见这个文静书生的金屋藏娇?对于我这样的调侃与猜测,就等《生命后花园》出版后再一探究竟了。告诉自己,多一些耐心吧。
我于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心思上,我的后花园呢?我生命的后花园呢?从几何时起,我生命的后花园已被我荒弃,只剩下衰败的蓑草与风干的生命印迹。我现在就打开我生命后花园的大门,这里应该是世外桃源的新垦地,却被我遗忘的只剩下苍凉与干枯,那顶在风干的树枝上的爱情鸟,千仓百孔的垂着头,纯粹的一个与世无争的风干的标本。我轻轻的浏览,没有可惜的成分在心,只有恨。
这恨不是来自于对别人,而是来自于自己的懒惰与懦弱。一个美丽的后花园,那是要用心血去经营与灌溉的。任何苍白的想象与描述对于花园的培育与成长都无济于事,于是,我的心是空的,我的生命是苍白的,难怪有人说我看上去挺靓的一个人,一交流,原来是个活死人。
对于别人那样的评价我没有生气过,也没有为自己的苍白而想充值过。曾经一度的想让自己退化再退化一直退化到陷在庸俗里披头散发而失去思想的快乐,那样我会把自己降到与我的环境相处协调而没有丝毫苦痛的折磨。而我现在为自己当时的想法与自贱感到羞耻,我竟然愚蠢到心甘情愿退化自己,是什么原因让我如此令自己那样作践自己,我已不愿意再回顾了,若去看一下我现在的生命后花园,就知道我的自甘堕落是源于懒惰与懦弱。
而我现在需要做的是,在这个春天的开始重新对我生命的后花园进行新的艰苦的开垦,那将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处女地,要我用生命的精彩与活力去购买五彩缤纷的种子,要我用生命的灵性与激情去播种去耕耘,要我用生命的真善美唤来风的手,招来雨的情愫,要我用一生的执着与园丁的敬业去辛勤浇灌,用爱做锄头,用笑做犁铧,用真诚做肥料,用纯朴做围墙,再用我生命中最娇美的柔情去做爱情鸟的守候——期待那一天的到来,用我即将丰满的人性呼唤。